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叶
(宁波工程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移动互联网使用持续深化,截至2019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移动媒介是指建立在无线通信和智能终端基础上,以各种应用软件进行数字化传播的媒介工具。“移动互联的演进日新月异,网络连接、移动设备、应用服务之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生态系统,形成了一个建立在移动互联网覆盖基础上的服务系统、沟通交流系统和商业生态系统。”[1]这种以信息技术为架构的生态系统实质是人类群体生存和实践的虚拟场,是依靠通信流实现人际联系和互动、资源分配和共享的数字空间样态。
“移动电话和无线互联网不仅在社会的同化与分化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而且还提供了一种使集体活动日益系统化和正式化的普遍的社会空间,并导致在技术的社会应用方面塑造未来发展的新的社会规范的诞生。”[2]人们通过使用移动媒介彼此间形成广泛而紧密的联结,以一系列活动建构起稳定的社会结构和共享的社会空间,成为独特的人类生活共同体。移动媒介形塑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技术力量渗透并影响这个虚拟空间,表现出流动性、实时性、碎片化、细微化等特征,因而被称为“微空间”。微空间是依托通信网络数据链路所提供的物质支撑而存在的空间形态,人们摆脱地理地域的限制,可以从任意的网络节点接入,这就决定了这个空间的时空构造和组织特征。空间思想家卡斯特尔将之形象地称为流动空间,“流动空间就是指,在电信、交互通信系统和快速交通运输技术等技术支持之下,物流组织通过网络通信在一定距离之间所同时进行的社会交互活动。”[2]145微空间是建立在流动性上的开放动态空间,分散的人群从开放的端口、变幻的时空接入实现集聚和扩散,追求最大限度传播和流通。微空间具有实时性,图片分享、在线聊天、网页浏览、语音通话、视频点播等网络应用可以实时传送数据,便于携带的移动终端更强化了这种实时体验。微空间呈现出碎片化特征,智能手机开放的操作系统可以安装各类应用程序,APP相互切换的多媒介使用模式分散了注意力,人们倾向于在间歇时间或零散时间使用手机上网,希望简单随意、轻松快捷地获取资讯,微空间正是通信程序弹性化、碎片化使用的呈现结果。微空间还表现出细微化特质,是以自我为中心建立起来的数字空间,普通个人借助微信、微博、微播客、短视频等微媒介成为发布者,上传生活点滴和言论观点,内容包括文字符号和图片视频,是言简意赅、随性有趣的微信息微表达,传播对象主要是朋友圈好友和自愿关注人群,是直接双向、圈层互动的微渠道微平台,传播方式主要采取点评分享和转发链接,是即时传递、快速流转的微场域微结构。
20世纪末诸多思想家不约而同地关注空间问题,引发人文社科领域重要的学术转向,苏贾指出“然而在今天,遮挡我们视线以致辨识不清诸种结果的,是空间而不是时间;表现最能发人深思而诡谲多变的理论世界的,是‘地理学的创造’,而不是‘历史的创造’。”[3]他认为空间至关重要,揭示空间的重构对我们从理论角度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变化起着关键作用。“空间转向”日益进入思政教育研究视野,学界尝试从空间维度进行理论创新和理论阐释,拓宽研究边界,以期从宏观视角回应时代主题,丰富并完善理论体系。有学者分别从公共空间、网络空间、城市社区空间、虚拟生存空间、拟态空间等不同空间形态切入开展思政教育研究,也有学者致力于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范畴和空间架构,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是在一个明确的社会空间中,在遵循自然秩序与社会秩序的前提下,有条理、有组织地安排协调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各空间要素进而构成相对稳定的教育空间形态、空间系统。”[4]近年来移动应用快速发展,与人类所有活动领域紧密交织在一起,微空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凸显,是融合技术自治性和主体实践性的特殊空间,思政教育是微空间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空间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活动场域。思政教育微空间以微空间形态呈现并融合了思政教育各要素,它不是孤立静止的,有目的、持续性的思政教育活动维系并支撑其动态过程,其明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追求介入并影响这个空间环境,使之形成和谐稳定有序的状态。
思想政治教育微空间受思政教育属性影响,表现为政治性、人本性等特征。首先政治性,“空间是政治性的、意识形态性的。它是一种完全充斥着意识形态的表现。”[5]列斐伏尔指出空间是一种社会的产物,各类意识形态对空间的抢夺和占领是通过对空间的政治性加工和塑造来实现的,移动通信飞速蔓延带来组织机构的深刻变革,营造复杂多元的微空间,思政教育是主流意识形态进行传播和教育的主要方式,巩固其在新兴空间的主导地位,凝聚社会力量保证国家权力正常顺利的运行和扩展,形成良好健康网络生态。其次人本性,存在主义将空间视为“生活世界”,人们在此间展开日常生活实践,共同在场,彼此互动,主体间实现精神对话和意识交流,构筑起拥有共同价值和美好愿景的意义世界。思政教育是平等主体间的交往实践,在以移动技术为基础的开放动态环境中,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习惯于自我表达和主动选择,思政教育者充分尊重学生的现实需求,关注他们的生存发展,以认真聆听走向内心世界和个人体验,以平等对话实现经验互鉴和知识共享,以人文关怀增进思想共识和情感认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并最终帮助其自我实现。
思想政治教育微空间受信息空间属性影响,体现为公共性、交互性等特征。首先公共性,“网络公共空间是流动的、虚拟的、不断生成的公共空间,是凭借互联网交互技术创造的信息共享空间。”[6]无线网络创造了新型公共空间,思政教育积极融入这个掌上公民社会,面对快速的人群流动、积极的政治参与和多样的利益诉求,努力提升网络公民的道德素养和责任意识,引导他们自觉维护公共利益,调和矛盾分歧,打造文明的公共生活空间。其次交互性,“个人及草根行动者拿起手机就能够连接万维网,从而建立强大、广泛、个性化、即时的通信网络。”[2]172微空间是流动、多维的人际交互空间,人们交往活动主要依托海量信息的传播和分享展开,思政教育针对空间这一特性,围绕信息传播的构成要素和流程环节组织起教育活动,通过主体间的直接交流多向互动,及时准确高效地传递核心价值体系和主流思想观念。
“在思想政治教育突破传统性、走向现代化的创新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复杂性,具体表现在多元化存在、多样式构成、多层次互动、涌现性特征、非线性运行和非平衡发展之中。”[7]思政教育现代化发展面临着迅速的社会转型和复杂的空间转向,微空间是以通信网络为基础的流动空间,流动性使空间组织处于建构与解构并存状态,当代思政教育深度介入微空间,将之作为重要实践领域,在与微空间彼此作用、交互影响过程呈现出运行环境、系统要素、过程环节的复杂性。
1.思想政治教育微空间面临的机遇
跨越时空的虚拟化存在使思政教育渗入大学生碎片化的日常生活,移动通信已辐射扩散至人们日常活动的每个角落,集中工作学习、社交活动、阅读资讯、休闲娱乐、消费支付等多个模块,形成移动生活方式,思政教育摆脱课堂、教室、校园等传统空间的局限,从单一、现实的教学教育空间进入全景、开放的实践空间和生存空间,前所未有地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营造全新的教育情境,将直接知识灌输的显性教育转化为间接感化体验的隐性教育,及时拓展思政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率。自由平等的人际交往促进思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良性互动,空间不是社会关系静止的容器或平台,还控制着社会关系的再生产,移动平台的流动性、匿名性和融合性塑造了一个自主多元的交往空间,消除现实中地位、年龄、身份的隔离和分层,形成以兴趣爱好、情感认同为纽带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新格局,思政教育无法维系传统教育场域中主客体间支配与服从的关系,克服简单刻板的说教宣传和被动机械的接受输入,通过自由言说和真诚沟通生成相互理解、情感交融的主体间性关系,成为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自发参与、共同实施的活动过程。方便快捷的共享提高思政教育信息传递速度和准确度,移动媒介是当下人们快速高效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交汇形成即时传播的信息共享空间,无论是社交圈层,关注公众号还是新闻APP,或是通过熟人信任营造共享情境,或是通过心理偏好增强用户粘性,其分享行为都建立在一定的认知内化和认同接受基础上,思政教育者根据移动应用受众的认知链,针对其阅读习惯、关注倾向进行用户调查,明确选题方向和内容选择,对素材进行鉴别取舍、有效组织,使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体系入脑入心,提升教育实效性。
2.思想政治教育微空间面临的挑战
思政教育将关键要素组织起来,相互作用,彼此联系,以实现既定教育目的,微空间场景嵌入其活动过程中并衍生出诸多问题。冗余繁杂、参差不齐的数据淹没思政教育内容,围绕信息流组织起来的空间形态瞬间生产并涌现出海量数据,机械复制、模拟仿真、符号拼贴、超文本链接制造了一个信息内爆的拟像世界,人们迷失在这些眼花缭乱、真假难辨的泡沫信息中而降低了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思政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旨在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其核心价值、意义阐释和理论逻辑受到冲击而日益消解。由下而上、自主个性的意见表达弱化思政教育话语权威,在自媒体的技术赋权和平台下沉中,普通个人都身处舆论场的中心,可以不断制造话题,在新闻后台、问答社区展开评论回复和知识分享,在社区网站、视频播客进行内容生产和实景展示,借助转发链接迅速传播,形成蝴蝶效应,传统思政教育主要采取理论教学、交流谈心、报告演讲等方式,通过自上而下、教育引导的途径实施,在多元主体、众说纷纭、非中心化的网络空间中其权威受到挑战,影响力降低。高速流动、更迭不断的动态传播干扰思政教育活动,各种新闻事件、舆论热点借助“时空压缩”效应,实现高频率、分众化流转,表现为共时、分裂、混杂、破碎的时空图景,人们的兴奋点和关注点随着时效性、话题性、热度值不断变化,从酝酿发酵、引爆扩散到衰退消亡可能只有短短几天的“传播周期”。思政教育作为一定思想政治观念的传输和接受,本身即是传播活动,按照循序渐进、积累推进的原则对大学生施加影响,受教育者的关注选择、接受内化再到外化于行是一个长期过程,要求稳定性、持续性和平衡性,瞬时分散的传播模式使思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互联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给定的社会关系中网络社会的传播、形式和文化特征的理想指示器。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社会结构、社会行为和意义建构的相互影响,体现了社会变革的过程,这种变革是技术、文化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8]思想政治教育微空间是移动信息技术和思政教育要素的有机融合,并引发了新的社会变迁和空间变革,其实践路径优化有助于改善思政教育在微空间的运行状况。
首先,贴近微空间实际,实现思政教育内容体系优化。微空间催生了独特的社会形态、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思政教育内容体系要随着时代发展进行更新和完善,强化大学生的新媒介素养、网络公共意识以及网络交往伦理,以适应崭新的空间结构。新媒介素养是指微媒体时代人们不仅在信息接受过程中能够正确理性地分析、解读和选择,还要在信息生产过程中能够客观谨慎地发表、评论和交流,在便携式终端构造的媒介奇观中充斥着各种流行思潮和娱乐消费影像,思政教育者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有意识地提升新媒介素养,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和审慎思考,抵制过滤负面舆论,宣传弘扬正能量,合理利用媒介工具。网络公共意识是人类置身网络公共社区所具有的整体观念和普遍共识,无论工作还是生活,衣食住行碎片化的日常场景从现实迁移到线上,人们彼此间紧密联系、相互依存,频繁的接触交往也带来利益、观念和行为的冲突和矛盾,针对大学生开展网络公共意识教育,养成克己自律、友爱互助、团结协作的公共精神,面对公共事务时遵守文明公约,承担共同责任,自觉维护网络社群的共同利益。网络交往伦理是网络个体交往与实践中形成的伦理原则和行为规范,有利于规范交往行为、促进理解沟通,微空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交往方式,延伸和拓展了社交的覆盖面和朋友圈,但虚拟符号化的生存状态也带来身份认同危机和人际关系疏离,通过思政教育提升大学生网络交往伦理修养,在网络生活中践行伦理精神和德性原则,重塑真诚、信任、和谐的人际关系。
其次,把握融合新趋势,实现思政教育媒介载体优化。媒介融合是新时代多种媒介形态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尤其是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数字终端融合传递资讯、引导舆论、协调沟通、交际休闲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生产出兼容文本、图片与视听,声色并茂的产品,推动新老媒体的深度融合,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有利工具。载体是育人活动展开的必备条件,思政教育工作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就要灵活、创新地利用新兴的微载体,提高思政教育影响力、渗透力、亲和力。利用学校官微、公众号、微平台等推出线上思政微课,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设计制作简短精炼的微视频,内容丰富、叙事生动、蕴意深刻,在教材体系基础上拓宽加深,融入经典案例、时事热点和深度思考,在吸引学生关注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实现思想启发和价值引领。利用学习通、爱课程、蓝墨云、智慧树等手机平台开展师生全员互动,点名签到、随堂调研、问题讨论、作业布置、评价意见等大量数据纪录都可以精准识别和实时分析,有利于教师掌握课堂全局和教学质量,课后师生间可随时随地进行“一对一”交流,对学生的迷茫困惑迅速解答,帮助其成长成才。利用校园直播、社团官微、学习强国推送国家政策、治国方略、理论文章、红色故事等,讲述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革命历程的峥嵘岁月、改革开放的中国故事以及奋斗实干的青春榜样,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再次,适应自媒体特点,实现思政教育话语传播优化。思政教育话语是包含思政教育内容信息的言语符号,话语传播是符号讯息传递和接收的过程,选择合适的工具是关键,直接影响话语功能的发挥和育人效果的实现,同时话语符号系统也要主动适应媒介工具,进行自我优化和创新。大众传媒是话语传播诸多工具之一,“网络自媒体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具有重要影响。在从个人网站、BBS、博客、微博到微信的演进历程中,呈现出不同的话语传播特征,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话语传播要求。”[9]优化话语传播的表达方式,区别于教材话语学理性和规范性,也不同于教学话语的条理性和灵活性,运用网络族群喜闻乐见的流行语、表情包进行编码解码,如“人艰不拆”“雨女无瓜”,源自于共同的日常经验和网络文化,简洁形象、诙谐幽默,这些心领神会、心照不宣的词语符号具有共享意义,能拉近传受双方的距离。适应自媒体语境转化话语表达有助于增加默契,增进了解,从而水到渠成地实现育人目的。优化话语传播的反馈机制,以课堂教学或是传统媒体为工具的话语传播往往是单向直线、生硬单调,不对称的信息输出只会导致对方被动接受,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自媒体颠覆了传统格局,其裂变式传播的关键在于掌握受众心理,思政教育要利用微平台的开放优势建立互动反馈机制,要有畅通的渠道和迅捷的反应,为受众参与提供便利,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及时收集反馈意见,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真实需求,从而调整改进传播内容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