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助力扶贫现状及路径优化

2020-03-15 08:07刘沐洁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贫困学生贫困地区院校

刘沐洁,俞 海

(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自实施精准扶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围绕教育扶贫,我国出台了诸多政策保障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教育扶贫作为解决贫困代际传递、提高整体国民素质、改变贫困地区人口精神面貌、保证当前扶贫效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对策,是一项需要长期发力的工程。职业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延续,通过系统的学校教育使贫困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提升学历,解决贫困家庭教育和就业问题,摆脱贫困代际传递。 职业教育以服务社会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着“授之于渔”的作用。

近年来,职业教育迎来“黄金时期”,服务地区经济和社会的作用日益凸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普遍共识与行动。目前,职业院校深度介入教育扶贫工作,各项政策基本完善,在扶贫扶志扶智方面初见成效。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能够为社会持续创造价值。在教育扶贫的视阈下,高职教育相比本科教育具有更快速更直接的成效,覆盖面更广,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加明确,对于贫困学生的直接需求,高职教育发挥更加显著的优势。高等职业教育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劳动力职业技能和素质,对受教育对象自身和社会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1]37-38。此外,学校教育不同于职业培训,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职业技能,还能受到高校氛围的熏陶和更加丰富的知识,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也可以为以后继续提升学历搭建平台。除了提供国家政策规定的必要的措施外,高职教育自身也要提高助力地方扶贫的能力。教育扶贫有助于人民群众的长远发展,通过提高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达到收入的提升,改善生活状况。

在即将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高职教育要继续发挥作用,保障扶贫成果,培养出更多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2019 年,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把更多层次的人群纳入职业教育中,其中包括很多农民工、下岗工人等,扩大了高职教育的覆盖面,提高了贫困人口的就业能力。国家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的加大,对高职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高职教育质量的提升也会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最终实现全面脱贫,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要从自身出发,分析精准扶贫以来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为今后更好地服务社会、助力扶贫发挥积极作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面向两个群体进行调研:一是来自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六安市金寨县、六安市霍山县各贫困村的村帮扶干部,包括村干部和扶贫工作队。精准扶贫是两个县近年来的重要工作,村帮扶干部作为直接接触到该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拥有丰富的扶贫工作经验,对本村贫困情况有着深入的了解。通过向他们发放问卷和访谈,调查内容包括教育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本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贫困人口的真实需求等。与村帮扶干部的访谈内容主要围绕近几年来贫困人口对于教育意识的转变、贫困村目前存在的有关高职教育的问题,以及对接受高职教育的看法和期望等。二是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和金寨职业技术学校两所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学生是高职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扶贫的对象,他们对于目前高职教育的认知和评价对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扶贫效果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两所高职院校分别位于省城合肥和贫困县金寨县,通过问卷形式调研当前高职学生对于专业学习和相关政策的认知情况以及对未来就业的期愿,了解教育扶贫视阈下高职教育获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自制调查问卷《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扶贫助贫中的作用调查 (村帮扶干部)》和《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扶贫助贫中的作用调查 (高职院校学生)》,通过“调查派”线上调查的方式发放。《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扶贫助贫中的作用调查 (村帮扶干部)》问卷共设置11 题,回收有效问卷56 份;《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扶贫助贫中的作用调查 (高职院校学生)》问卷共设置15 题,回收有效问卷186 份。同时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村干部和扶贫工作人员进行沟通,走访调研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金寨职业技术学校两所高职院校学生,了解真实情况与想法。

二、调查情况分析

(一)高职教育与精准扶贫联动效果明显

大部分村里贫困户的主要致贫原因都集中在因病、因伤、因残及缺少劳动力,其次为生产积极性不高、缺技术技能、缺资金,因子女教育负担重而导致贫困的仅占5.36%,因学致贫的情况较少,78.57%贫困农村中有大部分适龄贫困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及以上教育。当前与高职教育相关的扶贫政策落实情况较好,从村帮扶干部问卷来看,全部落实的占91.07%;从学生问卷来看,有61.83%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获得过助学金、学费减免、奖学金和勤工助学的机会,很大程度上确实缓解了贫困家庭接受高职教育的负担,在享受教育扶贫政策后,贫困户家庭在负担子女学费及生活费压力大大减轻,53.57%的村帮扶干部认为没有压力,84.95%的学生认为,就学期间有一些经济压力,但是能够承受。调研结果中显示,高职教育不再是贫困人口难以承担的负担,而且由于观念的转变,意识到教育是摆脱贫困的途径,76.79%的帮扶干部认为,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对其家庭有实际帮助;53.57%的帮扶干部认为,贫困学生接受高职教育对本村经济发展有一定帮助;82.79%的学生也对接受高职教育后的就业情况持乐观态度,87.1%的学生相信通过接受高职教育之后,有助于增加收入,改善贫困状况。《2019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 :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持续稳定在 92%,毕业三年后月收入增幅达到 76.2%,毕业生创业比例3.3%。贫困家庭子女通过接受教育走出农村,在城市立足后带动家庭脱贫,提高社会地位,在贫困家庭心理上,接受高职教育也不再是压力的主要来源,教育的扶志效果明显。

(二)高职教育加速人口向发达城镇流动

农村本身匮乏人才,产业结构还是以传统农业为主,职业教育使更多学生走出贫困地区,从农村走到县城和城市,学生问卷中有92.47%的学生来自县级及以下地区,其中73.12%的学生来自农村,有40.32%来自贫困县或贫困村,12.9%来自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户接受过高等职业教育后回到家乡工作或创业的情况调查中,83.93%的贫困村有少数人回乡工作或创业,无人返乡的比例为14.29%,仅有1 个村大多数人都选择回乡。经过访谈了解到,许多村帮扶干部反映,农村人口流失严重,青壮年本身就倾向于像发达地区流动,寻求务工机会,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人才,返乡的比例就更小。有64.29%的帮扶干部认为,贫困人口接受高等教育对本村最大的影响是人才流失。在对在校学生的调查中,有72.58%的学生选择毕业后去经济发达地区工作,仅有12.37%的学生选择回家乡就业或创业。

(三)就业是贫困人口接受高职教育的最大诉求

贫困人口希望通过高职教育达到快速有效脱贫,最直接的评判标准就是能否在毕业后获得理想的就业机会。贫困人口最关心的是就业问题,学生充分就业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帮扶干部认为,本村贫困户家庭最希望能学到的是容易找到工作的技能(62.5%),其次是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技能(32.14%),学生对于毕业后的就业信心较足,认为所学专业可以帮助以后就业。

三、存在问题分析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有所脱节

相比于本科院校来说,高职院校学生多集中来自农村地区,其中就有很大一部分是还未完全摆脱贫困的农村学生,从扶贫视阈下看,高职教育对于扶贫的主要作用直接反映在毕业生就业上。为社会提供所需的技能型人才,也是高职教育的基本使命,促进学生快速、优质择业就业,与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也是相符的。因此,高职院校在设置人才培养策略时,更要注重以就业为导向,相应的教学方式、手段都要及时与市场相匹配,使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更具针对性。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还是以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教学方式多采用课堂教学,直接针对就业所需的技能训练较少。学生在校学习到的操作技能少,多停留在书本上,走上工作岗位后还需要适应实际的职业要求,造成学生毕业后无法快速与社会需求衔接的问题。当前,社会发展对于高职学生的需求也不仅满足于职业技能方面,还呼吁培养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其中包括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发展、个人品德等。同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也有助于学生毕业后更好地获得就业机会[2]349-351。

(二)高职教育助力贫困地区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

产业发展是支持乡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农村普遍存在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不足等问题,农村人口现代管理能力差、缺乏市场意识和创新发展,导致即使有好的农产品也难以销售出去,从而阻碍了产业发展。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培养的人才毕业后返乡,能够满足当地发展需求,才能真正起到服务贫困地区经济的目的。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接受过高职教育后,只有小部分学生返乡,反而形成了贫困地区向外输送人才的尴尬境地。高职教育按需培养的前提,就是了解地方企业发展情况,才能根据企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最终使人才能够真正回归,并带动贫困地区发展。而目前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主要是参考区域经济角度,因此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与贫困地区人才需求不匹配的情况。

(三)高职院校对学生择业就业创业意识的引导不足

从调查结果来看,受传统择业观念影响,大部分农村学生更倾向于在城市谋求就业机会,很多高职学生在毕业后宁愿承受生活压力,选择留在城市进入企业成为雇员,也不太能接受毕业后返乡创业或者投身基层脱贫攻坚工作,这与社会和学校、家庭的价值导向有关。调查中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都来自农村,对农村发展情况比较熟悉,本有着先天优势。由于高职院校中的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特色,多流于形式,难以为学生毕业后返乡创业提供有效指导和技术支持。学生家庭缺乏启动资金,在校期间对返乡创业的有利政策难以及时获取,也使学生对返乡创业望而却步。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很多学生对于政策不是很了解,甚至有些享受了扶贫资助政策的学生都不了解。这说明在扶贫过程中,帮扶对象主动了解政策的意识不强,可能会造成学生在学习、就业、创业过程中遇到困难却不知如何利用现有政策的情况。

四、高职院校扶贫的路径优化

(一)完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服务社会、扶贫助贫功能

完善校企合作、订单班等形式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后续就业提供渠道。以职业资格证书、劳动技能证书等作为“敲门砖”,引导学生获得相关专业必需的技能。地方政府可根据当地情况出台相应政策,高职院校要继续拓展与企业交流合作的途径,通过开展校企合作、订单班、师徒制等形式,加强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能够准确把握企业的需求,使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准确衔接,甚至无缝衔接,可以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人才直接输出到企业中去[3]18-19。从扶贫视阈下看,可针对贫困地区学生开办企业订单班,优化课程安排,与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合理安排实习,提高学生技能,也能为学生提供一些勤工俭学机会。

针对贫困地区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意愿,可单独开设侧重技能训练的订单班、师徒班进行教学,多组织学生到就近的乡镇企业、基层组织进行实习锻炼,使学生多了解家乡的发展机会和前景,对未来的就业规划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二)更新办学理念,主动适应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需求

及时更新办学理念,兼顾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在设置人才培养目标时,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相对接[4]11-15。针对贫困地区人才流失问题,积极与对接扶贫地或生源较多的贫困地区政府加强沟通,针对当地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设置招生专业。一般情况下,当地政府对本地产业和企业情况比较了解,以当地政府为桥梁,可以了解到贫困地区真实需求和优势资源,提高人才培养的精准性、科学性。如有需要,可根据院校的条件,结合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针对部分贫困地区设置定向专业招生,以确保高职教育高效发挥精准扶贫功能,帮助贫困地区培养真正有用的人才,实现造血功能。建立有效的贫困学生就业评价反馈机制,跟踪调查贫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情况,根据反馈结果对扶贫专业课程进行优化和调整。另外,高职院校要提高助力扶贫的精准性,就要加强与贫困学生的交流。利用一些网络平台和大数据分析,针对贫困地区具体情况,对学生加强相关专业宣传,结合学生个人兴趣,给出合理的专业选择建议,实现精准招生、精准培养。在自主招生期间,就提前摸底贫困地区学生的专业意向、选择此专业的原因等情况。入校后,为学生在专业调整、参加竞赛、就业方向等方面提供机会和指导。

(三)提高人才素质,确保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受益

学生是贫困家庭永久切断贫困代际的希望所在。因此,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和创新创业意识,才能从根源上杜绝贫困的再度发生。学生毕业后,不管在哪工作,从事什么行业工作,除了必备的技能外,都需要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其中包含很多方面,如学生的个人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对本职业的钻研精神和坚毅品质等。这是企业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不仅要“扶智”还要“扶志”,将“课程思政”“工匠精神”、爱国主义等教育与专业技能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培养学生对职业的热爱,提高学生不断自我学习、自我充电的能力。

高职院校要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可以利用假期开展暑期实践活动,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模拟,或指导学生进行市场调研、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调研能力。熟悉针对贫困学生具体情况,提供针对性的专业选择建议通过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帮助学生提升创业能力和知识。此外,通过多种渠道向学生宣传国家关于扶贫、大学生创业等相关扶持政策,并针对相关政策进行详细解读,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创业。

结 语

高职教育是快速提升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摆脱贫困状况的有效手段,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高职教育在“扶智”和“扶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许多有效扶贫的经验。如今到了精准扶贫决战攻坚时期,高职院校要及时检验自身服务社会的水平,更好地发挥高职教育优势,将扶贫助贫视作是长期使命和责任,确保高质量地助力精准扶贫并取得最终胜利。

猜你喜欢
贫困学生贫困地区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军旅书法家李洪海捐助兰考县贫困学生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