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渗透探究

2020-03-13 23:16邵慧琼
人物画报 2020年30期
关键词:小学德育渗透策略心理健康教育

邵慧琼

摘  要:德育教育和智育教育所处的地位是相同的,其对于学生的成長和发展来讲,具有极为重大的促进作用。在小学教育阶段开展科学合理的德育工作是让学生更快成长的关键,在充分立足德育教育的前提下,学生的未来成长道路也将会更为宽阔。所以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获得良性发展,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小学德育的相互融合,为学生的深层次成长提供铺垫作用。本文主要分析是现阶段心里健康教育在小学德育当中的渗透现状,同时针对性地探讨相关渗透策略,以求能够为有关单位提供参考作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德育;渗透现状;渗透策略

如果从学校角度来讲,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将会体现在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而并非专业德育课所能够囊括,此项观念几乎已经成为现有教育工作者的通识。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入则能够从目标、模式和内容等方面提出优化完善传统德育工作的方法,同时还能够帮助相关教师寻找到二者互相渗透融合的路径,所以有必要对两者的特征、融合模式作出具体的分析处理,用于澄清理论层面的模糊认识,为现代小学教育工作的建设提供坚实支撑作用。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德育当中的渗透作用

(一)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整体目标的必要支撑

培养并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不仅仅关系到学生的个体发展以及全面成长的重要目标,更会和现阶段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相互关联,如果说德育着眼于塑造学生的良好德行素养,那么心理健康教育便着眼于促进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的塑造,其在育人的整体任务下有机连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虽然并未在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中作出明确陈述分析,但是通过对教育目标和教育模式的深入研讨,不得不得出此种结论,也就是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现状的优秀人才,如果其并不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情况,便难以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发展,甚至难以有效地贴合未来社会建设发展需求。

(二)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发展的重要目标

我国小学德育教育是有组织且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其所展现出的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和价值观,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应用,学生不仅可以对心理健康知识形成深刻的认识,更能够促使学生对外界刺激形成深刻了解,形成足够健全的人格,从而助力学生更好地实现社会化的目标,通过此种教育理念来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简单来讲,德育是对个体实行的价格社会规范化作为核心的价值理念,其所映射出的是价值观念、道德倾向,而心理健康教育则着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而实现内界和外界的统一发展,无论是对于学生的德行素养还是智慧的成长来讲,均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三)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融合能够加深对德育的认识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影响的过程,学生自身的德行素养、情感认知和心理健康情况等都是心理健康过程,此类过程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影响下,通常会朝向期望的方向进展,此种变化必然会反应在学生的心理变动当中,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测评体系的深度支撑,可以从侧面映射出德育目标的达成情况与成效。伴随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心理知识的广泛应用,小学师生在加强对德育教育的理解的基础上,将会更为深入地贯彻落实德育教育大纲,同时为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层次应用提供支撑作用。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德育当中的渗透现状

心理健康教育和小学德育工作的相互融合能够为现代教学工作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支撑作用,这是激发学生认知能力,强化其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切入点。对于其渗透情况作出科学合理的分析,这样可以为小学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但实际上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德育工作当中的渗透仍旧面临着相应的问题: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并未受到全方位的重视,在教育工作当中,虽然部分学校已经开展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实际上整体重视程度却仍旧不高,小学将关注点普遍放置在智育教育以上,认为需要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智育基础,在家长和教师的错误意识下,导致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停留在表面,难以满足学生的深层次成长需求;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并无过多的专业师资的支撑,在指引方面缺乏充足的合理性和专业性,心理健康教育运作中,部分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储备并不充足,在传授各种知识内容的时候也没有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部分情况下甚至出现代课的现象,这就自然会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降低。最后,所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具体,引发资源短缺、体系薄弱等问题,部分学校在构建相应课程活动的时候,教学研究力度明显较少,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并不具备充足的时间,这自然也会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受到影响。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德育当中的渗透策略

(一)关注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关联

所谓德育就是对学生的德行素养的培养,其主要代指的是学校在学生的思想层面、政治层面和为人处世层面的教育,包含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范围则较为狭窄,其培养的核心是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能够保持有足够健康乐观的心态。虽然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基本教学内容上存在较多的差异性,但实际上二者却也存在着诸多内在关联,此种内在关联将会极大程度地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建设。首先,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相同的,均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用以帮助学生明确如何做人,如何做更好的人,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促进学生形成良好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助力学生的优秀人格品质的形成。

例如,在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的时候引入情境式教学法,为学生创设出活跃开放的学习氛围,接下来结合教学目标开展目的性教学活动,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安排学生群体自由组合,加深学生的认知能力,如角色和责任同在的教学内容当中,教师需要重点展现出学生的核心地位,引导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包括医生、教师、警察、父母等,通过此种方式加深学生对各种社会角色的认识,最终教师将角色引回到学生本身,要求其思考自己作为学生的责任,通过此种方式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满足其德育成长需求。

(二)建立良好的渗透融合环境

对于小学生来讲,其绝大多数时间都会被应用在自己的学校当中,所以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便显得极为重要,而学习环境实际上就是课堂环境,但就目前来看,我国部分小学在构建积极和谐的课堂环境这一方面仍旧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导致最终构建课堂环境难以有效地满足学生群体的成长发展需求。一方面,如果是从日常管理角度着手分析的话,可以发现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区分程度并不大,学校利用高年级标准来对待学生群体,因而导致学生普遍承担较多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教师为有效地保障课堂教学的规范性和纪律性,设置大量条例,用于实现对学生的各种行为的规范处理,导致学生自身个性意识的发挥受到影响,很有可能导致学生出现叛逆、反感等心理现象。

为构建足够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首先需要做的便是从自身发展需要着手,在日常教学活动当中要始终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以身作则,积极地完善充实自己的人格素养,充分爱护并且关心自己的学生,为其提供充足交流互动的机会。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中国梦”的时候,教师可以尝试着从网络角度着手,为学生呈现出相应的视频内容,同时配合优美和谐的音乐,让学生直接感受我国繁荣富强的美好景象,吸引学生群体的关注,促使其充分感悟到祖国的强大,而后尝试着扩展学习资源,从精神方面鼓励学生的奋斗和成长,为实现中国梦而作出源源不断的努力,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助力学生的良好心理状态的形成,贯彻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

(三)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课外活动融合

由于受到自身年齡和知识储备的影响,小学生普遍具备较为强烈的好奇心理和足够优越的动手能力,课外活动比较沉闷的课堂教学的成效往往要更为显著,所以切实有效地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学活动的融合就显得相当重要,其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的思想认知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心理健康知识问答,好人好事评选等课外活动,用于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融合建设和发展,在课外活动当中促进学生良好的情感素养的形成,帮助学生形成乐于助人的态度和意识,让学生能够在实际行动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心理素养,为其深层次成长提供铺垫。

例如,班主任在召开班会的过程中,可以评选出当周的“道德小卫士”,鼓励学生讲解自己的各种好人好事,鼓励学生群体积极地发言、表现自我,同时还需要为学生群体提供更多的良性鼓励,引导其在日常生活中助人为乐,助力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的形成,丰富充实其课余时间,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成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四)强化和学生家长的交流沟通

因为曾经受到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小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难免会过多地宠爱孩子,从而导致其逐渐形成部分不良习惯,比如,对于长辈群体的尊重相对较少,并不会做到将心比心等。教师在面对此种问题的时候,有必要积极地和家长进行交流沟通,用于帮助学生从根本上解决各种问题,毕竟要明确的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和教师的德育教育密切关联,二者密不可分。教师需要形成对学生的家庭背景的充分审视,对于存在的各种不良家庭因素,包括单亲儿童和留守儿童等,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促进学生和监护人的交流沟通,以此来保证学生可以更好地支持教师所开展的教育工作。

结束语:

总之,教师需要全面提升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的重视,在心理健康教育当中渗透德育工作,从家庭、社会和学生自身需求等多方面着手,促进其良好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李涛,徐廷瑶.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47):1-2.

[2]宫存苹.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心理健康教育[J].才智,2019(25):116.

[3]罗昊.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渗透[J].才智,2019(21):116.

[4]黄银波.谈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24):147.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渗透策略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