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媛元
摘要:通过研究“藝术创作中的反思与光”,突出艺术作品中“光”的体现和人性反思。学习如何控制“光”及情绪渲染,力求挣脱框架束缚,展现真实的情感,激发艺术创作的灵感,突破自我,使绘画和创作更有深度和趣味性,这些都是我们在创作中经常会遇见的问题。通过对贾克梅蒂、卡拉瓦乔和草间弥生艺术作品的分析,提炼“光”在画面的独特理念,学习对光的把握控制,利用明暗的衔接和对比拓展“光”的作用,通过不断反思进一步升华艺术表现形式,本质即是对艺术的热爱,也是鲜活生命所追求的最根本的创作灵感。
关键词:艺术创作;光;反思;灵感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以主观视角对现实世界和生活进行剖析分解,结合自身的体验、感悟、见解和反思提炼而成的观点,并将此融入于生活和艺术,展现创造性思维,塑造新的艺术形象。这是艺术家自身审美的需求,同时也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审美创作。
结合艺术作品可以感受艺术家创作的情绪表现。在艺术创作中,结合作品风格、画面明暗处理的手法,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同时研究艺术家与时代的关系,了解艺术发展中的反思与继承,注重创作过程中生活化和审美趣味,才能时刻把握创新性的创作理念和视角。
(一)贾科梅蒂艺术效果的呈现
贾科梅蒂和所有优秀成熟的艺术家一样,作品的主题核心与他对生命的感悟有着极大的相似,难得的是,在历经战争的磨难后,这位饱经风霜的艺术家仍旧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和坚持,他用自己的艺术语言为我们展现了当时那个战火纷乱、生与死交接的年代。很难得,我们看到了贾克梅蒂数量繁多的作品从一而终的质朴,他揭开了人们的恐惧和面对战争时的渺小及脆弱,如果重复代表着执着与力量,那么这些重复,更多的是抨击加深着我们的感触,展现了贾克梅蒂热爱自由,珍视生命和平的本心,也表达了当时处境的脆弱孤寂。贾科梅蒂的作品大多喜欢以单人和群体组合的形象表现,但无论人数多少,男人或女人,他都选用一个近似相同的形象呈现,他反思自己也反思着这个时代,代表了他本身也代表了更多人。
(二)贾克梅蒂的创作与反思
雕塑给人更加直观的视觉享受,能够更加直接的去感受雕塑带来的宏伟震撼,一环扣一环的紧凑感,由设计到轮廓和体架,直至雕塑的成型,时刻保持着作品的平稳。雕塑是立体的,是三维呈现的一种形式,不再单单是影像、图片的平面表现,会更有张力、冲击力,雕塑作品的大小和体积、形象都是经过精准的设计和测量,呈现将更有气势。区别于架上绘画和二维的平面性,怎样才能塑造出既有张力气势又具有生命力能反映客观现实的作品呢?贾科梅蒂对于艺术作品倾注的心血和敢于反思的精神,正是我们和这个艺术时代所需要的,这即是他所处时代的真实写照也是对现实有所启发。仔细观察研究他的雕塑作品,刻画的细节记录了他技法的娴熟,翻阅贾科梅蒂相关书籍,在学习他的制作方法和细节塑造的同时,也享受着他艺术理念的变化,他的作品能够将瞬间即逝的画面定格,把握此刻,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学习贾科梅蒂的创作方式、思维脉络,以及能够通过雕塑作品清晰表达现实意义的这种能力、简明扼要的阐述力也是需要我们借鉴学习的,对于艺术的发展与研究都起到了推动和导向作用,使雕塑与生活息息相关,更具有深度广度。
《行走的人》看似在走动,却仿佛在沉稳的思考,呆滞的眼神表现了内心的空洞和哀愁,火柴一样瘦弱的形象展现了战争对人带来的折磨与伤痛,好像站立要向更远看,虽然无法逃离,停滞不前,但也始终在努力。空洞的状态吞噬时间,表情中透露着希望,头微扬有光的照射,依旧不放弃追求积极更有信仰和精神的力量。
(一)卡拉瓦乔心中的光
《手提歌利亚头的大卫》是卡拉瓦乔著名的画作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画面看似简单,大卫手提歌利亚的头,看起来虽然没有之前卡拉瓦乔其他画作那样恢弘大气,但是暗黑的背景下隐藏了更多他心灵的煎熬,这幅作品创作于他快去世的那段时间,他流亡意大利,渴望能够回罗马得到赦免,可在他还没回去时,却受到了他人的迫害和报复,他被毒打,画面中歌利亚的头画成了自己的模样,扭曲变形也是自己受到毒打后的伤痕及病态,他眼神中透露着绝望,更多的是恐惧。黑暗下隐藏的是类似帐篷的背景,也暗示了他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环境,无需华丽的修饰,这幅画质扑自然却更能显示他的内心孤独苍老。他无声向人们揭示他的无助,这位拥有极高赞美的艺术家最终也逃不过命运的审判。从未在作品上签过名的卡拉瓦乔坚持在画面上留下了他的名字,也许这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希望在弥留之际能用艺术的光芒驱赶黑暗。卡拉瓦乔的作品,通过一层层罩染和上色处理,使画面和人物看起来更加立体饱满,他巧妙的处理人物与背景暗部的衔接,利用大量透明色进行罩染和修复,使画面效果整体更加透亮,就连暗部的重色也十分通透,色调也融合更加自然和谐。
(二)“光”的序幕
意大利文艺复兴是构图,明暗对比,透视开始出现并发展的时期,也是意大利撑起整个艺术殿堂的时代,但卡拉瓦乔的艺术则是在文艺复兴诸位大师辞世之后开始的。卡拉瓦乔像孩子一样叛逆,敢于揭示险恶和时代的丑陋,他将作品的主角定格在底层人民,利用戏剧性的“光”和诡异的气氛营造出一幕幕如身临其境般的黑暗,他反叛也反映了人性的弊端,像烟火一样点燃也照亮了小人物的生活,同时也挑战着政治和宗教人欲的束缚。
他曾经穷困潦倒依靠艺术而活,也因此有机会真实感受底层人物的不易和屈辱。他的作品无论是以宗教为题的《召唤使徒马太》还是《捧果篮的男孩》都表现了他充满理性精神和人性渴望的融合。他的作品大多充满了对生命的渴望和光的向往,他利用独创的明暗对比的处理手法使画面主题表达更有趣味性,朴素极致的暗黑色调,强烈光感的对比,戏剧情景的编排都得心应手。他将绘画注入情感和科学态度,从而贯彻整个艺术生命,将艺术现实主义创作的角度及技法运用提到新的高度,从而拉开“光”的帷幕。
通过文献学习,借助媒体的搜索和记录,了解到更多艺术发展中的反思与“光”。如何运用到日常的艺术创作中,如何品读作者的内心及作品的深度,如何通过作品学习控制光及情绪渲染,力求挣脱束缚,展现真理和现实,为艺术创作激发灵感,突破自我,使绘画和创作更有深度和趣味性,这些都是我们在创作中经常会遇见的问题。通过文献资料和现实考察重点提取艺术作品中“光”在画面的独特理念,明暗对比拓展“光”的作用,学习对光的把握控制,烘托气氛营造情景,本质是对于艺术的热爱,同时也是鲜活生命所追求最根本的创作灵感。
同样草间弥生的“光”也为大家展现了不同以往的视觉艺术。草间弥生是一位女性艺术家,在作品中她展现了比男性更加柔美敏感的心绪和女性特有的感想和冲动,她的绘画作品和装置艺术都在不断反思中历久弥坚,她既反思着童年和家庭,也反思着自己的坚持和刚强,无可厚非草间弥生是一个活在自己世界中的平凡女人,也是一位天生的艺术信徒。她看见的不同的时间,视网膜不同的呈现方式让她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波点就是她的光,她的力量以及他的生命。《无限镜屋》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品,现实中的狭小空间通过镜子折射拓展至无限延伸,黑暗被无数个“光”点所包围,这是感人至深、思绪万千的无限空间,也是能够让人敞开心扉的“光”。与贾克梅蒂雕塑和卡拉瓦乔的绘画不同,他们更多的是在黑色背景展现光的照射以此烘托气氛,在绘画中注入了情感和科学态度,使创作离不开生活却充满戏剧性,作品也更加沉稳。草间弥生的装置艺术则更加立体全面的展现“光”,更注重人本身的心境和情感体验。
分析研究卡拉瓦乔和贾克梅蒂的艺术发展,中外史上对他们的评论也是褒贬不一,既有肯定也有质疑。有人说卡拉瓦乔是脾气最坏的艺术家,他游走在赌徒,流浪汉之间,与他们成为朋友,所以才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也有人说贾克梅蒂一生笼罩于战争的阴影无法逃离,可无法否定的是他们的每幅作品都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人们始终不懂为什么他们可以描绘出这么多动人的画面,却又如此执拗疯狂。在西方他们一度受到人们追捧,也有很多艺术家继承发展了他们的反思与“光”,至今影响了很多艺术家和艺术流派。他们真实的想法真正的感受,那些所经历的至今为我们的研究留下了一个又一个谜团,我们无法感同身受,但依旧被他们的作品所震撼着迷,他们像谜,却不影响国内外学者一直以来对他的向往,一次次的研究考察,解读他迫害的经历,愤怒的行为,解读他作品中强大的生命力,对于艺术绘画执着的追求。
如今,时代艺术当代艺术被更多的提在嘴边,架上绘画和古典大师们曾经辉煌的时代看似离我们越来越远,但他们曾经轰动一时的作品,他们艺术的光芒将永在。对我们而言,他们依旧是艺术的支柱 ,艺术审美的精神导向,在他们的作品和人生经历中我们依旧感叹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足以讓世界惊叹不已。历史的变革、时代的更替终无法掩埋这些作品跨越世纪沉淀而来光彩。
参考文献:
[1]马晓琳.西方美术史,河北美术出版,2005(6).
[2]姜黎黎.中国当代艺术概论,2013,4(1).
[3]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广西美术出版社[M],201(57).
[4]翁贝托·艾柯.美的历史.中央编译出版社[M],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