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教育形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0-03-15 20:21张永辉
高校后勤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形式大学生教育

张永辉 杨 军 张 平

大学生安全教育形式的探索与实践

张永辉 杨 军 张 平

[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保卫部治安(综治、交通)办公室]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国际交流深入推进和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受多元化文化渗透影响,大学生涉嫌违法犯罪、受骗受害、自杀以及消防安全等问题日趋严重。大学生安全问题已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迫在眉睫。但是,传统安全教育形式已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信息时代大学生的需求。在此现状下,高校只有集思广义,拓展安全教育思路,拓宽安全教育形式,加强安全教育深度,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安全教育的需要。

大学生;安全教育;形式;探索

安全是指人的身心不受伤害。依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需求。为了保障人类最基本需求不受到危害,必须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大家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指高校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为了保障大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培养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技能,专门组织他们进行安全法规、安全规章及纪律、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教育的活动[1]。大学生安全教育形式是指高校采取何种方式何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安全相关知识的教育。

一、探索大学生安全教育形式的紧迫性及其意义

当前,我国已进入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国际上,各国之间多元利益博弈更加残酷,政治需求导致经济摩擦频繁;随着法制健全,国际企业运行成本逐步增大;西方敌对势力从未中断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颠覆破坏活动。国内面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如贫富悬殊、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问题。特别是国家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经济建设上,社会上涉及的犯罪手段已慢慢地渗入大学校园。高校后勤社会化遗留问题凸显,校园面积扩大、校园专职安全队伍外包现象普遍,校园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加上安全教育不足和校内外治安环境变化,学生暴露出安全意识不强、自救与他救能力不足等问题。同时,高校又存在安全教育体系不健全,形式老套单一,内容不充实,资金、学时不足等诸多问题。由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互联网影响,一些负面信息对安全意识本来就不强的大学生思想造成很大冲击,网上的不良信息和游戏不经意地改变学生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导致大学生自杀、网上赌博、网贷等一些不良习气和严重后果。

联合问卷网2017年10月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014名受访者中,承认自己或周围人在大学期间有过被骗经历的受访者高达70.5%.其中,认为被骗是由于缺少社会经验与辨别能力占68.4%,认为大学生应保护好自己隐私的占49.1%[2]。《环球时报》从有关部门获悉,同一境外情报机构近年来以金钱数十次诱使涉世未深的大陆大学生参与情报搜集、分析和传递[3]。而高校一直在开展安全教育,问题却屡屡发生。可见,传统安全教育形式已不能满足信息时代大学生安全教育需求。在此情况下,高校应根据自身职责和工作要求,积极探索大学生安全教育形式,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这有利于大学生对自身生命财产安全加强防范,使自己健康成长;有利于大学生的家庭安全映射教育,促进社会安全;能够有效预防违法犯罪发生,推动平安校园构建;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也有积极推动作用。

二、大学生传统安全教育形式及其局限性

(一)大学生传统安全教育的形式

大学生传统安全教育形式往往是大班制或小班制课堂教育,就是一个班或一个院系的数十人乃至数百人聚集在一个教室或礼堂里,由公安、司法、专家学者或负责安全工作的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课堂安全教育。有的学校会在特定时间通过互联网手段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或在新老生报到时发放安全宣传单和温馨提示。

(二)传统安全教育形式的局限性

1.实践性、时效性不强,使安全教育流于形式

目前,高校安全教育培训时,通常采用课堂式教学模式,专家或培训骨干照本宣科,师生互动少,加上安全教育内容相对落后,缺乏时效性。这种强灌式授课和呆板的培训方法,常导致学生的消极应对。老师授课时,学生玩手机,老师完成任务、学生应付检查现象严重。信息时代的传播渠道、载体非常丰富,而学校安全教育地点、空间、时间、课件、方法都比较单一,缺乏学生自我讲述、互动体验、角色扮演等多种教育形式。从目前高校安全教育情况来看,高校都进行了教育,但同样的问题、事故、隐患依然反复存在,这从侧面反映出高校在安全教育中存在重培轻训或培而不训、缺失案例或警示教育、教育形式不够丰富等问题,加上传统讲座、发传单、照本宣科,使教育仅停留在理论上,形式单一,教育效果不明显。

2.受物理空间和时间的影响,受教育人员不足

在传统安全教育中,受空间影响,教室容纳学生数量受到极大限制,加上专业课程多,学校不可能花更多时间用于专业课之外的教育。在专业课之外,还有体育、社会实践、文艺等很多课程,安全教育只是其中之一。这种情况下,一些单位对安全教育采用应付方式,往往只在每个系或每个班抽部分甚至个别人参加教育,导致受教育人员及比例严重不足,安全教育演变为形式教育,严重影响教育效果。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迅速,学生人数增长迅猛,而高校安全教育授课人员数量有限、时间有限,有的学生认为安全教育内容都懂,不想学,而校方又没有强硬的学习要求和处罚机制,也造成部分学生把参加安全教育课当成一种逃课福利。在这些因素影响下,大学生受安全教育的时间和人员大打折扣。

3.受时间的影响,受教育内容严重不足

在传统安全教育中,因时间限制,学生受教育内容会大打折扣,甚至严重不足。安全教育内容主要是与大学生生活、学习相关的安全知识。在种类上,它包括生活安全、财产安全、心理生理安全,还包括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教育教学安全等多个方面。其中仅涉及大学生生活安全中的意外伤害又包括煤气中毒、中暑、烧烫伤、动物致伤、打架斗殴、绑架、防性侵等多个表现形式。在内容上,每个种类又包括多种具体领域,例如:国家安全又包括国民安全、国域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资源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等。由于受教育时间影响,这些内容不可能全靠向学生通过设置课堂时间完成。有时受舆情影响,高校还得抽出时间进行专项教育,进而影响安全教育整体部署。

三、拓宽大学生安全教育实践形式

在高校安全教育中,受形式、空间、时间等因素影响,导致学生教育效果不明显。在无法剔除上述因素影响下,高校除保留传统课堂教育形式外,还应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充分利用学生课内外时间,拓展教育思路,拓宽教育形式,加深教育深度。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明显教育效果。

(一)拓宽安全教育的平台

高校安全教育除课堂教育外,还应拓宽学生安全教育平台。学校可通过安全微课平台、电视台、广播站、校园网、保卫处公众号、各学院网络媒体以及学生自治组织平台开展安全活动,宣传安全知识;可通过扫二维码参与有奖问答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可通过安全微课平台、校园网对涉及安全问题的真实案例进行分析讲解,提高学生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可通过学校电视台、保卫处公众号等平台将一些在高校从事危害学生安全的嫌疑人、不法组织或手段进行曝光,提高大家认知能力;可通过广播站、学院、网络媒体以及学生自治组织平台对近期发生涉及学生安全的违法案例及时进行播报,提高大家防范能力;还可通过网络教育直播、微电影等形式,宣传防范方法。针对理工科学生专业难度大,心理压力大、独生子女心理脆弱、专业不对口、扩招导致就业难度大等问题,高校应开通心理教育课程、建立心理疏导室,聘请学术造诣高、贴近生活、平易近人的心理专家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疏导教育,从社会正常认知角度纠正学生认知偏差,激发他们积极健康的情绪反应,缓解思想压力。

当然,安全教育平台不仅仅只有这些,随着大数据广泛应用,大学安全教育平台会越来越多,只要高校充分利用,必将对大学生安全教育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二)开展专题教育

大学生安全问题会随着时间、季节以及纪念日、周年等敏感时段出现周期性变化,高校应根据这些周期性变化或媒体的过度报道反应及时调整安全教育内容,适时开展专题教育。例如:学校可以设立“安全文化艺术节”,根据安全事故发生特点和时间,通过防电信诈骗、消防安全、防传销、防盗抢、防非法集资、防交通事故等专题对学生适时教育。可以结合学校实际,以119宣传日、宪法宣传日、国家安全日等特殊日子为契机,组织师生举办以安全为主题的文艺活动,形成重视安全、宣传安全、保障安全的浓厚氛围。可以结合3.14、5.4、6.4、10.1等时段,组织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针对性地让学生了解西方势力利用敏感时期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侵蚀以达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可以结合西方的平安夜、圣诞节等“洋”节日对中国经济、文化特别是公共安全的影响,宣传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每年新生入学前或寒暑假,高校可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化平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宣传安全知识,对积极参与答题者给与奖励,对不参与答题或成绩不过关者,采取暂缓报到或在评优方面采取一票否决予以惩罚。可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通过网络报平安、扫二维码识别入校、开通网络课程等手段开展卫生安全教育。

(三)对大学生家庭的安全意识映射影响教育

每逢寒暑假或重大法定节假日,学校可通过网络平台、手机短信、QQ、微信以及各种交流群,针对大学生假期易出现的安全问题对其家庭进行教育督促。对一些思想波动较大的学生,应及时关注其动态,积极与学生家庭进行交流、进行安全警报警示,让学生家庭利用聚会时间对学生进行交流减压。还可以通过邀请家长参与学校安全专题讲座、汇报课、座谈会等形式,对家长的安全意识进行教育,主要为家长对孩子安全教育的缺失进行补充教育,充实家长法规知识,提高安全认识。另外,根据社会上发生的涉及学生家庭安全案例,向家长宣讲相关法规,对涉及生命安全、网络诈骗、校园贷、涉密等方面问题,除提醒家长不仅自身须遵守法规外,还要督促孩子注意安全,保护自己,切实解决家庭造成的安全习惯隐患。

(四)拓宽教育形式,加强演练,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解决学生安全教育问题需要长期的、不间断的、适时的教育,有時须让学生体会到安全问题对自身和他人造成的伤害。学校可以在学术中心、饮食场所、医院、宿舍、教学楼、活动中心等显著位置或官网播放卡通安全教育画面,宣传安全常识,让学生头脑中时时存在安全意识。可以依托消防、公安建立安全教育基地,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单项或综合应急演练,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受诸如地震、火灾、车祸等安全问题,增强公共安全意识和防灾避险能力。高校安全部门可与公安、国安、司法等行政机关合作,搞好联动,针对案发节点,探索安全教育的适时性和时效性。还可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实战演练、有奖抢答比赛、安全知识辩论赛等教育形式,巩固和深化大学生应急知识教育成果,检验高校应急预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提升学生自救、互救和应急避险技能,强化学校处置突发事件中的指挥调度、应急管理以及协同作战能力,为学生安全提供保障支撑。另外,高校应针对社会上发生的与学生安全相关的真实案例,及时分析本校学生安全现状,查找隐患,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事故苗头。但光从校方主观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学生被动接受安全知识是不够的,学校应营造一种学生必须主动学习安全知识的氛围,可以组织专家学者以及保卫部、学工部等从事安全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结合学生真实案例,编写《大学生安全教育》相关教科书、资料、手册,将安全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以学分形式纳入大学生所学课程,切实起到教育效果。

(五)加强和拓展大学生自我安全教育形式和监督考核机制

在安全教育中,除给学生采取“强灌式”课堂教育或平台教育外,应加强和拓展大学生的自我安全教育。第一,从大学生安全志愿者协会和学生纠察队等队伍中培训安全宣传骨干,充当义务安全宣传员,协助开展线上线下安全宣传活动,参与学校安全秩序治理,对表现突出者,学校应在评优方面予以优先考虑。第二,可通过安全义务宣传员采取互换角色、谈心交心、充当“地下宣传员”等手段与其他大学生进行安全知识交流,提高学生自我安全防范意识。第三,可组织安全宣传骨干充当“监督员”身份,将有安全问题苗头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上报,使学校能够及时了解情况、采取措施,预防安全事故发生。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校园安全知识竞赛、参加校园安全体验、参与校园安全管理。比如:可以采取网上报名方式组织志愿者参与学校安全专职队伍的消防演练、校门管理、夜间巡逻、上下课高峰期间人流疏导以及综合性管理,通过角色互换让学生了解和体验校园安全组织、管理体系、机制,尊重并服从学校安全管理,充分体现自我安全教育效果。学校还应根据学生最易出现问题的时间节点,适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大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加安全教育实践机会。另外,效果评估是目前高校在进行安全教育时最易忽视的问题。安全教育结束后,很多高校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结果不考核,学生学习效果无从考究,久而久之,大家就会认为安全教育课是走过场,是一种形式,上课不参加。参加了也不认真听讲,从某种角度滋生了不尊重安全教育课堂的歪风邪气。此外,在课堂上还可能存在教育方法枯燥、内容缺少针对性、课件PPT制作粗糙等方面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如果学校不及时进行评估,那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肯定不会明显。学校应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与学生访谈交流、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安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调整教学方案和形式,让安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1]张国清.大学生安全教育[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

[2]王品芝,实习生毛鑫.大学生受骗68.4%受访者归因于缺少社会经验和辨别力[N].中国青年报,2017-10-12(2).

[3]刘畅.境外间谍策反大学生 高校“窝案”令人心惊[N].环球时报,2014-5-7(3).

(责任编辑:赵鹏程)

猜你喜欢
形式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