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为例,分析专业基础课程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视角分析提高商务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途径。
关键词:英语专业;商务英语阅读; 混合式教学
一、引言
《商务英语阅读》课程是我校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旨在使学生了解广泛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增强英语语感,更加熟悉英语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体育、医药、环保、风土人情、科普知识等相关话题的基础知识和有关英译词汇和用语。掌握阅读的多种技巧,提高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学生通过大量阅读,提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仍然对语言如单词、句型等更为重视,忽略了对文本的理解以及阅读能力的提升。因此,发现商务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式意义重大。
二、英语专业商务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商务背景知识输入较少
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在日常商务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仍然以讲解语言词汇和句型结构为主,忽略了商务背景知识的输入。学生同样是注重背诵相关的英译词汇,却忽略了商务背景知识的积累。因此,能否使学生从只侧重语言到语言与文化兼顾进行转变,并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成为了重中之重。
(二)传统阅读法的束缚
目前我院商务英语阅读课堂通常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并通过 “超星学习通”等平台将任务型教学模式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融入其中。尽管教学模式形式多样,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以学生读课文、做练习,然后教师核对答案并对练习中学生的疑问和课文中的难点讲解为主。教师逐句翻译为主,学生注重语言词汇和“标准答案”,无法理解文本的真正内涵,这种模式对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不大。因此,能否摆脱传统阅读法的束缚进而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阅读水平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和英语专业商务英语阅读教学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指传统的面对面教学与在线教学的结合。国内最早提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了传统学习方式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1]教师不仅需要在课前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求选取线上学习的内容,及时解答线上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且需要根据线上学习效果设定或调整课堂教学活动。课后还需批改作业、反思教学效果,以便设计下节课教学计划。[2]
(二)混合式模式和商务英语阅读课堂设计
本部分笔者将以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商务英语阅读课程选用的教材中的其中一个单元“International Trade”为例,探究混合式教学模式如何提升商务背景知识输入并且擺脱传统阅读法的束缚。本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领先商务英语阅读1》。
1.课前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线上发布本单元配套视频上传至“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视频与“国际贸易”相关。教师鼓励学生查找相关内容,拓展自己的背景知识,并为本节课的快速阅读做好铺垫。任务点中共设置四个问题均来自课本,均围绕“国际贸易”展开。“What is Professor Taylor’s series of lectures about?” “What is going to be the focus of the last five lectures” “Do you agree that international trade can be a win-win situation?” “What is your understanding of absolute advantage?” “超星学习通”平台呈现了学生的答题情况,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筛选和梳理以备课上使用。学生事先观看视频并总结答案,这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本节课话题的熟悉程度,提高学生快读阅读的效率。
2.课上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教师选取了部分学生观看视频A之后对问题的回答,让学生进一步发表看法。教师准备相关图片或者关键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进一步增加学生对本话题背景知识的输入。
第二,教师用事先准备好的Presentation,给学生讲解Reading A之后的”Notes to the Text”,目的是给学生讲解专业术语,降低学生阅读难度。如”forward exchange”、”Customs Union” “EFTA”等词汇。
第三,与以往直接让学生进行阅读练习不同,本节课给学生两分钟快读翻阅文本,并进行段落划分。如本节课”Survey of International Trade”一文学生可以根据重要的时间节点对文章进行划分。
第四,改变学生逐句朗读的习惯,让学生寻找关键词,以快速解题为目的。如”London was playing a more important role than Antwerp and Amsterdam from the 13th century until the end of the 18th century.”一句中,我们很容易将”Antwerp and Amsterdam”选为关键词。再如问题2”When did the bill exchange take the place of coins?” 中”bill exchange” 就是比较明显的关键词。“What caused London to fall behind other centers like Vienna, Berlin, Trieste and St. Petersburg through the 19th century?” 中的”Vienna, Berlin, Trieste and St. Petersburg” 是明显的关键词。
第五,教师核对答案并让学生讲解题目周边的知识点。随后教师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段落大意总结,弱化逐句翻译的弊端,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第六,课后问题讨论。”Every country has designed trade barriers to protect its economy against international market forces. What types of trade barriers are there?” 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将观点上传至学习通平台。教师最终用准备好的课件用通俗的例子进行讲解和补充,丰富学生的商务背景知识。
3.课后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经过课下讨论,将Reading B的客观题答案传至“超星学习通”平台,教师分析出错率较高的题目精准定位学生的薄弱环节并将易错题录成视频进行讲解。主观题 ”From Adam Smith’s point of view, what roles should the government play in economic life?” 留作下次课讨论的重点。
四、结语
混合式教学模式重构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过程,也给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课前视频导入、课上教师对学生观点的梳理以及课件补充可以解决商务背景知识输入较少这一问题。通过课上文章段落总结以及背景知识的讨论可以有效摆脱传统阅读法的束缚,提高课堂活力。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 Blending Learning 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2]杨琦,杨香玲。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评价素养探究.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12.
作者简介:高洁(1989—),女,山东日照人,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外语学院英语专业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学科教学和英语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