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琤
(福建江夏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根据国家统计局在2019年发布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企业注册手续日趋便利,市场活力不断激发,企业数量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截止到2017年,企业数量增加到1809.8万个[1]。在中国企业的飞速发展过程中,对于人才的需要越发迫切,特别是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应用型管理人才,能够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而要培养这样的应用型管理人才,需要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专业的转型发展,特别是师资力量的不断加强。
2015年11月,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促进了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这份文件提出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并将其作为应用型高校转型的重要任务之一[2]。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提出到2022年,“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同时明确了“‘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3]。管理专业的“双师型”教师,不但要能够完成教学和科研工作,还需要与企业界保持密切的合作,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国外许多优秀高校的管理学教师都兼任企业的咨询顾问,因此在培养学生的时候能够与企业的实际运作紧密结合[4]。但目前我国的管理学科教师大多只在校内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与企业联系不够紧密,使得管理学这一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的人才培养容易脱离企业的实际运作,无法真正满足企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为了建立满足应用型本科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先要明确应用型本科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胜任力模型。学者麦克利兰认为胜任力模型是一组影响个人工作的、与绩效相关、能测量并且通过培训开发而改善的知识、态度和技能[5]。只有先建立应用型本科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胜任力模型,才能够以此为基础选拔和培养教师,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应用型本科管理专业人才。因此本研究拟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建立应用型本科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胜任力模型,以满足教师培养和队伍建设的需要。
本研究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提取胜任力指标,并应用因素分析的方式对胜任素质指标进行分类,建立应用型本科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胜任素质模型。
1.访谈过程
本研究选取应用型本科教师、学生和企业管理者共10人,作为访谈对象。首先向他们解释访谈目的和内容,之后请他们对于应用型本科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应该具有哪些胜任素质进行说明和描述,调查人员对访谈对象的叙述进行记录。在参考前人相关研究和访谈内容的基础上,本研究初步提取了人际理解力、关系网建立、个人影响力、实践教学技能、管理实践经验、信息收集能力、科研能力、专业知识等30个指标。
2.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在初步提取胜任素质指标的基础上,本研究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请被试对应用型本科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应该具有的胜任素质的重要程度评分,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1表示非常不重要,5表示非常重要。
问卷调查以企业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78,回收145份,经过筛查,有效问卷132份,有效回收率74%。
3.问卷信度
本研究对问卷的信度进行了检测。采用SPSS20.0软件对问卷的Cronbach’a系数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本研究问卷的Cronbach’a系数为0.929,说明该量表的可信度较高。
4.KMO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
为了了解量表是否可以进行因素分析,本研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KMO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检验结果发现问卷的KMO值为0.782,且显著性高(p<0.001),说明该量表可以进行因素分析。
5.因素分析
本研究对23个胜任素质特征采用旋转法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提取了4个公共因子,累计的方差贡献率为72.254%。本研究删除了4个荷载值较低的变量,共保留了4个公共因子26个变量,变量和荷载值具体见表1所示。公共因子1包括决策能力、反思能力、责任心、分析性思维、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前瞻性和计划执行能力,公共因子2包括课堂控制能力、实践教学技能、专业知识、管理实践经验、教学组织设计能力、协调能力和学习总结与分享。公共因子3包括人际理解力、社会交往能力、关系网建立、个人影响力、服务意识和领导能力。公共因子4包括信息收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表1 因素分析结果
1.公共因子的命名
根据因素分析的结果,本研究得到了26个变量和4公共因子。公共因子1主要反映了敬业精神、反思能力、责任心等“双师型”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因此命名为基本职业素养。公共因子2主要涉及课堂控制能力、实践教学技能、专业知识、管理实践经验等作为“双师”型教师需要具备的教学和管理方面的实践能力。因此命名为管理实践与教学能力。公共因子3则反映了人际理解力、社会交往能力、关系网建立、个人影响力等在社会交往方面体现出的能力,因此命名为人际影响力。公共因子4体现了学习、创新、科研方面的能力,因此命名为科研创新能力。
2.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模型
本研究将每个公共因子所包括变量的均值作为得分,所有公共因子的得分为总分,得到每个公共因子的权重。在此基础上,构建应用型本科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胜任素质模型,包括4个一级指标及权重、26个二级指标,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应用型本科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胜任素质模型
本研究通过访谈、问卷和统计分析,建立了应用型本科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胜任力模型。在该模型的应用和学校的管理上,本研究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
1.明确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的标准
目前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注意到了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要性,但如何进行此类教师的培养是个难题,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方案。首先要明确管理类“双师型”教师的标准,一方面要明确定义“双师型”教师的标准,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作出严格的规定。本研究所提出的胜任力模型可作为参考。另一方面,也需要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双师”的含义。应用型本科要服务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管理类“双师型”教师要能够对当地企业的发展起到智囊团的作用,促进学生与当地就业市场的对接。
2.完善认证和监督制度
在管理类“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中,学校要重视认证和监督制度。在明确“双师型”教师标准的基础上,采用严格的选聘标准,完善认证制度,才能使教师培养不流于形式,也能够激励教师往“双师型”方向转型。包括可以建立独立的考评机构,采用规范的标准对管理类“双师型”教师进行认定。例如,本研究中发现教师的胜任素质模型包括基本职业素养、管理实践与教学能力、人际影响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在具体的考评中可进一步量化为可操作性的指标,如注重横向课题和促进学生就业。
3.建立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路径
在明确管理类“双师型”教师标准的基础上,学校还需要建立此类教师的培养路径,帮助更多的应用型本科的管理类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以增强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办学实力。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不但需要提升理论能力,更需要增加实践经验,特别是目前的培养体系上,很多高校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与企业接触不足,使得教学和理论研究都倾向于纸上谈兵,不够“接地气”。本研究发现,管理类“双师型”教师的人际影响力是其胜任素质模型的重要部分,管理类教师完成校内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更需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成为企业的管理顾问,发挥管理实践方面的能力,因此需要有较好的人际理解力、社会交往能力,能够建立自己的关系网和个人影响力,领导顾问团队,以服务的经营管理的需要。因此学校在管理类“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开发中要积极整合资源,帮助教师融入到企业管理的实践中。如可以利用校企合作基地等资源,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在此过程中,帮助教师融入到当地经济管理发展的一线,也有利于教师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产品,帮助企业发展。
4.健全激励体系
为了推动更多管理类教师往“双师型”教师转型,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建立激励体系,在薪酬、评优、职称评审等方面给“双师型”教师更多的倾斜。比如在薪酬中,给与在企业挂职的“双师型”教师特殊津贴,以弥补减少的课酬。在职称评审方面,按照不同于传统的职称评审指标和标准,例如增加对于教学和横向课题的考核,引导教师愿意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管理实践方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