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芳 惠亚娟 刘静
[摘 要] 目的:探讨人格、心理弹性对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大五人格量表、心理弹性量表、自主学习能力量表对1128名高职护生进行调查。结果: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分为(91.39±10.34),心理弹性得分为(62.02±13.54),人格得分为(143.07±11.80)。护生的心理弹性(r=0.474~0.642,P<0.01;r=-0.389,P<0.01)和自主学习能力(r=0.360~0.538,P<0.01;r=-0.339,P<0.01)均与外向性、宜人性、责任心和开放性呈显著正相关,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人格、心理弹性对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直接预测作用(P<0.01 ),人格对心理弹性也有直接的预测作用(P<0.01 ),并通过心理弹性间接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结论:心理弹性在高职护生的人格和自主学习能力间具有中介效应。
[关 键 词] 护理;护生;人格;心理弹性;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9-0126-0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规模线上教学在高职护理教育中展开,调动护生远程自主学习能力策略成为广大学者关注的热点话题。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帮助和协助下,借助各种教学媒体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能力。[1]研究显示,当代高职学生自主学习水平欠缺,尤其在设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策略和自我效能感方面亟待加强。[2]人格是指源于个体自身的稳定性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3]研究显示,人格作为重要的个体差异变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但是,人格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晰,探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心理弹性是指个体面对悲剧、威胁、逆境、创伤或其他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5],其中,拥有外向乐观、随和尽责人格特质的个体往往拥有更高的心理弹性,而神经质个体则体验心理弹性较低。[6]研究显示,护生心理弹性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处理困境和应对压力等方面,可以影响其自主学习能力。[7]基于此,推测人格可能会通过心理弹性进一步影响自主学习能力,即心理弹性在人格与自主学习能力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本研究尝试探讨人格、心理弹性对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期望通过提高不同人格特质护生的心理弹性,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利于未来的职业发展。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2020年1月至3月,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某2所医学类高等专科学校1128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平均年龄(19.80±0.874)岁;女942(83.5%)例,男性186(16.5%)例;城市含县城370(32.8%)例,农村758(67.2%)例。
(二)研究工具
1.自主学习能力量表
自主学习能力量表由林毅、姜安丽[8]于2004年编制,并广泛应用于国内护理专业大学生。该量表包含28个条目,分为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和学习合作能力3个维度,通过Likert 5级评分法,从“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分别赋值5~1分,得分范围28~140分,总分和自主学习能力成正比。此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良好。本研究中,3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是0.704、0.779、0.701.
2.大五人格问卷(Big Five Inventory,BFI)
大五人格问卷[9]包含44个条目,分为外倾性(Extraversion)、开放性(Openness)、责任感(Conscientiousness)、宜人性(Agreeabl-eness)、神经性(Neurotiscism)5个维度,通过Liket5级评分法,由“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赋值1~5分,总分与各维度倾向性成正比。本研究中,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是0.721、0.763、0.751、0.747、0.709。
3.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
心理弹性量表由肖楠、张建新[10]于2007年修订,广泛应用于中国本土。该量表包括25个条目,分为自强、乐观、坚韧3个维度,采用Likert5级评分,从“从不”到“总是”分别赋值0~4分,被调查者根据自己与题目描述情况的相符程度凭第一反应做出选择,总分与心理弹性成正比。此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是0.91。本研究中,三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數分别为0.755、0.870、0.898。
(三)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Amos23.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并采用Bootstrap法对中介效应进行验证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高职护生的人格、心理弹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现状
调查显示,高职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分是(91.39±10.34)分,大五人格(143.07±11.80)分,心理弹性(62.02±13.54)分,见表1。
(二)高职护生人格、心理弹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
高职护生的心理弹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均与人格呈显著相关(P<0.01),表2(见文末)。
(三)心理弹性在高职護生的人格与自主学习能力间的中介效应
将高职护生的人格看作自变量,心理弹性看作中介变量,自主学习能力看作因变量,建立如下图所示假设模型。经过修正后,模型的整体拟合结果良好,其中,模型适配度指数(GFI)为 0.953,调整后适配度指数(AGFI)为0.916,比较适配指数(CFI)为0.958,规准适配指数(NFI)为0.953,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RMSEA)为0.081。采用Bootstrap法,从1128名学生中随机抽取5000个样本,检验中介效应。结果发现,人格影响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总效应是0.682(P<0.001,95%CI:0.626~0.732),直接效应是0.547(P<0.001,95%CI:0.444~0.657),中介效应是0.135(P<0.001,95%CI:0.047~0.214),所以,中介效应占总效应值的19.8%。
三、讨论
(一)高职护生人格、心理弹性、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高职护生在宜人性和开放性这种积极的人格特质方面条目均分较高(3.60±0.49,3.32±0.46分),而神经质均分最低(3.04±0.52分),说明当今高等教育培养具有积极人格的高素质人才目标取得了一定成效。心理弹性处于中等水平(62.02±
13.54分),与吴曼[11]使用相同测评工具对本科护生的研究结果(61.78±11.78)相似。其中,自强性得分最高,乐观性得分最低,这提示高职护生面对困难的积极应对能力和控制能力较弱,教育工作者要引导护生学会充分利用自身内在保护性因素和外在支持性资源来提升身心健康,有效应对生活中复杂、多变的挑战。研究表明,高职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分是(91.39±10.34)分,处于中等水平,高于2014年对同一级别护生的调查结果(86.66±10.96分)[12],原因可能在于近年来高职学校教学改革的成果尤其是信息化教学的使用和工学结合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了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高职护生人格、心理弹性、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高职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外向性、宜人性、责任心、开放性的人格特质呈显著正相关(P<0.01),但是,与神经质的人格特质呈显著负相关(P<0.01),这一结果同于Ana的研究结论。[13]拥有外向乐观并具有社会责任感等积极人格特质的护生善于发挥自己的潜能,在环境中获得正向的信息与反馈,更多地体会到情感上的认同,而越被高度认同的知识文化,越容易被护生内化,从而满足其内心感受,进而激发其学习动机,提高自身自主学习能力。[14]然而,倾向神经质人格的护生,常常会体验更多的不愉快,影响其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结果显示,高职护生的心理弹性与人格存在显著性相关(P<0.01),越倾向于外向性、宜人性、责任心和开放性的人格特质的高职护生,其自主学习能力越强,这与Backmann的研究成果一致。[15]个体所处的环境是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之一,乐观开朗的个体往往用积极的方式面对困境和不良环境,并可以把它内化成心理倾向或者说心理特征,从而促进个体形成心理弹性。倾向于神经质人格特质的护生因为情感调节能力较差,经常处在不良的情绪状态中,就会导致较差的独立决策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有效应对外部压力的能力。[16]研究发现,高职护生的心理弹性与其自主学习能力呈正相关,同于Bar的研究结果。[17]个体心理弹性不仅具有普遍的增益效果,可以直接增强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作为缓冲器,缓冲生活中不良困境对自主学习能力的负性影响,是当今竞争激烈的世界中职业成功的重要预测因素。[18]
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心理弹性在高职护生的人格和自主学习能力中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该模型明确解释了护生人格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高责任心、宜人性、外向性、开放性,低神经质的护生,可以应用积极的方式应对压力,收获更高的社会支持体验,所以,他们具备更高的心理弹性,进而拥有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动力,从而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小结
高职护生具有中等偏上水平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心理弹性在人格和自主学习能力间具有中介效应。因此,学校教育者应以学生群体为切入点,制订针对性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案,发挥外向性、宜人性、开放性和尽责性的积极作用,削弱神经质的消极作用,提高心理弹性,进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Knowles MS. Self-directed Learning: a guide for learners
and teachers[M].New York: Association Press,1975:123.
[2]张竞丹,王颖,崔英杰,等.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6):97-98.
[3]刘远鑫.中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大五人格的关系研究[J].教育观察,2019,8(41):61-63.
[4]Slater,CE,Anne C,Jimmy CYL.Explaining variance in self-directed learning readiness of first year students in health professional programs[J].BMC Medical education,2017,13(17):2-10.
[5]Carroll J,Schetter CD,Turner R. Resilience[J].Encycl Behav Med, 2013,28(4): 299-306.
[6]Yusha Gong,Junxin Shi,Huisi Ding,et al.Personality trait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the moderating and mediating effects of resilience in Chinese adolescents[J].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19(265):611-617.
[7]陈秋珠,徐慧青,郑美妮.学前教育学生专业认同感与自主学习动机的关系:心理弹性和学习倦怠的序列中介效应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9(10):56-66.
[8]姜安丽,林毅.护理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和构成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2):128-130.
[9]Lawrence A, Pervin, Oliver P, John.人格手册:理论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0]于肖楠,张建新.自我韧性量表与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的应用比较[J].心理科学,2007(5):1169-1171.
[11]吴曼,韩玉洁,孙雪芹,等.本科护生心理弹性在压力和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J].职业与健康,2019,35(2):250-253.
[12]惠亚娟.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调查[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11):831-834.
[13]Ana MC, Bianca AS. Self-directed learning, personality
trait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4(127):640-644.
[14]Karen C.H.Zhoc,Tony S.H.Chung,Ronnel B.King. Emoti-onal intelligence(EI) and self-directed learning: Examining their
relation and contribution to better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in higher education[J].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2018(11):1-23.
[15]Backmann, Julia,Personality factors, student resiliency,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achievement values in study progress[J].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9 (72):39-48.
[16]Xinfeng Tang,Suqin Tang,Zhihong Ren,et al.Psychological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adolescents in secondary schools in Chin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2020(108):1-10.
[17]Bar MA,Leurer MK,Warshawski,et al,The Role of personal resilience and personality traits of healthcare students on their attit-udes towards inter- professional collaboration[J].Nurse Education
Today,2017(61):36-42.
[18]Embo M.Improving student midwives workplace learning
by moving from self- to co-regulated learning[J].Women and birth:journal of the Australian College of Midwives,2019,32(3):384-390.
◎編辑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