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 吴修庆
IE课堂即互动体验式课堂,是以学生为课堂主体,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媒介互动等方式,创设的平等交流、自由发挥、和谐共进的学习氛围.高中化学作为研究和剖析物质结构及反应原理的一门自然科学,课堂实验与生活实践是该学科的显著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设置问题情境、化学实验探究以及真实生活体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好高中化学打下坚实基础.本文以高中化学“原电池”的知识点为例,针对IE课堂的构建理论以及实践应用予以阐述.
高中化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知识点不仅与现实生活息息相通,而且必须通过课堂或者课后实验来揭示化学反应原理,尤其在学习原电池的知识点时,教师只有将制作简易原电池的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才会一目了然.教师可以遵循递进式原则,由浅入深地设置一些实验问题,并与学生形成一个互动交流的氛围.这样,既能够夯实学生的化学知识基础,又能使他们对化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首先准备好Cu电极、Zn电极、导线、稀硫酸、电流表等实验材料,然后设置问题:请学生利用这些材料设计一个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教师:想一想Cu和Zn这两种金属与稀硫酸之间能够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学生:氧化还原反应.
教师:请动手将这两种金属用导线相连,再插入稀硫酸溶液中,看一看,会产生什么现象.
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开始自行实验,将Cu 和Zn用导线连接起来,同时插入稀硫酸溶液中.这时,学生发现Cu极上有气泡冒出,电流表指针也发生了偏转,这就验证了该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验现象,对原电池的概念进行集中讲授.这种问题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大有帮助,而且,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化学知识来自于生活.以原电池为例,教师可以将这个知识点融入现实生活中,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提炼出化学反应原理.在创设生活情境时,要在遵从客观实际的前提下,尽量将复杂的化学知识转化为简单的生活应用.这样,便于学生快速接受与原电池息息相关的知识点.
例如,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关于原电池的趣味案例:有一位老人,由于上了年纪,导致牙齿掉了两颗,为了美观和吃饭方便,这位老人镶了两颗假牙,一颗是金牙,另一颗是不锈钢牙齿.但是,镶上假牙后,这位老人经常牙疼、心情烦躁,经医生治疗也未有好转.最终还是一位化学工作者治好了她的病.请同学们根据原电池反应原理解释一下这个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即刻进行热烈讨论,教师可以将原电池的化学反应原理以视频课件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发现,纯黄金和不锈钢中活泼性不同的金属与唾液中的电解质接触,形成了原电池,从而产生微电流,电流刺激神经而使牙齿疼痛、心情烦躁.如果将不锈钢的假牙换成纯黄金的或把纯黄金的假牙换成同材质不锈钢,使之不能构成原电池,不再产生微电流即可.用趣味案例将学生带入真实的生活中,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为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力量,解决较复杂的化学问题,教师可将班级学生划分为4~6个合作学习小组,然后提出合作讨论的话题,通过小组成员的集思广益,破解化学难题.利用这种方法,学生之间能够取长补短,共同探寻问题的真相,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原电池知识时,教师预先设置一个合作讨论的话题,请同学们自行设计一个较为科学实用的原电池装置,使电流能够顺畅传递.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小组进行了讨论,当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选择学生代表演示设计方案.学生提出将2个烧杯中的CuSO4溶液用一个装有电解质溶液的盐桥连接,即用KCl饱和溶液与琼脂制成的胶冻连接起来,然后用导线将锌片与铜片连接起来.这时锌片发生氧化反应:Zn-2e-=Zn2+,而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Cu2++2e-=Cu,总反应式:Cu2++Zn=Cu+Zn2+.因为有盐桥存在,所以溶液中迁移的离子中和了过剩电荷,进而起到了沟通电路的作用,电流也能够顺畅传递.
通过构建IE课堂,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增进了情感交流,同时,也使学生在互动体验氛围中,夯实了化学知识基础,提升了化学实践的应用能力,对学好化学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