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小先生(上)

2020-03-17 11:00:42陶行知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23期
关键词:生字课本识字

陶行知

一、怎么要做小先生

为什么要做小先生?做小先生有什么意义?这是每一个小学生或识字小孩都应该问的问题。我们为什么得了知识就应该传给别人?

我要问你:你怎么可以进学校?因为有你的父母为你出学费,并且给你饭吃。

你的父母都识字吗?他们都得了你所得到的知识吗?如果他们没有接受现代教育的机会,你也应该尽你的责任分点给他们吗?有些学生受了父母的栽培,连一封信也不写回去。等到放假回家,不是嫌父母无知,便是嫌家里不卫生。他从不耐烦把他所得的知识去向父母说明。假使你有几个兄弟姊妹,你可知道为什么只有你一个人上学?钱不够。你的兄弟姊妹就不想长进吗?你既进了学校,若不引导他们共同长进,你觉得心安吗?

再进一步说:你的学堂是谁办的?假如说是政府办的,政府的钱又从哪里来的呢?不消说得,关税啊,盐税啊,田税啊,……出口货的关税是每一个生产者都出了钱。进口货的关税是每一个消费者都出了钱。盐是人人都要吃,即是人人都出了钱。田税是地主从地租中划出一部分所纳,地租是出于每一个农人之劳动力。现在开办学校之钱是人人所出,而教育只有很少数的人享受。多数的人只是“出钱给人读死书,自己一个大字也不识”。劳苦大众既然出了钱,使你上学的学堂可以开办成功,你就应当负起责任,把你所学得的知识提取精华,教给劳苦大众和他们的小孩。这是每一个小先生所要明白的根本意义。死读书而不肯教人的学生,显然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守知奴。

二、找学生

小先生的第一件工作就是找学生。“找学生”便是上第一课。这是你和你的学生初次见面,连说话都不可以随便。因为第一个行动是有力量决定以后的行动的方向。你对于每一句想说的话都应该预先想一想:“这句话应该说吗?我为什么要这样说?”我知道你是很心急的,要赶快地找到学生。有时你想用种种方法把你所要找的人说服。但是心急的时候,很容易说错话。当你遇着一群失学的孩子的时候,你会把古时候苦孩子读书的故事讲给他们听。

临了,你会引一两句成语劝他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可曾把这两句话的意思想过没有?我是听得太多了。不懂事的大先生老是用这种话来勉励小先生,不用头脑的小先生也是照样画葫芦地拿这种话哄骗别的孩子。我们吃苦的目的,就是要做“人上人”吗?我们用功的目的就是要求个人升官发财吗?为什么要读书?读了书就应该把自己的脚站在别人的头上吗?我有一位朋友,把这两句话改成:“吃得苦中苦,不为人上人。”我觉得这位朋友所改的语气有些消极,又把它改成:“吃得苦上苦,方为人中人。”公平的世界里只有人中人,不该有“人上人”和“人下人”。无论怎样改法,你都觉得不便拿它来做那劝学的招牌了。其实,你是用不着这种哄人的糖果。如果你所教的是有趣而又有用的书,倘使没有人阻止,谁都愿意学。你可以说:“这本书有趣得很,也有用。你若愿意读,我可以教你,试试看吧!”“读了书,可以看报,写信,明白事理。”这种平常的话,是比花言巧语好得多。只要你的心是热的,总有一天能感动人。倘若你不择手段,拿虚荣来鼓励人求学,将见他学成之日,便是你的教育完全失败之日,那真是白费心血了。你若嫌我说的那几句话太平凡,而愿意想出更有力的话来代替,我当然高兴。但是,我希望你必须想一想:“这句话应该说吗?我为什么要这样说?没有更好的话可说吗?”

三、课本要不要

普及初步教育离不开文字。文字是什么?该怎样教?我们必须弄明白,才不致走入歧路。

文字是生活的符号。它必须与民众的生活打成一片,才能发生效力。我们要想鼓起民众读书的兴趣,必须拿他们生活所需要的文字来教。但这种生活需要有经常的,也有临时的;有共同的,也有个别的。经常共同需要的文字,可以编成课本。个别需要的文字,可以编成补充材料,以适应一地方、一职业或任何之特殊生活。临时需要的文字是要靠教者之灵敏,抓住当前的机会指导民众。

普及文字教育,最好是要采用一种最为适合民众经常共同需要之课本,以便每天求进,否则怕要间断。实际上,失学民众是欢迎课本。没有课本是不易维持继续求进的兴趣。这是当然的啰,你请客吃饭是必须用碗盛呀,课本便是用碗端来的饭,吃起来很便当。否则,一粒粒散在桌上,是多么的难吃呵!

课本虽是需要,但教人的人不可死靠课本,他必定要运用补充材料及临时材料,以适应特殊及当前生活之需要。

四、识字呢,读文呢

识字运动每每引起人的误解。字是应当识的,但不是为识字而识字,而且字也不是单靠一个个地分开去认识。例如,《老少通千字课》内的第二课:

起得早,

睡得早,

省油省灯草。一共有“起,得,早,睡,省,油,灯,草”八个字。如果只拿这八个字一个个地分开来教,谁也不高兴学。即使认得了,也是不大会用。所以单单教人识字,一定要令人望而生畏,引不起民众自动读书的兴趣。倘若换个法子,先教民众学生把课文读一遍,他耳朵听懂了整课的意义,觉得有趣,你再把一个个生字分开来教他,他就高兴学了。最后再把课文教他读几遍,是文也会读了,字也会认了,那是多么有趣啊!你再教他写,教他用,等到会用这些字,才算真的认识这些字。一课的生字很少,固然不容易教人运用,但是几课、几十课的生字就能千变万化地运用起来。有时一课教了之后,就拿课内有限的字来运用。例如,教他把本课里的字随便凑成一句话。如果他把“早起早睡”四个字联了起来,就是很会运用了。我们必须教他用字写文,才算是真正达到识字的目的。

猜你喜欢
生字课本识字
读儿歌识生字
生字辨识大闯关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识字
识字儿歌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识字谜语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生字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