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不分科背景下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探究

2020-03-15 01:53姜世学
高中数学教与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分科文理教师应

姜世学

(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北郊高级中学,200081)

2019年全国各省市相继出台“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意味着新高考改革全面铺开.本轮综合改革显然有利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但是不分文理科,也给现行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作为一线高中数学教师,应及时关注高考改革带来的变化,并积极主动应对这些变化,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一、关注教材及考试内容的变化

文理不分科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将重新修订,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势必作出适当调整,数学教师应及时关注教材及考试内容的变化.

1. 理清教材知识脉络,梳理课程总体结构体系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教材的改革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理不分科后,不仅要关注学科课程标准和各册教材的单元(章节、模块)具体教学内容的增减,更要从建构学科学段整体知识结构体系、沟通知识前后联系、地位和作用的角度来整体把握.

理清整套教材的逻辑线索,能够把全册、单元相关的知识整合起来,整体把握教材体系,并解读具体教学内容的内涵,明确教学重点、难点.

2. 整合教材内容,构建知识网络

文理不分科后,教师应及时整合教材内容,积极构建基础知识网络.

首先,紧扣章节之根本.抓住每章每节的核心概念、主干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对概念本质(内涵与外延)进行解析.

其次,把握核心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孕育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思想是概念的灵魂,是数学素养的源泉;方法是从技能到能力的桥梁,是建立概念间联系的措施,把握了思想方法就把握了一类问题的处理方法.

最后,体会数学知识的联系,做到融会贯通.数学各部分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学生的学习是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为了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内部联系的认识,教师应将不同的教学内容相互沟通,体现数学知识的内部联系,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与本质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二、关注教学对象的多样性与差异性

文理不分科后,针对教学对象的多样化特点,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差异性,调研学情,采取相关策略,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兼顾学生认知风格的差异,分类指导,个别辅导.

1.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学习需求

学习是一个累积性的过程,是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过程.学习任何一种知识和技能,必须以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实现知识的建构.因此,文理不分科后,教师应对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思维、智慧、能力、情感及其发展的可能性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既要了解和分析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及其差异性,也要分析和研究学生的情感态度、兴趣爱好及内在需求,尽可能地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握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

2.关注学生的活动参与和主动发现

文理不分科后的数学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而应该是高度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学生的内在需求及自我实现的驱动力.

首先,教师应提出明确而又适度的学习目标和要求.讲授一节新课之前,应向学生说明学习该内容的目的、任务以及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需要确切知道应该做些什么,将会怎样评价他们,以及学习的结果是什么.

其次,在安排教学活动时,尽可能地让学生主动发现,积极参与,并注意及时反馈与适当评价,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将有助于加强其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最后,学习任务和方式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任务的难度要适当;学习任务应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和现实性,激发内部动机需要学习任务富于变化和有趣,需要学习任务便于学生联系已有的各种经验;同时还应注意学习任务的呈现方式.

3.关注学生认知风格的差异性

文理不分科后,学生的认知风格可能会存在前所未有的差异,甚至存在极端风格偏好的学生.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采用单一的教学策略和教学风格,某些学生可能由于不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而产生学习障碍,因此,根据学生认知风格的差异性,教师要适时调整教学策略.

首先,要识别学生认知风格差异.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发言、回答问题、课堂笔记等环节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风格特点.

其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风格差异.让学生知道学习风格没有优劣之分,帮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认识到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学习更有效果,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第三,尝试多样化的信息呈现方式.注意运用言语描述、图式、投影、多媒体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兼顾不同学生的认知偏好,避免因教师个人偏好固守一种信息呈现方式.

第四,善于运用合作学习.有效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之间通力协作,充分发挥自身及小组成员的学习优势,彼此之间可以交流学习体会,共同探究相关问题,最终形成学习共同体.

三、关注教师情感的投入

教师的情感是以师爱为核心的教育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艺术以及教育风格等因素组成的综合体.文理不分科后,面对学生的较大差异,教师应充分认识自身情感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不断加强自我管理中的情绪调节和情感控制,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积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1.更新教育观念,提升内在人格力量

许多教师坚信,提高学习效果的最好方法是保持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最大程度地让学生“专注”.然而,结果是部分学生对数学产生畏惧,讨厌数学,怕上数学课.因此,文理不分科后,教师应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学生被积极关注的需要,公平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并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其自我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另外,教师在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的同时,应努力提升内在的人格力量.爱岗敬业,乐观自信,富有才识等这些教师内在的人格力量,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也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

2.加强自我管理中的情绪调节和情感控制

首先,做好课前情绪的调节.教师情绪的触发,源于课前或课堂上外界条件的刺激,如数学作业错误严重甚至大面积抄袭作业,前面一节数学课上个别学生的无理顶撞等,都可以造成教师情绪的不稳定,这时课前理性的情感控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其次,保持情绪的稳定.课堂上如遇突发事情,教师应保持冷静克制,保持情绪稳定,抓住时机,有预见性地对势态作出预估,机智灵活地化解矛盾,巧妙地收回学生的注意力.

最后,做好情感偏差的调控.教师面对学生的差异,不能产生情感偏差,不能因为学生数学成绩差而产生反感甚至憎恶,也不能因为数学成绩优秀而偏爱有加,应公平合理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因此,教师应努力做好情感偏差的调控.

3.合理表达积极的教师情感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情感总是以一定的外在形式表示出来,并能够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力量,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使用准确生动的教学语言.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规范、精炼,要富有情感和启发性.教学语言要融入情感,要以自己的丰富情感去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

其次,自然协调地运用身体语言.教师应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爱的微笑去征服学生的心灵;教师亲切的目光,期待而专注的眼神,可以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教师准确适当地运用手势,可以增加教学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因此,运用表情、手势、眼神、距离等身体语言,能有效地帮助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达到增进师生感情,激活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果等作用.

总之,我们数学教师要在前行中不断调整,努力寻求固着点,与时俱进地实现数学课程的育人目标,让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猜你喜欢
分科文理教师应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文理生的battle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平淡考查朴素启发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取消文理分科:听听孩子们怎样说
高中文理分科要不要取消
那朵风干的百合花
杀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