李毓雯,朱传龙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既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升医师临床诊疗水平的重要途径。加强儿科规培工作,既是提升儿科临床诊疗水平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儿科临床诊疗效率、解决儿科医师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举措[1]。调查发现:很多儿科带教教师受临床繁忙的工作影响,在规培中往往无法将更多精力投入儿科规培,进而直接影响教学质量[2]。因此,本文将PBL、CBL(案例学习法)两种教学模式予以整合并在儿科规培中进行实践应用,取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现就PBL结合CBL教学模式在本基地儿科规培中的应用情况进行阐述。
选取2018年4—10月在本基地接受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60名医师为研究对象。将第一期30名医师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2名,女18名,年龄24~32岁,平均27.6岁;硕士10名,本科20名。将第二期30名医师作为联合组,其中男13名,女17名,年龄25~33岁,平均28.9岁;硕士9名,本科21名。
教学前,教师结合教学大纲,拟定相关教学目标,确定考核目标、考核内容。考核内容:一为闭卷理论考核,二为闭卷实际病例分析。两组教师均为同一组带教教师。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带教教师结合教学目标,经教研室同意,撰写教学计划,涉及教学课时、授课内容等。授课前,将30例规培学员分为6组,5人一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
教师根据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设计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符的儿科临床病例,并将相关病例资料发放给规培学员。授课前,为6组规培学员创设问题情景。(1)带6组学员进入儿科病房与患儿见面,让其结合病例,询问患儿相关病情、治疗情况。(2)教师分别向6组规培学员提出问题,让其于一周内进行相关资料收集、问题研究,同时拟定问题解决方案。每组组长于一周后就本组问题解决情况进行汇报。(3)教学实施。让6组规培学员就各自问题解决方案进行组内讨论,进一步完善问题解决方案并形成组内统一方案。讨论期间,教师需为各组规培学员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4)小结。教师根据每组规培学员讨论结果或问题解决方案予以点评,并就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将相关病例的要点、难点予以归纳和总结,确保每名规培学员理解、掌握相关疑难问题,习得与该问题相关的系统知识[3]。
1.2.2 联合组 采用PBL结合CBL教学模式,将学生也分为6组。(1)教师根据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设计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符的儿科临床病例。(2)问题设计: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目标,确定CBL案例,并结合案例情况设置3~4个PBL问题,涉及疾病的临床诊断方法、治疗方案、临床预后、医学人文、知识点或验证点。(3)教师准备:将相关病例资料发放给各组规培学员。(4)学员准备:各组规培学员根据病例自主查阅相关资料,列出解决方案或发言提纲。(5)PBL结合CBL课堂讨论:首先,学员自主讨论,主要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既可以阐述自己对案例中诊疗方案的看法,也可以阐述自己的治疗方案,并列出理由等。此时教师只发挥辅助性作用,即对学员出现的错误予以纠正,并记录讨论过程中各组规培学员存在较大分歧的问题。其次,教师组织规培学员就分歧较大、较多的问题进行深层次讨论,教师可借助提问等方法,引导规培学员运用所学知识,系统、深层次地思考问题,以找出能够有效解决该案例问题的可行性方案。(6)教师总结:各组规培学员讨论结束后,教师予以总结,指出该案例的难点、重点,并就共性问题、分歧较大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学员的发言、解决方案等予以点评,帮助学员找出临床最佳诊疗方案[4]。
对比分析两组规培学员考核成绩。(1)临床出科考核。所有学员出科前必须参加出科考核,主要包括理论试卷、临床思维、病历书写、临床实践能力4个方面。理论试卷总分30分,学员书面答题,教师阅卷并计分。临床思维方面总分30分,教师提供疑难病例,学员回答问题。病历书写方面总分20分,教师抽查学员书写的病历,并按照病历书写规范进行评分。临床实践能力方面总分20分,教师根据学员操作步骤与规范程度评分。
(2)学员综合能力考核。包括临床思维能力、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兴趣和团队合作能力6个项目,每项总分为5分,由带教教师对学员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并计分。
利用SPSS 19.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
表1 两组临床出科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临床出科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 理论试卷27.00±1.49 23.20±2.19 n总分联合组对照组30 30临床思维26.83±1.39 23.67±1.94病历书写17.90±1.16 16.03±1.43临床实践能力18.63±0.85 16.70±1.21 t值P 7.870<0.05 7.280<0.05 5.570<0.05 7.170<0.05 90.37±2.37 79.60±3.99 12.710<0.05
从表1可以看出,联合组理论试卷、临床思维、病历书写、临床实践能力方面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联合组临床出科考核成绩为(90.37±2.3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0±3.99)分。
联合组规培学员临床思维能力,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学习兴趣、团队合作能力项目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项目得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见表2)。
表2 两组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2 两组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 临床思维能力3.70±0.75 2.37±0.81 6.622<0.05 n 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联合组对照组30 30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3.27±0.58 2.03±0.72学习兴趣3.43±0.82 2.50±0.68 t值P 7.300<0.05 4.802<0.05 2.67±0.67 2.57±0.57 0.628>0.05 2.67±0.61 2.57±0.50 0.695>0.05 3.07±0.91 2.10±0.66 0.472<0.05
儿童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其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祖国发展,因此,我国对儿科医师培养提出了许多要求。随着我国二孩政策放开,近年来国内儿科医师出现短缺趋势,并且基层儿科医师专业水平已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儿科临床诊疗的需求。
PBL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临床实际问题为基础,以激发学习者学习动力,引导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探究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CBL则是以临床典型案例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相关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本研究将两种教学模式予以整合并应用,利用科学的评价标准,探讨该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本研究结果提示:联合组规培学员临床出科考核成绩、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PBL结合CBL教学模式既有利于激发儿科规培学员自主学习兴趣,又可以引导儿科规培学员结合临床病例、以往所学医学知识,积极进行相关资料搜集、分析与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还有利于规培学员通过小组讨论,不断发现新问题,形成新思路,同时对自己问题解决方案的可行性、有效性进行研究。
此外,儿科规培学员可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指导等,不断进行知识自主建构,逐步形成正确的、具有高度可行性的解决方案[5]。因此,PBL结合CBL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儿科规培质量,还可以提升教师带教能力,最终实现教学相长、教学共赢。
综上所述,将PBL结合CBL教学模式应用于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及教师带教能力,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