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 妙,朱丛杉,李增科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徐州 221116)
逃课是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非理性自发行为,高校为了制止这种不当行为,出台了很多措施进行管理,比如:上下课双点名、软件打卡、缺勤扣分等,并将上课考勤和素质分挂钩,也就意味着逃课会使大学生最关心的奖学金和各种评优受到影响,当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影响时,大学生便不得不减少自己的逃课行为以降低逃课成本。自此,大批学生开始进入课堂逃课,即“隐性逃课”。学术界一般把逃课分为“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我国学者周琦[1]最早对两者进行了界定:“显性逃课”指学生没有正当理由而不去上课;“隐性逃课”指学生按时来上课,似乎也在认真听课,但实质是“形在而神不在”,从不听老师讲课,只顾自学其他知识(如英语、计算机等)。当前,“隐性逃课”现象较为普遍,“隐性逃课”行为已成为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一大障碍。本文基于大学生“隐性逃课”的文献研究和个案访谈,深入分析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原因,旨在提出预防和控制大学生“隐性逃课”的措施。
国内关于“隐性逃课”的现状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及课堂观察等方法展开。郎佳[2]通过对全国6所高校的600多名学生调查发现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普遍存在,有近七成的大学生一半以上时间在“隐性逃课”,且“隐性逃课”现象在学校及课程类型上存在变量或者维度上的显著差异,普通本科显著高于重点本科,公共课“隐性逃课”人数大于专业课,专业必修课隐性逃课的人数最少,公共选修课隐性逃课的人数最多。杜小丽[3]对湖南省6所高校的602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隐性逃课”率远高于“显性逃课”,其中在性别、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45.8%的学生认为“隐性逃课”对期末考试成绩没多大影响,而54.2%的学生认为对考试有影响。29.79%的学生对“隐性逃课”持赞成态度,33.22%的学生持中立态度,36.99%的学生持反对态度。张晶[4]等对河北农业大学400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隐性逃课”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学习其他科目、赶作业、玩手机、听音乐、睡觉、看杂志、小说、发呆、聊天等。马雅菊[5]基于学生视角对468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不同性别和生源地的大学生“隐性逃课”比率基本相当;“隐性逃课”随年级逐年上升;学生干部的逃课率普遍高于普通大学生;“隐性逃课”时间从早到晚呈上升趋势;大部分人在“隐性逃课”期间是用手机上网或者睡觉发呆。由此可见,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普遍存在,远高于“显性逃课”,且更具隐蔽性、危害性;学生“隐性逃课”形式多样,原因多种,学生对此态度不一。
从系统科学的复杂性角度来考虑,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产生的原因无疑是多重且复杂的,笔者主要从大学生个体心智的不成熟、教师专业素养的缺乏、高校教学管理体制的不健全等角度来探究其原因。
首先,开始全新的大学生活,学生需要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并根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然后逐步落实。然而,很多学生习惯了中学时期被动的学习方式,进入大学后没有一个清晰的自我认知,没有树立短期和长期的学习目标,一味沉浸在大学的欢乐之中,且部分学生生活方式不健康,熬夜打游戏、玩手机,导致白天上课精神状态不佳。长此以往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自然而然也就容易“隐性逃课”。
其次,部分学生缺乏独立精神,缺少对自己负责的意识。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在长辈的护佑下长大,缺乏独立生活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自控力较低,不够自律。部分学生的高考志愿是在父母的“指导”下选择的,自己对所学专业并不是很了解,填报志愿之前也没有深思熟虑,不清楚自己的兴趣志向所在,于是选择了一个自己并不是真正喜欢的专业,学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由于大学转专业比较困难,有的学生因为转专业得不到支持或者怕麻烦,只能勉强继续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对老师和专业带有负面情绪,所以经常“隐性逃课”。
最后,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逐渐增大,有些学生受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不良影响,目光不长远,只注重眼前利益,选择课程功利性表现尤为明显,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就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他们会对各类课程进行主观评估,专业课一般直接和自己未来的工作相关,管理也相对严格,一般重视度和参与度较高,而公共课、选修课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便在课堂上自学与考证相关的知识或者是做与考研、出国相关的准备,这更加剧了“隐性逃课”。
大学教师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学识、高超的能力、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等因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动力作用、感召作用、激励作用、效仿作用等,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6]。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形成和教师的专业素养缺乏关系密切。
首先,若教师知识积累不够,则教学能力不足。当前,高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虽然拥有本专业的高学位,但个别缺乏系统的知识储备,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能力缺乏。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仅以讲授法为主,教师只顾讲,学生被动接受,课堂互动不足,缺乏创新性和生命力。有的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学组织能力较差,不会妥善处理课堂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有些老教授教学观念不能够随时代的进步而更新,教学观念滞后,讲课内容陈旧,吸引力不足,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些原因都容易导致学生“隐性逃课”。
其次,教师专业素养缺乏,“重科研,轻教学”现象严重。教学和科研是高校教师的两项基本工作,但是许多高校过分重视科研,教师考核、评优、晋升、福利待遇都和科研挂钩。教师们对于教学不再主动作为,教学投入度不足,很多教师照本宣科、只顾念PPT,所讲内容陈旧滞后,不及时更新。他们将主要的精力用于论文、课题等和自身利益直接相关的科研上,对待教学应付了事。而且由于当前大学的“学生评教”制度,很多教师缺乏教学责任感,不敢批评学生,也不愿意去批评学生,课堂管理意识薄弱,对于“隐性逃课”学生持默许态度,这更加剧了“隐性逃课”。
最后,教师教育理念不当,专业情意匮乏。教师的专业情意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价值认同和个人教育理想的结合。教师专业情意不仅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具体表现在教师职责、对学生的关爱、对教学工作的尊重等方方面面。然而,现实中很多教师受“天地君亲师”“亲其师,信其道”“师道尊严”等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课堂基本是教师的课堂,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教师的权威地位并没有在本质上得到改变。这些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只是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缺乏思想碰撞、批判思考以及灵魂的触动。这样的课堂很容易使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变成“隐性逃课”的群体。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一种双边教育活动,这一活动是在高校这个特定环境下进行的,高校健全的教学管理体制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和保障,当前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还不够健全。
首先,很多高校颁布了严格的考勤制度,对“显性逃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却没有明确的“隐性逃课”管理条例,再加上“隐性逃课”隐蔽性的特点,如果高校对“隐性逃课”不加以管理,会使很多学生意识不到自己在“隐性逃课”。
其次,有些高校的课程结构不完善,课程设置不合理,时间安排不科学,与市场需求不适应。尤其是一些公共课程,教学大纲很多年都没有变动过,没有加入新的教学元素,内容陈旧,理论过多,实践太少。有些课程的安排不符合教育规律,学生对课程没有兴趣,容易产生“隐性逃课”。
最后,有些高校没有建立合理的学业评价体系。学生的考试大多分为考试和考察,缺少过程性评价,有的学生考前突击也可以取得不错的分数,考察课主要以论文、作业等方式进行考核,这类考试要求低,学生往往应付了事。考察课程基本都会及格这已经众所周知,大学生认为听课不听课都一样,而且很多高校还存在补考制度,即使平时考试不通过,也可以在补考时通过考试。长期面对这样的考核方式,大学生自然在主观方面就对自己放松要求,降低标准。这样的评价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容易导致“隐性逃课”。
大学生“隐性逃课”造成教育资源浪费,降低了教学效果,导致学生产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和混乱的生活秩序,长期以往会影响高校的教学质量、人才培养、办学声誉。预防和控制“隐性逃课”现象是高校必要而紧急的一项工作,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努力。
1.树立清晰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积极性
首先,大学生要理性审视自我,合理定位,做好职业规划,制定阶段性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通过完成一个个子目标来实现总目标,实现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增强。其次,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知识观和学习观,避免用功利的眼光去看待课堂教学,觉得“无用”的课程就“隐性逃课”,要有长远的眼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脚踏实地,充分利用每一堂课获取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自我竞争力。
2.合理利用手机,助力于知识获取
目前大学生对手机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手机不离手现象在课堂上屡见不鲜,这严重影响听课效果,也不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学生应该充分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清楚地认识到沉溺于网络是不自信、不负责任的表现。大学生应该明确自己的阶段性目标,加强自我管理,学会自律,合理利用手机的优势来帮助自己获取知识和优质教育资源。
3.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合理作息
大学不同于中学时代,可支配的时间较多,部分学生自控力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晚上熬夜打游戏导致白天精神状态不佳,浪费课堂学习时间,导致“隐性逃课”,为了改变这种不良的现象,大学生应进行科学的生活规划,合理作息,在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之后加强身体锻炼,在运动中激发活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同时,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其他兴趣爱好,劳逸结合,多参加社会实践,拓宽人脉,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
1.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即以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为中心,实现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转变,从传授模式向现代学习模式转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升学习效果,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上获得全面提升[7]。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树立新型师生观,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关注学生的需要,革新教学方式,多采取启发式、探讨式授课方式,让大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减少“隐性逃课”。
2.加大教学投入,提高授课吸引力
大学的首要职能是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组织者、促进者。因此,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加大教学投入,提高教学有效性。首先,教师要在主观上将教学与科研置于同等位置,增强教学责任意识,把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放在第一位,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对于“隐性逃课”的学生,要加以提醒,注意引导而不是默认学生的“隐性逃课”行为。其次,教师要不断探索授课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授课吸引力,注重授课内容与当前热点和前沿知识相结合,拓宽大学生的视野,激发其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最后,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加强自我功底,教师自我的不断提高是大学生获取高质量知识的保障,教师应该积极承担起知识的创造者、引领者、发现者的责任。
3.注重过程性评价,加强对“隐性逃课”的管理
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说,最关心的就是考试和成绩,这关系到自己的各项评奖以及毕业等问题,教师可以将课程成绩与大学生的课堂表现挂钩,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甚至更加侧重过程性评价,通过对考评方式的改变来督促大学生,引导他们注重平时的学习和积累,真正获得知识和技能。在终结性评价时,教师要尽量减少记忆性知识的考察,适当加大难度和挑战度来督促大学生重视平时课堂学习,减少“隐性逃课”。而对于“隐性逃课”的管理,教师在开学初就应该明确指定有关“隐性逃课”的惩罚措施并严格执行,对于屡教不改者应该给予适度的惩罚,以起警示作用,从而减少“隐性逃课”。
4.充分利用科技的优势,助力传统课堂的变革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渠道越来越多元化,高校课堂的主体地位被打破,大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程度急剧降低,网络精品课程的开放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挑战。学生可以不通过教师就可以获取大量知识,这也导致越来越多学生“隐性逃课”。教师应该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科技的优势,助力于传统课堂的变革,建立微课堂、易班、QQ答疑交流群等,借鉴慕课的考评方式,让大学生在集体平台中表达自我观点,通过教师评价、同伴互评等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潜能,增强过程性学习。真正意义上利用信息技术的便利,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力和思考力,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领悟知识背后的教育意义,塑造他们的人格,提升其品性。
1.从大学生的需要出发,完善课程设置
若课程内容与市场需求、时代发展相脱节也会导致大学生“隐性逃课”,学校应该完善课程设置,在重视理论的同时,加大实践课的比例,让大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在时间安排上,要尽量考虑到大学生不同时间段大脑的兴奋点和注意力,合理安排课程。同时加大选修课的比例,让大学生结合自己的需求选择感兴趣的课程,最终爱上课堂学习。此外,还要选择高质量、适应性强的教材,立足大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为其提供科学合理、有教育意义、有价值的教材,改变“隐性逃课”的现状。
2.推进学风建设,加强对“隐性逃课”的管理
学风直接反映了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风貌,体现一所学校的历史积淀、教学传统、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影响学校的生存与发展[8]。学风的组成包括很多,它关乎一个人的诚信品质、学术道德、学业规范等,这些东西内化后可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品格与修养、境界与追求。改变“隐性逃课”的现状,应该以学风建设为助手,通过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制定有关“隐性逃课”的规章制度及惩罚措施,有效引导大学生热爱学习,减少“隐性逃课”。
3.坚守育人使命,将教学置于学校工作的中心
高等学校的首要职能是人才培养,但随着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这两大职能演进为大学的社会职能并成为评价大学的重要指标后,大学出于学术竞争和物质利益的需要不再专一于人才培养,大学办学的目标及社会职能的多样性应运而生。而大学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大学的使命是立德树人。因此,高校应该回归大学之道,将人才培养始终置于学校发展的第一位,深入探究当代大学生成长的背景和学习的独特性,真正将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作为其目标。学校管理者应该突破“重科研、轻教学”的束缚,积极构建多维度、多主体参与评价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同时,将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作为评价教师个人绩效的关键维度,敦促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能力,并最终达到吸引大学生课堂注意力的目的[9]。
总之,“隐性逃课”反映了高校课堂教学存在生态危机,需要学校、教师、大学生共同改变。相对于“显性逃课”者,“隐性逃课”者更擅长于一种人在课堂做“好学生”的“表演”,这种有违自我意愿或屈服于纪律或拘泥于固定角色的表演,恰恰表现为与“显性逃课”特别是理性逃课者间差异化人格特征,即顺从、拘泥、不出格、求稳和安全等复杂心理特征[10]。对于这样的“隐性逃课”者,我们不该一味去批判,而是应该反思我们的文化中所极力塑造的“好学生”品质。在新时代,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出不循规蹈矩、不精致利己、富有活力、拥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或许更值得我们去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