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茶文化在高校育人实践中的功能及其实施路径探析

2020-03-15 22:37王岳飞周继红
高教论坛 2020年11期
关键词:茶学茶艺茶文化

王岳飞,周继红

(浙江大学 茶叶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58)

一、前言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蓬勃发展的根和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高校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历史责任[2]。茶作为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以之为载体的茶文化融合了儒、道、佛诸家的优秀思想精华,是中华传统礼仪与道德风范的集中体现[3],能够从修身养性和道德引领等层面渗透到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将茶文化教育融入高校育人工作中,是实现立德树人与文化传承的有机统一,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高校思想教育的感染力,是高校拓展全方位育人工作的创新切入点。本文以浙江大学茶文化教育为例,探讨中华茶文化在高校育人实践中的功能及其实施路径。

二、茶文化特色活动在高校育人实践中的作用

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和突出代表,在高校中开展以德育为核心,以茶为媒介,以学生为主体,以礼艺为形式的茶文化教育活动,能够加强大学生对于高雅生活情趣的培养,帮助大学生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特色文化的认知与传扬,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

(一)开展高校茶文化特色活动,有助于巩固中华传统文化认同感

茶文化中所蕴含的茶道精神、待客礼仪、中华茶德、茶禅一味等[4],能够帮助高校学子在感知茶文化、学习茶礼仪、体验茶活动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独特魅力,进而激发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提升文化凝聚力。

(二)开展高校茶文化特色活动,有助于增强高校学子的人文素养

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中,茶蕴含着修身养性、怡情养心、端正言行的秉性与内涵,涌现了大量茶学大家和茶文化作品。饮茶、赏茶作为一种美育手段,有助于学生明心净性、磨练心境,从中汲取沉稳内敛、静心养性的品质,同时也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树立起知茶性、明茶理、修茶德的人文情怀。

(三)开展高校茶文化特色活动,有助于促进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

茶是数千年生活实践和现代医学所证实的健康饮品,通过茶文化进校园普及茶学知识与科学饮茶,可以协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自主组织各类茶事活动,有利于提升高校学子的团队协作和交际交往能力,在理解茶艺“和合”思想的基础上实现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

三、中华茶文化融入高校育人的思路探索

茶为国饮,杭为茶都,坐落于茶都杭州的浙江大学茶学学科始创于1952年,是我国最早也是最具实力的茶学专业之一,拥有悠久的学科发展历史和强大的师资人才优势。为更好发挥茶学学科的文化育人价值,浙江大学以中华茶文化为切入点,构建了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活动建设为依托、以成果展示为窗口的茶文化育人工作思路,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实践目的。

(一)以课程建设为基础,推进金课建设

教材体系与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育人目的的首要基础,应针对不同的育人侧重点打造多层次的教育资源,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针对全校学生的兴趣拓展,开展公选的校内通识课程和通识核心课程,建立良好的文化传播基础;针对专业学生的能力提升,开设茶学专业课程和全英文原味课程,奠定学生国际茶文化交流的能力提升;针对社会学员的学习需求,打造面向全社会的网络视频公开课和培训课,展现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与辐射力。通过针对性的茶文化课程建设,为中华茶文化融入高校育人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

(二)以活动建设为依托,打造精品社团

文化活动与校园社团是实现育人途径的重要手段,应通过多渠道的学生社团与文化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华茶文化的美学体验。一方面建设以学生为主导的茶文化社团、茶艺队等,并结合线下茶空间,组织相关茶事活动与茶艺培训,增强茶之道、茶之韵、茶之美、茶之礼、茶之德的校园传播活力,从而让广大师生懂茶、爱茶;一方面积极开展茶文化与茶健康知识传播与科普性讲座,引导学生通过一杯茶喝出健康、涵养品格、滋润心田;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国内外茶事活动与国际茶事交流活动,为中华茶文化融入高校育人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三)以成果展示为窗口,拓展宣传渠道

成果展示与宣传推广是实现育人效果的关键路径。一方面以赛促学,通过全国大学生茶艺技能大赛、中华茶奥会等关键赛事,展现茶文化育人的直观成果;一方面牢牢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时机,在世博会、G20峰会等国内外重要活动中展现育人风采;另一方面协同校政、校企、行业资源、媒体资源等,通过访学活动、基地建设、社会实践等多元化形式为中华茶文化融入高校育人打造良好的宣传平台。

四、基于中华茶文化的高校育人实践路径

基于建设高水平课程、打造多元化活动、搭建开放性平台的实践思路,浙江大学深入开展了一系列文化育人项目,通过全校通识课程、茶文化讲座、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国际交流等形式,构建了强资源、重氛围、促实践的茶文化育人路径,在教学资源建设、校园文化培育和社会传播推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加强茶文化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建设

组织茶学专业教师开设全校性通识选修课《茶与健康》《中华茶文化》、通识核心课《茶文化与茶健康》以及全国大学生网络视频公开课《茶文化与茶健康》《探寻中国茶:一片树叶的传奇之旅》《中华茶文化与茶健康》等,并通过线上线上混合等教学方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校内教师队伍的基础上,拓展特聘杰出茶企业家专题课、海外教师主导的本科全英文课程等特色内容,引导大学生提升茶文化认知,夯实茶学知识体系。

(二)营造知茶爱茶的高校茶文化育人氛围

面向全校学生组建大学生茶艺队、无我茶社等学生社团,承担校内外茶艺普及与培训任务,推动校园茶艺礼仪传播与茶文化发展,为在校师生创造一个学习和交流中华传统文化的平台。同时在校内设立线下茶文化推广试点即“紫金寻茶·茶空间”,面向全校师生开放,并定期组织各校区学生茶艺培训(含国际校区的留学生)、学校学生社团与兄弟院校师生的茶叙联谊、茶文化及国学大师讲座沙龙、茶器与茶席设计微型展览等,得到了校内师生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更好地推动了校园茶文化的传播与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实践育人与文化育人的融合平台

中华茶文化倡导自然、和谐、奉献的育德育人理念[5],通过搭建多元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基层服务与社会实践,有助于促进实践育人与文化育人的有机融合,彰显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如每年组织学生志愿者参与浙江省敬老茶会,弘扬敬老传统,演绎敬老佳话。每年暑假组织学生赴浙江大学定点帮扶的云南省景东县开展社会实践,以深入挖掘当地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和产业态势,引导高校学子用所学专业知识树立文化引领经济的高度自觉,在乡村振兴与民生产业发展中激扬青春、奉献社会。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联合校发展联络处、校地方合作处、农学院、景东人民政府和茶学系校友,推出校庆纪念茶饼“紫金普洱”,是高校带头消费扶贫、动员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的探索性实践。

五、结语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思想传播的前沿阵地,应广泛融合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根基。浙江大学立足中华茶文化这一深远而独特的文化资源,将茶文化教育融于高校育人工作,通过大范围、立体式、多元化的校园茶文化活动,构建了氛围浓厚的沉浸式校园茶文化场景,充分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热情和学习深度,有效提升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知和民族责任,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探索。

猜你喜欢
茶学茶艺茶文化
浙江大学茶学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茶艺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品山品水品毛尖 信阳茶艺纵古今
探究茶学词汇的英语翻译特点
茶文化视角下的茶学英语翻译研究
当前茶艺表演主题创作及审美生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