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三全育人指导下的研究生以劳育德体系构建

2020-03-15 21:36
高教论坛 2020年5期
关键词:劳育教育培养导师

季 欣

(复旦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上海 200433)

中国研究生的培养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作为高校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研究生为高校的科技产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当前研究生教育管理所出现了一些问题,导师与研究生相处常产生矛盾甚至引发冲突,研究生教育实效经常受到质疑。研究生与导师导学关系的问题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导师个体的育人动力和能力欠缺原因,也有研究生个体对研究生教育的认知错误原因,还有导学相处的原因;对研究生教育实效的质疑则聚焦于在研究层面高校对接产业需求能力不强和在教育层面重学术研究轻育人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全国思政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和完善,强化了教育的过程、载体和资源要求,也为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了基本遵循。构建并实施三全育人指导下的研究生以劳育德体系,是解决当前研究生教育培养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研究生以劳育德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劳动教育是弥合研究生导学矛盾的重要途径

目前,导师和研究生的矛盾以及矛盾所引发的导学冲突成为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焦点[1]。导学矛盾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既有导师的问题,也有研究生的原因。可以说,是导学双方的原因导致了导学冲突。因此,既要强调对研究生导师的严格管理和要求,也要正视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问题所引发的研究生的问题。笔者认为,系统地研究以劳育德教育培养实施,将能有效缓解和解决引发导学矛盾的问题。

1.劳动教育有助于纠正研究生对研究的认知偏差。研究生是对所研究课题感兴趣、愿意在该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的学生。但目前有些研究生对研究的认知存在偏差,仍然将研究生学习当作是本科学习的延续,对科研工作投入不够,缺乏钻研精神,满足于完成导师布置的科研任务和发表研究论文,不愿意长期开展系统的全面研究以掌握规律。究其原因,既有思想上的急功近利,也有对研究这种创新性劳动的认知偏差,一些研究生仍然用应试教育的方法,企图尽快地走捷径通过考试,从而将科学研究想得过于理想化:认为导师给予的指导和同门给予的帮助都是理所当然的,研究工作是一片坦途。在研究遇到挫折时这些研究生不仅无法正确看待困难并及时纠正自己,反而归罪于旁人,引发包括导学矛盾在内的各类矛盾。可见,不少导学矛盾的原因是研究生缺乏劳动的历练,需要“补课”。劳动教育的磨砺、劳动工作的体验、劳动教育中的失败和挫折经历,是修正研究生对研究错误认知的有效方法。

2. 劳动教育有助于修复研究生的非智力短板。一些研究生在智力以外能力上的缺陷造成了研究生的学业困难,并容易引发导学矛盾。一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缺乏。研究生应具备利用已有知识技能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这种能力,既包括学识技能等理性能力,也包括勇气、毅力、探索精神等感性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和提升不仅来源于研究生求学历程的感悟和习得,也来自于劳动教育培养的塑造。二是沟通和协作的能力。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往往只是学术上的点拨而不是手把手的指导,因此研究生主动与导师沟通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包括能够主动与导师沟通研究进展、主动请教导师、甚至推动导师和研究伙伴更深层次参与课题研究等,这种能力也可以通过劳动中的协作获得。三是研究生的矛盾处理能力。导学间就学术问题展开讨论甚至争吵乃是科研的应有之意,研究生必须把握好学术讨论的“度”,做到“斗而不破”,既坚持自己的学术观点,又维护与导师的良好关系。这种娴熟沟通的感悟和能力,来自于研究生生活的历练和劳动中的分歧解决。

3. 劳动教育有助于增强研究生的研究责任。一些研究生的研究工作态度问题,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研究生产出研究成果,不仅是自我提升的学业要求,也是研究生的科研责任。完成研究任务所必须的责任感,来自于完成工作任务的经历。研究生有了在一定期间内必须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的经历,就比较容易产生这种责任感和紧迫感,就能够萌发创造科研成果的使命感,以端正认真的态度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科研活动以产出优秀的科研成果,而绝不会将科研视同儿戏。这也能间接减少导学矛盾的发生,因为一个满怀科研热情、勤勤恳恳开展科学研究的研究生,导师必然是欣赏垂青的,导学冲突很难发生。

(二)劳动教育是高校突破研究生教育培养瓶颈的重要途径

有效的研究生劳动教育不仅是解决导学矛盾的良方,也是突破高校研究生教育培养瓶颈、提升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的重要方法。

1. 劳动教育有助于高校增强育人能力,丰富研究生培养载体平台。目前高校研究生教育还存在育人与育才[2]不均衡的问题,课堂上传授知识技能固然能帮助研究生在专业上精进,但涵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他们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情怀并愿意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则远远不是课堂的说教和知识传授能够达到的。研究生对党、国家、人民的感情,来自于了解,来源于扎根中国大地上的实践中所形成的对国家的了解,对党的政策的切身体会,对人民秉性的由衷欣赏。这需要我们将研究生劳动教育放在更高的地位,鼓励并引导他们了解国家、了解社会,以所学知识贡献社会,通过劳动付出,与国家、社会、人民形成良好的互动和反馈,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人民情怀。

2.劳动教育有助于高校纠正“五唯”的不良倾向。一些高校存在的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问题,可以通过研究生以劳育德体系的建立实施予以解决。因为建立并实施研究生劳动教育体系,能使研究生逐步摆脱由导师培养并评价研究生的单一指导评价关系,形成高校、院系、导师、社会资源多方培育评价研究生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和评价体系,丰富和健全研究生德育体系,有利于研究生的全面发展。

3.劳动教育有助于高校提升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科研创新数量上的优势并没有充分转化为服务国家的能力是不少高校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高校的评价体系有关,也和高校与国家社会需求的对接不足有关。研究生以劳育德的教育培养体系将以研究生的能力建设为动力,鼓励和引导研究生进入国家、西部、基层和重点单位,在了解需求的基础上以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既增强研究生的能力,为生涯发展勾勒可视化可实现的图景,也有助于通过研究生的媒介作用“撬动”更多高校研究资源服务国家社会需求,在育人中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三)劳动教育是促进产学研有效结合的重要手段

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高校在科研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并没有为学科相关的产业发展提供足够的创新成果。笔者认为,研究生以劳育德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实施,将大大促进高校参与产学研融合。

1.劳动教育有助于推动高校研究人员对产业的支持。高校研究人员对产业的支持普遍不足:高校教师忙于申请并完成科研项目,研究生忙于完成科研任务以达到学术标准。构建研究生以劳育德体系,鼓励和组织研究生在学期间进入相关产业开展实习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手段。高校可以建立机制,组织研究生进入产业基地,实地了解产业需求和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参与产业问题的解决,或将产业问题带回其所在的课题组进行研究。这将有力地推动高校研究与产业的需求对接,加快高校对产业需求的响应。

2.劳动教育有助于加快高校研究成果的应用。相较于发达国家高校,国内高校存在较明显的研究成果应用不够,体现高校在创意-创新-创业[3-4]的动力和能力问题。以高校的创新成果转化为例,在艰难的创新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中,需要巨大的付出,包括创新成果到市场创新产品的反复改良、资本的运作、知识产权的转移许可、创新企业的创立和市场营销等,构建研究生的以劳育德课程体系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高校可以将研究生尤其是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的创新成果转化表现作为其学业表现的重要评价指标,完善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转化成果的校内奖励机制,有效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成果转化热情,推动校内成果的转化。

3.劳动教育有助于提高研究生对接产业能力。目前,高校研究生对产业情况并不熟悉,这降低了他们对产业的吸引力。就业能力的不足在学生层面引发焦虑,他们急于在学期间自行寻找行业实习机会以增加求职竞争力,这又容易引起导师的不满,导致导学矛盾。在用人单位层面,难以获得“即插即用”的研究生增加了人力资源培养和使用的成本,造成社会整体资源浪费。构建高校与产业联合培养研究生体系,组织研究生在学期间进入相关行业的生产、研发和管理中,将有利于提升研究生的产业对接能力,改善高校人才培养的供给侧问题,缓解研究生的就业压力。

二、着力研究生三全育人以劳育德体系机制建设

三全育人为构建以劳育德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这要求组织和动员校内外教育培养资源,建立健全研究生劳动教育的过程管理体系。

(一)明确研究生教育的育人根本任务

研究生三全育人的以劳育德体系的构建,是为了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研究生以劳育德体系应以育人为第一要务,将育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为国铸魂,涵养爱党爱国情怀。研究生以劳育德体系的构建,首先要满足为国铸魂的要求。高校应组织研究生踏上祖国大地、了解社会民情、参与国家建设,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帮助他们真正地了解祖国、了解社会、了解人民,引导他们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了解拥护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意义,涵养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真挚坚定的情感,使他们具备正确的三观,愿意为党、为国、为人民奉献,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2.完善人格,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既是高校的育人目标,也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基本路径。研究生科研压力重并钻研于某一领域,更容易出现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产生思想认识、身心健康以及人文素养等培养缺失引发的问题。研究生以劳育德体系的构建,为研究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学时、学科资源、教师绩效、学生评优等劳动教育制度保障,引导研究生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劳动中了解到的真实世界映射内心,形成积极健康阳光的三观,用劳动的汗水洗涤思想,对照自己,形成更健全的人格。

3.授人以渔,引导学生生涯发展。研究生以劳育德体系的构建,应该有利于研究生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有获得感。因此,劳动教育应具有一定的专业针对性,根据研究生的院系专业学科特点寻求相关的劳动教育资源和平台,帮助研究生更好对接相关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塑造和培养研究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引导他们到相关行业了解行业发展,为今后从事专业相关工作做好准备。

(二)厘清导师的学术权力范围

导师对研究生所拥有的学术权力来源于导师指导研究生的需要,具备充分的合理性[5]120。但是,导师拥有对研究生绝对学术权力的情况则应避免。研究生作为高校培养和服务的对象,不是导师的“私有财产”。目前,有必要厘清导师的学术权力,发挥导师在研究生以劳育德体系中的积极作用。

1.尊重导师的学术地位。高校的学术权力来自于高校学术自主的传统,是学术自由的保障。导师作为高校学术权力的实施者,掌握了一定的学术权力,主要表现为判断研究生是否达到学术标准的学术评价权。导师拥有学术权力是其指导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的保障,也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研究生以劳育德体系的构建,仍应建立在对导师学术地位和学术权力的充分尊重基础之上,充分依靠导师的学术判断和学术治理。

2.限定导师的权力边界。导师通过严格的学术标准设置保障了研究生的教育培养质量。但需要强调的是,导师对研究生的管理权限也受到制约,否则学术权力就有被滥用的可能[5]125。构建研究生以劳育德的体系,应对此有相应的制度设计,譬如规定导师对研究生的要求应该是学术事务相关的,不得违背研究生的意志命令研究生参与学术无关的工作,不得侵犯研究生的基本权利[6]等,以确保研究生在学术以外仍然有余力投入劳动教育。

3.保障研究生的以劳育德受教育权利。研究生以劳育德体系的实施,不仅要为研究生设计足够丰富的劳育课程项目,而且必须以制度化的方式拓宽研究生的参与,如研究生必须参与一定的劳动教育项目,导师不得阻止等。目前,一些高校已经做出有益的探索,如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都要求博士生必须参加一定的实习①。但总体上,高校对研究生劳动教育的制度保障仍然不足。

(三)完善高校研究生劳动教育的评价机制

研究生的教育培养,应该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遗余力想方设法实施有利于育人目标的方法措施,克服阻力采取措施改革不利于育人目标的惯例做法,尽力摆脱纯粹的追求学术“产出”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聚焦于通过学术研究载体培养研究生,尤其是通过踏实的创新劳动实现对研究生科研品格的塑造。

1.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并重。科学研究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研究没有得到预期的成果并不意味着研究者研究能力的不足。因此,对研究生的考查不能仅以研究结果导向搞“一刀切”,还应该根据研究生个体在研究过程中的工作付出、展现出的科研思维、研究中的独创性等进行评价。尤其是新装置的搭建、新理论的提出验证等不太具有显示度的科研“隐形付出”应该被重点考虑,以此凸显研究生培养中对研究生智力劳动数量和质量的评价导向,而不只是考量其科研结果是否足够“漂亮”到足够发表高档次科研论文。一味要求研究结果的“漂亮”很可能打击研究生开展基础学科、冷门学科研究的热情,迫使研究生从事“讨巧的”易出成果的研究课题,这不利于科学研究的发展,也不利于科研品格的塑造。

2.服务社会与学术研究并重。大部分研究生在毕业后都不会继续从事科学研究。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要求决定了对研究生的培养应该是全面的,不只在科研能力上达到要求,同时应具备服务社会的能力。相应地,对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不能只聚焦于科研产出,也应该着力于研究生所具备的服务社会的能力。这既是高校立德树人、服务国家的使命要求,也是高校提升育人能力、提高自身吸引力的现实要求。目前,研究生个体因存在就业压力,本身也具有提升自己服务社会能力的强烈愿望,但在高校无法提供相对应的培养资源时,不得不在就学期间提前进入就业市场通过实习等培养自己的社会服务能力。事实上,这些培养资源的提供和评价,高校应承担一定的义务。

三、以三全育人理念实施研究生劳动教育

(一)高校院系对研究生劳动教育的科学系统设计规划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求对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必须充分考虑其科学性和系统性。在三全育人语境下,高校和院系应该根据不同学科、不同类别研究生的培养特点和要求,对研究生的劳动教育培养有系统的设计和规划。

1.全员:多导师制的实施。确保研究生劳动教育的实效,就必须有师资力量的保障。研究生导师负责安排和指导研究生开展研究课题的科研实践,这是研究生生涯期间最重要的工作,但其他研究工作也应在研究生培养中拥有一席之地,并得到有效指导和公正评价:研究生创新创业的,高校应安排创新创业教师指导并评价其创新研究;高校、院系、课题组安排研究生开展校外实习实践的,应该要求校外实习单位对研究生的实践给予指导和评价;研究生开展社会实践的,学生工作者应会同实践基地给予指导和评价。在研究生不同的实践活动中,各有相关特长的导师给予指导和评价,形成各司其职、各管一段的多导师培养评价研究生体制机制,是通过劳动教育促进研究生的德育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师资保障。同时,在对研究生的评价中,各导师都应具备一定的发言权和“一票否决权”,以进一步做实多导师制,加强研究生劳动教育的实效。

2.全过程:完善校内跨平台、跨条线的培养机制。劳动教育中,劳动是手段载体,教育是目的。要确保研究生劳动教育的实效,就必须在劳动教育的各个环节建立制度保障。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特点决定了一般由研究生学籍所在的院系承担主要教育培养责任,但高校也应该建立跨平台、跨条线的研究生培养体制,让所有研究生在科研任务外有机会到多个平台接受劳动教育,研究生对其他课题组所开展的研究课题感兴趣的或者开展跨课题组交叉学科研究的,高校或院系应该指定相关课题组的教师共同担任研究生导师,并赋予其在研究生指导和评价中应有的权责,从而确保研究生在不同的平台都得到有效的劳动教育,实现成长成才。

3.全方位:加强研究生劳动教育保障机制建设。有了劳动教育的资源和平台,要达到劳动教育对研究生的教育实效,就需要组织好研究生参与劳动教育,保障他们参与劳动教育的数量、强度和质量。一是要确保研究生参与劳动教育的数量。高校、院系要排除阻碍建立落实制度,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学科博士生、硕士生的教育特点,合理保障研究生参与劳动教育的时间。二是确保研究生参与劳动教育的强度。高校、院系应建立健全研究生劳动教育考核指标,针对学科特点、培养要求对研究生的劳动教育强度做严格规定,包括研究生的投入度、产出成果要求等,确保研究生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努力。三是要保障研究生劳动教育的质量。高校应凝聚校内外育人力量,统筹资源,不断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不断优化劳动教育的内容,经常性地对研究生劳动教育进行指导和考核,以确保研究生劳动教育达到实效。

(二)拓宽劳动教育资源

1.积极开拓劳动教育新渠道。仅仅依靠高校的校内资源,已经难以适应研究生大规模培养现状、满足三全育人的要求和产学研融合的要求。因此,在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潜能的同时,高校和院系应主动对接校外劳动教育新渠道,为研究生的培养寻找更多有效的平台空间。提升校外劳动教育的数量和质量,关键是形成有利于高校和院系开拓研究生校外劳动教育渠道的动力机制。这就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建立健全对高校和院系的育人评价体制机制,将有效拓展和规范研究生校外劳动教育资源平台作为高校和院系重要的考核指标依据,鼓励高校和院系以研究生校外劳动教育平台建设、基地建设为抓手和突破口,在加强高校与校外单位共同培养研究生实效的同时,促进产学研融合,有力地回应高校服务社会的需求。

2.鼓励并组织研究生校外实习实践。在不影响研究生学业的情况下,有利于立德树人的研究生校外实习是研究生校内劳动教育的有效补充,高校应支持鼓励。如研究生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到西部、基层、国家重点单位实习挂职锻炼,或到政府机关、国家紧缺行业、专业相关企业参与一定时间的实习等。需要强调的是,高校不应放任研究生随意地进行校外实习,研究生的校外实习也不应影响研究生的学业,应该符合研究生的教育培养要求并具备较强的教育功能,能通过实习实践提高研究生的思想认识,激发研究生为国建功立业情怀,或者通过实习促进高校参与产学研融合,加强研究生行业对接能力。

(三)完善研究生以劳育德评价体系

1.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导师评价机制。导师是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特点决定着导师在研究生培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劳动教育中,必须将导师纳入到劳动教育体系中并发挥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导师的评价机制,将导师对研究生的劳动教育培养纳入导师的评价体系,从而提升导师的育人动力和能力,促使导师不仅能鼓励研究生参与劳动教育,而且能给予积极的指导,统筹研究生的劳动教育培养资源,甚至主动为研究生的劳动教育提供校内外资源平台。

2.科学设计研究生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推动研究生以劳育德体系的构建,须对研究生的劳动教育过程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如何评价研究生在劳动教育中的投入,如何评价研究生接受劳动教育的效果,如何评价研究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的贡献,如何建立不同类别、不同学科博士生、硕士生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以及谁来评价研究生的劳动教育效果等,这都需要科学结合三全育人培养要求做科学的设计和谋划。此外,研究生劳动教育的评价如何纳入研究生的总体评价,这也需要有科学的设计和验证反馈,将是一项长期探索、不断推进的系统工程。

注:①《清华大学博士生必修环节社会实践管理办法》规定,将社会实践列入博士生必修环节;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博士生必修环节社会实践管理办法》,要求所有学术学位博士生均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科技服务,通过开展人员培训、科技咨询、联合攻关等方式,帮助解决企事业单位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社会实践为期4—6周。

猜你喜欢
劳育教育培养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We reap what we sow校园农耕育英才
叶圣陶教育思想下的草编劳育对话教学创新实践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关于少数民族合唱指挥人才教育培养的调研——以湘赣黔部分地区为例
魔法农学院:立德涵育 建构劳育魔力
新时代大学生劳育培育路径探究
V eraW an g
导师榜
当代农民的农艺教育培养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