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理念的形成逻辑、核心要义及价值意蕴

2020-03-12 21:57郑丽丽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人民至上理念群众

郑丽丽

(中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沙 410083)

2016年7月,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将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2020年5月,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再次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2]4-5”。这一系列论述表明“人民至上”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征。“人民至上”从根本上回应了中国共产党“为了谁”“依靠谁”和“谁评判”等问题,彰显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取向,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一、 “人民至上”理念的形成逻辑

(一)理论逻辑: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将现实的人作为人类历史的前提和起点。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3]146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一旦脱离了现实的、实践中的人,社会就会变成抽象的、死板的、不可思议的东西。在实践中,人民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4]89人处于社会历史活动圆周的中心,全部社会历史活动都围绕着人展开。人民既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使得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一刻也离不开人民的实践活动。马克思关于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与创造作用的论述,是对西方人本主义“抽象的人”的本质超越,决定了社会历史发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把人民放在社会历史发展的最高位置。

《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而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5]39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与过去剥削阶级政党的本质区别。无产阶级政党作为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是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可靠力量。由于无产阶级政党没有任何同广大人民群众不同的利益,其“通过社会化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6]670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和人类解放理论的纲领,是“人民至上”理念形成的理论基石。

(二)历史逻辑:对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丰富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也是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伟大斗争、夺取伟大胜利的过程。 毛泽东将“紧密联系群众”作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强调“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和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7]1096将人民的利益作为开展工作的依据,将人民的拥护作为评价工作的标准,这就要求共产党人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从人民出发,一刻也不脱离群众。邓小平提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评判标准,最直接表现是让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让人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面貌好一些。江泽民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关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胡锦涛进一步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的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结果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新时代表达,贯穿治国理政的各项具体实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树立人民至上理念,要求以增进人民福祉和促进共同富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是否真正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保障作为工作成效的评判标准,在发展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权益,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实践逻辑:对新时代人民利益观的诠释与坚守

“人民至上”理念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的行动指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人民至上”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不变、使命不改的重要体现,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新的历史方位下,社会发展由单纯量的增长转变为质的提升,党和国家的工作任务由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到更多地关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还“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8]4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民至上”理念的重要内容;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是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的现实要求。

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人民至上”理念在新时代的现实表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直观地表现为具体的人和实在的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9]45这些成就充分表明我们党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但当前仍有部分地区和人口尚未实现脱贫,坚持人民至上,要求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这意味着必须扩大发展的“覆盖面”,维护和关心不同群体的切身利益,补齐社会民生建设短板。

二、 “人民至上”理念的核心要义

“人民至上”理念的核心要义是将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将紧紧依靠人民作为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将为民造福作为党最重要的政绩。

(一)最高位置: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人民至上”理念首先体现为人民利益至上,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了谁”的问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将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将人民利益作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及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10]772019年6月,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11]。党在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不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不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始终坚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一根本目的没有动摇。将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是我们党最本质的价值取向,也是我们党干事创业、长治久安的力量源泉。

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蕴含着三层逐次推进的逻辑关系。其一,着眼于人民的现实利益。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人民最基础、最重要的现实利益。疫情防控工作中,党中央统筹全局、果断决策,坚持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重要位置,调集全国资源开展大规模救治,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一系列举措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其二,着眼于人民的整体利益。党从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将人民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注重提升人民的总体利益,扩大人民获得利益的“覆盖面”,为实现人民福祉探求出一条系统科学的发展道路。其三,着眼于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遵循,我们党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中国梦”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梦想,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代表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人民至上,既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与继承发展,也是对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的新时代诠释。

(二) 最大底气:紧紧依靠人民

“人民至上”理念在实践中表现为紧紧依靠人民,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靠谁”的问题。 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之所以能够克服众多的艰难险阻,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其根本原因在于党始终坚持紧紧依靠人民,深深扎根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党的十八大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将“坚持以人民为主体”列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永葆服务人民的政治本色。紧紧依靠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强党兴国的坚实根基。面对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的全面深化改革进程,面对难度前所未有、形势异常艰巨的改革局面,习近平指出:“没有人民的支持与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与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8]97

人民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也是人民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党的各项工作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最大限度地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要在实践中紧紧依靠人民,听取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体现民心,了解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与真实想法,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请教。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将人民群众创造的实践经验及时转化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举全民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破除妨碍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激励人们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创造美好生活,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社会环境,让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践中得以充分释放。

(三)最重要政绩:为民造福

“人民至上”理念从目的导向上表现为为民造福,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谁评判”的问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12]为民做事、为民造福是我们党的最重要政绩。坚持人民至上,不能止步于思想环节、停留于“喊口号”,而要从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从宏观上,为民造福要求人民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党的工作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着力解决好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及时回应和解答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困惑和难题,努力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发展需要。从微观上看,为民造福要求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具体问题。扎实做好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的群众工作,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切实解决好人民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现实问题,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社会民生建设工作。

为民造福是评价党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如果自诩高明、脱离了人民,或者凌驾于人民之上,就必将被人民所抛弃。”[13]人民群众是至高无上的实践主体和评价主体,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至高无上的评价标准。政策制度好不好,人民最有评议权;工作有没有实效,人民最有体会,最有资格评价。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将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党的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而这一标准直观地体现为人民的获得感。过去将经济发展指标作为主要衡量标尺,存在着片面化、表面化等不足。而人民获得感能够有效弥补原有衡量标尺的缺陷,通过人民是否产生获得感及获得感的多寡来评判工作得失和发展好坏,帮助我们党更好地把握工作实效和发展现状,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政绩。坚持为民办事、为民造福,将人民获得感作为工作成效的评价标准,是新时代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的重要路径。

三、“人民至上”理念的价值意蕴

(一) 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有助于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人民至上”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宝贵经验、理性认识和优良传统。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而人民是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依靠力量。党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党的建设发展同人民的根本利益高度一致。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时,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分别置于第一条和第二条的重要位置,将党性原则与人民性原则相统一并予以高度重视。习近平多次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8]154。“人民至上”理念是人民性与党性原则的时代合题,也是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价值遵循与行为坐标。

“人民至上”理念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动力源”,同时也是我们党永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本色,永远走在时代前列的价值遵循。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践行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实践导向,“把党建设成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9]。我们党要自觉担负起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责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不断通过党的自我革命提升执政本领,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扫除阻碍党的建设发展的一切消极腐败现象,将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具体实践中。只有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遵循,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不断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提升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和本领,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和个体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前进发展。

(二) 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有助于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人民至上”理念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的突出体现。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人民群众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显著优势。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意味着必须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通过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等方式,让各类制度更好地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显著优势。

“人民至上”理念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坐向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又一显著优势。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努力增进人民福祉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这意味着人民至上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坚持和完善社会民生保障体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通过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和兜底性的民生建设,健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使人民群众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扶,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充分的保障和满足。此外,需要不断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积极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推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三) 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民至上”理念并非是局限于民族立场的狭隘概念,其内在蕴含着世界范围的普遍意义。“人民至上”作为中国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将中国的发展同世界发展趋势实现有效衔接与内在贯通。这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基础,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感共鸣。坚持人民至上,有助于拉近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间的距离。“中国人民历来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历来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同各国人民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密切关注和无私帮助仍然生活在战火、动荡、饥饿、贫困中的有关国家的人民,始终愿意尽最大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14]“人民至上”理念向世界传递了中国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表达了中国人民愿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真诚愿望。

“人民至上”理念是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助力器”。习近平指出:“我们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15]“人民至上”理念是对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与创造价值的充分尊重与肯定。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从为全人类谋福祉的高度,主张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人民商量着办,而不是由少数人或少数群体将自身的意志强加于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社会历史发展态势,依靠人民的力量造福人民自身,推动人类走向美好世界。“人民至上”是向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向世界展示了互学互鉴、互帮互助、团结友善和共同进步的价值理念与实践追求,在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和图共赢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猜你喜欢
人民至上理念群众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人民至上”的真实含义与内在要求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读懂穆青 弘扬穆青精神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不断增强党性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