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明慧
(大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任务。但是,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面临着很多问题,“随着时代进步和飞速发展,带来了社会急剧变革和人们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出现了传统技艺传承环境与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矛盾。”[1]2-3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被当代新兴文化形态边缘化,形成了“传承人在家老去,接班人进城玩去”的现状。作为民族精神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从大众的视野中消失,越来越多地存在于电视节目、文献纪录片等影像资料之中。[2]目前,学术界已经意识到传统文化在传承方面面临的困境:“当前全球化的逐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传播形式难以适应当前急剧变化的环境,所以必须要创新传承方法与传播路径。”[3]58-59因此,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创新的路径,是学界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本文之所以选择云南鹤庆新华村的银饰锻制技艺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是因为这一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技艺现在已经发展为鹤庆县重要的文化产业,在当地经济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华村,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开始使用银饰、银器。手工艺人们审时度势,开始制作具有不同民族风格的产品,并因此而成为全国知名的银器制造村,出现了很多技艺高超的民间技师和产销两旺的本土企业,为鹤庆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本文在对云南鹤庆新华村的银器锻制技艺传承方式调查的基础上,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路径进行讨论。
近年来,国家对少数民族发展的重视以及各种富民政策的贯彻实施,给新华村的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环境,促使新华村的民族传统手工艺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并逐步实现了规模化生产经营,形成了新华村独特的“家家有手艺,户户是工厂”的生产格局,成为远近闻名的民族工艺村。[4]15-17根据对新华村的调查访问,笔者了解到新华村银器锻制技艺传承主要有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学校传承三种方式。
就民族工艺传承而言,家庭成员之间的传承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笔者在走访中了解到,新华村银器锻制技艺的传承大多采用的是家族传承的方式。据了解,寸银匠金工工艺传习馆第五代传承人寸煜坚就是家族传承的典型代表,他从小就对银器制作耳濡目染,有时间就去观看学习父亲设计、敲打银壶。他跟我们讲述道:从中学开始,我便开始跟随父亲学做手艺,大学四年级实习期间我专门静下心来,系统传承技艺。①在白族有“家有千金,不如传子一技”的说法,白族的手工艺人往往通过父传子的方式把技艺一代代相传下去。[5]31-33通过手工艺人的讲解,我们可以了解到:家族之间的传承一般都是受手工艺人的启蒙教育,从小就培育自己的孩子,将自己的孩子领进手工艺世界的大门。这种传承方式是新华村银器手工技艺传承最主要的方式,造就了新华村很多的“手工艺世家”,为银器手工技艺的传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师徒传承是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重要模式之一。中国历史上的师徒传承具有优良的传统,并且留下了许多如“师徒如父子”等形容师徒关系的古训。[6]52在新华村,师徒传承的方式并不少见,这种传承方式在杨老板的银器作坊中也得到了良好的体现。杨老板说:“我现在的徒弟有十六个,在收徒弟时我认为人品是第一位的。一般我找徒弟也不会胡乱找,我们这个行业比较特殊,你看我这里碎银片都是乱丢的,所以最起码不能出现偷盗的那种人,那些东西一天拿个四五十克,我根本就没有办法发现,当我发现的时候已经有一定量的银子流失了,是吧?”②从杨老板的口中,我们得知他招收徒弟的条件,徒弟在杨老板这里学成之后便自己开作坊。学徒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中学习、帮忙干活,用心观察、模仿学习,随着簪刻的难度不断加大,师傅传授的技艺逐日增多。现如今,新华村各个银器锻制作坊的老板都会招收对手工艺感兴趣或有美工基础的学生,这些人成长后对银器的手工艺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国家大力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背景下,新华村锻制银器的手工技艺也走进了学校。学校教育是实现教育目的最直接的形式。这种传承方式在民族手工艺传承的方式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鹤庆县职业学校就开设银器制作专业,赵厂长告诉我们:“目前我们公司正在与鹤庆县职业学校进行合作,每个星期我们会派师傅去学校教学生如何操作,等他们学完了以后,可以来我们的银器店实习,目前还有很多学生在这里学习。”③目前,鹤庆县职业高级中学开设有民间传统工艺专业,其培养方向是银器的设计、制作、加工等。学校是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在传播信息、培养人才和科研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学生在学习民间传统工艺过程中,不断感悟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感受传统文化带来的魅力,生发对传统工艺品的喜爱与欣赏之情,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参与到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
鹤庆新华村的手工艺传统文化属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但在经济发展特别是以文化为载体的旅游经济开发中,因为机械制造的冲击和年轻人手艺学不全面导致传统文化逐渐被人们淡忘,所以拯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笔者在新华村调查中,发现其锻制银器手工技艺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接触的东西比较广泛,兴趣爱好众多,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然而对从小接触的手工艺制作没有强烈的兴趣和学习欲望,在学习过程中也没有像老一辈的匠人一样能吃苦,而对于学习锻制银器手工技艺来说学习态度是很重要的。陈燕琳在其研究中提到:“新华村学艺的年轻人大幅减少,是白族银铜手工技艺发展面临的难题。[7]27-28正如李厂长跟我们谈到的:“年轻人愿学的越来越少,学习银器制作不是说几个月就能学会,基本上学会得三四年,这跟人的悟性有关系,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在里面。因为做手工的话是比较枯燥的,也是需要花很多时间研究,现在的年轻人缺乏耐心,你看那一把壶,七八天还完成不了,坚持不了。”④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新华村的手工艺人严重缺乏锻制银器的积极性,而手工艺人是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和传承者,更是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如果当代年轻人不把这项技艺学精、学透,将直接影响到新华村民族手工艺的长久延续。
我们倡导“工匠精神”,就是呼唤精致文化的回归。成为一个优秀的手工艺人,需要用心学习好几年的时间,而有些年轻人由于学习的态度不好,技术也不高,在学习锻制银器的时候学得也不全面,从而缺乏过硬的技术。据李厂长跟我们讲述:我们设计也有自己的规模,但是技术没有那么好,我们想到的东西能画得出来,但是做不出来,出现这种问题就要去外面做,做出来拉到这边成本又高,我们设计这方面的人才比较少。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可以理解为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间的相互转化,并共同遵循知识外显化、知识关联化、知识内溶化、知识共感化的逻辑,形成了一个“知识螺旋”的进化过程。[8]11-17传承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对文化的初认知,就不会有对文化的深入了解。从访谈资料来看,现在的从业人员缺乏过硬的本领以及创意的头脑。在创新的路上,从业人员只有拥有创新的能力、过硬的技术,自己的作品才能够被外界认可,才能凸显出自身特有的风格特征。
在新时代背景下,新华村银器作为一个民族地区的文化载体,担负着民族文化复兴与传承的使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业机械化的生产使新华村银器手工艺传承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机器生产的产品具有省时省力、简单轻松、利润高的优点,现在的从业人员为追求当下眼前的利益大批量使用机器生产产品。新华村银器手工技艺的传承面临很严峻的考验。月辉银器店的厂长跟笔者提到:“中华银器技艺村算是实至名归,这是一个纯手工的传统,以前我们加工一个手镯,手工费可以算成两元多一克,四五元的时候都有,就是说这个工艺挺好,但是机器进来之后生产很快,它就会把手工的成本降下来,有的游客不一定会看是否是手工艺制作,只会选性价比高的,机器对传统手工技艺的冲击比较大,这是传统手工艺都会面临的问题。”⑤
总之,银器手工艺传承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民族传统文化意识逐渐变弱以及产业机械化普及对手工技艺造成巨大的冲击。当今许多人追求的不再是技术的精湛或作品的独特性,而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沉不下心来学习研究、精雕细刻,而是一味降低成本,导致量多质次,阻碍了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不同在于前者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精神。[9]348因此,新华村银器锻制技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要有效地传承下去,充分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通过对新华村银器手工艺传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笔者认为,优化银器手工技艺传承的路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从田野调查的情况来看,新华村的青年手工艺学徒缺乏锻制银器的学习热情,从长远的发展来看,这是阻碍新华村银器发展的重要难题。现下,锻制银器的手工艺能人应该组织力量培养人才,提升银器人才的相关知识水平,并且让青年学徒拥有锻制银器的手艺,在传承祖辈手工艺的同时不断吸收周边各少数民族文化和加工技艺,将其融入银器制作中,形成新华村独具特色的银器文化产品。除此之外,手工艺能人也应该让青年学徒加强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认识。历史证明,如果要传承和发展好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则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文化价值,从而促进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最终自觉自愿地将之传承和发展下去。对于“手工艺教育传承的主体日趋减少”这一问题,我们可以让村中的手工艺能人们给村民们讲解手工技艺的重要性。手工艺能人在教授锻制技艺时,不仅要让学徒学会用锤子在银器上雕花的技艺,成为技艺精湛的手工艺人,也要让学徒了解其“小锤敲过千年”的历史,明确新华村银器是大理白族的民族特色的体现。手工艺学徒只有真正地了解白族文化,拥有簪刻银器的精湛手艺,新华村锻制银器的手工技艺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能对我国各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起到长远有效的作用。在对月辉银器厂的寸厂长进行访谈的时候,他也谈道:“在人才培养这一块,要做一个手工人才的培训中心。技术比较成熟的手工艺人的也要再培训,比如说请全国比较知名的工艺美术学院这些名人、专家过来,给我们这些手艺人进行培训,这样对他们以后产品的设计、簪花很有帮助。”⑥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是无限的,它总会在时代的召唤中滋养新文化的成长,指引中华民族新的文化方向。传统的手工技艺具有多样性,錾、刻的受力程度也是不同的,通过手工艺人的教授,学生可以了解如何把银器做得更好,促进学生对各族文化知识的学习。如今新华村制银的小锤已敲过千年,已经敲出了一条星辰汇聚的“银”河。当代的学生也应该像老一代的造银工匠一样勤勤恳恳、精益求精,成为极具创造力的艺术家,继续传承具有白族特色的手工技艺。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是活动的记录、历史的沉积,是人的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包含了一定的思想和理论,是人们对伦理、道德和秩序的认定与遵循,是人们生活生存的方式方法与准则。[10]477-478因此,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新华银器锻制技艺作为白族文化的一部分,同样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新华村,民族银器手工艺品的加工部分程序采取了机械设备和技术,过于使用机械技术会破坏传统的手工技艺,会丧失民族文化遗产的特性。目前,当地政府已经认识到新华村银器手工艺、相关传统文化和民族遗产是当地发展经济的最重要资源,正致力于建设民族文化博物馆,以展览陈列的形式对新华村银器手工艺进行积极推进。新华村正在建设银器博物馆,用以展示银器历史品及现代精品。民族文化银器博物馆可以收集新华村银器工艺精品,并将其以展览的形式充分展示鹤庆新华村银器的精髓,可采用视频或者3D动画的方式再现银器的制作过程和纹路,将白族银器的手工技艺充分展示出来,彰显匠人精神。同时,博物馆通过陈列、展览可以向大家传播民族文化的知识、信息和精神。让大家充分了解新华银器的独特文化,了解蕴含在其中的“匠人精神”,使其被大众所青睐,才能让人们自觉地把这项技艺传承和发展下去。
本文对鹤庆新华村银器手工锻制技艺的发展和传承做了初步的研究,有效的传承是鹤庆新华村手工银器产业发展的关键。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肩负着创造经济价值的功能,同时也肩负着民族文化传承与复兴的使命。因此,饱含民族精神与文化价值的鹤庆新华村银器手工艺需要我们花费大力气去保护和传承,让其始终保持优质、活态化发展,从而有效地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注 释:
①调查资料。时间:2019年10月19日。地点:鹤庆县新华村寸银匠金工工艺传习馆。报告人:寸煜坚(男,26岁,白族,寸银匠金工工艺传习馆经理)。
②访谈资料。时间:2018年12月31日。地点:鹤庆县新华村新华村。报告人:杨标,(41岁,银器店老板)。
③访谈资料。时间:2019年9月14日。地点:鹤庆县新华村千锤佳艺银器店。报告人:赵厂长。
④访谈资料。时间:2019年9月14日。地点:鹤庆县新华村千锤佳艺银器店。报告人:李厂长(男,41岁,新华村人)。
⑤访谈资料。时间:2019年10月19日。地点:鹤庆县新华村。报告人:寸伟涛(男,33岁,新华村人)。
⑥访谈资料。时间:2019年10月19日。地点:鹤庆县新华村。报告人:寸伟涛(男,33岁,新华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