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进坚 李淑霞
【摘 要】 教师职业幸福感源自教师对生存状态的满足,对从事的职业认同感,对教育教学的自我认可以及学生的敬重、学校的信任与支持和社会各界的认同等,但由于受到职称评聘、学生及其家庭教育、社会对教师评价及读书无用论等因素影响,农村地区初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普遍偏低,为此我们有必要从社会参与、个人专业成长及学校管理等方面综合入手,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以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提升策略
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工作效率及质量,也影响着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们需要关注农村地区初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一、影响农村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1.职称评聘的不理想
职称评聘的结果直接影响着教师个人乃至家庭的收入、生存和发展状况,近年来由于中高级教师岗位评聘越来越难,特别是由于更多的学生流向城市学校后,农村学校学生数减少,导致分配的中高级教师岗位名额减少,年轻教师很难有机会参加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资待遇难以提高。
2.滯后的家庭教育加剧了学生管理难度
农村初中孩子留守儿童占很大比例,有效的家庭教育普遍缺失,使得部分留守儿童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增加了教师的教育负担,表现在文化及思想观念的落后及法制意识普遍淡薄等方面,大多农村学生家长缺乏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方法,日常生活中又缺少与孩子积极地交流沟通,或过度溺爱使学生侮辱、伤害教师的恶性事件频发,且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犯错时不能有效与学校配合教育反而激化矛盾的事例甚多,更是增加了教师教育学生的难度和风险,导致教师职业幸福感降低。
3.社会对教师的片面评价
现实生活中由于个别教师自制力弱,或受到社会负能量的影响,不注重师德师风和个人修养,给教师职业抹黑,使得社会对教师的好感处于下滑趋势,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
4.“读书无用论”的影响
就业形势的严峻使得很多家长和学生抱有“读书无用论”思想,认为既然读了书还是找不到好工作,不如早点出去赚钱,造成用心读书者不多。
此外,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的考核方式主要依据升学率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农村初中教师成就感匮乏,职业倦怠、工作积极性不高和职业幸福感降低。
二、提升农村初中教师幸福感的有效策略
1.全社会共同参与,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一是注重精神鼓励:如教育主管部门可对多人几代从教的家庭授予“教师世家”荣誉称号并宣传报道;二是注重物质支持:如可由关心教育人士等成立 “关爱教师基金会”,以改善基层教师办公环境、增加业务培训业绩奖励、帮助贫困和患病教师等;三是注重相关监管配合:如可对没有如期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或监护人限制办理驾驶证、营业执照等,提高义务教育完成率,以减轻学校控辍保学压力;四是注重特殊教育:如成立特殊教育学校,对部分存在严重问题学生实行军事化全封闭式管理教育,减轻初中教师的教育压力;五是精简检查评比:逐步简化或取消与教育教学关系不大的各种检查评比、资料整理等,减轻教师课业负担,以安心教书育人,还学校一方净土。
2.注重专业成长,提高幸福指数
一是探索实现城市及农村初级中学结对帮扶工作:如可在相关部门协调下以学期或一年为期尝试互派2名左右教师到彼此学校交流教研,通过“送教下乡”开展教研教学活动,引领辐射提升农村教师业务水平,在引进来的同时农村初中教师走出去到对应城市初中跟岗交流学习,或可在条件具备前提下尝试县域内学校捆绑考核,从而逐步提高农村教师业务素质,促进农村学校发展。二是注重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和支持教师进修学习:如通过相关培训或观摩交流学习教育发达地区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开阔眼界提升素质,另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用经费补贴等形式支持鼓励到师范类院校进修的教师;三是完善农村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和岗位退出机制:在征求各级教师意见建议基础上,相关部门可制定并逐步完善一套公平合理、贴近农村教育教学实情的职称评审制度,并同步完善农村初中教师的选拔及退出机制,使优秀教师有机会更快地实现职称评聘;四是做好小学督学工作,抓好基础,提升生源质量,从生源上提升农村初中教育教学质量,以帮助提升教师幸福指数。
3.改善学校管理机制,增强基层学校吸引力
一是成立教职工代表委员会,参与学校各项决策和执行,实现与学校管理层的有效沟通,探索教师治校,提升教师地位,使教师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机制,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和考核机制,注重培训工作,做好优秀班主任先进事迹的宣传,提高班主任待遇,增强农村班主任工作的荣誉感和获得感;三是校领导应注重与一线教师交流沟通,关心教师生活及思想动态,创建平等和谐的教书育人环境,让广大教师有归属感;除此外可尝试利用“家长会”等形式做好家长培训工作,或开展各种教职工文体娱乐活动,以减轻缓解教师的教育教学压力。
总之,缓解农村地区初中教师职业倦怠,提升职业幸福感指数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教育教学问题,为此需要教师、学校、相关部门及社会各层面通力合作,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及环境,从而促进农村初中教育教学乃至整个农村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Nel Noddings 内尔.诺丁斯著,龙宝新译.幸福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周洪宇.陶行知教育名片精选[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3]曹新美.寻找教师职业幸福的魔方[J].人民教育,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