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久祥,夏心雨,柳逸青,施晓琴
(1 上海中医药大学 学(研)工部;2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上海 2014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谁赢得了互联网,谁就赢得了青年。大学生网络生活场域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是高校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高地,具有工具和价值的统一性,作为高校辅导员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顺应大学生从宿舍物理空间转向网络虚拟空间的趋势,主动融入大学生网络生活,锤炼网络素养,提升“看家本领”,最终赢得青年大学生。
对空间问题的认识自古有之,人们最早对空间的理解直接来源于自身感知,例如个体自身占据的某个场所或者生活于某个区域[1],这是一种感性认识。大学生网络空间转向需要高校辅导员从理性层面去理解,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生长点的空间不只具有工具性,还有其本体论意义,空间在事物存在、事物运动之外,同时“与事物及运动分离而独立存在的,它是无限的、永恒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存在”[1]。这种空间转向给高校辅导员融入大学生网络生活提出新的挑战,这就要求他们坚持问题导向,把握问题规律,打造高校辅导员融入大学生网络生活“空间转向”样态。
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是人发展的前提与契机,正如马克思所言“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2],大学生处在“拔节孕穗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处在变动不居的各类环境中,“同吃、同住、同学习”的“三同”机制难免适应不了新时代的发展,尤其在网络空间领域更是如此,辅导员必须提升网络素养主动融入当代大学生网络生活,与他们保持“同向同行”,否则就会发生高校辅导员进驻宿舍物理空间与学生进驻网络虚拟空间“背道而驰”的情境。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网民规模已达8.54亿,位居世界第一,传播方式的巨大变革和舆论阵地的重大转移都要求高校辅导员融入当代大学生网络生活空间。网络空间是思想政治教育拓展的新领域,随着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快速发展,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环境因素日趋复杂,各种价值观与意识形态通过各类自媒体工具不断进入社会、校园及家庭等各领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环境和新挑战。高校辅导员尤其要占领大学生网络生活高地,不仅要进驻学生公寓更要进驻学生网络空间。
主体间性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提出来的一个范畴。主体间性意味着辅导员和学生这两个主体间要相互合作、和谐共存,彼此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3]这种理论突破了哲学上“主体-客体”关系,即非主即客、非客即主的传统认识,开始关注“主体-主体”关系,即互为主体的“双主体”关系。在“人人都能睁眼看世界”、“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通讯社”的网络空间,主体间性表现得淋漓尽致。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在网络生活空间的“双主体”新型师生关系就比较容易确立。大学生作为网络空间主体,一方面充分肯定了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动主体的地位,大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具有主动性的参与,在网络空间具有主观参与和自我教育的主体性,这就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大学生还处在“拔节孕穗期”,在网络空间也存在感性化、情绪化倾向,高校辅导员应打破网络的藩篱,防止“人在隔壁”的现象,主动融入大学生网络生活,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做到价值引领和正能量传递,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高校辅导员要积极培养意见领袖,而不是“沉默的螺旋”,运用新颖的“配方”,精湛的“工艺”,时尚的“包装”,创新内容生产,转变话语方式,增加大学生的获得感。
多维空间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视域扩展,它具有同时性和并置性。无论从地理空间到社会空间,还是从物质空间到虚拟空间,都承载着更多的社会关系、社会要素和社会含义。促进受教育者精神生活空间与行为空间的协调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得以实现的场域,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精神动力和方向指引,助力人类空间拓展。网络空间转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同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空间条件,这种转换倒逼高校辅导员职责扩容,以更好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从现实社会空间到虚拟网络空间的“转换”,亦成为高校辅导员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载体的背景。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转入全新的空间视野,积极探求一种新的“空间转向”,是推动建构高校辅导员融入大学生网络生活“空间转向”样态的必要举措。
后真相时代虚拟空间未必是清朗的“世外桃源”,网络空间日益成为各种社会思潮的竞技场和多元价值观的集散地,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一些境外敌对势力将互联网视为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破坏的前沿哨所,事关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提升。这种相关,一方面指网络生产的思想文化内容均衡丰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美好网络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网络生产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这种内容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尤其主流意识形态与多样化社会思潮在网络空间相互碰撞,相互交织。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在价值多元结构相互激荡的新形势下发挥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思想整治教育与价值引领的职责,就必须加强高校辅导员网络队伍建设,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制高点,掌握网络思想整治教育的主导权,营造网络育人新环境,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使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成为“阿里巴巴的宝库”而不是“潘多拉的魔盒”。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要积极、主动、有为,给大学生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创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社会现代化要求辅导员队伍建设实现现代化。”[4]那么,高校辅导员就要应势而动,主动融入大学生网络生活,勾画高校辅导员融入大学生网络生活“空间转向”样态,“因为依托这一虚拟平台传播的信息及所需体系依然来自于现实世界中人的实际需要。它本身就是另一种特殊形式的现实”。[5]70网络叙事就是借助这一虚拟平台讲述现实生活,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提供场域,这也为高校辅导员融入大学生网络生活“空间转向”样态建构提供可能。
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更好实现需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隐性教育的有益补充,虚拟性和匿名性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辅导员融入大学生网络生活,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成必然选择,因此,高校辅导员融入大学生网络生活“空间转向”样态就有了建构的可能和必要。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独特。一是网络超越传统媒介,将现实需求复制到网络虚拟空间,“带着面具”相互交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真实情感表达,更具隐秘性。二是网络产品生产丰富,场域更加广阔,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可以扩展到师生课堂之外和业余生活,也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交流提供便捷渠道,打破物理空间的藩篱,给大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三是网络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机会后窗”,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网络社区营造观众效应和群体正效应以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高校辅导员由主导变为引导,由灌输变为双向互动,可以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话语体系与大学生沟通交流润物细无声。
网络育人是“十大育人”的一重维度,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高校辅导员可以且有必要融入大学生网络生活,利用网络育人载体,夯实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上海作为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区,为推动“三全育人”工作取得扎实成效,需着力构建一体化“三圈三全十育人”工作体系,筑牢“内圈”主阵地,提升第一课堂育人效果。整合“中圈”,扎实做好十个方面育人工作,围绕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网络育人的第三课堂,调动校内教学、科研、管理、后勤服务等所有环节参与育人。拓展“外圈”,全面推进“开门办思政”。这就要求进一步延伸育人的载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随着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发展和深化,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有效性受到极大影响,作为高校辅导员除了“三同”这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以外,还应利用网络育人的第三课堂,强化“互联网+思政”创新,大力推进网络教育,拓展网络平台,提升网络文明素养,生产网络文化产品,传播主旋律,构建网络思政工作阵地集群,共同形成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与态势,守护好网络精神家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适应网络时代才能留住大学生的“注意力”。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功能正是通过图像这种适应当下社会的乐于被大学生接受的新兴媒体帮助大学生达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图像的凝聚力和亲和力较强,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网络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功能,将文本叙述转化为图像形式,达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以适应“后语言学、后符号学”为载体的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新变革,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高校辅导员应该树立“空间转向”思维,以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引领大学生发展。一方面,网络空间的平等互动性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图像传播,加速主客体转变,促进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另一方面,网络空间的即时性和快捷性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功能的发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高校辅导员尤其要把握和用好网络空间,牢牢掌握大学生网络生活的话语权,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以做好学生工作。
精准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关键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应网络需要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影响的理论。网络作为人类科技成果的出现,势必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给人类的思想行为、生活方式带来重大变革。新时代网络表现出不同的样态,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可划分为共享式平台,如微信群等;嵌入式平台,如贴吧等;发布式平台,如微博等。这些都是顺应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极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同以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线下交流不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线上交流的方式,呈现出不同的形态。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形态进一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和基本规律,充分利用网络形态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大学生行为管理是学校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成效决定了学校宏观管理目标的实现。[6]“网络与现实社会的融合,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拓展新的空间,增大其涵容量。”[7]网络空间是一个流动的、交互的、不断生成的社会性空间,有利于共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创新工作手段以及转变工作方式,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可接受性。网络空间的多重场域化使得高校辅导员要扮演多样的角色和采取灵活对策规范大学生行为,通过社会动员赢得大学生信任,进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增加大学生的获得感,权威生成就自然而然,这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形成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进程,获得大学生的认同。诚然,在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同时,高校辅导员既要克服“新技术恐惧论”也要克服“新技术万能论”两种倾向。
社会动员是高校辅导员融入大学生网络生活“空间转向”样态的内在要求。人的思想、心理、态度和价值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动员客体主动参与重大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变化,这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过程,高校辅导员需要通过“社会动员”融入大学生网络生活来描绘“空间转向”样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辅导员不能以“老夫子”的姿态和“小马过河”的心态固步自封,要强化社会动员,注重培养“意见领袖”,传递网络新产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引领大学生积极改变。一是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网络能力建设。一方面要培养高校辅导员网络意识,另一方面就是要增强高校辅导员运用网络的能力。高校辅导员要主动适应全媒体时代,将信息技术运用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辟网络阵地,动员凝聚青年大学生。二是注重网络文化建设。网络文化是社会动员的内核。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生产高质量的网络产品,运用网络叙事做好社会动员,为大学生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三是用好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社会动员的有效介质。信息化时代,就要求高校辅导员掌握在网络上与大学生沟通艺术,使他们从“看不懂”、“不会说”到“看得懂”、“愿意说”,学会运用网络语言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和亲和力大有裨益。
信任构筑是高校辅导员融入大学生网络生活“空间转向”样态的可信变量。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复杂的动态变量过程要素及其关系当中,信任始终发挥着融合贯通的作用,这主要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构筑信任融入大学生网络生活来描绘“空间转向”样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任构筑不是“机器”到“机器”,而是用“匠心”暖“人心”,提升网络育人的温度。一是网络主体协同“聚人心”。网络空间具有天然的平等性和互动性。描绘“空间转向”样态需要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构筑信任桥梁,通过各路育人主体协同合作,平等交互,同向同行,凝聚人心,主动融入大学生网络生活,共同致力于大学生成长成才。二是网络空间场域营造“暖人心”。高校辅导员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可以润物细无声地感染学生,最终赢得学生。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网络产品良莠不齐,高校辅导员可以充分利用全媒体为大学生提供向上向善的文化大餐,这种网络参与互动,潜移默化特质能够更好地凝聚共识,温暖人心,赢得青年大学生的信任。三是网络生活评价“贴人心”。大学生的网络生活质量高低不能单向的以学习成绩为指标,应综合考量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贴近大学生的心声,获得他们的信任,这一动态过程既要凸显师生“双主体”地位,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又要体现正确的价值导向。
日常生活是高校辅导员融入大学生网络生活“空间转向”样态的微观建构。它反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过程,在日常生活中融入价值观念。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加强主题教育网站、“两微一端”建设,制作传播符合大学生成长需求和认同取向的网络软文化,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运用大学生喜欢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简言之,就是要推进传统媒体现代化,现代媒体矩阵化。描绘高校辅导员“空间转向”样态需要高校辅导员通过走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走进班级、走进宿舍,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展开,回归生活世界。一是从生活出发,注重情感接纳,突出育人主体。大学生班级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最小单元,学院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层组织机构,宿舍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空间的多重场域延伸过程中,要突出大学生这一育人主体,让大学生成为网络空间的主人,使网络成为价值引领高地。全媒体时代尤其要注重情感接纳,倾听大学生网络进程中的自我表露和发展诉求,高校辅导员要超越“人-机”对话,构建“人-人”对话长效机制,主动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积极适应打造大学生现实世界和网络虚拟空间双重需要的新型师生关系。二是在生活中展开,力求内容创新,强调用户体验。离开日常生活,高校辅导员融入大学生网络生活“空间转向”样态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描绘。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通过微信、微博和移动客户端建设,坚持“内容为王”,打造品牌,高校辅导员要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家”。三是回归生活世界,把控网络舆情,构建长效机制。“空间转向”样态的着力点要体现在育人上,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最终要从虚拟实践走向现实生活,高校辅导员要注重网络舆情,正向引导大学生,使他们成为生活世界的意见领袖,更多引领青年。
权威生成是高校辅导员融入大学生网络生活“空间转向”样态的合法认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直接关系着网络育人的实效性和合法性。它的权威性不仅体现在作为意识形态的实践活动、特殊的与人活动,还应包括学生工作的价值吸引力、规范性、实效性等内生力量。这种权威性不是高校辅导员的“话语霸权”,而是大学生的自愿信服。高校辅导员的优势地位使自己“天然地”拥有这种权威,当大学生的需求与辅导员的供给高度一致时,这种权威就自然生成。高校辅导员不仅要提升自身人格魅力,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要树立好权威,运用好权威,维护好权威。一是利用互联网创新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高校辅导员通过互联网丰富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传播渠道,帮助大学生补足精神之“钙”,有助于权威的树立。高校辅导员借助互联网弘扬红色文化,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对社会热点作出积极明确回应,引领青年大学生。二是整合媒体资源,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受限于师资队伍不足、教育方式陈旧,高校辅导员可以运用好权威整合新媒体资源丰富心理教育路径,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心理委员-辅导员-心理咨询中心-学校”四级信息网,帮助大学生树立养成的心理。三是通过谈心谈话进一步走进大学生的网络生活。谈心谈话是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工作最有温度的方式方法。当代大学生运用网络且乐于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情绪,这体现了网络的匿名性,但是不能完全呈现所有学生的心声,这就需要通过谈心谈话进一步走进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拉近师生距离,更能提升大学生信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