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沭仪
摘 要: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的城乡建设步伐正在不断加快。为了促进乡村建设的良好进行,每一个与乡村建设与振兴有关的人,都应该付出自己的力量。文章通过梳理在乡村规划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几种切实可行的促进美丽乡村实现的办法。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美丽乡村;乡村建设
为了促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城乡经济一手抓,不落下任何一个,均衡地组织、带动城市与乡村的经济发展。然而,面对各具发展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农村,“一刀切”原则是行不通的,将不同的村镇打造成统一模板下的理论产物,无疑会让乡村的发展失去其应有的活力,也会使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在乡村建设过程中,要牢记党中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规划却不过度规划,适当开采却不盲目开采,在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并非一味地向城市的建设规划标准靠拢,而应该保留自己的特色,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在乡村良好建设的道路上坚持向前。在坚持乡村建设的道路上,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每一位成员有及时发现问题的能力,并能够提出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乡村发展现存问题
(一)不被重视的历史遗迹
中华上下有五千年的历史。在岁月长河中,不少文化得以积淀传承。有的以精神文明的方式传播下来,还有一些则通过物质文化的方式得以延续。受到了这些传统文化的影响,各地人不论在精神面貌还是物质基础上都有着不同之处。然而,随着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一些负责相关事务的人员在进行乡村规划时,难免会存在轻视或忽视传统文化的行为,在进行拆除和重建的过程中,将一些具有历史意义或人们精神象征的文化建筑拆除处理。这些建筑,有可能是祠堂,有可能是寺庙,还有可能是遗迹。这些建筑的存在,对于一些人来说是精神的支撑,也是文化的传承。通过这些历史建筑,每一位所见之人都可以在其中感受其傳递的能量,探索前人的足迹。
(二)格式化的建设路径
在乡村建设的步伐过程中,很容易发现,有一些地方没有合理的规划布局。在形式上他们完全没有对自己所处的地势和地形进行勘察并加以利用,反而盲目地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不加改动地套用到自己身上。首先,这样的做法不利于乡村建设的良好开展。完全照搬他人的模式,不因地制宜,面对不一样的乡村状况,采用一样的治理办法,很有可能使乡村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步骤的不适当,从而出现超出意料之外的结果,远达不到预期的建设目标。其次,采用这样的做法不利于突出本地区特色,不利于旅游业等其他附属产业的开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地经济的发展很容易束缚于传统行业中,在社会飞速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只能不断去选择新的发展道路,从而导致发展长期不稳定,更加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浮于表面的乡村建设
通过对一些现有报道的了解,发现在一些农村地区存在一些面子工程。这些所谓的面子工程,就是指在有相关负责人员下乡进行相关进度的检查时,采用无比积极乐观的态度,进行提前的彩排和准备,将一些表面上进展特别好的东西展现在负责人员面前。而在负责人员走后,则继续将改革建设这件事抛之脑后,继续采用原有的生产劳作方式。这样的行为对于实现整体经济的发展是很不利的。这样面子工程的做法,很容易让乡村建设人员产生对于建设的不满和消极心理,生出一种做这件事就是为了应付差事的错误心理。在乡镇相关指挥人员并未将正确的全面促进经济发展的思想灌输给每一位参与人员的前提下,盲目进行经济建设乃至面子工程式的经济建设,是很难良好完成乡村建设的。
(四)不完善的建设途径
在建设过程中,也很容易出现一些由于建设途径的不完善而导致的问题。所谓建设途径不完善,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也是组织者前瞻性目光缺失的问题。相关负责人员在进行乡村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将乡村建设会遇到的问题以及备选方案或良好的解决办法通通纳入其考虑范围。一旦考虑不全面,就会出现发展建设做到一半却无从下手只得半途放弃的问题。乡村建设的道路要有始有终。一旦建设路径不完善,项目实施到一半时,就很有可能出现建设成果与预期目标不一致的现象。这种状况一旦出现,却没有在最开始时考虑良好的解决途径乃至备选方案,就很有可能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推翻重建。然而一个项目的推翻重建,浪费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每一位参与者渴望带动自己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劳力与心力。
二、美丽乡村规划的具体措施
(一)构建合理建设体系
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之前,要做出一个合理的建设体系的规划。所谓合理的建设体系的规划,也就是要对乡村建设的内容进行完善。在前期进行乡村建设的企划书的制定时,需要考虑许多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建设的方向。所在地区是山地还是平原,是发展畜牧业还是养殖业,如果要发展养殖业,在养殖的同时能否进行旅游业的引进。其次是项目的预期目标。根据组织者对现状的了解,确定培养期限。绝不可盲目进行操作实验,一年复一年地进行。接着还要有备选方案,以便于在不适合当前地区发展的情况下能够及时进行更新和处理。而一旦在主要方案得以实施的情况下,备选方案也可用作副业来发展。同时要注意的是组织者在进行组织策划的过程中还要进行应急预案的准备。在做应急预案的过程中考虑一些极端因素,如极端天气导致农作物减产,施工人员无法正常进行工作导致项目后延等一系列问题。只有做好应急准备,建设才能够更好地进行下去。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在进行乡村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的是建设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满足当地人民生产和发展的需求,其次才是对外拓展。因此,在建设过程中,组织者要明确这一使命,只有当地人的发展好起来,当地才会有更好的发展。而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正是一个丰富人民日常生活,满足人民发展需要的一个过程。因此在进行乡村建设时,不可忽略的就是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人民的衣食住行变得更加便利。只有满足了当地人民的精神文化和物质生活的需求,人们才能够更加充满干劲地投入到生产生活中去。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可使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也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坚实基础。从已有的成功的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经验来看,其飞速发展离不开前期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因此,为了实现乡村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三)培养成员前瞻目光
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发现面对一些需要长期艰苦奋斗的建设项目,当地很容易丧失斗志,产生放弃的心理。不仅如此,在一些地区的建设规划中,也很难看到对于未来的展望。这从某一个方面来讲,无疑是人们前瞻性目光的缺失。由于前瞻性目光的缺失,他们不能看到未来经济的发展,只着眼于眼前的小利小益,对于一些需要长远发展的项目不能理解甚至不加配合,这也就导致了一些乡村建设项目的建设困难。而另外一种前瞻性目光的缺失,则是由项目设计者引起的。他们在进行项目规划的过程中,对于乡村建设没有进行良好的审视与思考,对于一些问题没有思考透彻,追求短期的快速的经济的发展,如种植一些对土地有很大影响的农作物。虽然这样的做法可以获得短期的经济收益,但从长远角度来讲无疑是错误的甚至是糟糕的做法。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无论是组织者还是参与者思考问题时都要更加全面透彻,看待问题时都能够向前看。
(四)合理布局乡村建设
乡村的建设不应该套在统一的模板里。每一个村镇都有其不同的风格与特点。对待有传统建筑的村镇,可以利用其古老文化和传承精神来吸引游客,从而以旅游业发展当地经济。对一些土地肥力较好、自然环境优良的地区,则可以采用与种植业为主旅游业为辅的方式发展经济……而一味地对其他方案进行模仿重建,不珍视自己当地的地域优势,无异于一场空。因此,组织者在进行乡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在项目筹备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当地发展特色,在建设过程中更加凸显出当地特色。只有这样,乡村的建设才不会是口头上的建设,而是一场真正的有灵魂的创造。
(五)关注人文主义建设
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人们要扛起的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大旗,还应该扛起人文主义建设的大旗。经济的发展是为了人们更好地生存,而人类自身文明的进步,才是生活。因此,在经济发展步伐稳步向前的同时,还要对人们进行人文关怀,更加关注每一位参与者的心理,对他们给予帮助与力量。只有这样,乡村的建设才不只是单纯的经济的建设,也不是冷冰冰的建筑的建设,而是由各类情感交织在一起的温暖的家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人们学会彼此关爱、相互理解,学会彼此沟通、相互体谅,在共同携手为同一个目标前进的同时加深感情,真正地让自己拥有归属感。在完成经济建设的同时实现对人们素质的提升,在人们的共同努力下让自己所生活的地方焕然一新,充满前进的动力。
(六)保护乡村历史文化
在進行乡村建设的过程中,要明确经济的建设不是一味地对于新鲜事物的追寻,对于过去的事物要采取尊重和接纳的态度。面对一些传统文化和传统建筑,绝不能为了与外界保持一致而对其进行损坏与拆毁。一座好的文化建筑,对于人们来说不只是参观旅游的景点,更是精神的栖息地与庇护所。对文化建筑的拆除是一种浪费与文化破坏。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也是不具有前瞻性发展目光的做法。保护传统文化,从某一方面来讲也是在保护乡村的独特性,在乡村发展的时候为其指明一条道路。文化不应该被遗弃,也不该被伤害。
总而言之,乡村建设的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条路上,每一个地区都会有每个地区的发展特色与不同的前进方向。这也就意味着,完全的借鉴是行不通的。面对党中央的号召,面对无数人的幸福与希望,不论是设计者还是参与者,都应该积极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在进行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份付出,会让更多的人收获幸福,从而实现祖国经济大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文静.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4).
[2]李鹤.浅析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策略[J].科技经济导刊,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