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正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11)
凝聚力是指物质的内聚力, 是物质的分子力的一种表现。 运用于社会现象, 则是比喻聚集在一起的力量。 民主党派凝聚力, 是民主党派组织内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在组织中积极作为的内聚力。民主党派凝聚力主要来源于成员与成员之间、 成员与领导之间的相互吸引以及对民主党派旗帜纲领、理想信念的认同。 民主党派凝聚力促使成员从内心产生忠于组织、 服从组织、 服务组织以至为组织作出牺牲的自觉性。 民主党派凝聚力在推动民主党派组织内部聚合、 增强组织稳定性、 提升组织行动力的同时, 还能够转化为对民主党派组织外的社会成员的吸引力, 从而帮助民主党派增加新成员、 维持可持续发展。 因此,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长期参政的民主党派, 必须维持足够的凝聚力, 才能够支撑民主党派的自我稳定和长远发展, 才能够适应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要求, 才能够有能力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及现代治理体系的完善作出持久贡献。
为了深入了解新时代民主党派凝聚力的有关情况, 笔者通过访谈调研的方式, 对包括省级组织主委、 专职副主委、 市级组织主委、 专职副主委、 基层支部主委、 各级民主党派机关党务工作者、 普通成员、 离退休老同志、 党政机关干部、 普通社会民众等20 余人, 围绕凝聚力相关问题进行了 “一对一” 访谈, 获得了较为客观的信息。 同时, 课题组通过向北京、 上海、 内蒙古、 辽宁、 安徽、 江西、广西、 甘肃等8 个省的某民主党派组织发放400 份调查问卷, 获得了一些数据资料。
访谈调研中, 各方面对于现阶段民主党派凝聚力相较十多年前而言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 在不同受访群体中得出了不同的判断。 部分在职的民主党派领导人、 新加入党派的年轻成员、 退休的党派成员等多数认为相较十多年前, 现阶段民主党派凝聚力是提高了。 比如, 有些市级组织主委说: “我们以前加入民主党派时, 那是偷偷摸摸地加入的, 父母和单位领导知道后还严厉地批评, 还以为要反革命。 现在不可能会出现这样的事”。 有些刚加入民主党派的新成员说: “我们这里要申请加入民主党派的人挺多的, 但指标有限, 大家都感到能加入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 有些民主党派老成员说: “我们加入民主党派的那会儿, 搞活动挺困难的, 现在条件好了, 既有钱又有人, 特别是主委对组织工作很有责任心, 大家积极性比较高。”
与之相反的是, 一些受访的民主党派退休老领导、 民主党派退休的机关干部、 普通社会民众等认为相较十多年前, 现阶段民主党派凝聚力下降了。比如, 有的民主党派老主委说: “以前加入民主党派的人那是有信仰的, 听说组织有需要, 都是二话没说, 无私奉献的, 现在动不动就是要安排, 没有满足就脱离组织的大有人在”。 有的民主党派退休中层干部说: “以前的成员听说参加民主党派活动,在单位上那是很光荣的事情, 现在有时候开常委会, 有的人因一个专家门诊就要请假, 很不严肃。”有的社会民众认为, “以前刚建国的时候, 民主党派那都是社会精英, 是德高望重的人, 现在没有几个听说过的”。 (见表1)
表1 访谈对象认为现阶段民主党派凝聚力与过去十年相比变化情况
但是, 从回收的调查问卷来看, 90%的调查对象认为现阶段民主党派凝聚力增强了, 与个别访谈情况不太一样。 (见表2)
表2 调查问卷认为现阶段民主党派凝聚力与过去十年相比变化情况
在预测民主党派凝聚力今后发展趋势时, 也出现了不同情况。 在个别访谈的对象中, 认为趋于增强的人数约占50%, 认为趋于减弱的人数约占25%, 认为无法预测的人数约占15%, 认为不会有什么变化的人数约占10%。 (见表3) 在回收的调查问卷中, 约90%的人选择了趋于增强, 约2%的人选择了趋于减弱, 约2%的人选择了无法预测, 6%的人选择不会有变化。 (见表4)
表3 访谈对象关于今后民主党派凝聚力发展趋势的预测
表4 调查问卷关于今后民主党派凝聚力发展趋势的预测
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越来越完善
近年来, 中共中央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 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 (以下简称5 号文件)、《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中发 〔2012〕 4 号) 等文件, 推动多党合作日益制度化、 规范化、 程序化。 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 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召开, 颁布了首部党内统战工作法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 (以下简称《条例》), 明确了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政治属性, 把协商民主建设提升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 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 《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 等, 出台了关于支持民主党派中央开展重点考察调研的文件。 这一系列举措都为民主党派更好地履职提供了广阔舞台和更好保障。 比如,有的民主党派成员说: “现在多党合作制度是一项宪法确认的基本政治制度, 加上中共中央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各项机制, 特别是让民主党派对口监督脱贫攻坚工作, 这是发挥好民主党派作用的重要突破, 相信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
2. 民主党派履职成效显著
随着多党合作制度的逐步完善, 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条例》 明确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民主监督和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的三项基本职能, 各民主党派充分发挥联系界别优势, 积极履职尽责, 与中国共产党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了重要贡献。 比如, 有的市级民主党派主委说: “履职成效对凝聚力影响很大, 因为成员也是要面子的, 有的党派连续三年在市里两会作政协大会发言, 还连续被评为优秀, 成员们就很自豪, 组织上有什么事情, 都是很热心的, 有的党派几年都没有一个优秀, 他们的成员就会觉得没啥意思, 参加活动也就不积极了”。 还比如, 有的民主党派机关干部说:“现在很多人生了二胎, 当了解到这个政策的出台,还是农工党中央推动的时候, 感觉很光荣。 社会上一些人认为民主党派是政治花瓶, 但我们的的确确是能够为国计民生发挥重要作用的。 周边的人很多说感谢党和政府放开二孩政策的, 其实还要给他们加上一句‘还得感谢农工党’”。
3. 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近年来, 在中共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帮助下, 民主党派思想、 组织、 制度和机关建设不断加强, 政治把握能力、 参政议政能力、 组织领导能力、 合作共事能力、 解决自身问题能力不断提高,民主党派的社会形象、 组织活力、 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这都对民主党派凝聚力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比如, 有的民主党派机关干部说: “我们机关以前就1 个人, 1 个人怎么干事情啊, 能干多少事情啊? 更别说什么制度。 现在有5 个人了, 我们各项工作能较好地开展起来。 加上经费充足, 经常开展活动, 组织自然就有凝聚力。 还有你看我们现在都搬进了新办公楼, 也有个像样的活动场地, 以前可不是这样的, 成员来了都没地方去”。 比如, 有的民主党派成员说: “感觉现在民主党派非常重视思想建设, 特别是这几年搞的学习实践活动, 我原来参加了中国梦·农工情的演讲比赛, 这次是去省里参加不忘合作初心、 继续携手前进的演讲, 获奖的优秀选手还可能去中央参加比赛。 记得之前搞了“三学” (学精神、 学党史、 学党章) 知识竞赛和百场主题宣讲, 觉得这种能够让普通成员都能参加的活动很好, 大家积极性挺高的, 通过参加这种活动, 我们组织的凝聚力也是会增强的”。
1. 领导人的个人影响力在下降
领导人的个人影响力直接关系到组织的凝聚力。 比如, 有些民主党派机关干部说: “以前的民主党派领导人, 那是有一批坚定的追随者的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 能够影响一大批知识分子, 加入民主党派的人也多数是社会精英。 现在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可能更多的是因为他在那个位置上, 人家才听他的, 而且也仅是他能管到的几个机关干部。 各级组织的人事、 经费都由地方党委管着, 提干部你帮不了, 缺钱你给不了, 哪来的凝聚力?”
2. 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在下降
比如, 有些政府机关的干部说: “以前刚建国时中央政府6 个副主席中有3 个是民主人士, 而且政务院许多部委一把手都是民主党派的。 现在感觉都没什么人知道民主党派了, 更像是政治花瓶。 因为以前共产党缺人才, 民主党派知识分子多, 但现在大部分的优秀人才都加入了共产党, 民主党派再也不会有那种优势了”。
3. 成员的归属感在减弱
比如, 有的民主党派退休主委说: “以前成员都把我办公室当家里一样的, 很随便, 机关干部和成员之间的关系很近, 成员们叫我老大哥。 现在官僚气息比较重, 省里面办公楼那样 ‘戒备森严’,大家一般不是很要紧的事, 就不会去了”。
4. 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
比如, 有的民主党派退休老干部说: “以前邀请一位全省有名的老中医来给我们成员讲课, 那时候单位缺钱, 给不起费用, 当时他讲课费是很高的, 而且经常排得满满当当的。 人家老同志二话没说, 推掉全部安排, 专门依照我们能安排的时间,义务讲课。 老同志是这么说的, ‘参加组织的活动,那是无上光荣的事情, 只要是组织的工作, 我一律都当做义工’, 现在的成员政党意识要弱一些”。 比如, 有的民主党派机关干部说: “现在一些成员的功利心比较重, 很多人希望通过加入民主党派获得一定政治安排, 如果没能如愿, 就再也不参加组织活动”。
1. 大变革的时代, 很多事无法预测
比如有的民主党派成员说: “我们现在身处百年难遇的大变革时代, 政党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历史阶段性, 民主党派的发展取决于整个国家的政治发展需要, 很难预测。”
2. 民主党派凝聚力强弱主要取决于一把手,以后会有什么样的领导人, 很难预测
比如, 有的民主党派机关干部说: “我们中国的事, 一把手很关键, 五年时间可以翻天覆地, 可以革命性变化, 来了一位好领导, 履职成效也好,自身建设也罢, 都会不错, 凝聚力肯定就强了, 反之亦然”。
多党合作制度基本成熟定型, 不会变化太大。比如, 有的民主党派机关干部说: “我们国家的多党合作制度基本定型了, 三项基本职能也明确了,不会有什么变化。 而且现在强调党管干部, 我们不可能通过人事、 经费上做什么大的改变, 基本是维持现状”。
笔者分别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了解了影响民主党派凝聚力的因素, 情况基本一致(见表5)。
1. 领导人的影响力
这在调研中是反映最为强烈的, 被调查者普遍认为, 一个组织的凝聚力, 主委是关键。 这主要包括个人的德和才两方面。 主委首先要热心党务工作, 对组织负责, 否则能力再强都不行。 调研中了解到, 一般经党组织不断培养成长起来的领导人,对党务工作更热心, 对组织更有感情, 有利于组织发展。 其次, 要善于协调各方面关系, 能力出众,有所作为。 凝聚力取决于影响力, 影响力取决于干事创业的能力, 有为才能有位。 调研中了解到, 在这方面, 一般具有过行政工作经历的领导人, 要强于没有行政管理经验的领导。 再次, 要出于公心,敢于担当。 比如在选用干部时, 从组织发展长远打算, 提早谋划, 积极推荐, 创造各种条件让更多的成员有获得感。
表5 调查问卷认为影响民主党派凝聚力的因素
2. 领导人的权威
主委是否是人大、 政府、 政协的领导班子成员, 尤其是政府领导班子成员, 对于组织的凝聚力影响也很大。 比如, 有的民主党派主委说: “某个党派的主委是副区长, 而某个党派的主委没有进班子, 仅是政协常委, 当地申请加入前者的人数远超申请加入后者的人数”。
3. 组织的社会影响力
这主要是通过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等具体工作, 履行职能、 发挥作用、 彰显社会价值来获取的。 比如有的民主党派机关干部说: “有的党派连续多年在市两会期间作政协大会发言, 十分精彩, 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在当地知名度也较高, 连续三年都有市领导重点督办提案, 既在领导那里 ‘挂了号’, 又有各部门及时办理答复, 推动了一些市民关心的社会问题的解决, 成员也有荣誉感, 觉得参加党派工作是有意义的。”
4. 组织活力
多数访谈对象认为适时开展活动, 提升组织活力, 对增强一个组织的凝聚力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 有的民主党派主委说: “有的支部能够成为民主党派星级示范支部、 教学基地,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组织很有活力, 经常开展形式多样、 丰富多彩的活动。 有些支部的成员构成比较单纯, 都是同行,平时开会也好, 搞活动也好, 大家在一起既可以增进感情, 又可以促进业务, 大家参加活动都很积极的”。 相反, 也存在一些长期不开展活动的组织,正如有些民主党派机关干部说的: “一个组织如果长期不开展活动, 成员感受不到组织的存在, 人心就会散。 我们还存在不少这样的组织, 严重的甚至支部成立以来都没有开展过正式的活动”。
5. 成员的组织认同感
主要体现在成员对组织的政治纲领、 思想路线、 具体工作以及领导人物、 同志的认可。 比如,访谈中有的民主党派成员说: “农工党作为以医药卫生、 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界别的民主党派, 中央提出助力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建设两条工作主线, 非常准确到位, 得到了广大成员的认可和拥护, 工作也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 有些其他的党派的同志就很羡慕”。 还有的成员说: “有的民主党派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实现社会主义, 了解这段历史的成员觉得很骄傲, 我们很早就与中国共产党的目标是一致的, 就更能理解我们作为参政党的定位和责任。”
6. 成员的归属感
调研中了解, 许多成员加入民主党派是为了寻找一个组织, 寻求一个归属。 有的民主党派成员说: “其实我们很多成员加入民主党派并没有那么多的想法, 有些人加入党派只是为了找一个组织,想同优秀的人才在一起, 平时能够学习进步, 在困难的时候能够得到关心和帮助。 他们加入的时候往往是受身边人的影响, 哪个党派像个 ‘家’, 他就加入哪个党派, 对具体哪个党派, 并没有什么特殊关注。”
7. 成员的荣誉感
这主要是指民主党派在政治舞台上发挥作用的大小。 比如, 有的民主党派成员说: “人都是要面子的, 假如别人家的党派经常这表彰, 那获奖的,而自己的组织没一点声音, 成员的士气肯定也受影响, 凝聚力自然不行”。 比如, 有的民主党派领导说: “我们的各项工作在几个党派中都是第一, 大家对组织很热爱, 有的党派说党费都收不上来, 我们不是那样的, 我们的成员交党费很积极, 不少成员还超标准缴纳。 甚至有一些其他党派的成员感受到我们的氛围后, 主动提出要求加入我们的”。
8. 成员关系
调研中, 大家谈的比较多的主要还是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团结问题。 比如, 有些民主党派主委说: “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否团结和睦, 对组织的凝聚力和各项工作, 影响都是巨大的。 民主党派的干部本来就少, 一旦出现干部之间不团结,也没办法流动的情况, 那这个组织就几乎很难正常运转, 人心涣散, 何来凝聚力”。
9. 成员自我价值实现
这主要是指民主党派成员在组织中能否充分发挥作用。 比如, 有的成员加入党派是希望有机会参政议政, 组织能够提供相应的机会和渠道, 让其充分展示。 比如, 有的民主党派成员说: “大学时期就很关心时政, 工作以后有机会了解到民主党派的主要职能就是参政议政, 我们很快申请加入, 后来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工作, 写了很多社情民意信息, 有的被国家领导人批示, 有的推动当地政府改进相关工作, 感觉很有意义”。
同时, 笔者还特别对新加入组织的民主党派成员从申请人数、 知识层次、 需求和来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 在访谈中, 一些人认为, 虽然现在申请加入民主党派的人员人数和知识层次都在提高, 但并不一定就能说明现阶段民主党派的凝聚力或者说吸引力在增强。 同时, 根据调研了解, 现阶段新申请加入民主党派的人员中, 具有公务员身份或在体制内的知识分子、 非公经济组织人士等比较积极。 (见表6、 表7)
任何人加入一个组织都有一定的需求, 对各方面成员的需求分析, 有利于民主党派在加强自身建设时有的放矢, 有利于正确引导广大成员确定合理预期。
针对这项内容, 调查问卷和访谈了解的情况基本一致。 民主党派成员对组织的需求主要可分为五大类, 即政治安排、 职业发展、 利益表达、 联谊交友和其他方面。 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需求, 且多数人的需求不是单一的, 而是多方面的。 (见表8)
表6 民主党派新申请入党人数情况
表7 民主党派新申请入党人员的知识层次情况
1. 政治需求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 加入民主党派的成员是有政治需求的。 作为一个政党, 肯定是有政治追求的, 其成员无论是希望担任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还是希望担任行政职务, 都是合理的需求。 发挥作用需要相应的平台, 有多大平台就能干多大事业。比如中部某市原来的一位主委, 在担任某学校的校长期间, 把一所濒临倒闭的学校, 发展成为当地一所有名的职业大学, 获得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评价, 也提升了该党派在地方的形象。 正如有的民主党派主委说的,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民主党派成员希望加入组织, 获得一定的政治安排,只要符合标准和程序, 就是合理的。 但是现在存在一些人, 只是为了获得政治安排, 如果没能如愿,就对组织工作不再热心, 这就是所谓的 ‘换届成员’, 比如一些企业界的人士, 喜欢有个代表、 委员的身份, 但换届时没有安排的话, 就很少参加组织活动了, 这需要引起重视”。
2. 职业发展
这主要是指民主党派成员希望通过加入组织,在自身的工作领域得到更好的进步或成长。 民主党派都有各自联系的主体界别, 有很多成员在某一界别领域具有较深造诣。 正如某基层组织负责人说:“我们很多成员是一些重要岗位的骨干力量, 经常在一起交流可以相互提高。 支部开展活动从来没有很枯燥的时候, 我们会结合自身实际, 搞一些有特色的内容, 比如最新的学术前沿探讨, 特别是院领导还是我们支部的, 有时也会就院里的一些工作先和大家交流。 一些普通成员通过组织的帮助也走上了重要领导岗位。”
3. 利益表达
这主要是指民主党派成员希望通过组织的渠道或平台表达或反映本行业或本人的一些意见建议。比如, 有的民主党派成员说: “知识分子天然具有家国天下的情怀, 加入民主党派, 有很多人是希望把自己的所见所闻、 所思所想, 通过参政议政等方式, 让执政者知道, 以改进方方面面的工作。 每个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 但组织的力量是不容小觑的”。
4. 联谊交友
这主要是指民主党派成员加入组织有希望认识更多的优秀同志的需求。 有的人说: “现在一些人申请加入民主党派是因为它具有中高级知识分子这个 ‘高大上’ 的光环。” 有的民主党派新成员说:“民主党派是以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的, 他们大多素质高、 见识广、 胸怀宽。 我们加入民主党派就是因为感觉身边很多优秀的人是民主党派的, 他们经常在一起交流, 也想更多地和他们接触, 让自己也成为更优秀的人。”
5. 其他方面
这主要是上述四方面的需求之外的一些难以涵盖的需求。 比如有的人是因为了解民主党派经常会开展社会服务活动, 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做公益的地方, 可以满足他们奉献社会的需求。 比如有的民主党派成员说: “参加党派最早是因为经常发现他们在社区开展义诊、 送医送药等活动, 后来了解他们还搞扶贫、 科技咨询等, 就希望通过党派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做点力所能及的公益事业, 为社会做点贡献。”
如果从经济学角度来看, 有需求侧就得有供给侧, 否则就会失衡。 民主党派成员对组织的需求能否提供合理的供给是民主党派健康发展的基础。 从现阶段民主党派的供给侧来分析, 有利于更好地查找问题、 发现不足、 有的放矢。 对应民主党派成员的需求, 我们从五个方面来分析。
1. 政治安排方面
近年来, 随着5 号文件、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 (试行)》 等文件法规的出台, 民主党派成员的政治安排有了较好的改善和保障, 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 民主党派的主委进班子问题。 这在调研中反映是最为强烈的, 问卷调查中99%的人认为民主党派领导人是否进班子对凝聚力的影响特别重要。 《条例》 第四十条规定, “符合条件的省级民主党派主委、 工商联主席、 无党派代表人士一般应当进入同级人大常委会、 政府、 政协领导班子”[1]。“符合条件” “一般” 的规定都比较原则,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打折扣。
其次, 党管干部原则与民主党派自主性的问题。 5 号文件规定,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即政治原则、 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2]。 “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支持民主党派独立自主地处理内部事务, 维护本党派成员及其所联系群众的合法利益, 照顾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政治利益和物质利益, 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 工作上大力支持、 生活上关心照顾。”[2]但实际上, 一些地方党委没能很好地贯彻中共中央精神, 政治领导变成了全面领导, 不知道如何把握政治领导与独立自主处理内部事务的关系。
2. 职业发展方面
民主党派成员以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 加入组织时, 一般已经在本行业本领域有一定的成绩。 传统观点一般认为, 民主党派只要为其成员发挥作用提供展示的舞台即可, 很少关心其成员在这个舞台上能否得到进一步的成长。 比如, 在调研中, 有的民主党派机关干部说: “我们现在提‘人才强党’ 比较多, 但实际上, 也应该同等重视‘党强人才’ 的战略意义”。 现阶段, 民主党派很重视发挥成员的主体作用, 不论参政议政、 民主监督, 还是社会服务, 很多成员都冲锋一线, 积极奉献。 但是, 还有一大批加入民主党派的成员, 仅仅是一些普通的希望通过组织给予成长上的帮助的人。 这部分群体的需求如果得不到重视, 也会影响民主党派的凝聚力。 从调研情况看, 越是在组织关怀下成长的成员, 对组织越热爱。 反之, 那种认为自己的事业成功与组织没有什么关系, 仅是自身努力的结果的人, 对组织的感情较为淡漠。
3. 利益表达方面
很多民主党派成员加入组织的动机是希望能够有效地议政建言, 反映本行业或自身一定的利益诉求。 我国各民主党派有一定的界别分工, 但又不是很明显。 比如农工党主要以医药卫生、 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以及科技、 教育和其他领域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 九三学社主要以从事科学、 技术工作以及高等教育、 医药卫生等方面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 调研了解到, 现在在一些地方, 一些医药卫生界的人员申请加入九三学社的还多于申请加入农工党的。 各民主党派成员构成的同质化, 也导致了履职的同质化, 许多民主党派的政协提案、 大会发言等, 内容比较接近。 同时, 随着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 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要求, 对中共中央高度重视、 社会各界普遍关注、 基层群众最为关切的难点问题, 发声不够, 谋良策出实招太少。 另外, 一些民主党派的议政建言工作, 仅有少数领导和少数机关干部在做, 多数成员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 普通成员难以参与其中。 另外, 一些民主党派议政建言的效果趋于虚化, 有些是仅有领导批示, 但有批示无下文的成果偏多, 成果反馈机制尚不健全。
4. 联谊交友方面
许多人加入民主党派的动机是希望认识更多的朋友, 扩大交际圈子。 但民主党派不是俱乐部, 不能来者不拒。 尤其是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后, 民主党派开展活动也受到了较大限制。 特别是在一些地方, 政府财政部门在编制预算时, 对民主党派和其他行政部门同等要求, 出现了一些地方经费充足, 但无法使用的问题。 比如, 有的地级市民主党派, 财政部门按照其在编在岗的工作人员职数给其拨付行政办公经费, 成员活动、 慰问老成员等经费却无法开支。 另外, 调研中发现, 一些民主党派基层组织, 要么是很少开展活动, 要么是开展活动形式枯燥、 参与率低, 成员间缺乏交流的机会, 感情淡薄, 这样的组织就很难满足一些成员联谊交友的需求, 时间久了组织凝聚力必然下降。
5. 奉献社会方面
民主党派直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 当属开展社会服务。 民主党派拥有一些知名度较高的社会服务品牌项目, 比如民建中央发起的 “思源工程”。但类似的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知名品牌较少, 能够为成员提供的奉献社会的机会和渠道不多。 比如, 有的民主党派成员说: “民主党派中央连续几十年对口帮扶、 共同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 社会上有多少人知道这件事? 但某集团近两年才开始帮扶, 却是全社会扬名”。 调研中了解到, 一些民主党派开展社会服务的形式还大多停留在初级阶段, 比如送医送药、 困难慰问等, 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 点多、面广、 力散, 很难满足一些成员希望通过加入组织更好地奉献社会的需求。
民主党派凝聚力关系到多党合作事业能否蓬勃兴旺, 关系到多党合作制度的效能能否有效发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多党合作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多党合作制度设计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 在回答如何增强民主党派凝聚力的问题时,有的民主党派主委回答得很精炼, “事业留人, 感情留人, 适当待遇留人”。
1. 探索建立适合民主党派特色的干部人事制度
一是严格落实《条例》 规定, 符合条件的省级民主党派主委一般应当进入同级人大常委会、 政府、 政协领导班子, 地市级民主党派主委参照执行。 二是可以考虑在人大、 政府、 政协领导班子中, 特设职数用于落实民主党派主委的政治安排,不占党内职数。 三是给民主党派干部搭梯子, 铺台阶, 让更多民主党派干部担任正职, 使其符合进班子的条件。 四是照顾同盟者利益, 给予民主党派干部不同于普通公务员的成长渠道。
2. 民主党派组织工作重点应更多地放在帮助普通成员“成名成家” 上
民主党派既要有“人才强党” 的意识, 也要有“党强人才” 的意识。 组织工作重点要从习惯 “摘桃子” 向侧重于 “育苗播种” 转变, 创造更多条件、 搭建更多平台让更多的普通成员通过加入民主党派组织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 在组织的关心帮助下茁壮成长。 要重视关心成员在学习、 工作、 生活等各方面的困难。 通俗地借用一名成员的话说: 即“多施恩, 少索惠”。 要更多地侧重于思想政治引导, 坚定其理想信念, 鼓励广大普通成员在自身岗位上建功立业。 要特别提到的是, 建议有关部门推动解决民主党派的表彰奖励在一些地方、 部门和单位不被认可的问题。 这对民主党派成员积极参加组织工作, 为多党合作事业献计出力是一种肯定。
3. 探索更多渠道让普通成员充分表达意见,发挥作用
民主党派作为一个政党, 其成员多数是有政治诉求的, 自古以来的家国情怀让广大知识分子关心国家大事, 关注社会热点甚至行业发展, 需要有畅通的意见表达渠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需要全国各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齐心努力, 共同奋斗。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在扩大有序政治参与、 拓宽利益表达渠道、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制度优势。 民主党派要善于积极引导所联系群众, 凝聚广泛共识, 积聚强大能量。 中共各级党委要进一步完善民主党派议政建言机制, 做到能知情、 重落实、 有反馈, 帮助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履职实效。
4. 创新组织活动形式
民主党派应坚持成员参加活动要有收获的原则, 不拘泥形式, 不限制内容, 对有利于增强组织凝聚力的活动, 要积极支持。 建议制定基层组织建设标准, 对思想、 组织、 制度建设等作出具体规范, 对活动场所建设、 领导联系支部、 开展活动频次、 内容、 效果等提出要求, 创造更多条件让成员之间沟通交流。 组织发展要坚持标准, 宁缺毋滥。
5. 加强机关条件保障
机关是民主党派成员认识组织的窗口, 参加组织工作的平台, 发挥作用的舞台。 用某省一位民主党派老主委的话说, “凝聚力强的民主党派, 这个机关凝聚力一定强; 机关凝聚力不强, 这个民主党派凝聚力一定不强”。 随着多党合作事业的蓬勃发展, 民主党派职能的不断拓展, 民主党派承担的工作越来越多。 但是民主党派的机构编制人员都还是近30 年前确定的, 现阶段民主党派机关的情况已经难以满足新形势的要求。 建议有关部门牵头制定民主党派机关建设标准, 对民主党派的机构编制、部门设置、 领导职数、 人员配备、 工作经费、 办公场所、 成员活动场所以及干部培训、 制度建设等作出规定, 以便各地执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