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寿
(福州大学 紫金矿业学院,福州 350108)
自媒体时代,微信、微博、QQ、快手、抖音等网络社交APP正深刻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模式和行为习惯,大学生的社交活动和信息交互日益呈现出“圈层化”趋势。“圈层化”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必然引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解构、重塑与升级再造。
“圈层”一词在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的“圈层式空间结构理论”中被首次提出。该理论认为:应以城市为中心,以“圈层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推动区域经济。目前这一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生态学、医学、地理学、社会学领域。在国内,20世纪40年代费孝通运用差序格局理论对圈层这一概念进行了研究。费孝通认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总是喜欢与相似地位、境遇或兴趣爱好的人交往,从而也就形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圈子”。这一过程又因血缘关系、地缘差异、经济水平、政治地位、文化水平的差异而显示出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随着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人际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媒介的技术革新,网络已经超越了工具范畴,成为了一种环境,工具可以选择用与不用,环境其让人无所遁形,大学生的社交活动逐渐由线下转移到线上,特别是即时通信工具、社交网络应用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具有相同特性、兴趣、需求的大学生在网络上相互交集、互相联系,进行社交往来和信息交互进而形成了一个个核心稳固、联结紧密的网络聚合体。网络聚合体又因为亲密度和黏合度强弱之分展现出层级区别,呈现出层级架构,大学生网络社交和网络信息的层级化愈发显现,网络圈层化加速形成,大学生网络“圈层化”由此得名。
1.网络信息圈层化。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量十分庞杂,但是借助搜索引擎和大数据分析精准推送,互联网定制化服务仍然可以满足大学生个性化需求,大学生已然习惯将关注点放在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由此形成个体为中心的信息圈。而根据个体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的不同,最终又形成一个以大学生用户为中心,影响程度不同的网络信息圈层,越接近这一圈层中心的信息对大学生影响力越大。
2.网络社交圈层化。身处自媒体融合大发展的当代大学生将网络作为参与社会交往、彰显社会存在的重要渠道,他们以兴趣爱好、地理位置、价值取向等为标准自主选择交往对象,自发参与到诸如微信朋友圈、QQ空间、直播等兴趣型网络社群中。与此同时,大学生经常在诸如亲友或同学的关系型网络社群、学习或工作的事务型网络社群等不同社交圈子中穿梭往来。这些网络社群又根据亲密度强弱形成一个以大学生用户为中心的网络社交圈层,越接近这一圈层中心的人员对大学生吸引力越大。
大学生网络信息圈层化使得圈层内大学生彼此间信息关注同质、信息解读趋同,进一步强化个体间的身份认同,进一步增强了网络社交圈层的黏合度。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使得圈层内大学生相互间的社交互动增强、社交信任增进、进一步加速了网络信息圈层的流动。可以说,两者互为作用促使大学生网络“圈层化”现象日益明显。
1.大学生网络“圈层”相对稳定,具有组织性。大学生更加热衷于关注和走近兴趣相仿、需求相同、能力相近的个体,一旦在网络发现彼此存在着相似、相同的表征特点时,会迅速构建联系,主动融入“圈层”中。正是因为高度的自我决策和主动参与,促进了个体心理上对所在“圈层”负责的心理暗示。也正是因为“圈层”内部高度的同质性,大学生在相对稳定、私人订制的网络社交圈层里有更强的安全感,更乐于展现真实自我,内部成员之间亲密度更高、信任感更强,更容易形成志趣相投的圈层文化,更容易促使群体步调一致,并最终形成黏合程度高的强关系群体。因此,从内部看大学生网络“圈层”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代表了一种个体化时代的组织形态,显现出组织性体征。
2.大学生网络“圈层”相对自我,具有排他性。第一、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的排他性。大学生对网络社交的选择完全是依据个人需求和判断进行,网络社交“圈层”建立初始通过“邀请”和“准入”的方式与志趣相投的人建构关系,网络社交“圈层”发展过程通过“拒绝”、“拉黑”和“退出”的方式阻断与不相同的人构建联系。正是因为网络社交以我为主的特性,使得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内”与“圈外”泾渭分明,具有较强的排他性;第二、大学生网络信息“圈层”的排他性。大学生在网络“圈层”中的活跃程度、亲密程度完全由自己把控,信息交互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正是因为自我选择容易导致个体对所在圈层的高度认可,更热衷于从“圈层”内部选择和获取信息。与此同时,大学生对“圈层”外信息关注度不高、信任度不足、参与度不够,甚至容易对圈外信息自动过滤和屏蔽,表现出对“圈层”外信息较强的排他性。网络社交“圈层”的排他性加剧了网络信息“圈层”的排他性,而网络信息“圈层”的排他性则固化了网络社交“圈层”的排他性。大学生网络的社交“圈层”和信息“圈层”相互作用,具有较强的排他性。
3.大学生网络圈层相对同质,具有私密性。大学生网络圈层多是建立在共同兴趣、相同经历基础之上,用户间身份认同感强,圈层内的信息传播更多的是一种基于共同价值判断、表达共同行为理念的群体互动行为,容易形成圈层特有的语言文化和特殊的话语体系,以此确认独特的自我社会存在形式。也正是因为个体高度的同质化,加上特有的语言和特殊的话语,形成了一个个看似脆弱、但鲜有被打破的圈层,让身处不同圈层的个体感受到你我之别,泾渭分明。形式上无限开放的网络空间逐步变为相对封闭的虚拟世界,大学生网络圈层的信息可以在在内部以网状型快速扩散,但对圈层外的人而言却具有较强的私密性。
由于具有共同爱好、价值取向,大学生网络“圈层”同质化高、私密性强,大学生私密信息仅在同质圈层中表露。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网络新环境下如果不能及时转变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在面对纷繁陈杂的网络话语体系时就容易缺乏梳理、筛选的能力和包容的心态,进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地位被解构、主导地位被削弱,出现进不了圈、说不上话的现象,逐渐被大学生视为“圈外人”而隔离和排除在他们的网络圈层之外,主流信息和主流价值观难以与大学生圈层信息产生同频共振,久而久之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失位。
大学生网络“圈层”有其自身的文化、话语、话题,它的排他性带来了身份区隔、认知分层,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藩篱。主流意识形态如果没有足够的传播动力、传播能力、传播效率,很难渗入网络“圈层”内,辐射、影响和引领大学生。这就导致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圈群中“失位”“失声”,使得“非马”甚至“反马”的意识形态有机会占领主流意识形态尚未进入的网络圈层,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缺位。
大学生网络“圈层”信任度高、认同感强,他们习惯对“碎片化”信息进行“浅层化”阅读和“肤浅化”思维,在所谓“知根知底”的社交心理作用下,往往不深究信息来源与内容而盲目转发,导致信息可以无门槛地点对圈、圈对圈网状矩阵型流动,并通过不断的转发再转发,圈圈外扩、涟漪传递,呈现出跨级别、跳跃式的多层次、裂变式传播,话语影响力呈几何级增长。其中不乏虚假、低俗、违法的负面信息在圈层内部裂变式聚焦和圈层外延病毒式传播。而且,长期接收高度同质化信息,会出现看似信息交流频繁,实则身陷信息孤岛,进而出现全面认知不足和片面信息过载的困境。思想政治教育者如果没有有效渗入圈层内部进而高效地进行网络行为和网络信息研判,就会导致“网络异见”在众多的信息洪流中不被及时发现和过滤,引发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造成群体极化现象,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者监控错位。
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积极转换思路,运用互联网思维实施流程再造,客观分析、准确应对网络“圈层化”给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和挑战,积极作为,主动融入圈层、积极扩大圈层、有效提升圈层。
1.转变观念、融入圈层、走进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强化互联网思维,遵循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主动适应自媒体环境和圈层舆论场域的变化,以生为本,从大学生用户的个性发展、全面成长的需求出发,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信任学生,关注学生的基本保障需求、学习成长需求、社会参与需求、精神发展需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吸引力。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重视学生话语权,大力培育良性互动机制与互信氛围,真正变单向传话为平等对话,善于倾听学生心声,增进师生情感交流,使得大学生在圈层中面对教育者肯说话、敢说话、说真话,真正打通话语渠道,实现全面互联互通,打造开放和谐的圈层生态系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领,在圈层中面对大学生敢发声、善发声、巧发声,避免成为圈子里的“圈外人”,能够真正融入圈层中。
2.转变话语、融入圈层、贴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穿越圈层化障碍完成情感共鸣、实现价值引领,必须契合大学生群体的外部环境要素与内在心理特征,贴近大学生群体的生活学习与实践体验,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坚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话语的时代性,顺应时代潮流、反映时代要求,将网络化话语方式与传统话语方式进行有机结合,注意契合大学生群体个性表达、价值诉求的网络用语中的积极因素,适时将大学生所关注的文化元素、时代元素有机融入、科学表达,用网络语言让大学生产生亲近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师生角色距离。要坚持网络思想政治内容的生活化表述,使其更加符合大学生的社交风格、思维方式与表达习惯,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生动起来、鲜活起来,把语境化为心境,逐步形成价值认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圈层的黏性,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1.内容为王、再造圈层,吸引大学生。面对自媒体时代“内容为王”的受众价值诉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主动增强话语整合能力,形成大学生对主流话语的黏性。不同圈层的大学生的思想、需求、认知可以是不同的,他们对教育的内容、方式、载体的需求也可能是不一样的,在网络圈层化背景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遵循“个性体验、内容为王”的建设理念,承认个体独特性,尊重个体差异性,借助互联网的技术支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教育教学大数据和日常服务管理大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发现、挖掘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交、思维兴趣点,关注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和发展趋向,健全完善各生态圈层大学生群体的模型,全面掌握各群体大学生的知识把握、思想困惑、价值选择、思维习惯,继而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提供分层化、差异性内容,开发出既有丰富内容又有层次区别的平台内容以形成焦点、打造爆款,并围绕这些平台形成新的社交圈层,以此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多元中主导方向,在多样中引导方向,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更好地发挥价值引领作用。
2.数据整合、再造圈层,服务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内容只有最大程度地接地气、生活化,从大学生最关心、最困惑、最切身的具体问题出发,用个性化服务的传播关系替代过去集体化的大众传播,才能在网络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吸引大学生眼球,被大学生所关注、了解、接受、认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运用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抓取和数据整合,挖掘网络圈层中大学生群体的价值需求与行为倾向,主动回应青年需求,精准投放内容,加强学业指导、心理咨询、职业规划、情感引导、法治教育、生活服务、后勤保障等内容的供给,整合校内网站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并利用大数据的运算,分析每个终端用户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给大学生“一对一”或者“一对多”提供更为完善的服务,推送更有吸引力、更具价值的网络信息,吸引大学生主动加入由高校主导的网络圈层,不断升级和扩充新圈层。
1.议程设置、提升圈层,引导大学生。在网络阅读时代,话语主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阅读者想什么和怎么想,从而影响话题受众的思想、行为和价值取向。主动进行议程设置,主动发声、把握有效话题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手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敏锐的信息筛选、甄别、研判意识,对网络圈层中、现实社会里、校园环境内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及时做出回应,及时将热点包装成标题鲜明、吸引力强的爆款话题,营造氛围,吸引大学生关注与讨论,有效把握舆论方向,指引网络圈群议程或话题走向,克服思想政治教育“你进我跟”的被动局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导权。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运营,加强主流价值观的柔性传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内化为符合大学生群体价值诉求和心理特征的专题内容予以浸润和渗透,使大学生在润物无声中接受思想引导与价值传递,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网络圈层”把话讲好。
2.意见领袖、提升圈层,引领大学生。网络圈层化使得网络传播日益呈现去中心化的特点,但网络圈层因“价值观而聚合,以兴趣点而分众”,每个圈层内部同质化程度高、社交联系强,容易产生话语权威体系形成“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处于网络社交圈层内的中心位置,在凝聚圈群共识、构建圈层文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者要注意借力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和优势,在学生党员、学生干部长期积累的感召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知识能力、兴趣爱好不同,将他们融入不同圈层中培养为意见领袖,并通过他们加强不同圈层的情感互动、思想碰撞,拓宽不同圈层中学生群体的认知边界,引领大学生在圈层化社交生活中理性思考。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加强圈层信息的监控与反馈,及时发现、过滤不良信息。一旦发现舆情热点事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及时向意见领袖提供事件权威、客观、真实的信息,引导“意见领袖”在圈层中的主动、负责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因势利导进行思想引导,推动圈层中公正的群体意见的形成,彰显思想政治工作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