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条件下经济主要矛盾问题研究三大理论评述

2020-03-11 06:05李含琳
甘肃社会科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经济学矛盾经济

李含琳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兰州 730070)

提要: 从1750年前后英国的产业革命到现在,世界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经过了约270年。这270年,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270年,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矛盾演变的270年,也是经济学研究与发展的270年。经济发展实质上就各种经济矛盾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磨擦和相互磨合的过程,不同性质的经济矛盾所能够产生的影响力也有很大的差异。经济矛盾既是经济发展的客观性和现实性的社会基础,也是经济学研究与发展的重要动力所在。从西方古典经济学到现代各种经济学流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流派和中国传统主流经济学三大著名的经济学流派,他们都是从什么政治立场、理论角度和现实价值上来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要经济矛盾问题的,这些理论研究成果以及观点与政府的核心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之间又是什么关系,我们从中能够得到哪些启示。

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经济矛盾是一个庞大的矛盾统一体,各种矛盾混杂,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共同构成经济矛盾的基本架构。经济矛盾的运行和释放,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这就是经济矛盾的作用。在不同的经济时代,由于体制和客观条件的差异性,经济学研究的制度背景差异很大,经济矛盾的发展和演变也具有不同的运行轨迹,这些都会与不同时代的经济学相互交汇,决定不同时代的国家经济战略和政策。同时要注意的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矛盾问题,实际上是与社会主要矛盾、政府宏观决策、国家政策体系、公民的市场意愿、国家的未来发展等密切相关。在新时代,总结和探讨自古典经济学到当代经济学各个流派之间对于经济矛盾问题的研究特点和观点差异,对我们科学认识和判断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特点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经济矛盾的基础理论

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矛盾的内在联系和变动规律,必须首先了解矛盾和经济矛盾的基本内涵。严格说来,矛盾学属于哲学范畴,不属于经济学范畴。但是,哲学是所有社会科学的基本方法论,所以,运用哲学关于矛盾的论述研究矛盾经济学问题也不为过。

(一)矛盾的基本定义

矛盾是哲学的基本概念,甚至是哲学基本问题研究的出发点。矛盾反映了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特殊的状态,矛盾不是事物,也不是实体,它在本质上属于事物的属性关系。这种属性关系是事物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种特殊的关系就是“对立”和“存在”,正是由于事物之间存在着这种“对立”和“存在”的关系,所以它们才能够构成矛盾。从广义上讲,如果两件事物在一件不存在时另一件一定不存在,那么这两件事物就有矛盾。用数学公式来解释就是Y=10000-X,因为X和Y的和始终是10000,所以当X减小时,Y一定增大;X增大时,Y一定减小。这个式子就可以用X和Y表示两件事物的矛盾。

(二)主要矛盾理论

在复杂事物自身包含的多种矛盾中,每种矛盾所处的地位、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总有主次、重要非重要之分,其中必有一种矛盾是与其他诸矛盾相比较而言的,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种矛盾就叫作主要矛盾。正是由于矛盾有主次之分,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方法论上也应当相应地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另外,关于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内涵界定,在毛泽东的《矛盾论》中论述得非常清楚[1]287-326,主要矛盾是所有经济矛盾的核心问题。

(三)经济矛盾

经济矛盾是指经济发展经济运行过程中已经表现出来或者潜在的结构不对称因素,这种因素的极端发作就是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是经济矛盾表现、作用和化解的重要途径。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经济矛盾的积累过程,各种经济矛盾从萌芽、产生、成熟、激化到化解,大概需要一个特定的时间段,这就是经济周期,所以经济周期就是经济矛盾的变化规律。我们过去经常讲,资本主义基本经济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在资源配置效率上的不协调,是市场经济的局限性所在。其具体表现在消费上就是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表现在生产上就是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性与市场的无序竞争;表现在阶级关系上就是雇佣者与被雇佣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矛盾是什么?应该说,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目前还处在成长期,所以主要经济矛盾仍然很多,比如,市场与政府、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供给与需求、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富裕与贫困等。这些矛盾都是主要矛盾,都对当前和未来的发展影响很大。

(四)结构性矛盾

结构性矛盾指的是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不协调所带来的各种经济矛盾。例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之间差距扩大,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等。结构性矛盾涉及多个领域。一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矛盾,例如我国经济发展虽然快速,但是在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区域之间,确实存在的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还未根本解决。这就是一种结构性矛盾。二是经济结构内部的矛盾。投资、消费、出口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内需严重不足也是一种结构性矛盾。这些结构性矛盾产生的原因归根结底是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和市场机制发育的不足。中国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产能过剩上,如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煤化工、平板玻璃等传统产业1/4~1/3存在过剩,甚至蔓延至多晶硅、风电设备等新兴产业。库存过剩也成为中国结构性问题,连续多年房地产的高投资带来库存的不断增加,加大了经济的系统性风险。过剩产能、过剩库存、过高杠杆的形成是中国深层次结构性矛盾的集中反映,既是需求与供给的结构性矛盾,也是消费与投资的结构性矛盾,更是政策与体制的结构性矛盾,但主要矛盾已经成为供给侧的结构性矛盾。

(五)中西方差异

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一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喜欢从矛盾、阶级、差异性甚至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抗性上去理解经济和利益的概念,主张资本团体与工人团体之间存在两个不同的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只有通过革命的途径才能解决这个矛盾。马克思主义自形成和推出之后,就受到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共产党人的推崇和赞赏。西方经济学的侧重点首先是“学问”和“理性”,也就是所谓的社会科学。既然是科学的范畴,就不能只从所谓矛盾这种哲学问题去理解经济这个概念。在西方经济学中没有所谓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经济学家看待经济问题,不是从具体的经济矛盾着手,而是从具体的经济理论、观点和统计数据入手,结合经济理论,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进而推导出具体的经济政策实行办法。而中国的经济学家看待经济问题,首先考虑的不是“学问”和“理性”,而是合法合局,在一定意义上缺乏规范性分析,也就是理性理念分析。

二、马克思的经济矛盾理论

马克思对经济矛盾影响力的研究是服从于他的革命理论的,是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的基石部分。也就是说,马克思对经济矛盾问题的研究从研究的出发点上实际带有革命和阶级的理念。这在马克思著作中有几个明显的思想导向:一是1837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提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变革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基本动力机制。马克思说道:“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志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82二是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明确提出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和最终目标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三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多处阐述了他的革命思想和理念,比如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对资本积累一般规律的论述就谈到“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的观点,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又论述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整体性矛盾和对抗问题,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起来组成一个有组织、有精神、有思想、有目标的团队,与资产阶级进行斗争,才有可能胜利。由此可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矛盾问题的研究,明显存在经济利益决定政治利益的思想。

纵观马克思的大部分经济著作和思想观点,一方面,马克思有着非常丰富的经济矛盾研究内容,另一方面,马克思对经济矛盾的研究又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马克思研究经济矛盾的目的是解决政治革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因此,马克思的经济矛盾理论具有与西方国家经济学完全不同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结构观。俗话讲,任何矛盾都是“成双成对”的,所谓结构就是指矛盾对立面的状态。马克思在著名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中对经济结构的分析入木三分,形式非常多,主要包括商品与产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货币与资本、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物质循环与价值循环、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生活资料部类与生产资料部类、剩余价值与平均利润等①。通过对这些经济结构关系的分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经济结构做了最为深刻的分析,主要得出了这样一些结论:商品经济是由多个经济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之间基本都是结构关系,这就必然存在矛盾性;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以剩余价值为核心的经济运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大量结构性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是研究经济问题的切入点;资本主义经济就是经济矛盾表现的特殊形式,或者说是矛盾经济的载体,资本矛盾的客观存在主要源自结构性和非均衡的结构关系。

(2)危机观。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中存在大量不可调和的经济矛盾,当这些不可调和的经济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完全有可能变化成另外的表现形式,最为常见的就是经济危机的发生。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两大表现,一方面是生产过剩,另一方面是劳动人民的收入和消费不足,由此便决定了经济危机分为两大种,即生产比例失调性危机和消费不足性危机。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虽然是分散的,但比例失调性危机比较集中地在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理论中分析,其中的两大前提理论和有名的八大图式理论清晰地分析了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结构比例及交换。对于消费需求不足性经济危机主要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趋势理论予以证明,消费不足性危机更带有资本主义制度特性,而生产比例失调性危机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都可能发生[3]。这两种类型的经济危机理论对当前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解说力极强。经济危机发生后必然激化各种社会矛盾、区域关系和国家关系。经济危机是矛盾激化的产物,反过来它又促进经济在起伏波动中继续向前发展,它是世界动乱的重要经济根源之一。

(3)革命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所做的分析,大量的理论和结论与他《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等著作中所阐述的观点相关联,与他的哲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成为世界所有国家共产党人学习和实践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毛泽东说过:“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4]350“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切革命者都应该学习的科学,文艺工作者不能是例外。”[5]852毛泽东的这些重要论述证明,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做的大部分研究和价格分析,其目的是为他们的革命论创造理论依据。几十年以来,中外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们以高度概括的立场,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两大精髓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这两大理论其实就是马克思革命论最基本的理论依据。

(4)发展观。当然了,我们也不能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只是革命论,而没有发展论或者说是建设论。马克思经济学中有大量关于经济发展的科学学说和观点,甚至包括大量的数量经济学和现代模型分析的内容,比如在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章节中就是如此。从发展观的角度看,马克思经济矛盾理论中有大量科学的经济学观点,比如,关于经济运行的四个环节的理论、关于生产方式与社会发展的理论、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关于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的理论、关于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有机构成理论、关于资本积累与资本扩展的理论等,都是对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主要矛盾的深度研究。由此可见,马克思的革命观经济思想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运行规律细致分析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也由此得出了大量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性概括,比如,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的关系、资本积累与资本变异的关系、劳动集团与资本集团的关系、实业资本家与奢侈地主的关系,等等,这些观点对于我们现在认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都有着重要启示。

(5)决定观。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之所以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权利的不公平,资本家掌握着社会大部分资本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而产业工人则基本上是“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这种经济权利格局必然导致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上的很大差异性。马克思说道:“社会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2]82在这里,马克思阐述了他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观点。马克思又说道,生产关系如果与生产力不适应,必将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强大阻力,“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了”[2]82-83。更进一步来看,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思想,也是经济矛盾的决定和形成思想。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2]83,这种对抗性来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不协调和矛盾的尖锐化,“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2]83。

三、西方国家的经济矛盾理论

总体来说,西方国家对经济学的研究比较规范和客观,很少带有政治色彩,经济学家们的自主意识比较强,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这是保证经济学研究和观点科学性的重要条件。从古典经济学到现在,西方国家经济学对于经济矛盾问题的研究也有许多重要的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矛盾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直接相关。不仅仅是中国的社会科学家能够认识到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问题,就西方国家来说,他们对主要矛盾的认识也许比我们更加深刻和具体,许多时候甚至直接与国家战略挂钩,这种模式与西方国家是处在自由竞争阶段还是垄断阶段没有关系。比如,在英国革命之后,那个时候虽然西欧陆续有了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早期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就其产业和经济支柱来说仍然是以农业为主,西欧的整体工业化是在1880年前后。因此,在这个时候就产生了重农主义经济学流派。而自英国建成“世界工厂”之后,西欧的工业化速度加快,生产和跨国贸易成为主要产业化经济支柱,因而自然产生了重商经济学流派。以后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边际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以及货币主义等,实际上都是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为当时的政府服务的经济学,这些经济学流派既是经济理论,又是政府政策和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对当时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矛盾解决路径的一种积极探索。可以说,西方经济学发展历史就是对社会主要矛盾研究和破解的历史。

(2)经济矛盾产生于关系相近的两个概念之上。这在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的经济思想中都有表述。比如,在斯密和李嘉图的经济思想中就是如此。他们二位研究的许多问题都具有矛盾的二重性。比如关于使用价值与价值、劳动量与价值量、劳动时间与价值量、资本与货币、生产与流通、投资与税收等。这些大量的经济学基本概念在早期经济学家的理论逻辑中都是“成双成对”的,也就是经济矛盾,这些经济矛盾奠定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也许我们现在对经济学的研究导向和概念有一定变化,但是最基本的概念仍然是这些,基本变化并不是很大,变化的只是对概念内涵的规定。而在数量经济学那里,经济矛盾一般不是两个,可能参数更多,但是都在两个参数以上。也就是说,在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的思想中,对基本经济问题的概括不会只是一个固定的概念,而是经常变化和发展的。比如,在希克斯那里,技术创新不是越高越好,而是“中性技术”概念[6]283,哈罗德和索洛也是如此。

(3)经济矛盾会经常变化。经济矛盾是不可能固定不变化的,因为事物总是处在矛盾和运动当中,任何科学的理论都认为事物是发展和运动的,经济学的发展也是如此。比如,在斯密那里,就提出了著名的绝对比较成本学说,而在李嘉图那里则提出了相对比较成本学说,用于对抗斯密的观点。其实,李嘉图的观点是比较科学的,他的观点的主要长处在于注重大多数国家对外开放的可行性。到了凯恩斯时代,既有凯恩斯主义,又有后凯恩斯主义,既有剑桥学派,又有新剑桥学派。经济矛盾的发展变化最典型的是瑞士洛桑学派的边际理论。边际经济学的边际效应概念将投资与效益的矛盾关系阐述到了极致,边际概念可以用于解释多种经济决策和现象。美国经济学家拉佛提出的“拉佛曲线”就是用边际效应解释政府税收政策与税收量变化的著名观点。另外,新剑桥学派提出的“停滞膨胀”理论则认为,通货膨胀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失调[6]49,他们显然忽视了政府在一个国家货币发行之间、政府抵押贷款以及政府担保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因果链条作用。

(4)经济矛盾存在主要与次要之区别。在西方经济学那里,经济学有两大分支,即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这二者之间本身就是一对矛盾。有学生问笔者,是宏观经济学重要还是微观经济学重要,笔者无言以对。经济学的研究发展到了现代社会,概念非常多,体系非常庞大,仅西方国家公认的代表性经济学流派就有二十多个。但是,从矛盾论的角度来看,总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占主流地位的经济学流派总是比较明确的。比如,20世纪20年代的凯恩斯学派极力主张政府要发挥好财政投资和刺激的功能,以调动市场和私人投资的胃口。而到了三四十年代弗里德曼的新货币主义出现,认为政府应该使用货币政策更有效。到了50和60年代,制度经济学派和产权经济学又开始盛行,而到了21世纪,信息经济学又产生了。

(5)经济矛盾会升华为国家战略。经济学的价值市场,一方面是培育人才和繁荣学术,发展经济学本身;另一方面,就是为国家、为政府、为人民和发展服务,献计献策,将经济学研究成果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是经济学研究的最高境界之一。从早期经济学到当代都是如此的发展格局。比如,中世纪的欧洲国家就比较崇拜重商学派,经商赚钱,养家糊口,重商靠的是头脑。斯密和李嘉图经济学中带有非常浓厚的重商学派的味道。但是,到了中世纪后期,反对商业而崇拜农业的重农学派就产生了,认为农业是真正的产业、创造价值的产业,商业是糊弄人的。所以,从18世纪到19世纪初期,西欧国家的农业非常发达,政府也非常重视。但是到了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中期,商业和农业显然已经不能支撑整个资本主义经济斗争的“大厦”,必须靠资本、科技和人才,两次世界大战其实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资本投资场所和控制人才科技而进行的。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里根经济学和供给学派产生,政府主导经济学又开始占据主流地位。

(6)西方经济学研究经济矛盾问题的基本原则。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要对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进行科学准确划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是因为“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问题都有自己独立判断。他们往往对某一个问题持某种观点,使我们认为他属于某一个学派,但是,在别的问题上,他又会持另一个学派的观点。始终坚持某一个学派观点和主张的经济学家,实际上是很少的”[6]6。所以,研究和把握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问题观点的判断标准,要以基本观点和主张为主,不可能面面俱到。胡代光、厉以宁教授也认为,对于西方经济学家的思想观点的判断,要坚持“三个一致”的正确方法,即“理论观点上基本一致,分析方法上基本一致,政策主张上基本一致”[7]10-16。纵观从古典经济学到当代西方经济学,总体来看,这些众多的著名经济学家,对经济矛盾问题的研究有这样几个原则:一是主流优先原则。不论是在经济学界,还是在政府决策界,或者教学和科研机构中,大多数经济学家比较倾向于主流经济学家的思想和观点。二是服务政府决策原则。不仅仅是中国的经济学家,即便是西方的经济学家,研究经济矛盾和问题的出发点基本上是一致的,即要对政府决策和社会发展有利,要为政府和社会成员服务,不能添乱。三是创新驱动原则。经济学也要发展,这就必须坚持创新的原则,否则,经济学就会成为“古董”。

四、中国传统的经济矛盾理论

中国现代经济学的形成有两个主要通道:一方面是土生土长的经济学,即中国经济学,中国人的经济学,要有中国范式和风格。在这一方面,20世纪50到80年代,毛泽东和陈云的经济思想中多有关于经济矛盾的论述。另一方面是通过对外开放引进的经济学,主要是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的现代经济学影响比较大。但是,到目前为止,还不能说哪个发展中的经济学比西方国家的经济学要强,从17世纪60年代英国建立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到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学始终占据者“MVP”或者“CEO”的地位。

中国特色经济学的研究也是比较重视经济矛盾问题的,这种研究思路和方法与经济体制的状态基本没有多大关系,在计划经济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都是如此。在计划经济时期,特别是在1956年2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在后来毛泽东写的《论十大关系》中,都涉及基本经济矛盾或者主要经济矛盾的问题。而在改革开放的40年中,在每个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党中央的文件中都有关于主要矛盾的论述和解决主要矛盾的政策要求。比如,在20世纪的80和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的主要经济矛盾是解决体制转型和短缺经济问题,在2000年前后,中国的主要经济矛盾则是中国经济国际化、科技化和信息化问题,而在2012年之后,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是要解决“结构、效率、质量”问题。

关于经济发展主要矛盾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也有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和政策要求。比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著名的主要矛盾观点,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8]。其实,对于这个主要矛盾的思考和表述,2017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我国当前的主要经济矛盾是“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9]。这“八个更加”,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主要经济矛盾的科学表述,也是对当前我国民生问题升级版的战略思考。总之,概括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关于经济主要矛盾的研究和政策要点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1)注重政治要求,而比较忽视经济发展的自身规律和独立性。在中国,在任何时候特别是关键时期,永远是经济服从政治,而不是政治服从经济,所以说,中国的现代经济学主要是政治经济学,而不是纯粹的经济学。换句话说,中国特色的经济学首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而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学。中国经济学的研究不论其具体概念是什么,在具体内涵的界定上,既要考虑经济学原理的“通理性”,更要充分考虑经济学为谁服务、如何服务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多的是必须坚持政治体制的特殊性,虽然经济体制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但是这个体制必须符合政治体制的要求。许多专家认为中国特色还指中国国情,笔者认为这个理由不充分。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殊的国情,但是,多么特殊的国情也只能决定经济学研究的环境差异,不能决定经济学研究的制度差异。现代经济学重在研究市场经济的国际化规范化问题,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从比较形象的角度来看,其实就是“制度全球化”“机制全球化”“市场全球化”和各种发展要素的全球化。

(2)注重供给,而一般比较忽视对需求的研究。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历史来看,其研究方向和重点比较集中于供给方面,形成了大量比较固定的关键词和语句。比如,加快经济发展、加快资源开发、提高经济增长速度、扩大投资、刺激投资、增加收入、扩大经济总量、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赶超战略、跨越战略,等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条件比较差的地区实际上也提出了大量脱离可行性的发展目标、战略思路和战略口号。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增长速度、总量实力、人均水平等,已经成为大多数地方政府评价领导业绩的主要指标。2015年开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这种发展思路和模式不可避免的选择,投资越来越热,供给越来越多,资源和能源越来越紧张,市场空间越来越小,增加出口越来越困难。许多地方的传统产业和产品明显已经严重过剩了,却仍然在继续做,仍然是某些地方发展规划中的投资和项目建设重点。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投资与市场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对称现象”,即每个地区政府不管有没有条件,都争着上项目比速度,不管国内外市场有没有空间;而市场是开放的大市场,地方又不能限制和控制。也就是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问题是投资以政府为主,而产品实现是开放的市场。

(3)注重经济发展的直观因素,而一般比较忽视根本因素制度。长期以来,中国特色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似乎永远是发展、投资、结构、收入、消费等比较具体的范畴。笔者感觉到,我国有一部分经济学家对当前中国特色的市场体制成熟程度的判断存在严重偏差,主要有两种代表性观点:一种认为中国目前的市场体制基本已经建成,剩下的就是发展问题;另一种认为中国城乡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是均衡的和协调的,不存在差异性。这些人似乎对制度和体制不是太感兴趣。其实,制度是经济学最应该深入研究的范畴,中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难题实际上都与制度有关。比如,发达国家作为市场经济国家最主要的指标是私有经济比重在95%以上,我国到2018年才是63%左右,这是改革开放40年的结果,说明制度改革没有到位。再比如,改革开放40年了,许多党政部门的工作思路、方法和模式与1978年之前没有多大区别,政府效率低下,说明计划体制还在运行。城乡差别和农村贫困那么严重,我们搞精准扶贫把大量精力放在“扶发展”上,而不太考虑“制度扶贫”问题,如农村市场建设、农村企业培育、集体经营公司建设、农民身份改造等。

(4)注重感情反映,而一般比较忽视理性和理智选择。虽然改革开放40年了,中国的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经济运行和经济调节等,与发达国家已经差异不大了,在许多方面也已经与国际惯例接轨。但是,毕竟有很大的文化和国情背景差别,许多经济矛盾的影响力与西方国家是相反的。比如,中国人普遍存在“买涨不买落”、随大流、跟着感觉走等。1987年到1988年的抢购潮、这些年以来的买房炒房热以及美容和保健品的泛滥就是最好的证据。在市场经济体制面前,在经济规律面前,在市场运行机制面前,在投资与储蓄和消费面前,中国人更多的不是按照经济规律思考和抉择,而是按照人情和世故来抉择。不仅如此,相当数量的中国人中投机心理偏重,当人们面临抉择矛盾的时候,更多的是考虑个体利益,而不是考虑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在理论上人们讲高调,而在行动上却多数是“小为”。

(5)注重当前,而一般比较忽视长远发展和潜在风险。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任何发展要素都有可能转变性质和状态,这就是经济学中的风险问题。经济风险是经济矛盾发作的必然结果。中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形式比较多,如投资风险、经营风险、信贷风险、契约风险等。但是,笔者认为中国当前由经济矛盾所决定的最重要的风险主要来自政府方面。比如,许多地方政府的发展思路和战略导向存在盲目性,项目盘子越做越大,远远超出实际和可能。另外,中国目前的许多经济矛盾影响力是潜在状态的,不是显性的,将来肯定要爆发,比如政府号召农民“多种多养”,但是,未来的市场需求是不确定的。同时,中国大多数信贷风险是由特殊的政府体制决定的,政府官员代表政府到银行签字贷款、签字抵押、签字付息等,其中许多官员不一定很关注将来的“贴息”“担保”的风险到底有多大。实际上,由于中国特殊的体制环境,大部分行政领导干部在银行签字的时候,也许就根本没有想着以后的事情,这样一来,使许多投资和项目建设从一开始就存在很大的风险。

五、综合评述

以上是笔者对与经济矛盾相关的基础理论做了一些分析,对三大流派的主要经济矛盾观点和思想脉络进行了分析。通过这些分析可以发现,原来,经济矛盾本身就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和核心问题,经济矛盾构成所有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对焦点和目标。甚至可以说,所谓经济学其实就是研究经济矛盾的学说,不同的则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经济学流派之间,对主要经济矛盾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差异很大。因此,我们过去对经济矛盾这个问题太小看了,今后无论如何都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同时,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感觉到中西方之间在经济矛盾问题的研究观点和主张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不论是马克思的经济学,还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学,不管具体经济学派的名称如何,在研究经济矛盾影响力方面都是一致的。但是,由于政治理论和指导思想甚至是立场的差异性,就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经济矛盾影响力的研究结论。本文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种学派和观点进行系统分析,一方面是为了展现经济学的多面性,另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对比分析,使得大家能够更加深入地去研究经济主要矛盾问题,避免把主要经济矛盾问题简单化。当然,这些差异性的存在,既是客观的和有历史条件的,也是有现代价值的,可以为我国对经济矛盾问题的研究提供某些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1)经济学不仅仅是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也是研究经济矛盾运动变化规律的科学,经济现象、经济规律与经济矛盾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经济学必须高度重视的研究基础和土壤。经济矛盾是所有经济学、所有经济发展、所有经济政策、所有经济措施抉择时必须充分考虑的基本要素。不把经济矛盾研究清楚,不把主要经济矛盾找准确,就不可能做出高质量的经济学研究,其成果也不可能对国家的发展规划、战略和研究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力。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矛盾是一个统一体,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结构,在这个结构中,既有主要矛盾,也有次要矛盾;既有常规性矛盾,也有突发性矛盾;既可能有主要矛盾“群”,也可能有次要矛盾“群”。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必然存在经济矛盾的结构性差异。为了做好经济学研究和为政府决策服务的工作,经济研究必须学会认识和掌握主要经济矛盾,围绕主要经济矛盾,展开自己特有的研究,找准主要矛盾是创新现代经济学的关键所在。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矛盾永远处在静态与动态相互转化的状态中,经济矛盾不可能永远不变化,永远是一种模样,今天是这样一种矛盾架构,明天完全有可能是另一种架构。所以,研究经济矛盾,一方面必须坚持“两分法”的技术路线,注意处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坚持时间与空间的统一,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经济矛盾问题,也就是说,主要经济矛盾问题的研究一定要坚持时间与空间辩证统一的观点。

(4)中西方在经济矛盾的理论基础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政策差异更大,但是二者之间在很多地方也有一致性,这里的关键是市场体制概念,世界大市场几乎把所有国家的经济都能够容纳进去。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中国仍然是体制过渡国家,从1978年到2018年,中国进行了40年的体制转型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经济学更多的应该抱着向西方国家的经济学学习和借鉴的态度,而不应该排斥和隔离,因为我们目前还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学生。

(5)中国现行条件下的经济发展和运行中的矛盾非常多,结构也非常复杂,影响因素很多,变化趋势也多种多样,这就要求经济学研究必须高度重视经济矛盾问题,要把经济矛盾当成一个专门的学问来对待,也就是说,根据中国特殊的国情和经济学发展的需要,很有必要创立矛盾经济学来对经济矛盾进行专业研究。同时,由于国情和环境的原因,中国现有的经济矛盾多数与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思维模式有关,需要做更多的反思,能够比较理智和理性地看待经济矛盾和决策的关系。

注 释:

①参见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到第三卷的有关章节的题目,详细论述过程需要阅读著作的相关章节和内容,1964年版、1975年版均可。

猜你喜欢
经济学矛盾经济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简明经济学
矛盾的我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对矛盾说不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