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珍磊,卜 婷
(蚌埠医学院 临床医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其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校辅导员在高等教育场域内扮演着重要角色,担负着学生健康成长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引路人责任,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和管理作用,其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深刻影响着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因此,高校研究型辅导员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意义。
长期以来,辅导员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不足,尤其是科研能力不强,影响了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极力倡导教师参与科学研究,他认为只有通过科研才能使教师获得尊严[1]。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从事科研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改进实际工作,增强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新时代高等教育质量提升需要发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合力,尤其是发挥与学生联系最为密切的高校辅导员的育人作用,学生工作的形势变化发展要求高校辅导员的转型模式从传统型转向研究型[2]。高校研究型辅导员从工作理念和方法上讲主要是指在高校的育人工作中,围绕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通过循环的研究反思过程,破解育人难题,能够不断把握育人规律和方法指导工作实践,更好的提升育人质量的辅导员。高校研究型辅导员具备实践性、强烈的问题意识、反思意识、终身的学习意识等特征[3]159。
高校研究型辅导员是时代不断发展的产物,其重要角色的演进决定着培育的必要性。1953年,清华大学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创立了政治辅导员制度,主要是选拔“又红又专”的学生干部从事教学、科研和思想政治工作。60多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校辅导员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与西方国家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相比,我国的高校辅导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时代的进步发展促使人们对公平而有质量的高等教育需求不断提升,对高校辅导员的角色、身份、地位和职能等的认知不断深化,经历了政治辅导员、事务型辅导员、学习型辅导员到经验型辅导员等角色认知的转变。进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辅导员工作的难度不断增加,需要辅导员通过提升研究水平和能力来增强岗位胜任力。人们对辅导员在学生成长发展中的责任与使命有了更高的要求与期待,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了高校的重要任务,使命呼唤担当,高校研究型辅导员的培育对于高校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形势和新任务,为了破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在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教书育人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基础上,高校加强对研究型辅导员的培育具有深远的价值意蕴。
高校研究型辅导员的培育是推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对辅导员的研究能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将辅导员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明确了研究型辅导员培养的方向。其中要求中级辅导员具备一定工作经验,培养了较强研究能力,能够在相关工作领域具备研究分析及处理问题能力,并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而高级辅导员则对研究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某一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成为该领域内的研究专家,需要主动地思考研究、开展调查研究,同时还要研究和把握相关领域的教育规律,运用规律去指导教育实践[4]。为了适应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需要,2017年教育部进一步修订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了辅导员的九大工作职责,要求辅导员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参加相关学术交流活动与课题研究,体现了研究型辅导员培养的趋势。国家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显现了研究型辅导员培育的政策性导向,有利于丰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和理论支撑,增强辅导员工作的职业认同和专业权威,进一步促进辅导员队伍向职业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辅导员作为高等教育场域内的重要一环,其职业认同感和自信心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从目前辅导员对职业的认同和信心上看,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随着工作年限的延长,不少辅导员对工作的热情呈现出递减趋势,而一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未能实现“待遇有保障、工作有条件、发展有空间、干事有平台”的要求,造成了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和自信心较低。高校辅导员职业缺少相对稳定的理论和知识体系,造成了学生工作任何人都可以去做的“假象”,职业的权威性较低,因而辅导员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要很难得到满足,职业认同感较低,职业自信心有待提升,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现象,转岗、跳槽现象频发,队伍的稳定性较差。针对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高校通过加强研究型辅导员的培育,让辅导员开展经常性的研究反思,在某些学生工作领域有所研究专长,增强学术话语权,并努力成为专家,有利于辅导员转变认知上的偏差,正确认识自身价值所在,进一步明确个人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工作中的极端重要性,进而明确个人角色定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高思政工作的科学性,不断从学生工作中提升获得感和成就感,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自信心。
高校研究型辅导员的培育是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和水平,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方法的改革创新,增强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和时代感,提升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获得感的重要举措。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指出要构建“课程、实践、科研、网络、组织、文化、心理、服务、管理和资助”等十大育人体系[5],每一项育人内容都与辅导员紧密相关,具体功能的实现都需要发挥辅导员在育人体系中作用,对辅导员的工作理论与实务提出了较高要求。辅导员是高校中与学生联系最为紧密、关联性最大的人,具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工作的独特优势条件。在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待研究的问题资源丰富多样,如果能够将自身遇到的问题提升到研究层面,从实践上升为理论,进行经常性的研究与反思活动,对提高自身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而自身科研能力的增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提升又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高校研究型辅导员的培育有助于辅导员围绕十大育人体系,以问题研究为导向,加强对育人内容的研究,遵循育人规律,以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和水平。
高校研究型辅导员的培育需要发挥好高校的“外向用力”和辅导员自身“内向用力”的双重作用,多措并举,完善和保障研究型辅导员的培养机制,推动辅导员队伍向高质量发展。
研究型辅导员的成长发展需要高校建立良性的生态保障系统,为研究型辅导员培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要完善选拔机制。《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对辅导员选拔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做了明确要求,但多数高校在招聘时对从事辅导员职业所需要的条件认识不一,没有统一标准,缺乏对应聘者研究水平和能力的考察。因此,研究型辅导员的培育要从选拔的源头上做起,可以将应聘者的科研情况纳入综合考察指标,对于科研水平较高的应聘者优先考虑聘用,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保障研究型辅导员培育的根基;其次,要完善科研保障机制。在辅导员培养阶段,要注重构建辅导员科研素养提升保障机制,积极推荐辅导员参加国家、省级和高校三级培训、鼓励辅导员攻读相关专业博士学位、课题申报向辅导员倾斜性、选拔优秀辅导员参加国际国内学习交流或研修深造等措施,为辅导员研究能力的提升广泛创造条件,营造研究型辅导员培育的良好科研氛围;最后,要健全激励评价机制。激励评价机制是引领研究型辅导员培育的方向标,对激发辅导员研究的热情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高校对一些开展科研工作出色的辅导员应健全激励机制,通过授予“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辅导员年度考核评优、科研成果特别出色的辅导员破格晋升、提高科研成果物质奖励等措施,鼓励辅导员积极参与科研[6]。
辅导员职业发展的路径可以在职务职级上实行“双线”晋升,但无论是行政发展路线,还是教师发展路线,对辅导员的研究能力和水平均有要求。虽然辅导员在晋升职称时“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注重综合考察工作实绩和育人实效,但对科研成果依然有较高要求。多数辅导员学科背景构成复杂,缺少思想政治教育或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进行跨学科研究并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实现科研水平提升难度较大。不仅需要辅导员不断地积累工作经验,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知识,还要在研究的思维范式上出现较大改变,仅靠辅导员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研究反思尚显不足。迫于职业发展的现实需要,部分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比较薄弱的辅导员陷入了研究需要与研究能力不匹配的困境。针对当前研究型辅导员培育的现实困境,高校应积极搭建辅导员科研交流平台,围绕辅导员工作职责,基于某一领域组建辅导员研究团队、搭建辅导员学术沙龙、成立辅导员名师工作室或辅导员工作协会等形式,打造辅导员发展共同体,发挥专家型辅导员传帮带的作用,促进辅导员研究水平的提升。辅导员发展共同体是具有共同专业发展兴趣和要求的辅导员交流、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一个平台[7]。发展共同体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相契合,是整体性思维的智慧,群体内成员基于共同的价值目标,而非个人利益的诉求,以“互利、合作、发展、共赢”为核心理念,着眼于群体成员的发展进步,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
同时,高校研究型辅导员的培育要积极打造辅导员发展共同体,基于提升研究水平和能力的价值目标,在共同体内辅导员之间有较高的身份认同,归属感是辅导员共同体的情感特征,辅导员之间不仅是同事关系,更是共同发展的伙伴关系,彼此信任,密切合作共生。其中研究能力和水平高的辅导员是决定整个共同体发展的核心人物,要树立整体性思维,具备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指导帮扶其他辅导员成长进步,与此同时群体成员之间在研究水平和能力提升上要多通过学术平台进行经常性的交流与合作。研究型辅导员发展共同体的良性运行需要形成自己独特的组织文化,包括共同体成员普遍认同和遵循的核心价值观念、精神品质、伦理规范等内容,组织文化功能的发挥将为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保障。打造研究型辅导员发展共同体,最终获益的不仅是共同体内的成员,最终落脚点在于育人质量的提升。通过发挥辅导员自身的“内向用力”和发展共同体的“外向用力”的双向作用,打通研究型辅导员培育的“最后一公里”。
高校辅导员要主动适应时代变化发展形势,尤其是要根据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思想政治状况,敏锐地把握问题,及时更新工作理念方式,提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研究能力,解决育人实践中的难题,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辅导员工作的理念方式应由经验型向科学化转变,[8]需要辅导员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超越传统经验的束缚,加强实践反思探索,在育人行动中提升研究能力和意识,树立“在行动中教,在行动中研究,在行动中要求进步”的实践反思意识。辅导员行动研究是辅导员身处于立德树人的教育情境之中,为提高对所从事的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育人实践活动的理解进而提升育人质量所进行的反思研究。行动研究是培育研究型辅导员的重要措施,对提升辅导员的研究水平和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辅导员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前沿,具有开展行动研究的独特优势,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活动中可以研究的问题资源丰富,包括大学生的学业、情感、心理健康、人际关系、职业生涯规划等问题。辅导员进行行动研究首先需要具备的就是问题意识,问题是研究的开端,如果缺乏对问题的敏锐性判断,就很难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陷于机械处理琐碎性事务的泥潭;其次要具备实践意识,实践是深化对研究问题认知的来源,辅导员研究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研究活动中,辅导员既是活动的参与者,又是活动的研究者,这种“主体二重性”要求辅导员在研究中以实践为导向,主动深入到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研究解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增强人文关怀;具备反思意识,反思是辅导员对自身育人工作的总结和提升,既有对过去工作的批判与审视,又有对未来工作的改进与规划,是提高研究水平的关键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