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丽
(1.赣南师范大学附中,江西 赣州 341000;2.又石大学 人文社会学院, 韩国 全州 55338)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织,是儿童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形象地说明了早期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更是人一生教育的关键。洪秀敏提出,“从0岁开始的早期教育的重要意义正逐渐为人们所重视”。[1]从三字经“子不教,父之过”到心理学家Lamb再提父亲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可见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
父亲参与早期教育,是指父亲依据学龄前(0~6岁)儿童的认知心理特点,社会情感需求,树立正确的育儿观,积极主动参与到儿童的早期教育,通过科学的方式方法,促进儿童的思维能力、感觉统合、身心健康、社会情感、创新创造和性别角色等全面发展。
纵观父亲参与早期教育的历史脉络,父性从原始社会提供食物,到罗马时代对孩子的绝对权威达到了顶峰。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大量妇女和儿童也可以通过劳动获得报酬,父性的权威渐渐消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引发了现代社会对父爱的重视。[2]直到20世纪70年代,父亲才以照料者的角色重新被社会认可。Lamb认为,父亲有供养者、教养者、引导者等多维复杂的功能,所以父亲更容易在某一方面做得好,在另一些方面出现“父亲缺失”。[3]随着系统论的发展,研究者认为父亲参与早期教育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1985年心理专家认为有四种因素会影响父亲参与儿童教育:第一,动力方面,第二,技能方面,第三,他人的支持,第四,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4]由此,父亲参与早期教育重新列为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国内外都开始关注父亲参与早期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父亲参与早期教育也在儿童成长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父亲参与早期教育已成为了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
对于0~6岁的学龄前儿童,父母除了要对孩子进行“养”,同时还要承担“育”。心理学家从性别的角度思考,男性气质具有以下特点:主动、力量、英勇、坚毅、果断等。父亲的教育与母亲的教育有很大的不同,父亲参与早教将发挥如下作用:一是有助于开发儿童智力,主要体现在思维、语言、数学、逻辑、判断等方面。二是有助于儿童心理健康,主要体现在儿童的独立性强,理性思考问题,良好的人际关系,全面认识自己等。三是有助于增强儿童的运动能力,发掘孩子的运动潜能,让孩子喜欢运动,使孩子更协调地运动,更有力量地运动。四是有助于发展和丰富孩子的社会情感,主要表现在学会与人相处、与人交流,学会团结友爱、控制情绪。五是有助于提升儿童的性别意识,主要在树立正确的性别观,找准性别定位,正确进行性别交往。
原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阿莫纳什维利说:“父亲在家里拥有最高权威,父亲的威信越高,对孩子的影响就越大,孩子的自我要求就越高。”“为了孩子,父亲往往可以放下自己的身段,与孩子玩。”[5]幼儿也能通过自己的思维、语言和眼睛来感知这个世界。现行的很多教育方式都是从成人的角度去思考幼儿的认知,势必导致教育的偏差,应从“幼儿主体地位”来了解儿童对父亲的需求。用孩子的眼睛去看父亲,用儿童的语言去表达对父亲的需要,用儿童的认知去了解父亲,这样我们不难理解儿童的所思所想。在儿童眼里,父亲是男人,是母亲的丈夫,安全可靠,充满爱,平易近人。婴幼儿从小就能感知爸爸与妈妈的不同,当爸爸抱他时,他能够感觉爸爸的力气,让他四肢伸展,很有安全感。模仿是儿童的学习方式,儿童更容易模仿顶天立地、说一不二、充满智慧的父亲。在原生家庭中父亲对孩子母亲的态度,其实就是儿子对未来妻子的态度,就是女儿将来找对象的“样子”。孩子每时每刻都在观察父亲的所作所为,父亲与母亲恩爱,和睦相处,是孩子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玩是孩子的天性,父亲作为孩子的玩伴,在孩子看来父亲是自己的好朋友,在玩游戏时,父亲会赢也会输,父亲不是什么都会,这就是孩子脑海里的世界。
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强调了父亲的重要性。《三字经》“养不教,父之过”突出父亲在子女养育的作用。[6]明代杨继盛“良知好向孩提看,天下无如父子亲”强调了父亲与子女的亲密关系。父亲不仅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特殊地位,而且深得孩子的认同,父亲参与早期教育具有非常好的育儿效果。首先,父亲是幼儿成长的引导者。在孩子的眼中,父亲是家庭安全的担当者,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其次,父亲是家庭教育的合作者。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在幼儿健康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共同参与,形成一个系统的环境,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让孩子成长不会有缺失。再次,父亲是幼儿心灵的守护者。幸福的孩子都是一样的,但心灵受伤的孩子千差万别。在生活中,儿童游戏经验的缺失,究其原因是“父爱缺失综合征”,其主要的表现为情绪不稳定,不善于表达,沉默不语等。所以,幼儿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家”以外,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只有作为玩伴角色的父亲,才可能静心倾听,才会及时发现问题,给孩子鼓励支持,从而守护幼儿心灵扬帆远航。
父亲对孩子具有重要作用,父亲是否能够很好地参与早期教育则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离婚家庭、丧偶家庭、留守家庭等特殊家庭和父亲因忙“身在心不在家”等原因极易造成“父亲缺失”。另外“初为人父”知识的匮乏,父亲参与早期教育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等问题致使父亲参与早期教育的效果不理想,幼儿心中缺失父亲的现象频现,这样的社会现象引起我们的警惕。
自从上世纪70年代Lamb提出了父亲参与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一石激起千层浪,从此开启了40多年的父亲参与早期教育的研究。Feldman指出父亲催产素也称“爱的荷尔蒙”,他认为孩子刚来到他们身边的几周和6个月后,父母双方的催产素都在提高,而且是同步提高。就父亲参与孩子教育的程度,Lamb用互动程度、可及程度、尽责程度这三个维度衡量父亲参与程度。而Hawkins用9个维度研究父亲参与程度:经济支持、陪伴学习、语言交流、引导阅读、鼓励成才、情感鼓励、培养责任感、掌握日常生活情况、对孩子母亲的支持。然而,伴随时代的进步,研究的深入,父亲参与早期教育研究更加注重应用,很长一段时间里研究者大多在理论上进行讨论,却不太重视引导父亲主动参与和坚持实践。
当今,父亲不够努力表现为:一是父亲对参与早期教育认识存在偏差。很多父亲还是抱着“男主外、女主内”的想法,育儿观念陈旧,没有从主观上去重视早期教育,认识上存在偏见。二是对早期教育的知识掌握的不够。如何做好父亲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项事业,不仅需要向内求索,更要向外求知。有调查显示,有45%的父亲不愿意参加育儿知识的讲座、培训等。[7]父亲在社交场合就育儿知识和经验方面交流的不多,父亲缺少主动通过阅读育儿的相关书籍等来掌握育儿知识和技能。三是父亲参与早期教育不够主动。在日常生活中,父亲忙了一天,到了家都很想找个角落休息一下,但是往往这个时候,是孩子主动要求父亲陪着玩,于是就出现了被动陪孩子的现象。可想而知,父亲参与早期教育的时间得不到保障,所以父亲的被动参与就很难保证教育的质量。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如果我们把社会比作生物体,那家庭就可看作生物体的细胞。中国传统思想影响深远,将父母的教育定格为“严父慈母”。陈鹤琴也提出,“家庭教育中父母具有重要作用。”[8]而国外角色理论认为,父亲、母亲分别在家庭中处于不同的角色,对孩子的教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9]“二战”之前,受Freud的男女在家庭中内外清楚分工的影响,强调母亲对孩子的抚育作用,不太注重父亲的作用,父亲为“局外人”。“二战”之后,因男性的急剧减少,研究者才开始重视家庭为单位的“父亲”对孩子产生影响。到上世纪70年代以Lamb为代表的研究者给予了父亲新的角色——育儿的父亲。自此,父亲不仅是家庭的供养者,也是孩子教育的“局内人”。家庭系统观点(Minuchin)认为,不能单独研究父子关系,同时也要研究母子关系等,各个关系要经历“稳定”和“变化”阶段。Lamb认为,父亲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实际上也是在打破已有的母子之间的依恋关系,从而让孩子摆脱对母亲的过度依恋,更好地建立父子关系。
当前,随着家庭对父亲参与早期教育逐步形成共识,在孩子成长教育过程中父亲与母亲发挥同样的作用,并且认为父亲参与早期教育有些是母亲不能代替的,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超过了母亲的作用。然而,东北师范大学研究显示,中国父亲投入子女教育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以一天为单位,有9%的父亲参与孩子的教育时间为零,有22%的父亲参与孩子的教育不超过一小时。当前家庭中父亲参与早期教育担当不够,主要原因有:一是家庭成员分工不当。“妈妈生,姥姥养,爷爷奶奶来分享。”这句话形象描述了现状,父亲因为工作忙,孩子的爷爷辈成了主力军。此时暂且不谈隔代教育的矛盾,因为孩子爷爷辈的帮忙,使一些父亲能“近身”孩子的机会很少,如果父亲不主动参与,不改变家庭成员的分工,“父亲缺失”现象将长期存在。二是母亲对父亲支持的不够。家庭系统模型(Belsky)认为,儿童早期教育中,母亲的支持会影响父亲发挥作用。现实生活中,爸爸在喂养和抱小孩的时候笨手笨脚,一抱孩子就哭,又经常不在家,妈妈为了省事,干脆大包大揽,很多事情就这样与父亲擦肩而过,久而久之,妈妈的好心实际上在现实当中阻断了爸爸和孩子的亲子关系。三是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态度不合拍。因为父子关系没法与天然的母子依恋关系相比,研究表明,孩子5岁前这种恋母心理达到了顶峰。由此导致家庭教育中父亲与母亲参与早期教育的起点就不一样,加之家庭分工等原因,父亲与母亲日常信息、看法和观念有很大的不同,平时父亲围着工作转,父亲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少,妈妈除了工作还要围着孩子转,而母子之间相处时间多,极易造成父亲不如母亲了解孩子的情况等。以上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就易导致父亲与母亲之间就子女的“养”和“育”产生分歧,加之孩子又经常站在母亲一方,使得父亲在家庭中处于孤立中,这样父亲在参与早期教育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
从社会意义的角度出发,一个男性选择作为父亲的身份与孩子在一起,就选择了父亲的角色和责任。社会支持理论认为社会支持网络对个人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支持,支持不足和帮助不够会导致问题的发生。[10]中国传统文化“男主外、女主内”“严父慈母”等对父母的角色进行了形象定位,当孩子出生的时候也进行了区分,打上了烙印,古话说“弄璋之喜”和“弄瓦之喜”,自古以来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在国外,Parsons从结构功能论角度研究了现代家庭的分工指出:父亲地位高于母亲,并强调父母内外分工的合理性,不支持父亲对孩子成长的功能性。[11]
当今,随着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父亲的压力自然越来越大,父亲参与早期教育迫切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受传统思想和社会偏见影响,社会支持力度不够。一是支持父亲的相关立法进程缓慢。日本社会针对少子化、晚婚、晚育、不育等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出台《育儿休假法》等法律,但是男性参与效果还不明显,紧接着在2010年又出台了《育婴及家庭照料法修正案》,父亲得到了进一步的支持,有3岁以下子女的父亲和母亲都可最多休一年的育儿假,从而为父亲参与育儿提供了保障。我国于2018年也将《学前教育法》列入立法规划。目前,父亲的法定育儿假太短,其他针对父亲育儿的法律或条款还须等待,相关政策对父亲参与早期教育也没有形成合力,社会保障不够,这些阻碍了父亲个体妥善处理工作和育儿之间的平衡。二是社会文化对父亲支持不足。古今中外社会和大众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为了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所宣传的父亲形象往往高、大、上,富有力量,是工作上和事业上的榜样,殊不知这“舍小家,顾大家”正是在牺牲男性照顾家庭和子女为基础换来的。如今年轻的父母工作压力大,受“佛系”等思想的影响,中国的年轻父母有休闲的倾向,个人本位主义倾向正在抬头,这些社会文化对父亲参与早期教育产生消极的影响。三是社区和学校作用发挥得不够。多元智力促进社区、学校和家庭加强联系,主张“把社区引入学校”“深入社区的学习”,构建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儿童智力取长补短(Gardner)。当前,在我国一些省份也进行了有益的推进,如北京,社区工作内容明确有“0~3岁的学前教育”任务,出台了《北京市学前教育条例》,提倡保姆等从业人员在其所在的社区接受相关知识培训和交流。上海也开展以社区为阵地,帮助家长养育孩子,已有一定的社区学前教育社会化经验。广州在20世纪末也编写了以社区为依托的0~3岁科学育儿资料。然而,我国面积大、人口多,各地发展也极不平衡,传统习惯各异,城乡差异也很大,要整体推进社会支持父亲参与早期教育却相当艰难。
“父亲”不仅是生物学角度的父亲,也是社会学角度的父亲。苏霍姆林斯基:“没有父亲的光辉榜样,孩子的自我教育将是空谈。父母教育自己的子女是公民最重要的、第一位的社会工作。”[12]父亲参与早期教育受社会、家庭和个人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归根结底要靠父亲个人自身的努力,在日常生活中,父亲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去积极影响孩子,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父亲努力方向:一是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早期教育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而孩子的早期教育又离不开父母,父亲要正确认识个人参与孩子早期教育的作用,父亲不仅要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经济支持、安全保障,更要提供智力支持,抛弃男女的偏见,树立与母亲一起努力共同承担。树立科学的早期教育观,从日常陪伴、树立榜样、游戏互动、情感交流、约束规范等方面进行努力。二是注重学习,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父亲是一种伟大的职业,父亲应该积极与母亲一道学习育儿知识,通过书本学习、向专家学习和向其他父亲学习。对待孩子一要“严”,二要“爱”,正确处理“教导”与“沟通”的关系,从父亲的角度和孩子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三是坚持不懈,提高参与的有效性。父亲要把心中对孩子的爱和掌握的育儿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而且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注重参与的质量,通过日常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拥抱、每一个微笑、每一个鼓励、每一个游戏等,与孩子一道共同努力,使孩子真实感受到父亲的爱、父亲的力量和父亲的智慧,让孩子健康成长每一天,也让父亲享受亲子的乐趣。
家庭是儿童成长第一所学校,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13]父亲在参与幼儿早期教育过程中,应积极处理好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本着民主的态度,以良好的和睦家庭关系为基础,特别是孩子父母之间要相互尊重和理解,充分发挥父亲和母亲在早期教育中的优势,合理分工,和谐相处,形成合力,形成科学的家庭教育观。一是科学分工,母亲支持父亲参与早期教育。家庭处于生态系统理论的“中间系统”,父亲、母亲和孩子分别有各自的角色,承担各自的作用,特别是父母之间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要科学分工。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母亲也在外参加工作,母亲既要忙单位的工作,回家还要照顾一家老小。因此,父亲应主动转变观念,根据夫妻之间的工作情况、各自的优势和时间安排等因素进行相对的分工,各司其责,分工合作,共同承担。同时母亲不但要监督父亲落实育儿责任,而且还要支持孩子父亲参与早期教育。二是态度一致,充分发挥父亲的作用。早期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态度。在孩子教育问题上要有共同的教育理念,处理好隔代教育、重男轻女等问题。在日常教育过程中,既要分享孩子成长的喜悦,也要认真对待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时不是立马去指责对方,要冷静对待,共同分析和研究,取得一致意见,从而得到最好的教育效果。三是亲子互动,充分激发孩子的能动作用。家庭成员主要由父亲、母亲和孩子组成,在开展早期教育过程中,更多的是从成人的角度来思考,容易导致教育的偏废,达不到教育的效果。儿童的世界不是成人的世界。父亲在开展早期教育时,要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既要考虑是否合适此年龄段的孩子,也要考虑孩子的接受程度,充分尊重孩子的能动性。父亲要注意发现孩子的问题,有针对性解决问题,通过示范榜样、积极鼓励、有效沟通激发孩子的潜能,从而充分发挥孩子的能动作用。
国家和社会要通过政策保障、社区平台、幼儿园和早教机构等给父亲参与早期教育给予支持,才能全面实现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一是提供政策保障。为了促进父亲积极参与儿童早期教育,国家和政府应加快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制定,从体制机制上构建父亲参与早期教育的保障。如出台《学前教育法》《父母产假法》《父母育儿休假法》等,[14]给予父亲与母亲同样的育儿休假权力和义务。同时,也要对现有的《婚姻法》《劳动法》等法律进行修订,对没有尽到育儿义务的父亲进行责任追究。政府层面要加大经济投入,加强政策宣传,发挥媒体、网络、社交及社会舆论的强大影响力,让全社会形成共识,认同父亲参与孩子教育是其社会职责,排除父亲思想上的顾虑,形成全社会支持父亲参与早期教育的文化。社会和政府还要给“父亲缺失”的特殊孩子给予“父爱”,帮助这些孩子健康成长。[15]二是社区搭建平台。儿童因年龄小,活动范围受限,社区自然而然就成为幼儿主要场所,社区提供亲子教育的阵地,建设可供亲子教育的培训、交流和指导场所,提供一些可以开展父子、母子及家庭之间互动的儿童活动设施。社区通过专门人员的工作,为父亲与孩子搭建平台,科学组织一定的父子知识讲座、比赛和文体活动等,使父子之间的互动科学有益、有效和有趣。政府整合线上和线下资源,充分利用网上的信息和资源,通过线上的资源减少区域之间不平衡的问题,方便父亲通过网络平台共享亲子教育的经验和方法,展示成果。三是学校促进交流。为营造0~6岁儿童早期教育的良好环境,社区教育、托儿所则重点放在了0~3岁,幼儿园侧重4~6岁,而早教机构则瞄准了所有年龄段的儿童,以上这些学校和早教机构通过与家庭教育合作形成一体化教育,为儿童的健康发展构建立体化空间。此外,高等学校还承担了学前教育的研究、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和在职培训。通过以上这些社会组织和学校为早期教育提供智力支持,对父亲参与早期教育提供专业知识,开展儿童的心理、运动、智力等方面的专门服务,帮助父亲制定有计划和有规律的早教安排。比如父亲每天讲一个故事,每周开展一次游戏,每月开展一次户外活动,每学期参与一次学校的活动,每年开展一次家庭旅行等。在孩子与父亲之间搭建桥梁、亲密互动,让父亲体验育儿的成就感,使儿童内心感受父亲的关爱、父亲的力量和父亲的魅力,最终实现儿童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