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芹,赵英臣
(1.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财金系,北京 100093;2.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 100011)
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党和国家事业要发展,青年首先要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出发,强调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要求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1]90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青年的人生理想和精神品格,始终和国家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青年,必须与新时代奋斗精神要求相符合,淬炼坚定、自信、奋进和担当的精神品格,“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同亿万人民一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2]。
新时代青年是在党的关怀和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肩负着伟大的时代使命。青年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弘扬爱国主义,砥砺家国情怀,方能凝聚成强大的中国力量。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3]新时代青年要想成为合格的奋斗者,首先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梦想的精神引领下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报国之志,“这一信念为青年矢志报国指明了科学的方向,帮助他们跳出复杂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从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来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进而克服纷繁芜杂的思潮对他们的影响,防止爱国的激情失去理智的制衡,偏离预定的轨道,背离自己的初衷”[4]。其次,新时代青年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坚持和发展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最后,站在历史交汇期的新方位,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深刻变化,要完善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统筹课内与课外,整合线上与线下,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建设体系和育人合力。
“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3]中国共产党葆有理论的先进性,始终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以鲜明的问题意识和强烈的历史责任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种力量、两种制度、两条道路、两种价值观的较量更加激烈,其广泛程度、深刻程度和复杂程度可谓扑朔迷离、前所未有。这种结构性矛盾伴随着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过程。尤其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成为大变局的加速器和放大镜,全球经济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制度之争达到了新的高潮,意识形态斗争遇到了全新的情况。青年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外面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更要坚定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脚踏实地,积极奋进,用更坚强的定力面对未来,以更投入的奋斗迎接挑战。坚信中国发展的步伐不会因为任何外部力量的阻挠而停滞;坚信“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没有改变;坚信只要在党的领导下不懈努力、不断奋斗,就能有效应对发展中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务实重行,中国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会实现。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的主心骨,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举国上下,正凝聚起共同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中国共产党治理能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显现了高超的指挥协调、统筹安排能力,强大的基础建设、物资调配能力,迅速的决策部署、动员组织能力。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得以凸显,展现出为世所罕见的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新时代青年必须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和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等重大问题,树立正确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增进政治认同、历史认同、文化认同,进一步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
深沉的爱国主义、浓厚的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最朴素的价值追求。家国情怀是新时代青年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首先,崇德修身以养个人情怀。青年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大德铸魂、公德善心、品德润身,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到学以知德、修以完德、辩以树德、笃以践德。其次,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在家庭教育中渗透责任观教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习近平指出:“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5]353。因此,转变青年家庭教育方式,严与爱相结合,注重交流与沟通,培养感恩孝敬和爱家意识,在家庭教育中渗透责任观教育,促进青年健康成长,维护社会伦理。最后,让爱国主义在每个年轻人心中都落地生根。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情感让我们热泪盈眶,爱国主义精神构筑起民族的脊梁,才有中华民族能历经磨难而浴火重生,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中华文明能绵延数千载而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在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爱国主义总有其特定的历史含义。今天,新时代青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自己的本职工作中,灌注于实现梦想的奋斗中,注重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联系起来,坚定理想信念、勤奋学习工作、矢志建功立业,引领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新时代青年要承担起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要有自信。强大的自信是对自身选择的坚定信念,是开拓奋进的强大动力,是通往光明的精神支撑。有梦想、自信昂扬,是新时代青年的典型特征。他们富有朝气和梦想,渴望担当时代赋予的责任;他们将人生发展黄金期与民族复兴关键期历史性地叠合在了一起,使中华民族在开创新时代、新气象的征程中获得无穷的青春力量。
“四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奋力向前的精神基础和思想前提。新时代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力者、继承者,他们能否坚定“四个自信”,直接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死存亡。因此,要加强新时代青年“四个自信”教育,针对他们的认知特点、时代际遇、心理素质和生活环境,做到正视问题、解疑释惑,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破立并举、比较鉴别,多方联动、多维呈现。新时代青年要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有机统一和内在关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较为深刻的系统的理论认知,坚定道路自信,培育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理论自信,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坚定制度自信,讲好中国制度故事,发挥好青年在国家沟通交往中的桥梁作用;坚定文化自信,在中华文化中汲取坚定前进、滋养身心的精神力量,强化青年价值观的社会导向功能和基础性作用。
新时代青年要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努力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栋梁之材。首先,要引导青年明大势,从历史中找准大势,在现实中推动大势,自觉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因此,“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5]377,378其次,引导青年全面系统和深刻认识理解中国特色,就必须将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改革开放的巨大成绩、深沉的民族精神以及中国风格和中国气象很好地与国际社会、其他民族和国家加以对比关照,[6]从而增强新时代青年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认同感,自觉坚定“四个自信”。同时,也应增强教育自信,客观、全面、真实地介绍世界,拓宽新时代青年的国际视野。最后,引导青年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选择自信昂扬的奋斗姿态,淬炼敢于担当的意志品质,勤于学习,掌握扎实的知识素养,练就过硬的综合素质,力践脚踏实地的奋斗之行。
新时代青年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他们朝气蓬勃、好学上进、思维活跃、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敢于尝试新鲜事物,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均具有未完全成熟的特点,发展向上是青年人的必然要求。因此要强化青年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走出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狭小视野和价值观误区,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传承先锋意识、先锋品格。新时代青年成长于中国互联网大发展背景下,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方式变得更加多元,但同时囿于年龄较小和心智尚未成熟的局限,这种多元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青年探索未来的宽度和深度。在“人人都有喇叭”的“后真相”时代舆论环境里,在长期置身于因同类资讯建造而成的“信息茧房”的智能媒体时代中,一些身处信息旋涡当中的大学生形成了思维惯性,习惯“围观”,热衷“吃瓜”,缺乏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的能力。[7]因此,新时代青年要努力提升媒介素养能力,形成系统和富有逻辑性的认知结构,唯有理性和逻辑的工具,才能让我们辨别出什么样的声音更接近真相,同时避免“怀疑一切”的阴谋论式思维趁虚而入,从而建立起更加平和、稳定的阅听心态。新时代青年身处快速发展的时代当中,“定力”显得越来越可贵,要保持觉醒的状态,培养自己的价值判断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常识判断能力,避免造成认知主体思维的平面化、浅显化、碎片化,造成对真实社会的片面认知以及与真实世界的割裂,既能着眼当下,又能放眼长远,树立自信、激扬斗志。新时代青年还要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既要维护国家的主权、尊严、利益和民族团结,也要以平等包容的胸怀和开放创新的思维讲好中国故事,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中国青年智慧。
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是国家和民族对新时代青年的殷切希望。“没有广大人民特别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更不会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之路能不能走好,能否锻造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一代”是关键因素。然而,在一项关于“当代年轻人快乐的主要来源”的网络评选中,年轻人最喜欢的10件事分别为“磕CP”、点外卖、追星、奶茶、打游戏、赚钱、熬夜、火锅与睡觉。新时代青年作为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和新锐群体,具有奋斗精神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校正这种及时行乐“佛系生存”的心态;需要正确认识历史规律,清楚时代赋予的新使命,“自觉其新鲜活泼之价值与责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新时代青年要有自觉而明确的实践奋斗意识,积极投身美好生活实践之中,历练成长,担当尽责,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新时代青年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首先,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争朝夕、珍惜韶华,立足本职、毕力躬行,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栋梁之材。其次,幸福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要在新时代青年中弘扬劳动精神、劳模文化,教育引导青年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劳动光荣、劳动美丽、劳动幸福等价值追求,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引领社会风尚。最后,基层是奋斗的第一线。人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因而不能脱离社会历史的发展,既是社会整体中人的发展,又是现实的个人的发展。新时代青年要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中找寻成长点,深入基层实践和人民群众当中去接受教育、洗涤思想、砥砺品格、练就本领、建功立业。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总是表现为一种忧患意识和执着状态,总是在平凡中自然地显示出不平凡。”[8]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都必须居安思危、艰苦奋斗,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新时代青年有着大好机遇,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要存赤诚之心,善谋实干,发扬钉钉子精神,千锤百炼,锻造出属于青年的骄傲与荣光。在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征途中,新时代青年对革命、建设、改革不同时期青年敢为人先、奋发图强、砥砺前行所表现出来的信念、精神和力量要一以贯之,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变为现实。
新时代需要青年勇于担当。担当是一种价值导向、一种人生态度、一种家国情怀。勇于担当责任是新时代青年实现人生价值的落脚点,是青年社会主人翁意识的体现。
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自己的时代而独立存在,都要在自己的时代背景下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当下,必须要严肃看到,生活的“泛娱乐化”在很大程度上驱逐了生活的严肃感、崇高感,会消蚀青年人的斗志,使青年人在玩世不恭中丧失对自身的责任和对社会的担当。青年人若没有志向和目标,很容易盲从和迷茫。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真正奋斗的生活是审慎而理性的。新时代青年需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秉持责任伦理,具有担当精神与责任意识,积极培养青年人“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
新时代青年要保持学习、反思、纠正、正向淘汰的能力,秉持坚韧向前的毅力,练就过硬本领,拥有真学问、怀揣真本领,善于创新和开拓。首先,青年要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青年处于人生积累阶段,需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广大青年抓学习,既要惜时如金、孜孜不倦,下一番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功夫,又要突出主干、择其精要,努力做到又博又专、愈博愈专。特别是要克服浮躁之气,静下来多读经典,多知其所以然”[9];同时还要把理论思考同社会实践思考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躬身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练就真才实学,“曾益其所不能”。其次,青年要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善于运用批判性、反思性、发散性思维,进行多角度思考,养成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受益终身。青年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探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趋势,在相互激荡的社会思潮中辨析出正确与谬误,而不随波逐流。再次,通过科学素养的教育来培育新时代青年担当、坚持、果敢的科学家精神,对于现实尤为重要,对于未来更是形势紧迫。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中国要强起来,中国人民生活要美好,必须要有强大科技。要通过科学素养的养成来树立青年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继而将担当、坚持、果敢的科学家精神塑造成一种文化,才能为创新与创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最后,增强斗争本领。当前,中国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外部环境愈加复杂、风险挑战更趋严峻,强烈呼唤手握历史接力棒的新时代青年要义无反顾地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斗争中学会斗争,锻炼过硬本领,勇于跨越“雪山”“草地”,敢于征服“娄山关”“腊子口”,能够为担得起民族复兴的“天降大任”和实现使命而披荆斩棘、砥砺前行。
新时代青年要将锻造本领和锤炼品行结合起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补足精神之钙,在理性认同科学理论、准确把握世界形势的基础上,树立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把人生追求融入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青年发展提供正确的价值指引,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青年人引领社会风气之先,具有重要示范引领性,对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的营造起着关键推动作用。此次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新时代青年党员抗击疫情冲锋在前,致敬信仰无愧担当,起到了巨大的号召行动和实现党群一心的作用。在支援湖北武汉的医务人员中,“90后”“00后”有12000人之多;还有众多“90后”“00后”奋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一线、工地、社区、工厂以及运输等多条战线的有序运转提供重要保障。大数据显示,许多年轻人以崭新的传播理念、熟练的新媒体技术运用,在网络上发出青春最强音,向全社会展现青年人的智慧与创造力。新时代要引导青年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生活,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主动涵养和践履“功成不必在我”的奉献精神,培养和弘扬真诚助人、服务社会的宝贵品质,做有良知、有公德、有善心、有担当的好公民,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新时代青年还要以全球视野认识和思考国家和世界问题,从容自信、眼光长远、格局广阔、情系苍生、心怀天下。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希望你们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带动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作为“我国发展新历史阶段的新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主体”[10]的新时代青年,应具备远大理想、家国情怀、远见卓识、道德情操、奋斗精神、过硬本领等素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新时代青年头脑,筑牢新时代青年精神之基,涵养新时代青年的道德品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增强新时代青年本领,拓展新时代青年的国际视野,引领新时代青年融通“小我”与“大我”,突破个体局限,走向崇高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