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安
(广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调研处,广东 广州510030)
《城市轨道交通2018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国内共有35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计185条,线路总长度5761.4公里,已基本形成网络化、信息化、多样化、一体化格局。为积极应对公共安全防范带来更为直接和严峻的现实挑战,城轨公安迫切需要在警务机制创新发展治理上探索新路径,寻求新突破,积极为城市平安轨道交通发展提速增质。
城市轨道交通警务智能化网格,是因应城轨交通日益多元化、信息化、动态化发展趋势,为主动适应新时期维护城轨交通安全稳定工作,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技术、新理念嵌入传统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卫工作,并探索发展以“城轨车站”作为智能化基础网格单元,进行安全治理的警务工作机制。
城市轨道交通警务协同治理是指基于城市轨道交通不断增长的、多样化的公共安全需求,创新对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公众各方以资源的有效整合为作方向,以目标锁定、信息共享、组织协作为实现路径,用统一的目标将无序要素在规范的结构中生成具有有序功能结构的城市公共安全协同系统的自组织状态,从而产生整体协同效应的过程。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城市轨道交通警务(以下简称:城轨警务)智能化网格协同治理的内涵就是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应用,突出强调源头治理、精准治理,做出由传统巡控警务模式向智能化网格主动防控警务模式的根本转变,把现代科技手段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起来,通过城轨警务智能化网格与社区警务智能化网格的互动融合,实现因地制宜和讲求实效地创造性开展社会控制多元化与警务综合治理的协同模式,牵引城轨警务机制创新,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截至2018年底,国内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深圳、南京等城市轨道交通里程均超过3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网络化整体格局基本形成。但是随着轨道网络的不断扩大和延伸,各条线路衔接更加紧密,如果一点出事,那么就有可能全线瘫痪,全网均受影响。同时,国际恐怖主义和国内社会矛盾引发的极端事件相互交织,城轨交通发生各类袭击事件存在高危风险。在此背景下,城轨公安机关应以创新思维方式来改变传统的线路巡防警务模式,打造网格化警务来保障城轨交通网络化时代发展。
城轨网格警务治理借鉴于社区网格警务发展。网格警务是在城市网格化管理创新模式中发展起来的警务工作方式。社区警务网格化最大特点就是把融合、联动思维引入社区治理,全面精准布局社会资源,实现警务全覆盖。社区警务网格使汇集在网格的各种力量相互融合,明确工作目标,形成工作合力,打造以警务室为平台,以社区民警为核心,其他力量为辅助的网格队伍。这也是城轨警务对基础上推进治安防控信息化,从根本上提高多元化协同防控的网格警务模式的借鉴。
城轨网格警务服务于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运营需求。以北、上、广三大城市轨道公安机关网格化警务发展为例:北京轨道交通运营网络化最先在全国形成,公安公交总队为应对辖区治安复杂形势,率先建立区域防控结合的机制,实施网格化布警,并指导运营企业将全网细化为若干防控区域,与运营时间同步,逐一落实防控责任,同时选定若干重点车站,建立定点盘查、特警巡逻、武警把口、警犬近战震慑“四位一体”的防控模式。上海公安轨交总队为应对轨道交通网络规模化和安全需求,建立单元化勤务责任机制,在站区内部设立警务管理防线,每站都配备民警,并界定相应管辖时空,以便警力与保安联合巡防站、线、区网络勤务体系,这一时期轨道交通警务网格化治理雏形初现。近年,广州市公安局公交分局以轨道交通公共安全管控体系建设警务改革工作为契机,以网格布警为框架,将轨道站区警务以各站点为一个网格,划分网格单元基础,将全线网242个站点划分成46个警务区,参照社区警务模式,制定站区警务职责,依靠城市轨道线网、站区力量、资源、环境、功能等要素,根据实际情况以轨道车站作为联系节点、建立轨道站区标准化警务推进网格化建设,实行“所领导包片、中队长包区、民警包站”网格化布警全覆盖,实现公安管理与服务融入城市轨道安保网格层级治理体系。
智能型警务,即智能+警务,其中的智能指智慧与能力,而警务流程必须始终以人来实施和赋予。以此为鉴,智能型警务就是突出以物的智能+人的智慧结合,在充分应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警务中人的参与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人的智慧和物的智能来实现智能型警务。就轨道交通智能警务而言,主要是构建以“车站区域防控”为核心,充分发挥新科技优势,依托物联网、云计算,5G技术移动警务等技术在监测预警、防范打击、应急处突、行业管理等提供智能化服务支撑,使“定位”与“定人”的结合更加紧密,显著提升治安基础防控精准化程度。例如,首都北京公安近年来已累计争取政府投资70亿元打造轨道交通技防系统和智能警务,公交总队自2017年7月投入使用人像比对系统应用以来,截至2018年底已查获网上在逃人员286名。广州市公安局公交分局贯彻“智慧新警务”战略部署,全面对接全国在逃库和广州市治安重点人员库,为人脸识别提供后台数据支撑,打造“指尖查控”安防智能警务新模式,自2018年7月投入使用以来,截至2019年5月底,抓获在逃人员525名,防控整体效能显著提高。又如,上海市公安局轨交总队打造“视频围栏”与“网络围栏”相结合的进站人员身份核查网络,运作以来至2018年底,“网络围栏”日均采集MAC地址、手机号码1000万条,累计比中重点布控人员10万余人次;“视频围栏”累计比中重点人员7.4万余人次,查获涉恐、涉毒、上访等重点人员1万余人,其中抓获在逃人员69人。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警务机制变革,充分依靠智慧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打造符合轨道警种特色的智能型警务,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治理现代化、信息化需求,更需加强与地面社区网格基础工作领域推广普及的视频门禁系统、人脸识别、WIFI等技术手段对接。推广网格之间监控联网接入和视频巡查,打造多道防线,全面提升基础管控科技含量,推动“轨交站区和属地社区”警务与全要素网格相互融合,组织指导基层网格力量共同参与,是现代信息技术变革下的时代潮流和未来城市轨道交通警务形态演进的必然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不单发展地铁,还包括轻轨、单轨、有轨电车、磁悬浮线路、市域快速轨道系统的建设。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不同类型的轨道交通进入并行发展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城轨交通安全运行关系每个人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事关整个社会的安全稳定,因此城轨道交通安全治理需要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配合。对公安机关而言,需要轨道交通所在站点属地公安机关的协同合作,以此应对轨道交通安全保卫力量无法满足线路不断增长的现实需要,协同警务运作模式应运而生。协同警务要求公安机关内部各部门之间跨警种、跨地域、跨时间的条件内相互协作、联勤联动,对于整合警务资源,提高公安机关办事效率,维护轨道交通治安秩序安定有着重要意义。
(1)以城轨车站为基础小网格,每条线路小网格结合起来形成中网格,最后城市所有线路中网格结合起来组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大网格。(2)城轨车站为基础小网格,以轨道交通公安派出所管辖区域内线路(中心站点)为中网格,各中网格组成大网格,并依次对应车站地面的社区网格、属地区(街道)、城市社会综合治理各层级系统。(3)为方便实际治安管理,可以将每个基础网格编码,如城市码—线路码(属地区、街道码)—站点码(社区码)—治安事件类别码—验证码,通过传递编码数字便可以得到网格内发生的事件相关信息,实现警务专业网格与综治全要素网格无缝对接。
3.2.1 构建城轨警务智能化网格协同治理平台
打造构建城轨交通公安内部网格智能化协同治理平台,实现城轨交通整体网格、线路、车站大中小三级网格与城市属地区、街道、社区网格的串联,形成各联动部门信息直接共享,指令智能分派,精准推送,接口有序和协同联动,从而实现跨部门、跨平台、跨业务、跨网格的异构数据交换共享,提升网格智能化信息平台技术含量和运行效率。
3.2.2 实现与城市社会治理网格信息平台对接共享
与城市交通职能部门、城市轨道建设、运营企业按照信息共享、资源共享、集约化建设的要求,根据各职能部门,以及各类网格治理需求,统一设置信息平台使用方式,互通情况线索。再造源头发现、采集建档、分流交办、结果反馈等环节流程,按照权限,运用人像识别、图像监控等资源形成各类信息采集、流转、处置、反馈的运作流程。
3.3.1 基础网格人力资源配置及协同
(1)城轨交通车站网格单元人力资源包括:站区民警、运营方站务人员、辅警、车站辅助保安力量、安检员、保洁员、商铺人员、平安志愿者,遇突发事件上述人员可组成车站最小作战单元进行先期处置。将站区基础工作、社情信息、安全防范、治安秩序维护、消防监督、警情处理、服务群众等工作逐步充实、整合到网格中。(2)社区网格单元人力资源包括:社区民警、社区工作者、政法综治队伍、网格管理员、网格助理员、网格警员、网格督导员、网格司法员、网格消防员。(3)协同重点:一是整合车站基础单元网格和社区基础单元网格协同治理人力资源,形成一格多员、一员多能、一岗多责的工作机制;二是构建专群(专业力量与站社群众)结合、条块(职能部门与属地)结合、社群(社会力量与社区群众)结合的综合治安服务治理工作格局,实现跨辖区、跨警种、跨部门网格协同治理政策集成、资源集聚、力量集合,发挥“单兵是尖刀、整合是拳头”的工作效果。
3.3.2 网格信息智能感知技术要素资源配置及协同
(1)城轨交通车站网格单元智能设备构建:在车站区域布建5G技术移动警务、网络围栏、人像识别系统、智能X光安检仪、太赫兹安检通道、大客流检测预警系统、多维感知安检门、可疑人员筛选查证系统、智慧消防,形成城轨智感安防站区。(2)社区网格单元:进行数字化围闭,汇聚人脸、车辆、视频结构化、视频门禁、WIFI、电子围栏、四标四实、水电煤气等数据,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技术打造“AI+社区防控”。(3)协同重点:整合上述技术资源,构建车站区网格智感安防区与社区网格智感安防区对接覆盖,解决异常行为事件难以实时预警问题。
(1)重点人员协同管控机制。运用网格智能化协同治理手段,进行关联事件信息采集、隐患排查、乱点整治等工作,及时从公路、铁路、航空、公共交通等领域出行以及外来人员的信息数据中获取筛选管控和干预监管高危重点人员,通过人像识别、手机信息采集,对后台数据库内的已知重点人员进行碰撞比对和精准布控。(2)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网格信息支撑与协同联动机制。在城轨交通警务、属地社区等各部门网格之间,明确各级网格平台功能定位,建立以各站区、社区信息采集平台为基础,以城轨交通运营智慧中心、公安、街道信息协调平台为关键,以市(区)应急指挥平台为统领,以各相关部门的专业领域信息网格为延伸的信息结构支撑,建立横向、纵向层面的应急联动协同处置制度。(3)协同重点:将分散于各网格内的社会资源整合起来,实现各自优势的互补,发挥整体功能,在关联事件任务处置及应急联动协同中构建多层次、多维度合作的弹性化协同治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