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科技·产业: 习近平创新发展理念的实践路径

2020-02-22 03:27刘德林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总书记人才发展

刘德林

(中共淮南市委党校, 淮南232001)

引言

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启了治国理政的新征程, 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 中国人民生活呈现新面貌, 中华民族朝着伟大复兴的新梦想努力。 创新成为十八大之后一个鲜明的时代标签, 成为理论的旗帜和思想的导向。 创新成为十八大之后推动发展的重要引擎, 成为打开经济新常态、 事业新时代、 建设新局面的主要抓手。 十八大之后紧紧抓住创新这把时代“钥匙”, 打开发展的 “门锁”, 一方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大规律” 的深刻认识, 另一方面是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深刻把握。 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一再重申和强调要抓住创新的“牛鼻子”, 点击创新的“鼠标”, 用创新的“钥匙” 打开增长的“门锁”, 做创新的“弄潮儿”。 从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的一系列比喻中可以看出总书记对创新的殷切期望和拳拳之心。

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系列论述的理论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的一系列论述有清晰的理论逻辑, 并且附之以科学的实践路径。 事实证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的系列论述都在实践中得到了贯彻和落实, 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和成就, 是科学的论述, 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事物变化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新旧事物矛盾运动的对立统一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的系列论述逻辑起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马克思曾经指出,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 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 相反, 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 十八大之后, 习近平总书记锐意进取, 改革创新的动力来源于中国社会的历史与现实的时代情感、 国际和国内的实践压力。

1. 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是习近平总书记改革创新的动力

近代以来, 中国人民遭受了西方大国的肆意凌辱和残酷掠夺, 中华民族陷于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 究其原因, 就在于晚清帝国沉湎于 “天朝上国” 的迷梦, 闭关锁国, 不思进取。 对此, 马克思有一段精彩的评论——“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幅员广大的帝国, 不顾时势, 仍然安于现状, 由于被强力排斥于世界联系的体系之外而孤立无依, 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 这样一个帝国终究要在这样一场殊死的搏斗中死去”[2]。 事实证明, 清政府在与西方列强的较量中完全不堪一击, 清政府为它的自大和自满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习近平总书记对这段历史的认识是清醒的, 他指出: “近代中国由盛到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 因循守旧, 畏惧变革、 抱残守缺, 跟不上世界发展潮流。”[3]从历史的长河中看, 古代中国确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古代中国的繁荣是令世界为之震惊的。 正如孙中山先生曾说过, 500 年前的中国是世界上顶强的国家, 而且是独强。 言下之意, 没有可以与之匹敌的对手, 而1840 年前后的西方各国只是列强, 并列的强国。 对中国古代的繁荣和进步, 连西方人都不得不承认, 如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就曾经这样说过,从3 世纪到13 世纪, 中国保持了一个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另一个西方学者歌德也曾经这样赞美过中国的文明与进步, 他说, 当中国人已经拥有了小说的时候, 我们的祖先还在树林里生活呢。 然而曾经的强大不代表现在的强大, 历史的繁荣不代表永远的繁荣。 历史的教训殷鉴不远, 值得警醒。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困境,是中国改革创新的现实动力。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40 年的大发展, 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 于是有些人思想松懈, 以为可以停下来歇歇, 这些思想严重制约了发展的速度, 是要不得的, 也是很危险的。 同时, 由于此前中国经济社会建设采取了粗放型、 掠夺型的发展方式, 重投入轻产出, 重加工轻创造, 重人力轻技术, 导致我国经济发展虽然总量巨大, 但是核心竞争力欠缺和不足。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要改革创新、 开拓进取, 奋力开创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并强调: “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 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4]

2. 基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国际国内两大形势考量

从国内来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经过了风浪重重的困难时期, 也经过了阳光灼灼的喜悦时光, 总体上来说, 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走出了一条新路, 开辟了新篇章, 于是出现了一些“骄傲自满” 的心理。 当然, 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对此党的领导人有明确的认识, 也因此提出了当前面临的 “四大考验” ——执政考验、 改革开放考验、 市场经济考验、 外部环境考验; “四大危险” ——精神懈怠危险、 能力不足危险、 脱离群众危险、 消极腐败危险。 居安思危, 防患于未然, 就要重新谋划, 改革创新, 扬长避短。 同样, 当前中国社会发展所处的是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与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是极大考验和挑战,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是极大的压力与考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突出重围、 走出新路、 创造奇迹,就不能循规蹈矩、 按部就班, 就必须另辟蹊经、 开拓创新。

(二) 习近平关于创新的系列论述是基于事物发展自身规律的认识, 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是客观世界存在的方式, 是事物的生命。发展是客观规律,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不可改变的规律。 中国古人就指出“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恩格斯就对马克思的社会进化思想高度评价, 认为他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 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这个规律就是人类社会发展是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 而且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是客观的。 “马克思把社会运动看作受一定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 这些规律不仅不以人的意志、 意识和意图为转移, 反而决定人的意志、 意识和意图。”[5]

1. 运动是客观事物存在的前提, 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关键

习近平指出创新对民族生产发展的重要意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6]。 在《诗经·大雅·文王》 中有“文王在上, 于昭于天。 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 意指即使是一个旧的王朝, 也要不断更新, 这是王朝的使命, 也是王朝的生命。 同样, 中国古人认为创新、 革新、 更新是生命存在、 延续的动力和支撑。 在商汤时期的《盘铭》 上就有 “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的句子, 表明求新、 求变是不断的过程。 只是夏桀、 商纣这样的人没有意识到这基本的道理, 沉迷于守旧的传统中, 最后落得人死国灭。 《尚书·康浩》 中有“作新民”, 教导统治者和人民做一个不断进步的人。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 《易经》 本身就是一部充满变化更新的著作, “易” 自身含义中就有“变化” “更新” 之意, 而且《易经》 的“卦”在解释各种事物的时候是不断变化的。 其中 《易经》 中有这样的句子, 鲜明地指出了变化、 自新是事物的生命过程: “一阴一阳之谓道。” “富有之谓大业, 日新之谓盛德, 生生之谓易。” 其中更鲜明地指出 “易, 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客观世界是充满变化和更新的, 而治国理政更是要坚持常变常新以适应时代的变迁。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商鞅就提出了“治世不一道, 变国不法古” 的治国经验。 中华文明正是在不断更新、 不断进取的状态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得以不断延续、 发展、 壮大。习近平总书记熟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籍, 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 从中国古人那里学习到很多思想和经验, 在具体实践中能活学活用, 灵活变通。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 “‘穷则变, 变则通。’ 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世界都需要与时俱进, 这样才能保持活力。”[7]

2. 事物的发展变化不是循环往复, 而是不断上升,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马克思指出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的过程,“人类史同自然史的区别在于, 人类史是我们自己创造的, 而自然史不是我们自己创造的。”[8]这也就说明, 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方面有客观规律性, 另一方面也有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类不断追逐自己的梦想的欲望和动力促使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 是具有意识的、 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 追求某种目的的人,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 没有预期的目的的。”[9]新事物都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生长起来的,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旧事物总是不甘心退出历史的舞台。 这也说明改革创新总是会遇到难题和挑战, 总是需要壮士断腕和自我否定。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 千篇一律的, 社会主义事业在各国有自己的特色和道路, 这是符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需要不断采取新的思想、 新的理念、 新的思维来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一方面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另一方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台阶, 这也是社会主义不断发展、 不断自我否定之否定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 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10]

(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的系列论述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关于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以及外部环境是促使改革创新变化的一个外部条件, 而改革创新变化的内在动因是党的自我革命。 作为执政党, 保持自我革命是我们党不断前进, 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 建设、 改革胜利的主要原因。党保持理论创新、 组织创新、 思想创新是党的生机与活力源泉, 我们党保持对社会主义事业远大理想、 追求和梦想是党不断进步、 不断提升的精神动力。

创新是党的自我革命、 自我进步的需要。 一个政党要生存就不能停滞不前, 就必须因时而化。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韩非子就认为“世异则事异, 事变则备变, 古今异俗, 新故异备”, 因此 “圣人不期修古, 不法常可, 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 党面临的任务不一样, 领导方法也必须随之改变。 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由建设时期向改革时期发展, 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不一样, 要求党的领导方式、 指导思想随之改变。我们党作为领导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 党的理论、组织、 学习水平和能力, 直接决定了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也决定了党的战斗力和生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勇于自我革命, 从严管党治党, 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 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 也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 我们党在成长的过程中, 由于理论的不成熟, 曾经吃过很大的亏。 于是加强理论学习, 不断提升理论水平, 提高党的领导能力, 保持党的革命精神, 就成为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十分重视并着力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在革命时期, 党十分重视理论学习和组织建设;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党十分重视革命精神和革命信念的教育;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特别强调了党的初心与使命、 理想和信念教育。 1949 年前夕, 毛泽东就告诫全党要做到 “两个务必”。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也要求广大党员干部 “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 强调“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 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 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要加强理想信念建设, 补“精神之钙”。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 新时代承担新使命, 新使命面临新挑战。 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的困难是全新的, 任务是全新的, 环境也是全新的, 因此党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和理念必须与时俱进, 保持与时代同步, 并且要高瞻远瞩, 以更好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不进则退,不进则后。 时代的发展要求党必须时刻保持进步的、 发展的、 创新的思想和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 要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实现崇高使命, 必须‘以补过为新, 以求过为急, 以能改其过为善, 以得闻其过为明’, 一刻不放松地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 始终跟上时代、 实践、 人民的要求。”

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系列论述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的系列论述遵循严密的理论逻辑, 既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具体实践, 又立足于党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的系列论述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性, 来源于实践, 又指导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的系列论述以人才建设为根基, 以科技创新为关键, 以产业发展为龙头, 把创新理念落到实处。

(一) 悠悠万事, 人才为大

人是社会的主体, 人才是社会的骨干。 马克思主义人才观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的主体力量,“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在马克思看来, 生产工具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在一切生产工具中, 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 广大知识分子由于通过刻苦学习和实践,掌握了改造社会的能力, 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这些人才为社会创造巨大的财富。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 “劳动也是创造一切财富的源泉”。 在马克思看来, 那些“置身于官方反动派的行列或者完全处于选举权享有者的范围之外的有上述阶级的意识形态代表和代言人, 即它们的学者、 律师、 医生等等——简言之, 就是他们的那些所谓的 ‘专门人才’”[11]。 马克思虽然主张人民群众主体论, 但是也承认人才在改造社会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人才的作用, 一方面是社会建设的骨干作用, 另一方面是社会创新的引领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说到底, 没有人才就没有创新, 没有人才连起码的发展都没有。 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从人才培养开始抓创新, 加强教育事业的发展, 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 教育强则国家强。 加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建设 “双一流” 大学。“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发现人才, 使用人才, 为人才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这是中国古人的经验之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 寻觅人才求贤若渴, 发现人才如获至宝, 举荐人才不拘一格, 使用人才各尽其能。”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人才的成长周期性很长, 而且人才的发展环境性很强, 所以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需要认真对待, 否则就会挫伤人才的积极性。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科技人才培育和成长有其规律, 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 为科技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 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 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4]给人才发展和创新创造好的环境和平台, 包容人才的发展, 激励人才的成长。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失败是成功之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人才要宽容和包容: “要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 勇于创新、 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 既要重视成功, 更要宽容失败。”[12]

(二) 科技是创新的牛鼻子

马克思就曾经指出, 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更进一步指出: “社会的劳动生产力, 首先是科学的力量。” 他说: “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 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这一点是一目了然的。”[13]在人类历史漫长的过程中, 生产工具的每一次改变都标志着社会的进步, 但是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只是最近一两百年的历史,而在此之前的几千年都是漫长的原始时代, 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这样说过: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 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还要大。”[14]这是对科学技术进步产生巨大作用的客观描述。

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以及我国科技能力和科技水平有清醒的认识, 指出了科技对创新的关键作用, 提出科技是创新的牛鼻子。 “当今世界, 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 ‘牛鼻子’, 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 谁就能占领先机、 赢得优势。”[15]清醒认识到当今世界竞争是科技的竞争, 决定综合国力强弱的关键在科技, 而不仅仅是经济总量,这是对当今世界形势最睿智的判断和把握。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 中国在发展, 世界也在发展。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科技创新的基础还不牢固, 创新水平还存在明显差距, 在一些领域差距非但没有缩小, 反而有扩大趋势。”[16]习近平总书记敏锐地看到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对中国发展是机遇。 希望中国能抓住这次机遇, 加强自主创新, 并给出了发展的策略。 “我国科技如何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要采取 ‘非对称’ 战略, 更好发挥自己的优势, 在关键领域、 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16]尤其强调对高端科技, 不能指望西方国家的施舍和恩赐。 “高端科技就是现代的国之利器。 近代以来, 西方国家之所以能称雄世界,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掌握了高端科技。 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正所谓‘国之利器, 不可以示人。’”[17]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认为, 科技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我们有优势, 就是党的领导, 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 同时我们也有自信, 就是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我们的体制和道路, “我们在世界尖端水平上一定要有自信, 这也源于我们道路、 理论、 制度和文化的自信”[15]。

(三) 产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

产业发展水平标志社会发展水平, 产业是社会进步的标尺。 传统时代, 由于生产力的限制,农业产业占主要地位。 机器大生产时代的到来,工业产业逐渐占据主要地位, 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提高, 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提升,但是工业产业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 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正如马克思所说: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18]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成为当下世界创新发展的重要抉择,各国都不得不面临这个转型和挑战。 在科技革命的大潮下, 哪个国家转型的快, 转型的好就占据优势和先机。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 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当前人类社会再一次面临产业革命的契机, 这对我国创新发展是大好时机。 科技创新的落脚点在于产业发展, 产业创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要从实际出发, 着眼于全球产业发展和变革大趋势, 瞄准世界产业发展制高点。 ……抓住这件事情, 就抓住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19]结合我国发展的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创新驱动战略, “我们将更加注重创新驱动。 ……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力量, 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20]。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 让企业在创新中发挥主体地位作用, 成为创新发展的自主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对产业创新也有科学的规划和全盘的部署, 尤其是强调了 “一是市场要活, 二是创新要实, 三是政策要宽”。 创新只有落实到产业上, 落实到发展上才能产生实实在在的利益和效益, 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否则就是中看不中用, 叫好不叫座。 “创新不是发表论文、 申请到专利就大功告成了, 创新必须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 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21]习近平总书记把产业创新作为创新的落脚点, 是把创新发展的理念具体化、 生产化、 彻底化。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的系列论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具体环境出发, 逻辑严密, 思维缜密; 同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实践性, 在十八大之后的治国理政过程中得到很好的实践检验, 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创新成为十八大以来“五大发展理念”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理念与创新思维也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的系列论述成为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指南, 为克服新时代新征程中的新挑战提供了思想武器和理论工具。

猜你喜欢
总书记人才发展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人才云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