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0-03-10 22:58徐拥军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1期
关键词:抽象思维数学课堂小学教育

徐拥军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数学教育来说,让学生仅读死书刷题已经不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了。新课标改革后,数学教材加大了对抽象数学概念情景化,加强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容易理解。虽然这种还原法教学方式更容易理解,但忽视抽象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长期学习数学来讲反而害处更大,本论文从抽象性的概念出发,分析研究如何通过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抽象思维,提出了若干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课堂;抽象思维

引言:

数学是人类用来解释宇宙规律的一种主要方式,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从古代的贝壳记数法到现在复杂的计算机技术,人类正是因为有了数学才能在科学上取得巨大的进步。小学作为数学教育教育的重要启蒙阶段,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特别是抽象思维能力,运用思考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授人以渔。

一、何为抽象的概念

抽象性是数学的标志性之一,它深入探讨事物之间的联系,研究了事物之间的本质解释了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1]。事实上学生在幼儿时期便接受了抽象的教育对抽象思维有一定的认知。幼儿园老师在教育学生认识加法时,无需通过书上的定义解释给学生,而是在举例子中让学生认识抽象的含义。例如教师让学生计算2+2时,通过数木棍或者扳手指的方法让学生知道2+2=4,然后教师再把木棍和手指换作苹果树木书本等进行类比,让学生得出同一个结论。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加法的结果与事物的性质,大小形状无关,而是单纯数量的相加,让学生明白数量这个抽象的含义,从而让学生产生抽象思维。类似的还有事物的质量体积、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等抽象概念。人对世界的认识就是在不断形成新的抽象概念中形成,教师要认识抽象的含义,进而在数学教育中利用种种方法让学生进行抽象思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调动学生兴趣,激发数学思维

在数学教育中,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对培养其抽象思维有重要联系。一方面,数学的兴趣能够促使学生进行抽象思考培养思维能力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数学的兴趣又可以在学生进行数学抽象思维中激发出来,让学生在思考中享受数学,在解题中发现数学的魅力[2]。在大量的教学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浓厚的学习氛围,能够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且让其不容易困乏。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让其自主思考,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理解数学概念,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利用器材进行演示,把图形由静态转化为动态。

这样能更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等性器材把复杂能理解的数形概念进行变换,让学生通过多方面感官进行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传统课堂枯燥乏味的情况利用动态的变换激发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变化,这么变化有什么规律可寻?例如,教师在教授两个角比较大小是时,通过图形的变换,把一个角度大,但是图形小和另一个图形小,但是角度大的两个角进行相比。学生会发现角的大小与图形的大小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和偏转的角度有联系,进而培养其抽象思维,让学生通过抽象思维来思考角的大小比较就会恍然大悟。再例如,小明买一本书,差1.2元,小军买同样的这本书,差1.8元。如果把两个人的钱加起来则多2元。让学生直接做这道题可能会有点困难,教师可以利用画图的方式在多媒体上进行演示,这样可以让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可以把问题进行抽象的转换进行解答,在激发学生数学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其抽象思维能力。

(二)保护学生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

好奇心是指学生在遇到数学难题以及不懂的知识点时所引发的,想要一探究竟的心理。好奇心能激發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思维能力。教师要在教学的同时,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引发其抽象思考。例如在学习汽车的车轮,为什么是圆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车轮不是正方形等其他形状而是圆形,然后再把圆的特点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用纸进行折一折比一比等方式明白圆任意一点经到圆心的距离相等,这样既激发学生好奇心又让其明白了知识点。

(三)组织提问环节,设计情景教学。

教师在教授学生数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设计一定的疑问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只有不断的进行思考,才能学好数学。例如,教师在教授“圆的认识”课时,在介绍了圆的性质以后,让学生思考如何才能画出一个圆,这时学生会提出自己的答案,例如用杯子硬币等圆形物品,可以画出圆,教师再提问,如果要画出更大的圆,怎么办呢?这时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学生会发现要画出一个圆,首先要找到圆心所在,然后再找出半径旋转一圈后就是一个圆了。

三、课堂中抽象思维教学

(一)以形象思维引出

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利用形象思维来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考,因为形象更容易理解他利用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来解释抽象的概念,促进学生心理活动,通过形象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3]。例如,在教师教授火车过桥时,教师可以把课桌比作隧道,把文具盒比作火车,并手动让文具盒通过课桌,这样学生就会发现火车离桥的全过程,其实是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火车所经过的路程就是火车本身的长度,加上隧道的长度。在形象理解火车过桥后,再让学生抽象思考火车过桥的本质,让其在遇到相似问题时也能解决。

(二)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形象思考后,再改变条件,用字母或者数字代表一般情况下,并让学生推导出计算的公式,这样抽象思考得出用于一般情况下的结论[4]。例如在火车过隧道的立体中,教师可以把火车的长度设为x,而隧道的长度为y,火车的速度为z,那么学生经过形象思考后就会发现火车过隧道的时间其实就是x+y÷z,这样学生就通过抽象思考,发现了数学计算的本质,就是把具体的过程用数字的方式表达计算出来。再例如,教师让学生思考,在一个正方体中削出一个最大的圆柱体的体积占正方形的百分之多少?教师可以先设正方形的边长为2厘米,不能计算出正方形的体积,就是八立方厘米;学生通过计算公式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3.14*1*2。教师在让同学思考,假如把正方形的体积设为a时,怎么计算?这时学生通过具体的形象思维转化到抽象思考,不难计算出答案。这种由形象带到抽象的方法,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并且训练了其抽象维能力。

四、结束语

数学的教育和思维教育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在教授学生技能的同时,还应培养其思维能力,让学生深入思考事物与事物之间本质的联系,而不是单纯的计算数字。小学数学抽象思维的培养需要坚持不懈,慢慢的引导。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进行抽象思维思考,教师要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以及特殊的教育方式,来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和“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达到发展思维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王利.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8,000(012):88-89.

[2]王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当代人,2018,000(012):216.

[3]苏惠惠.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措施[J].考试周刊,2020,000(041):77-78.

[4]张绮晗.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智慧,2019,000(015):141.

(黑龙江省东宁市老黑山镇中心小学  黑龙江  东宁  157222)

猜你喜欢
抽象思维数学课堂小学教育
浅论幼儿计算和幼儿体育教学
由“抽象”变“具体”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