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幸福感培养研究

2020-03-12 18:55:51杨开芳
管理工程师 2020年2期
关键词:幸福感价值观核心

杨开芳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11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等院校教学中,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培养学生并使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对学生的行为以及思想起到引导的作用。而幸福感则是学生个体对于学校生活以及社会的一种终极目标,培养提升学生的幸福感,能够对外界客观条件以及学生个体之间起到调节的作用,这也是个体价值观在生活世界的一个外在表现[1]。在培养学生幸福感过程中,核心内容,便是强调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践行。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是未来建设祖国的人才,大学生的幸福感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为他们的幸福感不仅会对自身的发展产生影响,还会对社会的发展进步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下,需要高等院校领导人以及相关负责人对大学生的幸福感状况有所了解,并且在此基础上,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对其加以指导。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大学生的幸福感水平得以提升,并且让学生能够形成科学的幸福观。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以及幸福感的现状表现

在对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以及幸福感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其中存在这样一些现象,具体表现如下[2]。其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且学生的幸福感提升效果缓慢。这其中,不仅包含了各种社会上的非主导价值观,也包含了一些比较流行的亚文化。其实,不论是90后、95后,还是现在的00后,他们的思想表现是多样化的,且还存在着不定性以及差异性等特点。这样一种多样化的价值观取向,不利于学生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也不利于他们有效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其二,当前大学生在进行价值观选择的时候,存在着矛盾化的倾向。因为当前大学生正处于一种多元的文化样式之中,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一方面能够有效拓展自身的视野,进而为自身的价值观取向提供一种多元的参考,并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大学生对于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觉性进行唤醒。但是在另一方面,大学生在面对西方文化冲击的时候,不少大学生都缺乏一种明确的辨别能力,因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使得一些大学生在其中产生出茫然感,最终在价值观的取向方面出现混乱与困惑。其三,当前不少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更加趋向于实用化。当学生升入大学后,他们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都处于一种成熟期,因为他们正在面临人际交往以及就业选择等问题,这个时候,若是没有处理好自己的内心想法,就会变得更加功利化与实用化。这样一种实际情况,不仅会阻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更会降低学生的幸福感,针对这一点,学校方面需要引起重视,要懂得通过各种渠道,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得学生的幸福感能够得到切实的提升。

二、影响大学生价值观以及幸福感的具体因素

不少学者都在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以及他们的幸福感问题进行研究,而在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后,发现不少学者通过自身的调查分析,都对大学生幸福观的培养给予了肯定,并且认为这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的主流[3]。但是,从当前大学生价值观以及幸福感的表现现状来看,其中存在不少的问题,经过分析,发现这些问题主要是由这些因素引起的。

其一,便是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以前的中国人在面对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时候,大多数都是量力而行,但现在因为受提前消费思潮的影响,不少大学生喜欢用蚂蚁花呗、借呗、校园贷、信用卡等。这样一种消费观念虽然是个人的问题,并且也能够为社会的经济流动起到促进作用,但是也有一些学生因为思想过于极端,他们的消费与他们能够承担的金钱是不成正比的[4],这样一来,便导致他们走上了歧途。其二,是社会结构性变迁的影响,也可以称之为是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一种负面影响。比如,一些高校的扩招给学生的就业带来很大的压力。而且,社会中的一些腐败现象以及网络亚文化现象,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的价值观以及他们的幸福感造成冲击。其三,便是高校办学理念中出现了功利化的思想,并且不少学校缺乏大学生幸福观教育,这样两种因素也会对大学生的幸福感造成影响。比如说,不少高校为了自己学校的考研率或者是考博率,在日常的教学中,对学生提出了很多超规格的要求,学生在这样一种不合理的学业要求下,也无法真正获取到有用的知识。这样一种流于形式的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从中获取幸福感。再者,便是网络亚文化现象。因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生会不自觉的接受一些信息,但是这些信息中的正能量因素很少,这些信息会给学生的价值观造成不好的影响[5]。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幸福感提升策略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在坚定“四个自信”中培养幸福感

幸福感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要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使大学生能深刻理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及其历史底蕴和现实基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丰富自己的思想底蕴,增强生活和学习的幸福感。而对于大学生而言,在平时的大学生活中,首要的一点,便是需要对大学生的文化水平进行提升,从而使得学生的文化素养受到熏陶,进而从中获取幸福感。其次,便是需要加强他们的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能够在坚定理想信念的过程中,培养出个人的幸福感[6]。

当前大学生生活社会环境相对而言是美好的,现今的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这个社会没有战乱,没有奴役压榨,学生能够在这个社会中发挥自身的作用,完成自己的理想。所以,在对学生的幸福感进行培养的时候,学校相关负责人需要注意这一点,要在日常的教育中让学生能够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这样,他们才能够在逐步强大的过程中,受到信念的指引,对事业展开新的追求。也只有在这样的信念指引下,他们才不会被一些糖衣炮弹所侵袭,进而在糖衣炮弹中“牺牲”。学校相关负责人在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培养的时候,也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在社会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丑恶的现象,而且这样一些思想会对意志力不坚定的人造成威胁,让他们的思想变得混乱,或者是被这些思想击溃[7]。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学校方面更加需要帮助学生培养自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此种价值观是在对人与集体、记忆社会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的揭示,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所以才使得当前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更加美好。在任何时期,都需要意识到一点,“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建设的接班人,他们需要有自己的榜样,有自己的理想信念,也只有如此,才能够让他们在任何诱惑下不屈服。也只有让大学生受到正确的价值观引领,才能够让大学生认清自己,并且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二)加强爱国主义和奉献精神教育,在实现中国梦中培养幸福感

在学校教育中,需要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与奉献精神教育,让学生能够在此种教育的基础上,能够朝着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并且让学生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获取幸福感。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幸福感既应该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适应,也需要他们能够与当前的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相适应。因为在现今的社会中,主流价值观正在开始慢慢发生变化,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既包含国家、社会,也包含个人。大学生与其他的社会群体相比,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具有比较活跃的思想,而价值观在其中能够对他们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东西方的思想文化正在不断发生碰撞,所以整个世界的文化格局也在发生着变化。大学生虽然长期处于校园之中,但是或多或少的也会接触一些外来思想的影响,这些思想会引起学生思想意识的变化,进而使其价值观慢慢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8]。此时,学校方面就需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注意在日常的教育之中有效渗透,使得学生能够受到此种价值观念的影响,为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指引,让学生能够在追求自身幸福的生活同时,也能够为他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将自己的幸福感寄托于整个国家、社会的发展之中,这样也能够提高自身的价值。

为了让大学生的幸福感得到提升,学校方面在培养大学生的时候,需要注意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并且还需要让他们朝着“四有新人”方向靠拢,只有让学生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理想的人,他们才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更加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进而更好的努力。在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幸福感的时候,学校方面需要注意这些问题[9]。其一,是对网络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在当前的时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大学生基本上都有手机和电脑,所以,他们所接触的信息也是很多的。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培育计划,学校方面可以通过网络,传播一些正能量的信息,借助网络,来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领。而且,在运用网络技术的过程中,学校方面还可以构建一个专门的信息征集平台,让学生将一些想要说的话,匿名投放进去,这样也方便学校对学生的需求有所了解,进而对其进行更好的培育。其二,便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幸福感的时候,学校方面可以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可以将一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联系在一起。学校在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培养的时候,需要意识到一点,那就是学生的价值观培养问题,其实是思想上的问题,而这些思想通常是表现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上面的。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从中寻找幸福感,学校方面需要让学生回归于实践之中,进而强化他们的自身体验。通过这样一些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的幸福感可以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三)加强辩证思维教育,以快乐情感向着目标奋斗

幸福感的目标理论认为,主观幸福感产生于需要是否满足和目标是否实现。在个体的生活中,行为目标是多种多样的。也正是因为这些目标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学校方面对其进行选择的时候应该更加慎重,因为目标的内容、个体达成目标的活动方式及实现目标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将直接影响人的幸福感。一般说来,积极的、快乐的情感与目标的出现和维持有关,也与靠近目标及实现目标有关。而缺少目标、目标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指向目标活动的受挫则会使人产生消极的、不愉快的情感体验[10]。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学校方面可以通过加强辩证思维教育,让学生带着快乐的情感,朝着目标努力奋斗。

在这一过程中,首要的一点,便是对理论课堂的系统教育功能进行充分的利用,从而使得大学生能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有所提高。在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的时候,主要的渠道与阵地,便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经过相关的调查,可以发现在课堂上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因为这一课程的教学涉及教学效果的问题,所以,学校在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时候,需要注意到学生选择这门课程的一个主观兴趣倾向,并且还需要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教师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方式,来将这门课程的教育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有效贯彻进课堂之中,进而使得学生自身的理论素养与社会责任意识得到不断增强,最终让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幸福感。其二,便是需要注意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有效渗透进去,通过对学生的精神世界有所关注,来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指引。之所以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进去,是因为在教育教学中,主体只有一个,那便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既需要使教育目标能够为国家的建设服务,还需要使得这些教育目标能够对大学生自身的成长与个人价值观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11]。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进而使其思想政治理念有所更新。如此,便可以让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幸福感。

四、结 语

总的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青年的价值取向,既关系着自己的健康成才,又决定着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学校方面需要让学生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践之中,提升自己的幸福感,这样,他们才能够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担,为祖国的腾飞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幸福感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好日子(2022年3期)2022-06-01 06:22:10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英语文摘(2020年11期)2020-02-06 08:53:32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