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永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教务处,山东 济南 250103)
高校实验室是实验教学和实验活动的重要场所,能够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科研实力[1]。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的重要因素[2]。近几年来,随着高校对实验室的大力投入,高校在实验室硬件方面虽然得到了充分提高,但是在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方面仍然不够完善[3]。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为例,与学校新创建的实验室智能综合管理平台相结合,探讨如何利用智能综合管理平台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的高校实验室技术队伍。
学校对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的认识较为落后[4-5],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认为实验室技术队伍只是实验室的后勤管理人员,平时只是做一些简单重复性的劳动。例如,维护好实验室设备,做好实验室开关门,安装一下教学软件能够满足教师的实验需求即可。另一方面,对实验技术人员的职务晋级、职称晋升等重视不够,很多实验技术人员多年来只停留在中级职称,这影响了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造成了队伍的不稳定。
目前,本校各学院的实验室都是在实验中心下运行管理。各中心虽然配备了中心主任、副主任和实验技术人员,但真正管理实验室的专职实验人员很少。本校各实验中心除中心主任、副主任外,只配备了1 到2 个实验技术人员。实验中心主任大多由各学院的副院长担任,副院长日常工作繁忙,没有很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验室工作中来。副主任和实验技术人员除实验室管理工作外,也担负着日常的实验教学和其他工作。真正有专职实验技术人员的实验中心很少。实验室管理又涉及很多方面的工作要做,包括实验室日常管理、实验室设备维修保养、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项目建设等,这些大都是由各实验中心来承担,因此对各实验中心的管理人员而言,工作量偏大,这也导致了很多实验室工作不能够及时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果。
由于学校对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并且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较为繁重,少数实验技术人员可能体会不到自身价值,难免会寻求通过升学、代课等其他途径,逐渐离开实验室技术队伍[6]。对于一些专业素质高,技术过硬的教师人员因为职称、福利等原因也很难被吸引到实验室技术队伍中来。长此以往,造成实验技术队伍不稳定。
本校在2018 年之前采用集中式管理,由专门的实验室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各学院很少参与实验室的管理,缺少实验室管理经验。学校在2018 年实行由实验中心管理实验室之后,某些实验中心引进了新的实验技术人员。这些管理人员大多没有从事过实验室管理工作,也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因此在实验室管理方面经验不足。某些实验技术人员所学专业也与所管理的实验室类型不同,因此当实验室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管理人员缺乏排查设备故障的专业技能,有时会耽误正常的实验教学。
为加强各实验中心的实验室管理,本校在2019年为实验室综合大楼创建了实验室智能综合管理平台。该平台由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和软件开发技术创建而成,包含了智能硬件系统和实验室软件系统。
智能硬件系统由物联网技术创建而成,包含的主要功能有:
1)智能门禁。授权电子门牌,自动控制实验室的开关门,支持人脸识别、智能刷卡、密码解锁、微信二维码解锁、远程解锁等开门方式。
2)电子门牌。支持各种开门方式,支持人际交互,可以动态显示实验室、实验技术人员、实验室仪器设备等基本信息,并可以进行实验室预约。
3)电源自动控制。通过智能控制箱与电子门牌联动,可以自动控制实验室的电源开关。
4)视频远程监控。采用高分辨率摄像头,支持在监控室对各实验室进行远程监控。
实验室软件系统基于web2.0 开发技术创建,包含的主要功能有:
1)实验室管理。包含实验室基本信息、实验室人员信息、实验室仪器设备、实验室耗材等方面的管理。
2)实验室教学管理。包含实验室排课、实验项目管理等。
3)实验室开放管理。包含实验室开放预约、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等。
4)实验室准入管理。包含实验室安全知识的理论在线学习,模拟演练和正式考试。
5)实验室发布管理。采用网站形式,发布实验室新闻资讯、空闲实验室信息、支持实验室在线预约等。
实验室智能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改变了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方式,实验技术人员再也不用每天管理实验室的开关门和上电断电工作,也不用每节课后都检查实验室的门,窗,水,电等,彻底从简单重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对于学校而言,也节省了人力资源,并且能够更好地加强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学校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对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实验技术人员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如何开展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并在实际工作当中不断创新,提高实验室管理和建设水平。
由于实验室技术队伍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想要发挥实验室技术队伍优势,必须转变观念,重视实验室队伍的地位和作用。
1)高校各级部门要高度重视实验室技术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对于学校而言,学校可以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定、进修学习、岗位津贴等政策方面予以倾斜。学校对实验室技术队伍的支持和肯定,将大大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荣誉感,并激发实验技术人员干事创业的决心和热情。对于学院而言,学院领导也要重视实验室队伍建设,切实关心实验技术人员的自身发展,根据实验室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合理配备实验技术人员数量,做好实验室工作分工。尽量配备专职实验技术人员,使其能够专心从事实验室管理工作。
2)对于实验技术人员而言,要在思想上转变工作观念[7-8],充分认识自身价值,在实验室管理工作中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和优势,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推动实验室建设和发展。
1)各实验中心要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各中心可以挑选具有实验室实践和管理经验的人员来担任实验中心主任和实验技术人员。具备副高级以上职称,具有丰富实践和管理经验的人员可以担任实验中心主任,负责实验中心的实验室建设规划,实验教学管理工作。具有一定技术,有实验室一线管理经验的人员可以担任实验技术人员,负责实验室的日常运行、仪器设备维护工作。
2)各中心要加强实验室技术队伍人才引进。引进一批高学历、高层次的人员专职从事实验室管理工作。学校也可以通过优厚的政策,吸引新进的年轻教师到实验室工作1 至2 年,为实验技术队伍储备后备力量。
实验技术人员是实验室的技术骨干力量,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决定了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质量。学校要采取多项措施,切实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1)学校可以对新引进的实验技术人员开展一周的技术培训,让他们了解学校实验室的运行状况和熟悉实验室工作流程。
2)各实验中心也要充分利用实验室智能综合管理平台节省人力资源的优势,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多参加外出培训,到设备厂家参观学习,多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多参加实验设备展览会等活动。实验技术人员通过校内培训和外出学习,不仅可以快速熟悉学校实验室基本情况和实验室工作内容,也开阔了眼界,了解了实验室新技术、新设备,对于未来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认识。
1)完善考核机制,将实验室管理、实验室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纳入到考核制度中来,学校可以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多思考,多创新,多积累经验,积极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并形成各项成果,从而提升实验室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
2)针对实验室本身具有特殊性,对实验技术人员的考核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9]。定性方面从政治思想、工作态度、日常表现来进行考核;定量方面从实验室日常管理、实验仪器设备日常维护、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来进行考核。
3)加大奖励制度[10]。针对实验室技术队伍的贡献和成果,制定不同的奖励制度。例如,设立优秀奖奖励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实验技术人员,设立创新奖奖励对实验室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对实验室功能进行改造,对实验室仪器设备功能进行开发等方面做出贡献的人员。另外,对经常需要加班的实验技术人员给予岗位津贴。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实验室健康发展。
4)改进实验系列职称晋升制度。在职称评审中,将实验系列的3 级调整为4 级,由最高职称是副高级实验师上升为最高职称是正高级实验师[11-12]。在岗位评聘工作中,也不只是单单参考论文发表数量,而是更加关注在实验室管理中的技术创新、实验室设备升级改造、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的突出贡献,从而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高校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证。高校只有充分利用实验室智能综合管理平台的优势,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实验室技术队伍的重要性,加强实验室队伍自身建设,加大实验技术人员引进力度,加强对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完善考核和奖励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建设一支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素质较高,技术过硬的实验室技术队伍,推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