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系特色视角下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策略研究
——以贵州省台江县反排木鼓舞为例*

2020-03-15 15:58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支系苗语苗族

陆 丹

(贵阳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5)

支系“是一种文化概念,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自成体系的社会组织形式,是具有相同或相似文化的人群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族群整体”[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2]从某种意义上说,支系是民族文化的最小承载单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的最小社会结构。同支系拥有相同的生活习俗及艺术信仰等,具体包括语言、服饰、婚姻、丧葬、信仰、节日、饮食、居住、文学、艺术等。相同生活习俗、艺术信仰一致等是维系支系发展的灵魂所在。支系文化的发展状况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状况息息相关。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多彩与其众多的支系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苗族文化支系特色及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

苗族支系文化众多。(1)①关于苗族支系的地域、语言、服饰的分类或特色的引述参考《苗族的分类》一文[EB/OL[.(2011-10-08)[2020-01-15[http://blog.sina.com.cn/s/blog_8c957a7c0100ypsl.html.现代苗族支系按其居住地可分为东苗、西苗、平伐苗、八番苗、清江苗等;按汉化程度可分为生苗、熟苗等;按其服饰色彩可分为红苗、青苗、花苗、白苗等;按其服装的款式可分为锅圈苗、披袍、剪头仡佬等。

具体来说,现代苗族支系从地域上划分主要包括:湘西黔东、巴拉河、大塘、巫门、舟溪、重安江、罗泊河、云雾山、高坡、打引、摆榜、摆金、花溪、边阳、南丹中堡、安普、鲁打、叙永、施洞、革东、台拱、黄平、柳川、久仰、榕江、加勉、中排、乌当、长顺、安清、鲁沟、六冲河、阿弓、盘县、威宁、开远、蒙洒、德峨、海南、革一、高标、高丘、六合、太拥、平永、打渔、八开、加鸠、岜沙、融水、鸭寨、丹寨、丹都、坝固等五十多个支系。

苗族支系语言众多,主要有苗语湘西方言、苗语中部方言北部土语、苗语中部方言南部土语、苗语川黔滇方言重安江次方言、苗语川黔滇方言罗泊河次方言、苗语川黔滇方言惠水次方言北部土语、苗语川黔滇方言惠水次方言西南土语、苗语川黔滇方言惠水次方言东部土语、苗语川黔滇方言惠水次方言中部土语、苗语川黔滇方言贵阳次方言北部土语、苗语川黔滇方言贵阳次方言西南土语、苗语川黔滇方言西南土语、苗语川黔滇方言南丹话、苗语川黔滇方言川黔滇次方言第一土语、苗语西部方言川黔滇次方言第二土语、苗语川黔滇方言滇东北次方言、苗语川黔滇方言麻山次方言南部土语等十多个方言区。

各支系服饰也独具自己的本土特色,主要包括:湘西型、清水江型西江式、清水江型巫门式、清水江型革一式、清水江型施洞式、清水江型六合式、清水江型稿旁式、清水江型久仰式、短裙型大塘式、短裙型古装式、短裙型久敢式、短裙型舟溪式、罗泊河型重安江式、罗泊河型罗泊河式、黔中南A型云雾山式、黔中南A型中排式、黔中南A型高坡式、黔中南A型摆榜式、黔中南A型摆金式、黔中南A型广顺式、黔中南B型董上式、黔中南B型鸭寨式、贯首型花溪式、贯首型坪岩式、乌蒙山型威宁式或武定式、乌蒙山型甘河式、贯首型德峨式、贯首型乌当式、贯首型麦格式、贯首型鲁沟式、安顺型华岩式、乌蒙山型六冲河式、黔滇型阿弓式、川黔滇型滑石板式、月亮山型雅灰式、月亮山型八开式、月亮山型加鸠式、月亮山型岜沙式、月亮山型融水式、丹都型坝固式、川黔滇型乐旺式、川黔滇型西林式、川黔滇型寨和式、黔滇型开远式、黔滇型织金式等四十多种服饰。可见,苗族支系文化仅从言语、服饰来看已繁杂博大,其民族习俗、文学艺术等更是异彩纷呈,这种多样性体现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贵州苗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包括民间文学、民间舞蹈等五个方面。[3]“民间文学”类包括台江县、黄平县的苗族古歌,施秉县的刻道;“民间舞蹈”类包括芦笙舞,具体是指丹寨县的锦鸡舞,贵定的鼓龙鼓虎、长衫龙,纳雍的滚山珠,台江县的反排木鼓舞;“民间美术”类包括雷山县、贵阳花溪及剑河的苗绣;“传统手工技艺”类包括丹寨县的苗族蜡染,雷山县的苗族吊脚楼营造技艺、芦笙制作技艺及银饰锻造技艺;“民俗”类包括雷山县的苗族鼓藏节,台江县的苗族姊妹节。

由此可见,勤劳、勇敢的苗族先民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苗族文明,而且其特有的一些支系文化(如生活习俗、文学艺术及手工制作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苗族后裔永远的文化瑰宝。但随着社会进程的现代化、外来文化及市场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全面冲击,一些丰富多彩浸染苗族先民心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众多原因未能获得长足发展,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有着“天下苗族第一县”美称、以反排木鼓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的台江县也或多或少存在类似的问题。

二、台江反排木鼓舞的文化内涵及传承困境

台江是苗族反排木鼓舞的主要集中地和发源地,对保护、传承苗族祖先遗留下来的文化有着不可推诿的责任。台江县是全国最大的苗族聚居大县,目前全县总人口14万左右,其中苗族人口占97%。[4]台江共有9个支系[5]:即反排、台拱、后哨、革一、革东、施洞、交包、南宫、排羊。

“反排”苗语音译为“方白”,是贵州省台江县方召乡一个村的村名,因反排村地处大山深处,故传统的苗族文化保存得较为完整。

木鼓舞“苗语音译为‘祝略斗’,是一种民间舞蹈。木鼓一般选取长度大约2米的粗大树干,中间刨空,做成槽子的形状。用鼓棒敲击鼓面,鼓身为伴奏乐器。跳舞的过程中以歌声、脚步声、吼声以及鼓声的有机交融为主旋律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行有规律性的摆动。反排木鼓舞是一个祭祀性舞蹈,源于祭鼓节,由五个鼓点章节组成,即‘牛高抖’‘牛扎厦’‘厦地福’‘高抖大’‘扎厦耨’五个舞种”[6]。采用单击、合击、交错敲击等演奏手法,鼓点错落有致,节奏明快,与舞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动作特点是踏二四拍,其头、肩、腰、臀各部位的动律均稳定在一节拍时控中统一进行。在众多反排木鼓舞的身体动作之中,手主要体现为上下前后的甩,摆脚的动作有踩、提。在每一动作之中,脚皆呈踢键子似的曲膝,内扣,勾脚背等动作。此动作是受反排人在当地地理环境下长期上山爬坡动作的影响,身体躯干动作主要表现为弯曲、旋拧等。[7]

反排木鼓舞与苗族祭鼓节相生相伴,它既是苗族祭鼓节中重要的活动环节,也是苗族人民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文化纽带之一。反排木鼓舞自1990年参加北京亚运会开幕式表演,又先后多次到东南亚以及北美、西欧等国家和地区巡回演出,并以自己独特怪异的风格蜚声海内外,被誉为“东方迪斯科”。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苗族反排木鼓舞走出大山,走进人们的视野。

近年来,部分苗族人为了寻求更好的生存空间,他们离开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地方选择移民至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加之多数民族村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反排木鼓舞传人将陷入可选空间寥寥无几的无奈境地。另外,受外出打工返乡年轻人所带来的现代思想的影响,原汁原味的苗族本土文化受到了较深的影响和全面冲击,过去这种以苗舞交朋结友的传统方式开始渐渐滑向了历史舞台的边缘。

为深入了解以反排木鼓舞为代表的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笔者以台江县城关一小为调查样本,访谈了该校一位校级负责人、3位任课教师及4位不同年级学生,并随机抽取100名学生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其中男生50人,女生50人。据统计,本次调查人数苗族65人,汉族6人,侗族23人,其他民族6人。由此可以看出该校苗族学生占多数,对了解底蕴深厚的苗族文化有代表性。

调查发现:对苗族反排木鼓舞完全了解的仅有13人,了解一点或不大了解的有87人;当笔者问及“是否支持苗族反排木鼓舞进校园”时,表示完全支持的仅有40人,有60人选择不大支持;在学生参与程度方面,表示一定会参与的有21人,有时间就去参与的有50人,不会去参与的有21人;当问及学生“是否愿意进一步了解或学习苗族反排木鼓舞”时,有42人表示愿意。

上述数据表明,多数学生对反排木鼓舞的了解关心程度不高,从思想到行动均不积极。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课程设置方面。通过访谈得知虽然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每周设有一次专门传授苗族文化的课程,但未有明确指定专门的鼓舞课程和专职教师,所以多数情况下这种苗族文化课程均是以学生自习或做作业形式完成,该课程形同虚设。

其次,教学方面。该门课程基本上都是由体育教师来承担的,而体育教师也仅在节日来临时出于表演所需才会上些鼓舞课(主要包括芦笙舞、反排木鼓舞、水鼓舞、四方、六方、八方等),在平时体育课上由于鼓重(学生搬动较难)、鼓少(无法满足人手一架的教学需求)、鼓声大(影响其他班级的正常上课)等客观因素,加之体育课时(每周仅两节)的限制,实际开展学习苗族鼓舞的时间屈指可数。因此,即便是教会学生鼓舞知识和技能已困难重重,更谈不上培养高技能鼓舞能手了。

第三,师资队伍方面。学校没有设专职的鼓舞教师,兼任鼓舞教学的体育教师由于教学任务较重,无法腾出较多时间潜心钻研鼓舞等民族传统舞蹈。

第四,学习的持续性方面。访谈中,学生反映在幼儿园阶段学习反排木鼓舞最多,小学阶段课间操会涉及部分鼓舞内容,但缺乏系统性,多数学生是通过平时偶尔跟随父母参加节日活动(由各支系自发组织的)时,观望父母或村民表演而进行模拟自学。

第五,家庭的影响方面。多数家长并不赞成孩子在校花太多时间学习反排木鼓舞等民族文化,认为考上理想学校才是最重要的。

调查表明,反排木鼓舞的传承现状不容乐观,其发展前景确实令人担忧。事实上,无论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均应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做出更有成效的努力。

受大环境影响,各支系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差别非常大。有些支系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隆重又能反映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各类民俗活动(如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文化),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拓展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空间,积极选拔和培养相应的文化传承人。而有些支系则由于缺乏相应的领军人物或经济状况欠佳等原因,无法组织反映本民族传统文化内核的大型系列活动,只能无奈地放弃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即使若干年后有能力希望再组织时已无法复原自身文化的原貌。个别支系的文化转用和交叉现象一方面系主动相互学习所致,另一方面,则可能存在自身支系的部分传统文化断层,被迫学习其他支系文化所致。

学校中存在无法真正履行传承文化主阵地及中流砥柱等职责的尴尬境地,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在传承鼓舞等民族传统文化时均缺乏相应的支持动力,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相关的人力物力支持以及迫于升学压力,不能保证鼓舞的深入传授。

家庭里,由于部分家长的漠然态度直接影响了孩子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和参与度。有些家长自己从不参加亦不支持孩子参加,对孩子在校花多余时间、精力来学习苗族传统文化持反对态度。

因此,以反排木鼓舞等为代表享誉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与政府提出的保护格局还有着一定的差距。如何在世界趋同进程较快的大环境下保护和传承苗族先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迫在眉睫的命题。

三、传承策略探析

苗族是一个世界性的民族,其独有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苗族后裔们值得骄傲的一张张文化名片。苗族特殊支系文化在与世界接轨的时代背景下也是打造民族品牌的必需内容。因此,保护支系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势在必行。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摸底了解苗族支系文化发展的情况,包括有无文化传人、是否有支系文化活动领军人物、村民经济整体状况如何、支系区内是否有学校、有无已列入或可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文化、支系区是否被划为旅游景区等系列问题,分别着手解决。对无文化传承人、无活动领军人物的支系应由政府主导培养相关人员,对支系区内有学校的应优先考虑从教师队伍中甄选,以发挥教师资源效益最大化。建议政府专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金,加强苗族传统文化特色节目的挖掘。对在宣传、弘扬、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中小学校或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已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苗族文化应加大传承和保护力度;对有潜力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加快申报进程,责成当地政府部门组织进行申报;对被划为旅游景区的支系应将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民族传统文化内容列入旅游景观内容,对未被划入景区的支系可按就近划片原则纳入最近景区或新建独立旅游景区。

其次,学校作为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应在课程改革大背景下优化课程设置、培养优秀师资、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等方面积极拓展策略。

1.优化课程设置,抓好课程实施

学校是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助推器。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力度强大与否不仅体现在学校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上,也体现在是否开展了有效的课程实施上。合理的课程设置对于学校课程目标的制订、课程结构以及内容的设计有直接影响,合理的课程设置须有务实的课程实施予以保障。从调查数据可以得知:虽然台江城关一小在课程设置上规定每周开设一次专门传授苗族文化的课程,但在课程实施上由于没有明确指定的专职教师,所以多数情况下这种苗族文化课程只能流于形式。更令人忧心的是,部分学校从形式上设置传统民族文化的课程都未能做到,更不用说课程实施环节。因此,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中被重视和关注的程度有待提高,基础教育部门肩负民族文化传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需要加强。鉴于学校自行设置的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课程存在的漏洞,建议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合理地设置相关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课程,从量和质上对传承效果制订出相应的评价体系,从课程结构设计、内容选择、课时安排、教材编配以及师资配置等众多方面进行统一设置和评价,使得各个学校有章可循、有师可教、有教材可依,充分发挥学校传承主阵地的作用。

2.广纳优秀传人,培养优秀教师

众所周知,除了科学合理地设置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课程外,教师是这些课程的重要执行者。在提倡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大背景下,要以海纳百川的姿态招揽精英,不管是学校的还是民间的,体制内的还是体制外的,只要是愿意传授且能够授好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的优秀人才都应尽用其才。因此,在学校师资力量不够的情况下,鼓励民间高手进校兼任相关民族传统文化教师。对于这些请进课堂的民间精英,学校可通过报备教育主管部门,切实解决好相关报酬。与此同时,在学校内部应加大走出去的培训力度,对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安排有能力、有兴趣教授民族传统文化课的教师定期外出培训,打造一批具有民族传统文化专业素养的优秀教师。对缺乏培训经费的部分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应拨出相应的专项经费对这些学校予以支持。另外,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对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表现优异的教师应当将其教学效果纳入个人绩效,以鼓励教师参与此项工作。

3.探索科学方法,打造教学环境

从教育体制来看,首先应加大各教育环节的对接力度,做好幼教、小教、中教、高教等各个环节关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衔接。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校内校外、室内室外、线上线下等多种教学手法,如教学生跳反排木鼓舞时,有些中小学没有独立的教学活动场所,可以在天气晴朗的日子带学生去室外比较空旷的坪场进行教学,一来可以避免影响其他班级正常上课,二来可以让学生吸纳自然精髓,置身天地之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技术,为学生播放音频、视频等资源,在充分满足学生审美情趣的基础上,将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深刻地植入学生内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内容、方式的丰富度,如教师教学生跳反排木鼓舞时除了教会每一个动作外,教师亦可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向学生讲授关于反排木鼓舞的文化内涵。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苗族节日活动时说苗语、唱苗歌、着苗装,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民族文化节、民族歌舞大赛等兴趣活动,为学生提供学习民族文化机会的平台,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最后,家长应继承先辈们口传手授的教育方式,给孩子多讲讲苗族先民的故事,尽自己所能让孩子了解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做好家庭统筹规划,尽量抽出时间与孩子一起参加所属支系或其他支系举办的系列民族传统文化活动。

猜你喜欢
支系苗语苗族
苗语典型存在动词初探
黔东南地区苗语的使用现状及其保护传承
——以凯里地区为例
苗语汉语互译工具设计与实现
论边疆哈尼族支系语言
——以云南墨江自治县为例
广西凌云地区背陇瑶的支系研究
我打算这样过寒假
苗族古歌《仰阿莎》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苗族支系服饰色彩探析
彝族祭祖大典“耐姆”是彝族自称形成和分支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