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2020-03-13 20:29姚婷
人物画报 2020年30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物理学习兴趣

姚婷

摘   要:物理知识的抽象性较强,大多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但是物理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的,与学生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基于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多元化的教学思路,让课本上的物理知识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物理学习体验,进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学习兴趣

生活处处皆学问,物理也是如此,初中物理学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因为教学和生活是不可相割裂的,生活是知识的“本”,更是教学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运用物理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构建生活化知识体系,从而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生活化的教学开始被广大物理教师所推崇,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探索可通过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情境,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等方向发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一、进行生活化的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可以有效地启发学生思维,成为学生打开知识殿堂的钥匙。在以往的教学当中,很多教师为了节约教学时间,常常会简化甚至忽略这一环节,这种做法其实并不可取,而课堂导入极大地改变了传统课堂的弊端。比如,在教学“惯性”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方式进行导入。教师可以这样对学生讲:“老师今天早上坐公交来学校的时候,公交车猛地一停,差点没把老师晃倒。你们有没有这种经历?就是突然刹车,你的身体就会向前倾。你们有想过这是什么原理造成的吗?为什么有些车在刹车的时候还要滑行一段时间?为什么越重的车越难停下来呢?”这时教师可以听一听学生的看法,当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时,他们的积极性就被调动了起来,而且当他们想知道问题的答案时,他们听课的状态也会更好。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生活化的物理教学要求将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一个生活化情境,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这一内容。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洗完衣服以后会将衣服挂在通风朝阳的阳台上。当天气很好,阳光充足的时候,衣服干的很快,当天气恶劣,阴天下雨的时候,衣服干的很慢。而且在同一环境的条件下,展开衣服晾晒比堆在一起干的更快。再比如,我们生活中,不小心洒了一点水,过一会我们会发现,洒出来的水自己就消失了。但是我们洒了一点食用油,那些油渍会保持很长很长的时间。通过这些生活情境的创设,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可以更加清楚的掌握物态变化这一物理知识内容。

三、设置生活化的物理问题

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应该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通过相关问题,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物理现象,降低学习难度,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进行摩擦力的学习时,教师需要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产生原理、概念及影响因素等,在进行教学时可以设置实验“我的滑板鞋”,划定黑板前教室地板为试验场地,挑选不同的鞋子,如平板鞋、钉鞋、皮鞋等,然后提出问题,测试其在同样力的推动下的滑行距离是多少?在不同力的推动下其滑行距离是多少?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减少或者增加摩擦力?比如,在鞋底下擦油、涂抹防滑粉、安装滚轴等。通过课堂实践让学生明白“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所受的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四、制作生活化的物理实验

物理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制作生活化物理教学实验,可以极大的拓展物理实验的广泛性和趣味性,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作用和乐趣。例如,在学习关于“静电”这一知识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个生活化的教学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神奇作用与魅力。教师准备一些胡椒粉、一些食盐、一个塑料小勺、两个盘子,首先将胡椒粉和食盐混合在一起,然后询问学生:“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不小心将这两种作料混在一起,我们怎么解决呢?是丢弃?还是筛离?”显然丢弃是一种极大的浪费,筛离又需要非常精密的工具和极大的精力。然后教师将混合的胡椒粉和食盐放在一个盘子里,拿起塑料勺在衣服上迅速的摩擦后,放在食盐与胡椒粉的上方,可以清楚的看到,胡椒粉先粘附到了小勺上,最后教师将小勺吸附的胡椒粉放在另外一个盘子里,不断的重复以后,就完成了胡椒粉与食盐的分离。这一实验,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并且开发了学生的思维。

五、布置生活化的物理作业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辅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内容重要途径,也是教师检查、了解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在物理教学中布置生活化物理教学作业,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让学生真正的做到物理学习的“知行合一”。例如,在“电流与电路”的学习过程中,传统的作业布置通常以答题、画图的形式,目的是锻炼学生的答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布置生活化教学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以个人或者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材料,自己亲自动手制作一个串联或者并联的电路,完成以后再进行一个相互的交流,选出一些最具创意创意、最为美观、最为高效的成品设计,并让这些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實践过程,增加学生们的思维交流。这样的生活化作业,在提升学生们实践能力的同时,为物理的科学创造培养了一个良好的空间。

结语:

总之,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地深入发展,初中物理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物理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学习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学科中的抽象知识点,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理解物理知识,也使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之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定慧.生活素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成才之路,2019(32):30.

[2]宋正凯.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J].神州,2020(13):162.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初中物理学习兴趣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