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
[摘 要] 护理学导论是一门介绍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学科框架、护理学发展规律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护理专业的重要启蒙课程。该课程设计从课程性质与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设计理念、学情分析及教学资源等8个方面进行说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现代护理,树立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培养积极的护理情感和专业价值观。
[关 键 词] 高职;护理学导论;说课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9-0188-02
护理学导论是一门介绍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学科框架、护理学发展规律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护理专业的入门课程。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系统全面了解护理专业的理论体系与模式,深刻理解护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专业特性及学科地位。在整体护理观念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现代护理理念,增强专业认同感,掌握并运用科学的护理工作方法主动为护理对象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全方位的护理,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基础护理学和临床护理的相关课程,全面提高综合素养,为促进自身及专业发展奠定必备的理论及情感基础。
课程说课是指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向专家、评委或同行系统而概括地口头表述自己对某一门课程的理解、教学设计方案的思路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同行、专家进行评议,共同探讨,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1]教师的教学构思和组织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2]该课程设计从课程性质与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设计理念、学情分析及教学资源等8个方面进行说课,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现代护理,树立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培养积极的护理情感和专业价值观。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护理学导论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启蒙课程。开设在大一第一学期,共计36学时。本课程是一门引导学生明确护理学基本理论、学科框架及其发展趋势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培养适应临床岗位需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需要贯穿整体护理的思路,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护理的发展[3]。本课程授课前通过与专业教师对接,集体备课,引导学生明确同步课程及后续课程之间的衔接及专业地位,培养学生的整体护理观;结合教指委、行业专家、资深授课教师的意见,以护理岗位需求及行业标准为引领,深刻剖析并共同制订本课程標准,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
二、课程目标
依据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的总目标是引导学生明确护理学基本知识和理论框架,认知护理工作内涵,树立专业信念,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课程目标分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依据课程标准制订知识目标:掌握护理工作的方式及其特点等;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能力目标:运用护理程序解决护理对象的健康问题等;根据护士职业素质要求确定情感目标: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慎独精神。
三、课程内容与设计理念
(一)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实现三贴近:贴近临床、贴近患者、贴近社会。通过对行业专家进行调研我们发现,临床更注重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即护士的三大核心能力,因此我们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同时将标准化病人探索应用于实践教学。
(二)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课程内容内在发展规律,我们将本课程分为三个模块。模块一:护理专业基础知识;模块二:护理专业基础理论;模块三:护理专业科学工作方法,让学生从宏观到微观掌握本课程的内容。本课程共36学时,其中理论24学时,实践12学时(见下表)。
(三)课程设计理念以满足服务社会、护理行业和个人发展需求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行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教、学、做”一体化。[4]通过对行业专家调研,根据护考大纲的要求,基于学情分析和学习效果反馈,设置课程重难点。解决重点的决策:如锐器伤的防护措施,针对这一重点,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应用微课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情景教学法等,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动手动脑的参与,最终培养学生能够胜任护理岗位锐器伤的职业防护。解决难点的策略,如护理程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针对这一内容,先以临床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入,引导学生分析护理程序的工作步骤及整体护理观念,进行归类分层,最终引导学生理解护理程序科学的工作方法,并将其应用在临床护理实践中。
四、学情分析及教学资源
(一)本课程授课对象为大专一年级的学生,基于学生的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对大一新生通过雨课堂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因材施教,合理分组教学。
(二)课程教材及参考书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十三五”规划教材,以及2019全国执业护士资格考试指导,结合课程教学资源库中院校合作共同完成的原创数字化教学资源等。我校图书馆可提供中国知网等专业数据资源库及纸质文献,为提升学生课内课外及科研能力搭建平台。
(三)我校的护理实训中心以行业标准做参照,是医院真实场景的再现,重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能够让学生真实感受护理工作的职场环境。校外实习基地共27个,实习基地均以学校教学标准为参考,能够为护士角色的临床见习提供充足优质的教学资源。
(四)本课程教学团队共5人,其中临床兼职教师3人,学科带头人及兼职教师均为高级职称教师。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行业讲座、临床实践、教学理念与行业发展并轨,能够满足教学需求。专兼职教师定期集体备课、共同说课、互相听课、共同参与校内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临床兼职教师完成实践教学10学时,占实践总学时的83%,团队中专兼职教师均为“双师型”教师。
五、教学实施
(一)护理学导论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及学习通信息化辅助教学。教学实施如下:授课前建立学习通班级群,发布学情分析问卷调查。依据调查结果掌握学生基本情况及学习需求,因材施教。课前,通过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发布教学PPT重难点及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了解课堂学习目标及学习重难点,通过富媒体资源学习使学生从理论及情感上得到升華。课中,采用无手机课堂管理,应用叙事教育法、微课教学法、小组讨论、竞赛答题等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把控教学重点,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学习兴趣。课后,通过教学反馈,与学生沟通互动,解答学生疑惑,促进师生交流。本课程通过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能够达到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互动及拓展的学习效果,为教学带来全新体验。
(二)为保证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的顺利完成,我们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在课前,院校共同对课程标准、实践教学条件等进行研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临床专家进行督教督学,学校及系部专家及教师进行督导评价,并全程跟踪学生反馈;在课程结束后开展课程的考核和评价。本课程考核采取形成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成学习目标。
六、教学效果
通过本课程及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我校护理专业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在各级护理技能大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学生荣获国家级奖学金、省级优秀三好学生、校级优秀学生案例、创新创业奖等多项荣誉。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及专升本升学率均在90%以上,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本课程通过学院座谈会、学校座谈会、教务青果系统对学生进行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学生对护理学导论课程评价满意度较高,任课教师深受学生喜欢,学生在专业学习和综合能力上都有显著提高。同行督导教师课前能够知晓本课程的课程标准、行业认知,通过听课,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实践操作、教学能力、教学态度按照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各项指标进行,本课程教学质量均为优秀。
七、课程特色
本课程将问卷星、学习通、微视频等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顺利完成学习目标。同时,教学始终保持与工作岗位紧密对接,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让每一节课都能给学生的职业生涯带去深远的影响。
八、改革思路
护理学导论是护理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及启蒙课程,占有重要地位,在学生的职业生涯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由于课程理论性较强,学生学习较为枯燥,需行业专家引导,院校共同合作,共建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进行支撑。因此,需要我们在日后以科研为先导,通过院校合作开展课题立项,开发建设护理学导论立体化教材等,形成贴近临床服务岗位的教学模式。
作为一名护理学导论课程的授课教师,我们不仅需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正确认知护理专业,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将职业的神圣感和责任感融入临床护理工作中,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能力及服务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护理专业人才,共筑健康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齐海波.提高教学质量的教研教改方法:说课[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5):127-128.
[2]杨娟,唐凤平,郑叶.专科护理学导论课程说课设计[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5):358-361.
[3]杨靖.内科护理学说课设计[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13):2070-2072.
[4]王星歌.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技术说课设计[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84-85.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