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娇娇, 丁磊, 王小燕
“病从口入”,口腔是一个有菌的环境,包括正常菌群及条件致病性菌群[1],当人体处于健康状态,日常的刷牙、漱口等活动不会引起口腔疾患,但如果机体患病,口腔活动减少,再加上围手术期的禁食、置入胃管、鼻饲、气管插管、咳嗽咳痰等会引起一系列口腔问题,包括口腔异味程度加重,甚至引发口腔生态失调,导致口腔内微生物大量滋生,甚至继发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2]。目前,临床使用较为普遍的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具有广谱的抗菌、除臭、防止口腔溃疡的效果[3],亦无需测试口腔pH值再进行选择。为了改善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口腔内环境,我们在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不同时间段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并对两组患者在不同时段的口腔异味程度、咽拭子试验、口腔pH值进行对比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在我科行消化系统肿瘤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确定择期行手术治疗;②能主动配合。排除标准:①心、肺、脑、肝、肾5个脏器中合并有2个或2个以上脏器损伤;②合并有高热、肺部感染、口腔感染等急慢性感染;③神志不清,无法配合治疗与检查;④入组前2周内有抗菌药物、激素类药物使用史。共纳入116例患者,其中将2017年1月至6月收治的59例纳入对照组,将2017年7月至12月收治的57例纳入试验组。对照组中男42例,女17例,平均年龄(60.55±12.80)岁;胃癌手术6例、结直肠癌手术14例、肝癌手术34例、胰腺癌手术2例、胆管癌手术3例。试验组中男42例,女15例,平均年龄(59.65±11.43)岁;胃癌手术10例、结直肠癌手术9例、肝癌手术31例、胰腺癌手术4例、胆管癌手术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麻醉方式、手术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干预措施 试验组患者于入院当天即开始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至出院,在3个时间段(入院时含漱前、术前30 min、术后回室)准确测定患者口腔异味、口腔pH值、咽拭子试验;对照组患者于术后第1天才开始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至出院,同试验组一致在上述3个时间段测定患者口腔异味、咽拭子试验及口腔pH值,比较两组患者口腔异味、口腔pH值、咽拭子试验的结果。
1.2.2 含漱方法 含漱是患者自己进行,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及随意性,因此我们统一标准的含漱方法,并进行指导及示范,含漱在早晚刷牙后进行,每次取10 ml在口腔内含漱2~3 min,闭上口用舌头上下、左右、前后,在齿、腭、颊各方面反复的搅拌,然后鼓动两腮与唇部,并利用水力反复地冲洗口腔各个部位,使含漱液在口腔内充分与口腔黏膜接触,这样能清除掉存留在牙齿的小窝小沟、牙间隙、牙龈、唇颊沟等处的食物残渣和软垢,使口腔内的细菌数量相对减少,从而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含漱后30 min内不可用清水漱口,以免降低含漱液的功效。所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150 ml/瓶,为复方制剂,每500 ml含葡萄糖酸氯己定0.6克、甲硝唑0.1克。辅料为:聚山梨酯80、甘油、乙醇(95%)、薄荷香精、糖精钠、柠檬黄、聚乙二醇400、浓薄荷水、纯化水。性状为黄色液体,有芳香气味。
1.2.3 资料收集及数据录入 由经统一培训合格的试验小组成员亲自完成相关工作以及数据资料的收集,在收集资料的同时接受一名与本试验无利益关系的人员监督,建立数据采集表后,由两名人员分别录入结果,然后交换录入结果,分别进行审核。
1.3.1 口腔异味测定 测定同一例患者3个不同时间段的口腔异味由同一名护士采用感官分析法进行,以减少主观评判性的误差,用鼻来判断口腔异味[4]:0分:无气味;1分:很难闻到气味;2分:轻微不愉快气味;3分:中度不愉快气味;4分:强烈刺鼻气味。
1.3.2 咽拭子试验 测定均由经过统一培训合格的试验小组成员进行,操作前嘱患者先使用温开水漱口,后用无菌长棉签以灵敏而轻柔的动作在被检测患者口腔内两侧颊部、舌面、牙齿咬合面、上颚以及咽部捻转数次,去除咽拭子瓶外部分,盖上培养瓶瓶塞,及时送化验室检查。
1.3.3 口腔pH值 测定均由经过统一培训合格的试验小组成员进行,用精密试纸片贴于患者舌面及舌下,待纸片湿透后观察其颜色,判断pH值。
含漱前两组之间咽拭子培养菌落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试验组术前30 min的咽拭子培养菌落数较对照组术前30 min减少;试验组术后回室的咽拭子培养菌落数也较对照组术后回室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咽拭子培养菌落数比较
含漱前两组之间口腔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前30 min及术后回室的pH值有所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口腔pH值比较
含漱前两组之间口腔异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术前30 min及术后回室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口腔异味程度有所下降,但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口腔异味比较(秩均值,秩和)
消化系统肿瘤手术患者均采取气管插管全麻,由于麻醉过程中的机械刺激、麻醉镇静药的使用,加之手术前的禁食、禁饮以及咀嚼运动的减少,导致患者腺体及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分泌物滞留在口腔内,这一系列因素导致口腔自净能力减弱,并且有利于口腔内厌氧菌的生长[5],微生物大量繁殖分解,致使口腔异味程度加重。口腔护理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点。研究表明[6],刷牙联合口腔含漱液的使用可以改善口腔异味。国内宋艳等[7]将中药口腔护理液用于危重症患者口腔护理中,结果显示对减轻患者口腔异味、减少口腔并发症发生有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是治疗牙龈出血、牙周肿痛及溢脓性口臭、口腔溃疡等症的辅助治疗用药,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于入院时即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行口腔护理,而非术后才开始使用,结果显示,能够改善口腔异味程度,使患者舒适。虽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我们认为可能与使用时间短有关,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气管插管全麻会引起患者口咽部及呼吸道黏膜损伤,再加上气管插管时患者处于头部后仰位的状态,在重力作用下,更有可能在气管插管时将口咽部的细菌带入气管进入下呼吸道,口咽部的相通增加了机械通气并发的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概率[8]。另外,术后的鼻饲[9]可并发吸入性肺炎,会导致口咽部菌群大量增加,所以口咽部应成为口腔护理的重点,口腔微生物不仅有细菌,还包括真菌、病毒、螺旋体及古细菌等,目前国内外实验证实口腔疾病或口腔黏膜感染所致的菌株[10],大多为混合菌或是抵抗力不强的细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乳酸杆菌等,口腔含漱液的选择以及规范使用是影响口咽部菌群定值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正确刷牙之余选择适宜的口腔含漱液,对提高口腔护理效果,保证术后患者口腔舒适,避免呼吸道感染尤其重要。复方氯己定含漱液为广谱杀菌剂,对病毒、细菌、真菌均具有杀灭能力,并且不受口腔pH值的影响,使用后可以进一步减少口咽部定植菌,减少菌群定植与移位。通过试验比较显示,将消化系统肿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的时间提前到入院时,相较于术后才用,对减少口腔内细菌的菌落数更有效,可进一步降低口咽部感染所带来的并发症,而对口腔pH值影响不大,对生理干扰少。
综上所述,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入院即开始规范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能够获得较好的口腔护理效果,对术后患者尽快恢复起到加速作用,并且深化了优质护理的内涵,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