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后期民族主义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2020-03-12 11:22
公共治理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世界主义民族主义孙中山

吴 青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报刊社,北京 100089)

民族主义是以孙中山为领导的革命党人在1905年同盟会成立之初就作为三民主义的一个重要奋斗目标而被提出的。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辛亥革命之后的“五族共和”观念都丰富了民族主义在不同阶段的内涵。这之后,孙中山在多次演说中都指出了民族主义已经完成,而要将重点放在民权和民生问题的解决和建设上。随着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的开展,社会新思潮也逐渐兴起,孙中山民族主义的内容更加充实和成熟。从1924年1月开始,孙中山对于民族主义进行了系统的解读和宣传,这一系列演讲应该说是一个具体化的方略,不仅在学理上对于民族主义进行了阐释,而且从实践角度对于如何实现民族主义有了一个较详细的论述。在孙中山后期对中华民族复兴道路和中国近现代化进程的探索中,他的民族主义扩充了前期民族主义的思想,在对中国传统和现实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西方先进理念,去除西方近现代化的弊端,在中西双线、贯通古今的模式中实现民族主义的复兴,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民族主义。

一、孙中山后期的民族主义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第一讲中指出:“什么是三民主义呢?用最简单的定义说,三民主义就是救国主义。什么是主义呢,主义就是一种思想、一种信仰和一种力量。”[1]616由此可以看出,孙中山认为“主义”具有很大的力量,它可以是一种思想观念,进而升华为个人或群体的态度,借此变为一种信仰,在社会上形成风潮。虽然在1924年的《三民主义》讲稿中,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已不再是革命前期阶段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五族共和”,但民族主义的目的是一以贯之的,那就是要追求中华民族的强盛。民族主义虽然在辛亥革命之后一度被认为已经完成,但是由于袁世凯称帝、军阀混战、帝国主义的侵略愈加深重,中华民族面临亡国危险。民族主义在此时被再度强调,是因为孙中山更加意识到民族主义不可不提,“民族主义这个东西,是国家图发达和种族图生存的宝贝。中国到今日已经失去了这个宝贝”[1]644,要保证中华民族永远存在,就永远需要民族主义。孙中山放眼世界,认为中华民族政治上面临主权的丧失,经济上遭受列强的侵犯,已经处于生存边缘,“故此后中国的民族,同时受天然力、政治力和经济力的三种压迫,便见得中国民族生存的地位非常危险。”[1]631这种危险地位更要求中华民族崛起实现民族独立,并为实现民权和民生建构创造条件。

1923年,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宣言》中指出,民族主义是“消极的为除去民族间之不平等,积极的为团结国内各民族,完成一大中华民族”,最终“内以促全国民族之进化,外以谋世界民族之平等”。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指出民族主义有两方面意义,一个是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一个是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由此可以看出,孙中山后期的民族主义包括对内和对外两重含义,这也决定了孙中山的后期民族主义思想融通中西,兼顾中国国情也有国际视野。在孙中山看来,“以本国现有民族构成大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的国家”[2]4,即团结国内所有民族构成大中华民族,由此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国家。这也说明孙中山此时的民族主义将民族、国族、国家的意义包含其中,是中华民族的国族主义。

孙中山后期的民族主义思想认为,要先唤醒民族精神,才能将民族凝聚在一起,进而恢复民族主义,最后才能实现民族地位的强盛。“我们今天要恢复民族的地位,便先要恢复民族的精神……到民族主义恢复了以后,我们便可以进一步去研究怎么样才可以恢复我们民族的地位。”[1]679因此,围绕唤醒民族精神的民族主义建设就成为了孙中山后期民族主义阐述的重点。孙中山第一次将“民族精神”与民族复兴联系了起来,认识到了“民族精神对于民族复兴”的特殊意义。[3]这之后,知识界和社会逐渐认识到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作用。

二、后期民族主义复兴的进路

孙中山后期民族主义复兴的道路是在中西反思、历史与现实贯通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条融合路线,一方面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站稳立场,同时又以西方先进文化作为“可以生长在中华文化根干上的新枝叶”[4],通过阐述个体与群体、中国固有文化与西方先进文化、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这三大部分树立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一)讨论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以构建国族主义

民族主义的实现关系到每个人,而发动每个人参与到为中华民族奋斗的过程中来则至关重要。如何将个人团结起来形成强有力的群体、为构建国族主义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这也是孙中山后期民族主义首要讨论的问题。在孙中山看来,构建国族主义就是为了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爱国心,这也是孙中山将民众组织、动员起来的重要原因。

孙中山首先关注到中国家族宗族观念根深蒂固的现实。宗族是“由父系血缘关系的各个家庭,在祖先崇拜及宗法观念的规范下组成的社会群体”[5]17。在历史上,宗族在增加族群凝聚力、强化群体意识、壮大群体力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鸦片战争之后 ,随着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与文化的传入,中国传统的宗族制度遭受到批判和冲击,虽然建立在封建经济基础之上的宗族制度带有明显的落后性,但是宗族中所体现的凝聚力却不可忽视。孙中山指出,“国亡他可以不管,以为人人做皇帝,他总是一样纳粮;若说到灭族,他就怕祖宗血食断绝,不由得不拼命奋斗。”[1]675这正是看到了家族主义和宗族主义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基层的社会结构,家族和宗族的力量强大而坚固,但却因没有国族主义观念,造成了中国社会的“一盘散沙”。孙中山从中国国情出发,抓住家族主义和宗族主义的积极因素,从实用主义角度理性地加以运用,充分利用家族和宗族的力量来团结个人,进而集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在孙中山看来,要从个人出发,由宗族和家族再到国族,才能完成个人到群体的整合。

在讨论个人与群体的关系时,孙中山认为,民族主义的恢复必须要有团体,大团体的形成需要以若干小团体为单位,而在中国,这种基本单位就是宗族。西方强调个人,缺乏社会团体牢固人与人的关系,因此,西方很难形成稳固的国家结构。而中国通过家族和宗族将个人联系在一起,进而为整个民族的利益而奋斗,这比西方以个人为单位的团结要容易且紧密,同时还能使各宗族为抵御宗族衰亡、灭国亡种的危险一致对外,从而结成广泛而坚实的力量,实现民族的合群。与此同时,孙中山也指出了要重视能知的问题。“今天所讲恢复民族主义的方法有两种:头一种是要令四万万人皆知我们现在所处的地位。我们现在所处的地位是生死关头,在这个生死关头须要避祸求福,避死求生。”[1]668为了将三民主义传播给大众,孙中山在1924年通过演讲的方式加大宣传,他提出:“这次国民党改组所用救国方法,是注重宣传,要对国人做普遍的宣传,最要的是演明主义。”[1]617孙中山后期的民族主义思想为社会聚合找到了依据,并通过广泛宣传发动人民,将每个人都团结起来,以期聚沙成塔,发挥每个人的力量,实现民族精神的建立和巩固。

(二)讨论中国固有文化与西方先进文明的关系以振兴民族精神

孙中山指出,民族的形成主要有几个因素,分别是血统、谋生的方式、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除去血统的天然原因,其他因素都可归于文化的范畴。文化对于民族精神的塑造不可低估。孙中山认为,中国固有文化对民族精神的重建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他还提出,要开放心胸,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文明增强民族精神,迎头赶上西方。孙中山认为,要恢复中国固有文化,就要恢复中国传统中的旧道德、智能和知识。他指出:“所以穷本极源,我们现在要恢复民族的地位,除了大家联合起来做成一个国族团体以外,就要把固有的旧道德先恢复起来。”[1]680孙中山将中国固有道德的恢复问题指出来,是在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他“主张继承中国固有的道德,而不是舍弃或者推倒,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评估”[6]487。孙中山认为,应该恢复的中国传统旧道德分别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和平,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在对这五个方面的论述中,孙中山对其进行了批判性继承,对道德在新时期的新含义进行了创造性的表达,“既适应了当时形势的需要 ,也继承并且弘扬了民族文化中的精华”[7]561。

在强调恢复中国固有旧道德的同时,孙中山也指出要恢复中国固有的智能和知识,沿用《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哲学思路。孙中山指出:“所以我们虽然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知识,外国人一遇见了便以为很野蛮,便不情愿过细来考察我们的知识。”[1]686由于中国人不重视自己的修身工夫,孙中山指出,要学习西方人的举止修养,通过修身进一步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不仅倡导在修身方面要学习西方,也提倡在科学技术方面充分学习西方,通过学习西方最先进的技术,早日迎头赶上,与西方先进强国并驾齐驱。

(三)讨论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关系为构建世界新秩序奠定理论基础

孙中山一直强调,中国的民族主义丧失已久是导致中国濒临亡国的重要原因。在他看来,民族主义的缺失与世界主义的兴起有关。孙中山说:“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所谓‘万国衣冠拜冕旒’,这都是由于中国在没有亡国以前,已渐由民族主义而进于世界主义。”[1]650他认为,民族主义的消失与中国封建统治者只重视世界主义、忽视民族主义建设有关。民族主义是世界主义的基础,没有民族主义就不会有世界主义,只有民族主义稳固才能构建世界主义,如果一味追求世界主义,一旦受到外国的自然力、政治力和经济力的压迫,没有民族主义来抵抗,只能落得亡国灭种的悲惨境地。

在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问题上,孙中山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中吸取了有益经验,并对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的思想进行了反思。自俄国发生了社会主义革命后,孙中山便开始关注俄国的革命经验并借鉴到中国实际中来。他从列宁的思想中认识到,对于没有取得独立地位的国家而言,民族主义是目前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实现了民族独立,世界主义才能够实现。因此,孙中山的结论是“我们要知道世界主义是从什么地方发生出来的呢?是从民族主义发生出来的。我们要发达世界主义,先要民族主义巩固才行。如果民族主义不能巩固,世界主义也就不能发达。”[1]662在新文化运动中,一部分学生提倡世界主义,认为国民党提倡的民族主义不符合世界潮流。孙中山对此表示反对,他指出:“近日中国的新青年,主张新文化,反对民族主义,就是被这种道理所诱惑。但是这种道理,不是受屈民族所应该讲的。我们受屈民族,必先要把我们民族自由平等的地位恢复起来之后,才配得来讲世界主义。”[1]662孙中山认为,世界主义并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中国正面临民族独立的艰巨任务,必须先树立民族主义大旗,通过自救自立来对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才能与世界各国和平相处,如果直接过渡到世界主义,中国将会遭受更多的屈辱和不平等。孙中山对于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的论述反映了孙中山从中国现实和世界局势出发构建世界新秩序的考虑。他认为,中国各民族应结成统一体,通过振兴中华民族精神来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进而实现世界主义。

从实现民族复兴到走向世界主义,孙中山对于西方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负面价值,特别是帝国主义的强权霸权进行了批判,在对西方文化的弃置和吸收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民族强盛、走向世界主义的路径。他反对流血革命,把和平作为民族的精神,认为无论是靠民族自觉的积极方式,还是与帝国主义进行不合作的消极抵制,真精神就是“不讲打”的和平方式。孙中山还认为,民族平等也是振兴民族精神、实现世界主义的重要思想。他指出,民族主义要消除民族间的不平等,要在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基础上完成“全国民族之进化”,进而在国际上求“世界民族之平等”,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够用“固有的道德和平做基础,去统一世界,成一个大国之治”[1]663。孙中山一直推崇儒家的“礼运大同”思想,并对之进行了改造,即中国完成民族独立的任务后,要同社会主义革命之后的俄国一样扶倾济弱,关心被压迫民族的独立解放,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王道思想抵制强权霸权侵略,肩负维护世界和平的重任。由此可见,民族主义是孙中山建构大同世界的必要条件,对全世界和全人类命运的关注也是建设民族主义一题中应有之义。中华民族不仅要实现本民族的大同,也要实现世界礼运大同、世界各民族各国人民平等相待,进而中国重回世界第一文明大国、世界头号强国之列,这就是孙中山建立世界新秩序的目标。

三、孙中山后期民族主义与中国近现代化进程

孙中山后期民族主义是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建立世界新秩序为目标,从世界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而展开的建构。从以上三个部分可以看到,孙中山后期民族主义是一种在中西文化反思、古今贯通基础上的有机统一模式,在世界范围内找到中国的坐标,在历史脉络中找到传统的有益价值。而孙中山之所以采取这样一种模式去构建民族主义,也是对当时社会思潮的一种批判思考。当时社会各种思潮交汇碰撞,为中国民族独立精神的确立奠定了基调。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甚大,促进了孙中山民族主义的成熟与发展,也是其发生转变的重要节点。虽然孙中山高度评价了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思想界带来的激荡,但他也注意到整个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因而运用自己的理论加以弥合改进,作为“当时学术界围绕东西文化能否调和问题展开争论的一种回应”[7]570。当时社会思潮反对传统和旧道德,使社会舆论倾向于全盘西化,与传统文化之间造成了对立,而恰恰没有注意到中国封建体制的衰败并没有造成文化的断裂,传统文化并没有丧失地位,一味反对传统只会使得文化的发展失去连续性,打破社会文化生活平衡。孙中山正是看到了传统文化对于振兴民族精神的核心作用、迎合了社会上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心理、在实践操作层面比较容易建立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有利于保护民族历史文化的部分。孙中山通过“寻求一种调适古今中外的方法作为平衡,实现人心和社会的稳定”[8]162,也是对于中国文化如何适应新时期的近现代化浪潮、在新旧文化激战中应该处于什么地位的一种反思,也可以说这是五四运动以后孙中山又重新举起民族主义旗帜的重要原因。孙中山希望通过重建民族主义,实现民族自觉和独立,形成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共识,进而实现国家文化、政治、经济的全面发展。

在当时的中国,近现代化的进程是必然的,在世界近现代化的浪潮中如果不实现本民族的近现代化,势必会被淘汰。从洋务运动、维新运动、新文化运动到孙中山领导的革命,都是对中国近现代化过程的一种探索。然而现代化并非只有正面的价值,它也存在负面价值,在孙中山的论述中就可以看到,西方先进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帝国主义和侵略本质是跟随着其正面价值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有负面影响,但其正面价值也不可否认。面对这种情况,就要根据本国实际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发展经验进行辨别和甄选,这是一种理性思辨的过程,是“以世界文化为借取目标,是追求一种高于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层次的综合,这是纯正的现代化运动的主题”[8]56。因此,文化的现代化既非一味复古传统,也非一味吸纳外国文化,而应该是传统优秀文化与外来先进文明的有机融合。

第一,孙中山后期民族主义思想与时俱进,根据国情世情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孙中山在1905年《民报》发刊词中指出:“夫缮群之道,与群俱进,而择别取舍,惟其最宜。”[1]75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从前期的“反满”“驱除鞑虏”反清政府,到“五族共和”追求民族平等,再到后期强调振兴民族精神以实现民族复兴,加入了民族统一、独立、反帝、济弱扶倾的内容,结合时代特征,从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角度丰富了民族主义的内涵,加速了民族精神的认同和塑造,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也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第二,孙中山后期民族主义思想反思中西文化、贯通古今文明,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民族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切成功发展振兴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实际的道路的民族。可以说,孙中山后期民族主义既向内看又向外看。向内看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深入研究国情世情,撷取传统文化中的有益因素与西方先进文化进行中和,做到了钱穆所说的“民族观与文化观之本末轻重之间,仍不失传统文化之精神”[9]105;向外看是指善于借鉴创新世界文明的合理成果,取用适合中国发展的内容,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同时注重传统与现代的衔接连续,意识到传统是现代的源头,现代是传统的继承,从而为民族主义的建构找到了本源和归依。

第三,孙中山后期民族主义重视人的现代化,充分发挥人民的力量来实现民族精神的振兴、造福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任何一项伟大事业要成功,都必须从人民中找到根基、从人民中集聚力量、由人民共同来完成。可以说,现代化最根本的就是人的现代化,人是现代化精神的载体和体现,汇聚民心民智民力、发挥人民的力量,将直接决定着现代化实践的价值取向。孙中山后期的民族主义找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能够团结人民的力量;通过改变人民的观念心态来提升国民素质和人格;通过宣传方式把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磅礴力量。在探索中国近现代化进程中,孙中山后期的民族主义避免陷入一味强调实业振兴的现代化,而将人的现代化作为切入点来建构民族主义,意识到要依靠人民这个最伟大的力量才能建立统一的民族精神。孙中山也反复强调,三民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国利民福”“人民才可享真正幸福”[10]480,可见孙中山一直坚持民族的复兴最终要以人民的自由平等幸福为奋斗目标。孙中山从人民出发,以人民幸福为归旨,为民族主义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第四,孙中山后期民族主义发展是一种多方位的现代化,通过系统性建设促进民族精神的觉醒和民族强盛。孙中山后期的民族主义建设不仅包括组织层面、道德层面、科学技术层面的建设,还包括心理层面的建设,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现代化过程。孙中山后期民族主义在前期民族主义基础之上强调民族精神的觉醒和恢复,并在建构民族国家理论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和世界使命,既关注了文化的传统性,也强调了文化的时代性;既重视了文化的民族性,也考虑了文化的世界性;既包括传统与现代甚至未来的历史纵向视野,也包括建立民族和世界新秩序的横向担当。孙中山在后期重新揭起民族主义大旗,也是看到三民主义的三个部分相互影响不可分割,要振兴中华,经济和政治建设都要发展,但前提是要弘扬民族精神,这也是孙中山后期民族主义建设的基本出发点。民族精神是凝聚民族的源动力,只有民族精神得以建立,经济和政治等方面才能实现复兴,中华民族才能实现强盛。

四、结论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曾指出,“夫如是,乃能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一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也。”[1]117在这一段论述中可以看到,孙中山认为的现代化进路正是采用中国优秀文明、适应世界潮流、以人民安乐为奋斗目标。孙中山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他后期的民族主义思想与时俱进,根据国情世情的发展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它反思中西文化、贯通古今文明,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民族主义;它重视人的现代化,充分发挥调动人民的力量来实现民族精神的振兴;它是一种多方位的现代化,通过系统性建设促进民族精神的觉醒,进而实现民族强盛。孙中山后期的民族主义“开社会之风气,启国民之智慧,广人才之养成”[11],是对中国文化如何适应新时期的近现代化浪潮的一种有力回应,加速了中国现代化进程,“构筑了近代中华民族复兴的理论基点”[12]。

虽然孙中山后期民族主义是一个较全面系统的方略,但也具有很多难以实现的问题。胡绳曾指出,“他只能提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可能提出的最先进的思想。他的思想和所领导的运动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先进潮流,也不能不带有那个时代赋予的弱点,中国近代社会变化得很快。”[13]10因此我们不能过多苛责,可以看到的是在中国近现代化进程中孙中山的探索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方面,这便是对我们最大的启示。

猜你喜欢
世界主义民族主义孙中山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论王船山民族主义思想的近代嬗变
媒介化的世界主义:世界主义媒介研究文献综述
李斯特国家主义理念思辨
论学术界的全球公民与高等教育国际化
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浅析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现代启示
煽动民族主义情绪 被疑与政府演双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