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陈林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乡村振兴包含着产业、生态、人才、文化和组织五个方面的要求,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既是人才振兴的重要一环,又是高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新型职业农民强调“新型”和“职业”,也就是说农民应“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农民应成为一种职业而非一种身份。高职院校一方面通过技能培训和技术指导,进行个性化服务,使农户素质提高更有针对性、快速性及有效性;另一方面可依托区位优势、传统农业及生态良好的比较优势,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提供长期动能。因此,高职院校积极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可从多种方式入手,职业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无疑将会催生高职院校教育供给侧的改革。经过近年来多方努力,农民培训业已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培养模式,即“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模式。在这一培养模式中,高职院校作为其核心载体,可以运用优良的教育硬件及软件,积极响应国家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政策要求,增强服务“三农”的能力,根据实际制定培养方案,为农民提供一个再学习的环境,努力创新自身的供给能力,实现多元化办学新突破。
高职院校对农民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包含了学员招生、培养模式、管理体制、资金、就业等方面的内容。高等职业教育已逐渐成为更加开放的体系,既需要政府的财政、金融、税收、政策等方面的综合支持,也离不开行业企业的协同配合,更离不开与人才市场的密切互动。如果高职教育类型特色不明显,“四类生源”(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人才培养模式不更新,扩招后不补偿办学经费,将极大地制约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也影响着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步伐。在农民自身要求素质能力改善需求背景下,高职院校只有强化和彰显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才可能避免落入教育类型多样而质量滑坡的困局。
政府部门之间要密切配合,加大对农民培育的财政支持力度,通过就业市场和评聘制度改革,为新型职业农民营造更加公正的就业环境,倒逼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方面,高职院校要进行体制机制改革,整合社会办学资源,探索学院、行业、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的办学格局,促进学校与行业企业结成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乃至命运共同体,让行业企业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契机,紧贴产业链(产业集群)结构和职业岗位(群)的需求,精准分析产业人才需求侧和供给侧的饱和度和能力结构,构建专业集群发展机制,使教学链与产业链、岗位链深度嵌接和融合,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建立在坚实的质量保障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上。
高职院校面临发展机遇,也面临不少挑战。如何找准办学定位、创新实践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面对发展高起点,如何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等素质保障上创新破难等方面的问题不少。从目前来看,部分高职院校中的农民学院具有分散性和在职教育的特点,造成教育培训目的的短期性和机动性,实际管理中很多事务性工作需要职院其他部门的支持和协助,然而由于高职院校主要是采取绩效工资政策,诸如此类的支持和协作多为零待遇或低待遇,如此,教师们承担农民培训的教学工作积极性不高。此外,政府专门为农民学习设立事业编制岗的情况较少,专业对口、具备开创性思维的专业工作人员的投入不够,难以适应农民教育发展的要求。
完备的体系可以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成效。目前,各级教育资源没有相互有效衔接,实现效用最大化,甚至还呈现出各自为政、多头管理、互不联通的管理体制,使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陷入无序状态,导致了相当多的资源浪费。同时,由于乡村振兴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数量大幅减少,基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学校的基础设施及软件能力不足,极大地制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深入展开。
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离不开高职院校内部机制的完善和修正,离不开更多资金的投入,需要高职院校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和系统性的工作来推进。从当前来看,虽然有一些试点方案,但试点工作未很好地启动,既难以确保每年培育一定数量的新型职业农民,也难以达到“农民欢迎、农民受益、农民满意”的教育综合效应。从长远来看,必须边实践、边总结、边创新、边完善,把工作中积累的有效做法上升为制度设计,把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难题转化为克难办法,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知名度、美誉度。
人才培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而农民作为其中的主体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造就一批扎根农村的专家,可以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培养人才应该根据新型职业农民的特质进行新的定位。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者,是构建新型经营体系的主体,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应突出新时代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特质。一方面,要深刻把握“懂”与“爱”的重要内涵,培养一懂二爱的专业技术服务型人才。“懂”就是要内行,全面系统地熟悉生产、流通和金融的知识,了解传统农业的改造、“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与价值,等等;“爱”,就是要爱农村和农民,并且愿意为乡村振兴这个伟大的壮丽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懂”与“爱”是新型农民培养的核心价值理念,是贯穿于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懂”与“爱”互相联系、互相支撑、互相促进。另一方面,要把握好“数”与“质”的关系,培养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人才供给需要。“数”是培养新型农民要能够满足乡村振兴人才的需要;“质”是培养新型农民的质量要能够满足乡村振兴对专业化人才的需要,“数”与“质”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不可偏废。
1.创办培训轮训的二级学院
高职院校可以创办专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二级学院,依托二级学院这个平台,利用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对接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的实践需求,制定“学历+技能+创业+文明素养”的新型职业农民学历培训和短期岗位轮训的标准。根据乡村发展的动态趋势和乡村市场主体的要求,采用产学研三位一体形式,运用大数据和云平台等新科技、新手段和新业态,提供菜单式培训轮训服务。要坚持一手抓农民学历教育,一手抓农民短期培训轮训,逐步形成以农民大学生培养为主体,以全日制中高职教育、在职研修和短期培训为补充的办学体系。同时,探索地方高职院校在乡村集中连片地区、相对集聚的村庄创办高职院校分校或者地域性特色突出的培训院校,充分发挥地方高职院校的功能和在乡村振兴的示范性作用。
2.调整专业层次设置
根据地方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对接产业发展,强化专业建设,选派优秀教师直接参与指导和组织新专业筹建,先后申报符合当地需求的专业类别。一是学历教育。培养高层次的新型职业农民是保障乡村振兴战略高效实施的重要举措。因此,要及时调整不适应乡村振兴的相关专业和报批适应乡村振兴发展的新专业。录取乡村生产经营大类、商品流通大类、专业技能大类和社会服务型专业。二是资格认定的短期培训。开办大众化教育的短期速成班是适应乡村振兴大发展、快发展的客观需求,是满足高职院校大规模培训新型农民的客观需求。因此,我们要围绕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开设市场营销(农产品电商营销方向)、乡村园林技术、乡村电商管理、乡村经济治理、乡村社会治理、乡村文化治理、乡村生态治理等立体化培训课程。(见表1)
表1 高职院校专业层次设置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扶志扶智工程。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职责。首先要制定高职院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教育评价认定的标准体系。比如,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招收对象认定体系,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教学学科评估体系,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管理和短期培训资格认定体系。二是建立农民学历教育政府订单标准认定体系。政府订单教育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初级阶段,采取的人才培训模式是解决乡村人才相对稀缺的重要对策措施。建议贵州省各级政府实施乡村公共服务人才培养五年规划,重点培养乡村医疗、乡村金融、乡村规划等方面的人才,逐步建立健全农民学历教育政府订单标准体系。三是要建立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档案、新型职业农民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运用智能化教育等新业态、新产业,拓展农民教育方式和手段,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特色和服务供给能力。
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阶段,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农村人才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是推进乡村振兴最具活力、最能发挥作用的力量。因此,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必然要求,需要各级政府的积极培育、管理和扶持,更需要高职院校利用院校的教学教育资源,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营造有利于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社会环境,形成乡村扶智扶志的不竭源泉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