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晖 魏冉
(辽宁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学术写作在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客观中立、不涉及个人情感的,然而一些话语分析家提出,学术写作中有些话语也被用来表达作者对命题的态度、情感和判断,并旨在说服读者接受其观点或研究结果。[1]这些体现作者对命题的态度、情感和判断,也就是作者立场的语言资源叫做立场标记语。
学术论文摘要是对学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在一篇论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文摘要在作者推广科研成果、赢得国际学术声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学术语篇中合理、恰当地使用立场标记语会提高摘要写作的质量。虽然有很多学者研究学术语篇摘要中的作者立场标记语,但较少从语步出发研究摘要中的立场标记语,而不同语步因其信息传播的目的不同[2]74,作者对立场标记语的选择也不同。因此,本文对比国际期刊专家的摘要,分析讨论中国英语学习者硕士论文在“研究结果”与“研究讨论”两个语步上的使用情况,揭示其与专家之间存在的差异,以期为中国学习者的摘要写作提供启示,提高中国学习者摘要写作水平。
Hyland 认为学术论文中的立场指的是“作者对命题的准确性或可靠性的评价,反映作者对命题的承诺或对读者的态度”。[1]Hyland 基于240篇论文语料探讨学术写作中作者与读者间的互动关系,将互动式元话语分为立场(stance)和介入(engagement)两大类,把立场标记语分为模糊标记语(hedges)、增强语(boosters)、态度标记语(attitude markers) 和自我提及(self-mentions)[1]45。本文采用Hyland对立场标记语的分类方法。
近三十多年来,对于学术语篇作者立场的语言标记研究层出不穷。[3]2徐宏亮通过与英语本族语者专家写作的对比,分析了作者立场标记语在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的学术论文中的总体分27布特征,以及它们在论文不同部分的分布规律。[4]44-48Hu & Cao 对比中国期刊汉语和英文摘要以及国际期刊英文摘要,观察中外作者使用缓和语和增强语是否存在跨语言和跨文化差异。他们发现,与国际期刊相比,国内期刊英文摘要中缓和语明显较少;同一中国作者撰写的汉语摘要中增强语的数量比相对应的英文摘要中要多。[5]2795-2809不过他们并没有观察不同语步中缓和语和增强语的使用情况。Crosthwaite & Cheung & Jiang 对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的研究报告中的立场标记语与专家的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这些学生用的立场标记语多于专家。[6]107-123吴格奇对比分析了英汉研究论文作者在结论部分中的立场标记语,发现两者在立场标记语有显著差异。[7]46-50徐昉探讨了与国际学者论文写作相比,二语学术语篇的作者立场在知识性标记、态度性标记、作者显现标记三个方面的特点以及我国二语学习者在本科、硕士到博士三个教育阶段的学位论文作者立场标记的阶段性特征。[3]1-7刘成对比了中国硕士学生与英美期刊论文作者在学术写作摘要中使用立场标记语的总体情况及其子类的异同,发现总体上英美期刊论文作者在学术写作的摘要部分使用立场标记语达到了较高水平。但不同类别和次一级的立场标记语的使用上,中国学生与英美期刊论文作者呈现出不同的倾向。[8]赵永青等人对作者立场标记的研究落实到了语步上,考察了 1382 篇国内期刊同一论文英汉语摘要学术论文结果与讨论两部分的对应语步中立场标记语的对应情况。[2]73-81
综上所述,当前对于立场标记语的研究有二语和母语的对比研究;学生和专家作者使用情况的对比;同一论文英汉语摘要中的作者立场异同的研究。但从摘要这一体裁对中国学习者立场标记语的使用情况的研究尚不足,尤其是落实到语步上研究立场标记语的更是不多。如果对作者立场标记的研究未落实到语步上,就无法详细观察作者在陈述自己研究结果和评价研究结果时表达的态度和立场,也就无法了解作者如何通过立场标记语凸显研究的创新性从而吸引读者阅读全文。[2]74由于学术论文结果与讨论两部分中立场标记语的使用频次相对较高[6],本文将考察这两部分在摘要中的对应语步立场标记语使用情况。本文以30篇中国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和30篇国际期刊摘要为语料,旨在分析中国学习者与专家相比在这一体裁立场标记语的使用情况,为提高中国学习者英语摘要的写作水平提供参考。
本研究对比分析中国学习者硕士论文英语摘要和国际期刊英文论文摘要中的立场标记语在“研究结果”和“研究讨论”两个语步中立场标记语的使用特点,具体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与国际期刊专家的摘要相比,中国学习者在论文摘要“研究结果”语步中立场标记语的使用上有何异同?
(2)与国际期刊专家的摘要相比,中国学习者在论文摘要“研究讨论”语步中立场标记语的使用上有何异同?
本研究采用Hyland提出的立场标记语的分类作为分析框架,即:模糊标记语、增强语、态度标记语和自我提及4种:(1)模糊标记语:体现作者所持有的谨慎的和不完全承诺的态度,如possible、may、perhaps 等;(2)增强语:通过确定性表达式表达作者对自己所说的话的确定性,如should、obviously、of course 等;(3)态度标记语: 表明作者对命题的情感态度等,如 believe、important、fortunately、interesting 等;(4)自我提及:自我提及标记语通过提及作者自己的词语如单数第一人称代词I和不包含读者的复数第一人称代词we等明确显现作者在文本中的存在。
本研究自建两个摘要语料库,研究语料为中国学习者硕士论文摘要和国际期刊论文摘要各30篇。硕士论文摘要随机选自中国知网近五年的语言学类硕士论文。英文论文摘要随机选自三种SSCI收录期刊,分别为JournalofPragmatics,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和DiscourseProcesses。本文旨在将国际核心期刊论文作为比较标准,而不是进行母语写作和二语写作的对比。由于国际核心期刊投稿有严格的写作要求,因此不区分国际核心期刊作者是否为英语本族语者。
本研究对摘要进行人工标注,根据Santos对摘要结构的分类——五语步结构,提取出 “研究结果”和 “研究讨论”语步,以构成本研究最终所需的子语料库。国际期刊摘要中,“研究结果”部分共计1888词,“研究讨论”部分共计576个词;硕士论文摘要中,“研究结果”部分共计4337个词,“研究讨论”部分共计1300个词(见表1)。
表1 “研究结果”与“研究讨论”语步词数统计
本研究采用语料库检索软件AntConc,依据Hyland对立场标记语的分类模式[1],对两个语步中的立场标记语分别进行频数统计。由于立场标记语的功能受到语境因素的影响,本文同时采用手工标注的方法对语料库中的立场标记语进行标注,以避免软件统计的机械和不准确。
立场标记语在“研究结果”语步中的使用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研究结果”语步中立场标记语的分布情况
从表2 可以看出,在“研究结果”语步中,两者各类立场标记语都有使用,中国学习者在“研究结果”语步中各项立场标记的使用频率均低于国际期刊专家。学习者使用模糊标记语和增强语最为频繁,使用了较少的态度标记语。根据出现频率,从高到低为模糊标记语、增强语、自我提及和态度标记语,这样的特征与国际专家相似。
1.模糊标记语。“研究结果”语步报告研究得出的数据结果,可以准确呈现结果,既突出自我贡献,也给同行留下协商空间,这往往是作者在这个语步上表达的立场信息。[2]77在研究结果的呈现中,专家和中国学习者都频繁地使用模糊标记语,分别为每百字1.64和0.95,但专家使用的频率高于中国学习者。模糊标记语的使用暗示命题的不确定性,避免用词及语言不当,弱化了作者的风险责任,让读者自己判断论点的可接受性,也体现了作者对读者的尊重。例如:
(1)While the Washington Posttends touse derogatory words to express that US is dissatisfied with China’s corresponding measures.(S 2)
在例(1)中,tends to意为华盛顿邮报“常常”使用而不总是使用贬低性的词汇,这一模糊语的使用对所呈现的结果留有余地。这一表达看似模糊,实际更体现作者在准确地、客观地呈现结果。
2.增强语。研究论文中的强调成分能加强作者的感情,增强立场表达力度[7]48,突出作者对命题内容的确定。国际期刊作者和中国学习者都使用较多的增强语来呈现研究结果,但国际期刊中每百字出现的频率为1.38个,高于硕士论文这一语步中每百字0.76的频率,因此专家作者更擅长通过该语言手段推销研究成果,在呈现结果时更为自信。如例(2)中,作者意在通过增强语show指出研究所得结论的可靠性,明确表达了作者对研究结果的肯定。
(2)Our findingsshowthat both methods have their strengths relative to the respective focus of the analysis.(J 2)
3.态度标记语。态度标记语在国际期刊论文和硕士论文中出现频率较低,分别为每百字0.11和0.02。这与吴格奇得出的“英文语料中态度标记语所占比例是中文的三倍”[7]这一结果略有相似。说明英文论文作者更重视与读者的情感交流,希望通过与读者的情感交流与读者取得一致, 使自己的观点易被读者接受。相比之下,中文论文作者更倾向于认为呈现论点的客观性更易被读者接受,因此,他们尽量在呈现研究结果中较少使用表达个人情感态度的标记语突出论文的客观事实。[7]48例(3)中,国际期刊专家指出使用词汇分析这一方法是“有价值的”,并解释其原因。这一态度的表达使后面的解释更有力度,容易使读者接受这一方法的使用。
(3)The lexical analysis is avaluableaddition in that it quantitatively captures learners ability to use the same lexical material as native speakers for the same purposes.(J2)
4.自我提及。与中国学习者相比,国际期刊论文作者在呈现研究结果时,更频繁地使用了自我提及语we及our,这类自我提及语的使用可以使作者“借整个语篇社团的力量来说明自己的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以便更容易为读者接受”[7]49,也体现出国际专家是研究结果的持有者、对结果负责。硕士摘要的作者很少提及自我,每百字频率为0.02,这反映出国内作者不愿意在报告结果的同时凸显作者身份,从而消减读者对研究结果客观性的担忧。[2]78
(4)a. For metaphor and hyperbole,wefind that typical combinations are found in nouns and adjectives, showing that such combinations differ from the use of either trope in isolation. For hyperbole and irony,wefind a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tropes in that ironic clauses contain more hyperbole than non-ironic clauses. In contrast, for metaphor and irony,wefind no empirical evidence …(J4)
b. After a careful observation,itisfoundthat the same diachronic evolutionary path of English modal verb “can” and Chinese modal verb “neng” can be generalized. (S12)
例(4)a中,作者在呈现结果时使用的表达是 “我们发现……”,体现出对发现结果的自信,表明自己是结果的持有者,对结果负责;而例(4)b中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了被动语态,在呈现结果时隐藏了身份,可能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二语学术写作课时被告知学术论文应使用被动语态,避免用“I”“we”做主语有关。
表3 “研究讨论”语步中立场标记语的分布情况
由表3可见,两者在“研究讨论”语步中各项立场标记语都有使用。国际专家在这一语步中最为频繁地使用了模糊标记语,其次是态度标记语和自我提及,使用频率要高于硕士论文。“研究结果”语步中,国际期刊的各项标记语使用频率都高于硕士论文,但在“研究讨论”语步中,中国学习者增强语的使用频率高于专家。
1.模糊标记语。“研究讨论”语步旨在阐明研究结果的实际应用价值及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9]。国际期刊中使用频率为每百字2.26,而硕士论文中模糊语的使用频率为每百字1.31,显著高于硕士论文。如例(5)中,作者在呈现研究结果以后,使用模糊标记语should委婉地提出了今后教师应该更加注意使用多模态这一教学建议,使建议不强加于人。
(5)In order to deepen the memory of students’ learning vocabulary, teachersshould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multimodality, develop multimodal resources…(S7)
2.增强语。两组摘要在这一语步中使用的增强语都较少,其中国际期刊为每百字
0.17,硕士论文为每百字0.23。可能是作者在评价自己研究的价值、提出建议时比较委婉,从而使读者更容易接受。但中国学习者使用频率略高于专家,考虑到中国学习者对二语的掌握程度可能不够熟练,以及硕士论文摘要篇幅长于期刊论文,所以出现的增强语数量多。该结果与前人的研究一致,如Hu & Cao通过对比英汉学术语篇摘要中模糊标记语和增强语的使用,指出汉语作者比英语作者更倾向使用增强语,表达对自己观点的确定和对研究的信心,但这也表明学习者在呈现观点时还不能把握好确定性与不确定之间的平衡。[5]2795-2809与“研究讨论”语步不同的是,结果呈现语步中,增强语主要为show、demonstrate等确定地呈现出结果的动词。
(6)The discovery of similariti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modal verbsdefinitelyadds the evidence of the language universality.(S12)
例(6)在评价、讨论发现结果时,用副词definitely确定地认为这一结果证明了语言的普遍性。
3.态度标记语。这一语步中国际期刊论文和硕士论文摘要都使用了较多的态度标记,分别为每百字1.39和1.15。“研究讨论”语步中使用态度标记语可以体现出作者对自己研究结果、研究价值的态度。研究结果和研究价值,如例(7)中,hopefully一词体现出作者对于研究价值的自信;例(8)认为自己的研究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短篇故事是“有意义的”,体现了作者对选择这一研究视角的态度。
(7)Hopefully, this study may shed light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jocular abuse found not only in Chinese fiction but also in other contexts. (J5)
(8)This thesis finds itmeaningfulto analyze short sto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linguistics.(S24)
4.自我提及。在本语料中,国际期刊的作者在这一语步使用了较多的自我提及,频率为每百字0.87。如例(9)中对今后研究提建议,使用自我提及we增加了对话性,能够拉近作者与读者间的距离,使其观点被认同和接受。而硕士论文的研究讨论部分出现的显现作者存在的词较少,如we, I , the author等,而是this paper, this study等作为主语,考虑到期刊论文中的作者可以是一位也可以是多位,而学位论文的作者只有一位。“本文”即 “我”或 “我们”,所说并非所指,也许便是汉语学术写作的惯例,但“无人称形式的自我提及拉开了和读者之间的距离,也消除了与读者进行协商对话的可能”。[2]78
(9)However,wecaution that while further experimental studies are clearly needed in (im)politeness research.(J6)
本研究通过自建语料库对比分析,依据Hyland对立场标记语的分类模式,考察国际期刊论文和中国学习者硕士论文摘要中“研究结果”和“研究讨论”两个语步的立场标记语的使用情况。本文对比讨论的结果表明,在“研究结果”语步中,两者各类立场标记语都有使用,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研究结果”语步中各项立场标记的使用频率均低于专家;两者在“研究讨论”语步中各项立场标记语都有使用,但在这一语步中,中国英语学习者增强语的使用频率高于专家。通过对比分析异同,本文希望中国英语学习者学习国际专家对于立场标记语的使用,提高其英文摘要写作水平,使论文摘要更容易为学界所接受。
由于摘要在论文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不同语步的功能不同,立场标记语的使用也会有差异,因此本文从摘要这一体裁研究了立场标记语,并落实到了语步上,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研究语料只选取了共60篇摘要为样本,语料库较小,或多或少会影响本研究的结果,结果的代表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今后研究应扩大语料库,对在立场标记语大类下子类的使用情况、词类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AComparativeStudyontheUseofStanceMarkersinEnglishAbstracts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