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需进一步延伸。高职院校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方面还面临院校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师”“生”两侧的双重性薄弱、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办学模式与社会发展不适应等问题。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高职院校需改变院校供给侧结构以发展乡村教育,提升“师”“生”侧吸引力以储备乡村人才资源,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以提升教育质量,改革办学模式以满足社会需求。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高职院校;供给侧结构;乡风文明
[作者简介]张孟(1978- ),男,陕西丹凤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广东 东莞 52380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项目编号:19JDSZK132)、2019年度广东省教改项目“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GDJG2019013)和广东省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委员会2018年度教改项目“基于信息化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应用探索”(项目编号:JGW20180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0)04-0041-06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进一步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详细部署,其中,“教育”关键词出现24次,“职业教育”关键词出现3次。高职院校作为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的主力军之一,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高职院校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在发展路径上实现“三农”发展与高职教育转型发展的融合,以强化高职教育为支撑,加快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种农业技术人才,全面提升乡村劳动者综合素质。
一、发展高职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1.高职教育资源是乡村振兴战略资源体系的重要支撑。建立乡村振兴战略资源体系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而依托高职教育资源的教育振兴又是乡村振兴面向未来的重要支撑。高职教育资源是着眼于乡村未来发展的资源,在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提升、优化、整合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高职教育资源,发展高职教育,就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2.发展高职教育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长期以来,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资源逐渐向城市集中,而农村人才匮乏且综合素质较低,受教育程度仍然不高,严重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发展高职教育,培养面向乡村的新型职业农民、农村专业人才、科技人才,是增加乡村振兴所需高技能人才的有效解决方案,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支撑。高职院校通过制度性供给,对口支援乡村,可以为乡村振兴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人才,促进农村劳动者素质全面提升。
3.发展高职教育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制度性供给。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持久的制度性供给,发展高职教育在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方面大有潜力。例如,建立面向乡村的高职院校人才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架设高职院校专业技术人员与乡村和企业的发展桥梁;建立面向乡村的高职教育弹性学制,开拓新型职业农民参加高职教育的人才发展路径;建立高职院校农村免费定向培养招生制度,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持久的制度性激励和保障。
4.发展高职教育是培育乡风文明的重要途径。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乡风文明是乡村文化的表征。高职教育通过区位分布、生源回流、定向就业、委托培训等途径,潜移默化地抑制和消灭乡村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因素。发展高职教育为乡村输送源源不断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通过这些人才的道德修养、人文素质、行为操守等,改变乡村的不良社会风气,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优化乡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从而培育优良文明的乡风,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凝聚力。
二、高职院校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存在的问题
1.院校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面向新农村建设的、具有“三农”特色的高职院校是推进乡村振兴最得力的教育资源,但具有“三农”特色的高职院校,无论是从数量供给上,还是从地域供给上,在供给侧的结构性矛盾都非常突出。
第一,具有“三农”特色的高职院校数量偏少。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经统计,截至2017年5月31日,全国高职院校共1388所,其中具有“三农”特色的高等学校只有86所。在这86所中,具有“三农”特色的高职院校38所。在供给侧具有“三农”特色的高职院校教育资源的匮乏,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
第二,具有“三农”特色的高职院校资源区域性分布不均。具有“三农”特色的86所高等学校,在区域分布上,沿海发达地区多,中西部地区少。以西北五省为例,虽占国土面积的1/3,但具有“三农”特色的高等院校只有10所。
第三,具有“三农”特色的成人教育院校资源明显不足。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成人教育院校不可或缺。但全国成人高等学校283所,其中具有“三農”特色的成人教育院校只有3所,分别是黑龙江农垦管理干部学院、四平农村成人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农垦管理干部学院。
2.“师”“生”两侧的双重性薄弱。无论是师资面还是学生面,都存在一些影响高职院校发展的制约性因素,进而会影响高职院校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的效果。
第一,熟悉“三农”的师资力量薄弱。大多数高职院校过于看重学历,教师尽管具备理论基础,但是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尤其是“三农”实践经验,导致教学内容缺少实用性,学生缺乏兴趣。有的教师虽然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理论知识陈旧,缺乏及时更新,继续提升空间较小,进而影响到教学效果,影响到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把握。
第二,多元化生源带来的问题。对于全日制脱产生,很多高职院校无法招到优质生源,学生也存在学习动力不足、自制力差、自信心缺乏等问题;生源中的职高和中专生虽然具备一定的技能基础,但是文化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当,高职院校需要进行额外的教學管理、额外的基础知识传授,才能保证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对于在职培训生,有的在职务工人员对参加职业培训缺乏兴趣,有的农村青年家庭由于经济窘迫或思想认识等因素不愿对技能培训投入资金。
3.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乡村振兴战略急需一批具有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然而本该作为人才培养主力军的高职院校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长期规划意识的缺乏。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项长期战略,需要高职院校这一教育资源的配套服务,但有的高职院校缺乏面向农村的人才培养规划意识,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仅临时性修改其他普通模式,无法适应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需要。某些政府部门对职业教育重视不够,经费投入方面长期不足,使得高职院校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实训设备缺乏,硬件软件都处于捉襟见肘的状态,导致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限制性,这一现象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尤其严重。
第二,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偏差。许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么与乡村发展的实际需求存在差异,要么不具有实用性,导致社会对毕业生不认同。毕业生既达不到大城市的要求,又不能服务于本地乡村经济发展,造成教育资源浪费。
第三,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有些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照搬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不能满足市场对技能人才的要求,学生的实训实践时间严重不足;有些高职院校定位高远,建设目标宏大,然而自身的部分专业设置与农村建设和市场需求相差甚远,导致学生学非所用。
4.办学模式与社会发展不适应。第一,封闭式办学亟待改变。一些高职院校在本质上仍是封闭式办学,在教育理念、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培养方式等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封闭性。在教育理念上缺乏服务大局、服务地方的意识;在教育对象上仍是单一性的全日制学生;在教育内容上因循守旧,未能及时关注“三农”最新形势和前沿内容;在培养方式上没有建立起与社会机构长期稳定的合作办学机制,培养的毕业生无法满足乡村生产一线的需求。
第二,特色办学不突出。部分高职院校在办学模式上特色不鲜明、不突出,仍然是对普通高等院校办学模式的压缩,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教学实践的重要性,与乡村发展实际严重脱节。即使有些高职院校注意到实践的重要性,也缺乏对地方乡村的本土研究,未能建立起特色鲜明的、服务地方的教育机制。
第三,乡村文化振兴功能偏弱。高校的三大功能之一是社会服务功能。高职院校应当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学习、研究、宣传、实践等方面均可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但现状是许多高职院校的文化研究、宣传、实践活动多局限于校内,即使是走出校外的学习、研究、宣传、实践等,也是蜻蜓点水,或者和乡风文明没有关联,对乡村文化振兴的贡献不大。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高职院校发展路径
1.改变院校供给侧结构以发展乡村教育。第一,增加具有“三农”特色高职院校的数量供给。我国农村土地面积约占全国领土总面积的60%,其发展客观上需要增加具有“三农”特色的高职院校给予教育资源的支持,而具有“三农”特色的高职院校只占全国高职院校16%的比重,与需要乡村振兴的广大面积不相适应。因此,需要增加诸如具有农业、农林、畜牧等方面特色的高职院校,至少达到30%的比重较为适宜,以改变具有“三农”特色的高职院校数量供给不足的局面。
第二,在中西部地区和农业大省增加具有“三农”特色的高职院校。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头等大事,而中西部地区和农业大省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中坚力量。在中西部地区和农业大省增加具有“三农”特色的高职院校,不但为本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教育战略资源的支持,也为解决大学生稳定就业提供持久保障。这些高职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不但可以避开城市高房价、高消费等隐性“门槛”,还可以为就地城镇化提供智力支持。
第三,大力兴办具有“三农”特色的成人高职院校。全国高等院校中,具有“三农”特色的高职院校寥寥无几。面对乡村振兴需要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的形势,面对我国素质参差不齐的6亿多农民的形势,具有“三农”特色的成人高职院校的存在,在培育新型“三农”工作队伍和新型职业农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具有“三农”特色的成人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市场思维、专业辨识力等来扶持农民,从而“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2.提升“师”“生”侧吸引力以储备乡村人才资源。第一,在师资队伍侧,建设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师资队伍。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是高职院校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前提。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是师资队伍的建设目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其一,在加强思想引导上,以党员教师和模范教师为抓手,提高师资队伍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认清自身所肩负的崇高使命和职责,在思想深处提升对农村和农民的热爱。其二,在强化专业实践上,通过派遣在职教师参与乡村一线的生产、管理和服务等工作的方式,积累实践经验,强化实践技能,从而打造“双师型”教师。其三,在加大激励和保障力度上,提高“三农”师资队伍的工资待遇,增加下乡实践补贴,改善乡村工作条件,给予职称晋升优惠等。其四,在优化队伍结构上,补充“新鲜血液”。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一线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作为教学实践的指导教师,让教学实践更“接地气”;从农业产业化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聘请实践技能优异的人员作为教学实践的主导教师,让实践的眼光站得更高;聘用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教师,建立传帮带机制以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建立面向乡村的高职院校人才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其五,在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上,将参与乡村振兴建设、教学实践活动、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等形式列入考核体系,加大“三农”方面的科技研发,对产生重大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为乡村振兴做出重大贡献的教师给予合理的奖励和职务提升。
第二,在学生侧,制定统筹招生和就业等优惠性政策。生源质量是高校为社会、为乡村振兴计划培养人才的前提条件。乡村振兴必须储备优秀的人才资源,才能为今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而提高生源质量无疑是见效快的捷径之一。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层面需要制定统筹招生和就业等优惠性政策,加大政策优惠力度,增强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为提高生源质量提供保障。
多年以来,我国在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方面不断探索,出台了很多优惠性政策,但是有的优惠力度不大,有的培养范围偏窄。1996年农业部、原国家教委联合印发《高等农业院校对口招收农业职业高中、农业中专、农业广播学校应届优秀毕业生暂行办法》《高等农业院校招收有一定实践经验学生的暂行办法》,但是优惠力度不大,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不够。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关于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发改社会〔2010〕1198号)优惠力度加大,但培养范围较窄,即文件要求从2010年起,连续三年为乡镇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免费培养医学生。2018年6月,《广东省卫生计生委等四部门关于做好2018年订单定向培养农村卫生人才工作的通知》(粤卫函〔2018〕657号)在储备农村医疗人才资源上优惠力度更大,明确了广东省将定向免费培养1116名医学生,毕业即可分配工作。因此,可以参照国家和各地对储备农村医疗人才资源上的优惠政策,在录取分数、学杂费减免、生活费补助、定向就业、创业扶持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向服务乡村振兴的优质生源提供一系列优惠性政策保障。
3.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以提升教育质量。第一,做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培养长期规划。高职院校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深入研究人才培养的阶段目标、重点任务、基本路径与关键措施,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统筹规划各项教育资源和制度安排,引导更多人才流向乡村。高职院校要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方面做好人才培养方案,在服务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做好长期规划,在发挥科技人才服务乡村方面做好制度保障,在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方面做好各项规划。
第二,完善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乡村振兴人才在乡村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更多、更复杂,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对复杂的乡村实际,必须完善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围绕“高素质”下功夫,形成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人才培育、成长机制;另一方面,围绕“高技术技能应用”下功夫,深入贯彻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理念,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设计好教学实践阶段的目标、任务,建立师生下乡村下企业实践制度。
第三,重构契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新时代“三农”问题有哪些新变化、新内容,需要哪些新举措,都是高职院校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高职院校才能形成符合全国和区域实际的、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2016年,教育部在专业增补中设置“休闲农业”“生态农业技术”等专业,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设置“健康管理与促进”“电子商务”“文化服务”等专业,是适应现代服务业及新业态、新模式的需要。2018年,我国农业农村部提出建立绿色种植制度,对高职院校建立“绿色”课程群提出新要求。因此,只有重构契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才能对接乡村振兴中产业发展的需要。我们初步构建了契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其中包含理论和实践环节,如图1所示。
4.改革办学模式以满足社会需求。“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高职院校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改革既有办学模式,向开放办学、特色办学努力迈进。
第一,实施开放办学,服务乡村振兴。高职院校在教育理念、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培养方式等方面要有开放性,加强服务乡村的意识和功能。其一,开拓新型职业农民参加高职教育的人才发展路径。以高职院校为依托开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要研究适合本地区乡村振兴的培训课程和内容。通过建立乡村培训基地、创办夜校等形式,针对我国农民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和专业素养缺乏的问题,根据乡村农民群体的特点组织文化和技能培训。在培训保障和激励上,农民参加培训取得合格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的,学校可代其申请补贴。其二,强化服务对象、内容、方式的多元性。把社会服务对象扩大到乡镇团委负责人、驻村干部、返乡创业青年、乡村“两委”干部、返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乡村致富能手等,以满足乡村发展需求。服务内容可以包括学历教育、技能培训、技术服务等。在学历教育上建立面向乡村的高职教育弹性学制,在技能培训和技术服务上扩大服务对象和范围。例如,2016年开始,广东省启动“领头雁”农村青年人才三年培育计划,在全省两千多个贫困村选定扶持培养一批农村青年带头人,助力农村青年人才精准脱贫。值得一提的是,高职院校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培训,不但有助于改变乡村治理生态,而且有利于乡村的文化振兴。其三,扩大订单定向式人才培养力度。高职院校根据乡村建设的需要,可采用订单的形式定量招生、定向培养,使毕业生具备乡村和涉农企业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快速适应生产需要。订单模式有利于定向毕业生回乡发展,有利于乡村劳动力的技术性培训。定向乡村建设的大学生村官为乡村带来现代化的职业理念、前沿的思想观念和先进的技术,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第二,增强特色办学,服务特色乡村。高职院校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做好自身定位,深入研究地区乡村经济文化特点,以特色乡村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灵活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建立特色农林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以及农村科技示范试验区,以社会实践的形式不断推广乡村实用技术。高职院校通过增强特色办学、服务特色乡村,保证学生所学知识在毕业之后有用武之地,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
第三,打造文化下乡长效机制,培育乡风文明。高校文化下乡不仅要成为高职院校社会实践的形式之一,更要站在乡村文化振兴的战略高度,以培育乡风文明为目标,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乡风文明发展的整体图景,打造文化下乡的长效机制。其一,建立高校对接乡村的文化研究和服务机构。文化研究和服务机构要立足于乡情,研究乡村特定区域的特色民俗民风、文化现状、问题与对策等,制定符合乡村特定区域文化振兴的针对性举措,并研究文化下乡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其二,创新高校对接乡村的文化下乡形式。文化内容和形式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开展乡村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活动,将健康的文化理念和积极向上的行为作风引入乡村,满足乡村群众的文化需求,提升乡风文明,为乡村文化注入新活力。其三,开展契合重要节日的文化下乡活动。例如,“紅色文化”下乡——5月纪念五四运动的诗歌朗诵会,传诵“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金色文化”下乡——每年农历秋分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开展寓教于乐的凸显古今时代丰收节庆区位特征的活动。契合重要节日,高校赴乡村慰问演出,促进乡风文明,从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参考文献]
[1]陈龙.新时代中国特色乡村振兴战略探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55-62.
[2]高明.面向2030: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8(4):19-25.
[3]唐智彬.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校地协同发展模式——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8(3):30-35.
[4]杜育红,杨小敏.乡村振兴:作为战略支撑的乡村教育及其发展路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76-81.
[5]张志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改革发展农村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4):1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