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勤工助学发展历程、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20-03-12 16:44吴国华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酬金资助岗位

吴国华 潘 东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学生工作处 江苏 南京 211816)

一、勤工助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内涵

我国勤工助学起源于留洋勤工俭学运动。留洋青年学生的“勤工以俭学”形式在1919年至1920年达到运动高潮。该运动所蕴藏的民主和科学的思想为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来源。

新中国成立初期,勤工俭学在团中央发布的《关于在中学生中提倡勤工俭学的决定》中首次被明确提出。当时全国兴起勤工俭学的探索与改革。比如“燎原计划”、“农科教结合”、“两条腿走路”、“半工半读”的办学模式。这在工农建设背景下对培养人才发挥了积极地作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勤工俭学”变成“勤工助学”首先由复旦大学提出。随后的改革开放初期十年间,勤工助学先后历经两次浪潮。1984年,随着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主要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地高校出现一次浪潮。主要形式包括家教、修理服务等。随着改革进入“攻坚阶段”,1987年至1988年,包括公司,商店,家教介绍所等实体形式掀起勤工助学第二次浪潮。这一时期出现了勤商助学甚至弃学经商乱象,后经整顿平稳发展。“济困”是这一时期勤工助学的主要特点。

20世纪90年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校扩招和就业制度的改革背景下,勤工助学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相应的管理组织和工作机制有章可循,学生的参与度高,发展模式实体化、基地化,勤工助学体系基本成型。

21世纪以来,随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发布,《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随后的修订调整。勤工助学的功能已经从“济困”向“济困育人”转变,构建长效的资助育人机制已成为高校勤工助学的发展内在要求。

从勤工助学的发展的各个时期可以看出其内涵特点,第一点,勤工助学“工”“读”的基本要素保持不变。第二点,各个时期勤工助学有不同的工作方式和学习环境。第三点,勤工助学活动中所折射出来的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精神一脉相承。第四点,随着勤工助学活动学生参与的广泛性,育人的功能愈发凸显。

二、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学生对勤工助学认识不足

在学生的观念中,不乏有对勤工助学认识偏差的。一部分学生表现出比较自卑或者自尊心很强,不愿意勤工助学。一部分学生在参加勤工助学的时候以经济导向为主,甚至与自身的学业本末倒置,出现“勤工误学”结果。还有一部分学生勤工助学时,工作马虎、混时间,影响了工作质量,而且浪费了自己的时间。

(二)岗位数少,结构不合理

勤工助学岗位一般设置两种。临时岗位一般都是短期用工,酬金低。而固定岗位相对不足,在面向非贫困生时,供求矛盾突出。同时岗位的需求结构单一,劳务型、服务型的低层次岗位占比大,技术性或专业性的岗位较少。对岗位工作量缺乏预估,存在工作量大小相差悬殊的情况,甚至存在严重超时问题,影响工作者的积极性。

(三)薪金偏低,资金来源单一

在酬金的保障方面,高校缺乏“造血”功能。除了学校的专项资金外,没有深挖社会资源。在勤工助学的酬金管理体系方面,很多高校已经对酬金分档执行,但多数岗位按最低档酬金发放,收入与校外的兼职工作待遇相差大,对于支撑平时正常生活消费杯水车薪。

(四)管理水平低

勤工助学的管理执行缺失。虽然一些相关管理制度在执行的时候,很多的工作仅仅停留在发放酬金过程中。对于学生的相关培训教育、工作内容的考核缺少相应的闭环管理。学校分管领导、资助中心和用工部门管理没有形成合力,让勤工助学工作开展得健康有序。

(五)育人功能不足

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中,不乏存在一种“等、靠、要”、得过且过的心理。因为自己是贫困生,所以资助是应该的,浪费了相应的自我教育、服务、管理、实现的锻炼过程,而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缺乏自立自强、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完善勤工助学工作对策

(一)以生为本,合理满足学生需求

横向拓展岗位数量,纵向提升岗位层次。整合校内校外优势资源,发展包括劳动力型、技能型、专业型、创业型多层次岗位。校内后勤系统社会化过程中,在人力资源的短缺与服务师生矛盾情况下,适当拓展学生工作岗位,拓展了岗位数量又增强了学生的服务沟通能力。开发“助教、助研、助管”(以下简称“三助”)岗位,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纪、专业的特点和学校办学特点,对“三助”岗位进行动态选聘,例如专业性较强的助研岗位可以向高年级学生倾斜,低年级学生可以安排管理服务性岗位,从而提升岗位质量。以“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为契机,以勤工助学为载体,为感兴趣和有创业精神的学生孵化实体化创业岗位,坚持公益化和市场化相结合,将所得利润设立爱心基金。不仅满足了部分学生岗位不足问题,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创业精神,实现了“输血式”向“造血式”资助转变。岗位的设置既要立足校园,也要面向社会,借力校企合作。丰富了勤工助学岗位,同时形成了校方达到培养学生成才的目标、企业赢得了效益、学生增强了实践能力的共赢局面。满足学生勤工助学需求的同时保障其合法权益。勤工助学的工作岗位需要签订学生、用人单位和学校组织三方用工协议,规定岗位职责、酬金和工作时长等,纳入学校管理。同时需要对用工单位进行实质性审查,排查危险性有害工作。鉴于大学生的身心特点,需要适时开展心理健康与法制安全宣传教育。

(二)健全组织结构,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2018年修订)》中规定了相关的组织机构。一方面学校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勤工助学工作。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设立的勤工助学管理服务组织管理日常工作。这样形成领导小组、资助管理中心和用工部门三级管理体系。保障组织机构、人员、制度和经费落实,使得勤工助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另一方面也要引导进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实现的管理,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培养自立自强、团结合作的精神。其次,勤工助学需要打造一支专业化教师队伍。一方面这支队伍需要提高认识,勤工助学工作济困与育人并重,重视学生思想素质和社会实践的提升。另一方面负责勤工助学的岗位的设置、培训、过程中考核以及与学生开展关于勤工助学的座谈会等工作,提升服务质量。这支队伍贯穿于整个学生勤工俭学的全过程。再次,万物互联的时代背景下,发挥信息化的优势,建立勤工助学工作网上一站式服务。充分利用PC端和移动端为平台,互联网为纽带,实现岗位的设置与审核发布、学生申请岗位与审核、工作量登记与审核、酬金发放申请与审核、用工黑名单等服务一网通办。通过构建线上流程,提高勤工助学管理效率,改善服务学生的水平。最后,贴近市场化用工机制,加强奖惩考核办法。学生毕业后需要立足于社会。勤工助学的各个岗位在选聘上需要公平公正,在上岗过程中,实现全过程的监督考核,不应该形成干得好与不好都是一个样,不应该让迟到早退,混日子的学生成为主流,建立适当的奖惩考核制度。例如对学生每个月的勤工助学结果进行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树立勤工俭学中优秀榜样,借助校内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打造良好的勤工助学校园文化氛围,弘扬自立自强、自我实现的勤工助学的价值,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境界。

(三)立德树人,突出勤工助学育人要求

勤工助学不仅仅是一项助学活动,更是一个鲜活的社会实践过程。而这种社会实践与思政教育相互补充。一方面思政教育离不开社会实践,另一方面思政教育应该服务于社会实践。从这个角度出发,勤工助学是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需要直面“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凸显勤工助学育人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已成为必然要求。第一点,提高实践育人功能。勤工助学目前参与的学生面很广,需要兼顾全面,突出重点。一方面把勤工助学与专业技能、创业就业、思政教育、服务社会相结合,提升综合素质,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贫困生心理建设。增强自信心、磨练意志、从心理上摘除贫困生的帽子。培养他们勇敢地去战胜挫折和解决困难的能力。第二点,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重爱国感恩诚信教育。一方面将三全育人融入到勤工助学育人实践过程中,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全体老师虽然处在不同的岗位,任教不同的学科,承担不同的职责,但是他们应该有一个共同的育人使命。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生活近况、思想近况、学习动态。在这个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将引导、示范和激励等方法相结合,注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和价值实践。勤工助学活动是高校资助政策之一,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关爱。除了引导大学生感恩父母,还要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之情,鼓励把个人的职业选择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回馈社会报效祖国。

四、结语

勤工助学是目前高校最具有生命力的资助方式之一,与其他“输血式”资助方式相比,这种资助方式的生命力价值不只是体现在“造血式”的显现结果,让学生能够摆脱求学过程中物质上的困扰,更可贵的是这种“造血式”资助的隐性结果,通过勤工助学实践活动达到育人的目的。只有把育人的理念贯穿于勤工助学组织架构、管理服务与对大学生思想引领的全过程中,才能把这个隐性功能发挥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酬金资助岗位
物业行业住宅类酬金制项目会计处理探讨——对比境外物业住宅酬金制处理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欲多则欢少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欲多则欢少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