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林
(宁波工程学院 国际交流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2016年清华大学发布了《清华大学全球战略》并指出:全球胜任力是指在国际与多元文化环境中有效学习、工作和相处的能力。主要包括在认知、人际与个人三个层面培养六大核心素养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发展过程。知识或认知层面,主要针对世界知识与文化的认知及语言作为沟通工具能力的培养;行为或人际层面,主要针对化解冲突与矛盾的态度,培养沟通与协作技能; 个人/个性品质层面,主要培养反观自身文化的思考能力,并对不同文化或文化多元性持开放和尊重的态度[1]。
2017年5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了阶段性工作报告《为了一个包容世界的全球胜任力》,报告将全球胜任力定义为:从多个角度批判地分析全球议题及跨文化议题的能力;理解差异如何影响观念、判断以及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能力;在尊重人类尊严的基础上,与不同背景的人进行开放、适宜、有效互动的能力。 报告拟定了全球胜任力评估框架,从认知评估和学生问卷两个方面、三个维度评估全球胜任力。三个维度主要包含知识与理解力维度,技能维度、态度维度。
清华大学和OECD组织对全球胜任力的阐释虽然用词略有不同,但基本达成了如下共识:全球胜任力是指个体能够以国际通用的思维模式或价值取向思考问题,用国际通用的语言或话语体系阐述和说明问题,主动反观自身文化,并消除自身文化与他方文化间的差异,利用国际通行的规则去解决问题。为达成这一目标,个体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形成包容的态度和价值观。笔者认为,在前述三个维度的内涵意义基础上,全球胜任力的外延涵义应扩展另外两个维度:即整合认知、技能、态度以实践全球胜任力所表现出的动态的、综合的“执行力”,即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全球胜任力所需要的特定跨文化场景,因为环境直接关系到对人的能力塑造。
中外合作办学兴起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目前已从数量增长阶段进入到内涵建设阶段,办学模式也得到了社会普遍认可,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其目的在于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创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行业规则的国际化人才,是中国学生在本土接受全程或半程国际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全球胜任力与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理念是完全融合的,它是中外合作办学中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深入挖掘中外合作办学中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全球胜任力的要素是十分必要的。
相较于普通本科学生,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个性突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价值观多元。一是由于学生大多来自大城市,经历丰富,见多识广,有的甚至在中学阶段就有过海外游学的经历。二是由于学生家境普遍优越,父母受教育的层次较高、人生阅历丰富。据统计,中外合作办学的平均学费是普通本科的5-8倍;笔者所在学院的三个中外合作项目700多名学生中,学生家长在政府、企事业单位工作或经商的比例高达70%。此外,由于自身或家庭对西方文化的推崇而选择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占比约为50%,毕业生中约有60%有出国深造的计划。这种强烈的国际化主观能动性为培养学生形成跨文化的认知和开放包容的态度提供了先天优势。
按照中外合作办学的相关规定,外方授课时长、门数等需占总授课时长、门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外方合作院校会派遣有跨文化教学经验的教授或是在全球范围内招聘具有多文化教学经验、精通语言的专业教授来华任教。项目内的中方教师,大多是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精通英语、专业能力强的海归硕博人员。这种中西合璧的师资配置为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中外教师协作授课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转变思维方式,从不同视角理解专业学习。此外,由中外教师组合形成的跨文化工作环境,本身就是一个检验中外教职人员在跨文化环境中协作的考场。为了高效完成项目教学,中外教师需要运用语言技能,在两种文化间进行协作,达成任务目标,这一过程中所塑造的全球胜任力将会内化为教师们的能力与经验,并在教学和与学生的交往实践中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
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方案是由中外双方共同制定,全部课程采用全英语或双语授课,这种英语沉浸式的授课方式,对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十分重要。在通识课程设置方面,类似“中西文化比较”“跨文化沟通”“全球问题研究”等社会文化类课程占比约为三分之一,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国际性问题的认知和理解。此外,英语听说读写类课程也占据了一半的比重,在语言技能维度巩固了学生的能力。在实践环节,一些项目要求学生必须利用寒暑假或是最后一年赴国外见习,并提交全英文的调研报告或实习报告,才能够毕业。这种融合式的培养方式让学生充分调动认知、训练语言技能,在跨文化场景下解决问题,并促进观念与态度的转变,使全球胜任力得到全面塑造。
随着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一些中外合作项目面向外国留学生招生,开展学历教育,这也促成了中外合作办学课堂的国际化;在日常的师生交往中,项目学生更容易获得与外教交流沟通的机会,形成了天然的全球胜任力训练场景;为提升国际化的办学氛围,学院经常组织国外留学生与项目学生共同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如英语读书会、英语角、演讲比赛、话剧比赛等,以扩大同学们的多文化认知,提高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些环境要素都为实践全球胜任力提供了模拟场景,对全球胜任力水平的整体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天然优势有助于培养全球胜任力,这些优势是静态的、稳定的,是项目自身的办学特点所赋予的“天然土壤”。而要加速或提升全球胜任能力的增长,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新途径和新方法。
目前国际倡导全球视野中的课程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跨学科模式,即将各学科中涉及培养全球胜任力认知、理解能力的部分,挑选出来组成一门独立的课程,如跨文化沟通课程是一门涉及心理学、沟通学、管理学、哲学、人类学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另一种是单学科渗透模式, 或理解为“全球胜任力+”的模式,即在各学科中进行全球胜任力模块的赋能,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融入相关的知识、技能,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方案时,采用全球视野,区分议题中存在的文化差异,批判性地分析并解决全球性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国际认知与视野,应鼓励教师围绕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进行教学改革,尝试将涉及全球议题的内容或国际热点议题纳入教学内容,既重视知识的传授,又重视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分析,逐渐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价值观,形成国际化的视角与态度。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首先应该关注课堂的实施者。目前,美国亚洲协会与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共同开发设计了美国全球胜任力证书项目(GLOBAL COMPETENCE CERTIFICATE,简称GCC)[2],这对促进教育者进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我国这方面的教师培训项目还有待开发。因此,在培训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利用现存的外教资源,培养本土教师,形成相互促进的合作共赢,是一条高效而节省成本的途径。笔者所在学院的中外方教师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学术交流会,或集体备课、讨论教学进度、共享教案等,中教们在思维方式、沟通能力、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得到了启发与思考。这种长效合作交流机制,加强了合作双方观念融合,促进了本土院校国际师资队伍建设。
作为一种素养而不是某一特定能力而存在的全球胜任力,是适宜于特定情境的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和行动的组合,强调将学习结果充分应用于指定情境的能力[3]。国际化的课堂恰恰是践行全球胜任力的最好场所,它可以促进个体将所学知识、技能和形成的情感、态度及时转化为行动力。因此,课堂文化构成越是多元,训练场景越是复杂,越有助于促进全球胜任力的塑造与内化。教育者应顺势设计好“跨文化”课堂,有意识地发挥来自不同文化留学生的“鲶鱼效应”,搅动课堂。在此基础上,转变教学方式,特别推荐跨文化的合作学习模式,它有助于学生能力的迅速提高。因为合作学习不只是一种教学方式,其价值在于在学生中确定一种协作的生活态度[4]。通过同伴式的合作学习,参与双方在跨文化认知、语言技能、表达情感、达成共识、理解差异等方面都会得到训练,从而全方位地促进全球胜任力。
Gurin认为当个体遭遇新的环境或情况时,在他们脑中没有“剧本”足以应付新状况时,他们便尝试着以崭新的方式进行思考和行动[5]。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对身处环境所产生的反应而发生的。课堂环境、校园环境、文化环境、政策环境等,对于大学生形成一种精神观念,进而改变认知、调整行为,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校园中任何带有国际化色彩的装饰、制度、政策、活动的构建,都将予以学生心理暗示:世界正在改变,个体的行为和观念都要随之调整。为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国际化氛围,各类资助优秀学生赴国外进行交换学习、赴海外企业开展短期见习的奖学金及优惠政策将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他们行为的改变;此外,对于“归国”学生和“出国”学生的正面宣传也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个体的认知与态度,为促进学生积极投身于跨文化活动而做好观念上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