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
摘 要:“仁”与“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髓,也是塑造高中生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将历史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学生在体验历史兴衰、感悟人生哲思中启迪智慧。
关键词:高中历史;“仁”、“爱”精神;文化育人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在历史教学中,除了对历史学科知识讲解外,还要注重学生良好思想道德情操的培养,从文化育人视角,挖掘历史教学中的传统文化要素,让学生从“仁”、“爱”精神中,获得美的启发。
一、挖掘史料,展现历史中的大爱
在高中历史中,“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等章节知识点,以文化为媒,细数历史知识。我们可以梳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炼“仁爱”精神,让学生从“仁爱”体认中获得文化自信。史料的挖掘是最有效的教学内容,也为学生触摸历史,深悟文化创造了条件。一些地方的古街、古巷,作为历史遗存,却向我们揭示了历史中的大爱本色。如赈济公所巷、互济巷,盲人救济处、育婴堂等慈善机构;京口救生会,以“救涉江覆舟者”为宗旨,一旦发现江面有翻船,立即派红船救助,一路鸣锣开道,所有船只避让,最大限度救助翻船,凸显对生命的保护。从这些史料中,都折射了善行的价值。尽管行善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各种各样的慈善机构,向我们展现了“大爱”。学习历史,要挖掘历史中的优秀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精神、慈善品行,成为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色,对于当代每个青少年,都应该体认历史中的优秀文化,从文化传承中获得优秀品质。真实的史料,营造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情境,历史知识并非久远不可捉摸,从这些史料素材中,让学生获得情感共鸣。“仁爱”精神所传递的“大爱”品格,让每个中学生从历史与文化中,领略独特的精神体验,体会到中华民族优秀美德与传统。
二、探究“仁爱”精神,促进学生内在修为的养成
自古以来,对“仁爱”精神的倡导可谓是各有千秋。孟子提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得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由此,对孟子的“四心”与儒家的“仁爱”思想有何关系?杨雄提出“人笔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自爱,仁之至也;自敬,礼之至也。”从杨雄对“仁、爱”的理解,其前提是什么?在《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孝经》中有云“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孟子》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从这些材料中,对比“仁爱”思想,探究其精神内涵。在课堂上,我们以“仁爱”名言为讨论话题,让学生从阅读、思考、分析中,弄清楚“仁爱”品行的文化价值,从儒家思想上,来解构“仁爱”精神。只有“仁”才能为人,学生从孟子的“四心”中,了解人的本质特征,进而加深理解儒家的“仁爱”思想。承认人的独立人格,明白仁爱的操守品行,要从“做好自己”开始,行人立足之本。通过辨识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运用唯物史观来看待历史,从中感受文化的多元性。对儒家的“仁爱”思想,与道家的“劝善”思想、佛家的“慈悲”思想进行横向关联,让学生体认“仁爱”的养成,要从内在的修为中不断建树。“仁”、“爱”作为传统文化,对一个人的成长意义深远。围绕历史文化,解析史料,从中梳理“仁爱”精神,让学生从中领会“仁爱”、“慈善”的现实意义,并从生活、学习中,践行“仁爱”精神。
三、以文育人,让学生践行“仁爱”之德
对“仁”、“爱”的体认与学习,重在落实到行动中。高中历史教学在探究文化育人中,更要引领学生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践行“仁爱”品德。《孟子·公孙丑》中有云“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从中来看,“与人为善”是中华传统美德,但在现实中,有两种观点:一是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怎么对待别人;另一种是你想别人怎样对待你,你也要怎样对待别人。围绕该话题展开讨论。通过辩论的方式,让学生从传统美德中进行自我体悟,让学生理解“如何去对待他人”。接着,导出“为蚂蚁引路”小故事,有一个小女孩,蹲在地上,用小草为蚂蚁引路。当问之为什么这样做时,小女孩认为,蚂蚁与同伴走散了,找不到路了,我要指引它找到同伴,只有这样,蚂蚁才有继续生存的机会。从小女孩的行为中来看,她是在行善吗?如何看待她的行为?对你有哪些启示?由实例故事,让学生讨论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积德行善”?让学生透过历史,从文化视角来践行“积德行善”。
总之,历史教学,不能停留于历史知識的讲解,更要运用历史辩证思维,挖掘历史学中的文化资源。“仁爱”精神是传统美德,要从弘扬国学文化,知德并举中,让学生走进历史,洞悉文化,提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徐赐成.历史教育的核心价值及其构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2(12):1-9.
[2]史良.历史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0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