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特点与可拓展之空间
——基于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十年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分析

2020-03-09 10:38马燕华
海外华文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硕士选题汉语

马燕华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中国 北京 100875)

论文主要内容分别在“第七届汉语国际教学人才培养论坛(2018·福州)”和“首届汉教硕士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2019·芜湖)”上做大会发言。

感谢《海外华文教育》匿名审稿专家的宝贵意见,文中不妥之处概由作者本人负责。

一、引 言

(一)总结分析学位论文选题的特点与可拓展之空间十分必要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简称MTCSOL。[1]自2007年1月设置以来,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每年招生院校和招生人数均呈大幅增长态势。经过12年的蓬勃发展,截止2019年1月,全国共有151所大学有该专业招生资格[2]。

众所周知,学位论文质量在研究生的培养链条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这一年轻的研究生专业更健康地发展,梳理总结十余年来该专业学位论文选题的特点、取向、流变、不足以及可拓展之研究空间,十分必要。

(二)研究基础

本文研究基础是关于汉教硕士的两个权威性文件和一个权威性说明。

两个权威性文件。一个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3]2007年颁布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4],一个是“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5]2012年颁布的《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6]。

一个权威性说明,指“教指委”秘书处《关于制订〈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说明》。[7]《说明》强调《指导性培养方案》是“认真总结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创办2年多来24所试点学校积累的办学经验,在广泛听取国内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培养方案作了重大调整”而制定出的。

我们以《设置方案》《指导性培养方案》和《说明》提出的学科性质、培养目标、论文要求以及汉语国际教育发展趋势为研究基础。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学科性质是“为提高我国汉语国际推广能力,加快汉语走向世界,改革和完善国际汉语教学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汉语国际推广新形势需要的国内外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和传播中华文化专门人才”而设置的研究生专业。[8]学科定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9]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10]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汉语国际教育实践,有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调研报告、教学实验报告、典型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要吸收国际汉语教学第一线(尤其是中小学)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教师参与论文指导。对学位论文的评阅与审核必须正确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规格和标准”。[11]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在学期间“一年以志愿者身份赴海外教学实习”。[12]

可见,无论是对学科性质的定性、定位,还是对培养目标的描述、对学位论文的要求以及对海外教学实习的要求,这三个权威性指导文件都反复强调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的实践性、国际化。

因此我们认为旨在“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其学位论文定位应该是国际视野、学习研究、专业水准。

目前我们面对的汉语国际教育形势是“全世界有3万多所中小学开设了中文课程,4000多所大学设立了中文院系或课程,还有4.5万所华文学校和培训机构开展中文教育,全球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2500万人。16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50所孔子学院和1172个孔子课堂。”[13]

这些数字与吕必松(1990:1)介绍的“1950年7月,在清华大学成立了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这是我国第一个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机构。该班1951年初正式开班上课,第一年共接收33名东欧留学生。但是只有6名教师,其中讲师2名,助教4名”。[14]情况相比,学汉语的外国人无论是人数上、还是国别上;教汉语的机构无论是数量上、还是师资上,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发展,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汉语国际教育已成为一种新业态,汉语国际教育教师也已成为教师职业中的一种新分类。梳理评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关系到未来汉语国际教育教师的质量,讨论分析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论文选题特点、取向、流变、不足与可拓展之空间十分必要。

(三)语料来源

我们以北京师范大学2009届—2018届已通过答辩的620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为语料来源。北京师范大学不仅是全国最早招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高校,而且在课程设置、海外实习、论文质量诸方面均得到学界普遍认可。在全国历次官方或第三方学科检查评估中均名列前茅。分析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专业硕士论文选题具有学科风向标意义。

当然,也可以用大数据统计法来分析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但是得到的常常是词语频次图标、数据统计图等比较宏观的结论,难以深入具体研究。

笔者自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第一次招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以来,一直参加指导工作,共指导、匿审、主持答辩汉教硕士学位论文七十余篇,本文分析的620篇论文的十分之一多一些,还专门仔细翻阅了涉及此篇论文的几十篇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深度参与汉教硕士学位论文的全过程工作,分析评价汉教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特点、取向、流变与不足,与大数据统计分析相比,会更深入细致些。

二、选题概况与特点

(一)选题概况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2009—2018届通过答辩的汉教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共620篇,其中外国籍研究生论文79篇。

从选题分类上看,我们将620篇论文选题分为课堂教学、教材研究、教师素养、习得与偏误、文化、汉教硕士培养、本体研究、孔子学院/课堂、汉语水平考试九大类进行了统计归类,结果如下。

表1 选题分类总表

可以看出,选题取向比较明显,排在前四位的选题是教学研究、习得与偏误研究、教材研究和教师研究(包括教师素养与能力、教师课堂言语行为、课堂管理)。这四类选题占全部论文的87%,反映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学科主要涉及面。值得注意的是,表1的“汉硕培养”指汉教硕士的培养模式,包括课程设计、岗前培训、教学胜任力、海外跨文化适应等,有论文37篇,反映了汉教硕士专业学位特点。但是研究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的论文篇数太少,未能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现状。

从研究地域上看,620篇学位论文中有335篇(占54%)的研究内容涉及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六大洲,共32个国家的汉语教学实践。具体分布如下。

可以看出,反映非洲和南美洲汉语教学实践的国家比较少,非洲只有埃及一个国家,南美洲只有智利一个国家。反映欧洲汉语教学实践的国家虽然有11个,但是这类论文总共才62篇,稍显分散。论文研究内容集中在泰国、美国、韩国3个国家:泰国86篇,美国76篇,韩国55篇。这些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汉教硕士海外实习分布状态以及与北京师范大学汉教硕士“一年海外教学实习”派出情况。

从研究对象年龄上看,涵盖了学龄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其他人等4全年龄段。

可以看出,学汉语的中学生人数最多,几乎占了一半,这一数据主要来自国外学汉语的中学生,研究国外中学生学汉语的论文有132篇,国内的有67篇,这与汉教硕士海外实习大多派往中学有关。

(二)选题特点

1.学科实践性、应用性特点突出

与“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下的“对外汉语”学术硕士相比,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突出的学科特点是课堂教学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因为它的培养目标是“能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15]

学科实践性、应用性特点突出,首先体现为选题为研究课堂教学实践的论文最多,在我们统计的620篇学位论文中,有344篇研究课堂教学实践的,占总数的55%。还可进一步分为教学模式/方法、教学大纲设计、汉语教学状况调研、课程内容与设计、汉语语言要素教学、汉语语言技能教学、中华文化课程7类。具体统计数字如下。

表4 课堂教学研究类论文

可以看出,几乎有一半的论文是研究“教学模式/方法”的。目前在教育学中已命名的几乎所有课堂教学模式/方法均有所涉及。如:

《美国幼儿浸入式教学及其语言呈现技巧》(刘建湘,2009)

《教师始发型先导式重形式对汉语初学者语言习犁影响》(黄冰冰,2009)

《美国蒙台梭利小学中文教学研究》(郑晓明,2009)

《美国小学“体验式”汉语教学探讨》(叶靖华,2009)

《建构理想的网络汉语习得环境》(吕挺,2009)

《韩国高中中韩汉语教师合作教学行动研究》(付丽,2010)

《任务型教学法在墨西哥高中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于英薷,2010)

《电子交互式白板在海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韩娟,2011)

《移动学习中智能手机辅助非汉字文化圈汉语学习者汉字学习研究》(王卉,2012)

《3P教学法在英国曼彻斯特市圣彼得堡中学汉语初级课上的应用》(李芳,2013)

《对泰中小学汉语课堂趣味性教学探究》(宋戈,2013)

《双语幼儿园多元智能的对外汉语教学》(林芝绮,2013)

《行为情境教学法在初级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任若楠,2014)

《集合式词汇教学法在韩国初级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郭旭,2015)

《翻转课堂在美国小学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骆姝,2018)

《新西兰Tamatea初中支架式教学法的初级词汇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崔雅娜,2018)

《全身反应法在幼儿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柳元婧,2018)

另外,美国著名大学在华暑期校教学模式均有研究。如:

《清华IUP联合大学汉语项目教学模式探析》(钱倩,2011)

《从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角度分析哈佛北京书院的社会调查活动》(胡海波,2011)

《“普林斯顿在北京”暑期汉语项目(PIB)教学模式探析》(尹逊芝,2011)

《“普北班”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沉浸”》(陈凯,2011)

《美国威廉玛丽大学暑期汉语项目个案研究》(侯健,2011)

其次体现为研究教师课堂教学言语行为的论文比例也比较高,共有46篇,占总数的7.4%。

表5 教师素养类论文

可以看出,有近三分之一的论文是研究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的,比较关注教师的课堂提问方式、朗读行为、指令行为、纠错行为、体态语、教学行为和非语言行为。尤其关注教师课堂提问方式,共有5篇论文研究这一现象。

另外,有近三分之一的论文研究“课堂管理”。

可见,如何维持课堂纪律,在课堂上怎么说、怎么做,这些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问题,是汉教硕士关注度比较高的选题,他们非常清楚“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16]。

2.来自海外汉语教学实习的语料鲜活生动

《说明》要求汉教硕士学习期间有“一年以志愿者身份赴海外教学实习”,方式有两种:“以志愿者身份赴海外顶岗实习,在孔子学院、外国中小学等机构从事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工作”或“在国内各类学校及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实习”。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自2006年招收汉教硕士以来,绝大多数学生都有一年海外教学实习经历。在我们分析的620篇学位论文中,有385篇的论文语料来自海外教学实习,占论文总数的62%。

长期以来,国内教外国人汉语的教学机构均设在高等院校,相当于大学的一个系级单位,汉语教师出国任教,一般也派往大学。因此,我们对海外大学以外的汉语教学情况知之甚少。这些取自海外汉语教学实习的语料生动鲜活,既有针对学龄前儿童、社区老年人、“亲子班”等不同年龄段教学对象的汉语课课程设计及实施,也有体验课、兴趣课、复式班、课后班以及以手工、书法、音乐、影视为主要元素的汉语课课程设计及实施,呈现出海外汉语教学的异彩纷呈、丰富多彩,是汉教硕士学位论文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

《针对3—6岁海外儿童的汉语教学研究》(庞震,2009)

《美国学龄前儿童词汇教学研究》(张颖楠,2009)

《非目的语环境下汉语学习最初40小时有效性教学研究》(任丽娟,2009)

《根据性别差异进行汉语教学研究》(贾薷,2010)

《与〈汉语乐园〉相匹配的海外亲子汉语教学活动研究》(福山和泉,2016)

《美国小学高年级零起点汉语兴趣课教学研究》(邹小婧,2016)

《差异化视角的中老年初级汉语课堂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方俊舒,2017)

《美国德州军校汉语教学研究》(陈晓霞,2010)

《对外汉语复式教学个案研究》(金珠梨,2012)

《融入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零起点小学汉语课堂教学设计》(金希,2015)

《文化体验式教学法在手工中文课中的运用研究》(孙优,2018 )

《中文影视作品在泰国中学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冯隽,2016)

《美国儿童中文课后班语言文化课教学设计》(李洋,2018)

这些语料和论文开阔了我们的学术视野,弥足珍贵。

3.案例/叙事研究引人入胜

案例研究(case study method)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该方法引导研究者专注于那些没有明确答案但却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将传统的演绎量化研究方式与质化研究范式连接起来”。“通过案例研究方法,研究者可能从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广为流传的西方理论”。(凯瑟琳·艾森哈特,2012)[17]通俗地说,就是“带着问题讲故事”。

凡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人,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教学实例,常常会对学界一些广为流传的理论产生怀疑,对一些悬而未决的探讨激发出研究热情。诸如,声母送气音与不送气音是语音教学的重点,留学生的汉语偏误是因为不了解汉语语法知识,可以借鉴中国儿童识字法教外国人学汉字等。加上国内绝大多数对外汉语教师母语均为汉语,缺乏将汉语作为外语学习的亲身体会,在划分教学重点、教学层次上先天不足。案例研究法通过对案例的描写分析,有助于揭示一些重要问题的真相,给出有说服力的答案。

在我们统计的620篇学位论文中,有37篇运用了案例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分为四大类。

表6 案例类论文内容分类统计表

虽然只有37篇论文,占论文总数的6%,但是有些论文选题很好,分析细致,结论引人入胜。特别是关于汉语学习者的习得研究和汉教硕士的海外教学实习论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

《泰国本土汉语学习成功人士学习汉语特征案例研究》(韩美爱,2016 )

《韩国本土汉语学习成功人士案例研究》(黄圣珠,2017)

《英语母语者汉语学习成功人士案例研究》(黄荟如,2018)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海外实习个案研究》(王薇,2009)

《海外实习对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研究——基于个体成长的案例研究》(张岚,2009)

《赴泰汉语志愿者教师教育叙事研究》(周笑甜,2018)

《中国汉语志愿者澳大利亚跨文化适应个案研究》(殷鑫,2018)

4.汉语学习者习得研究风生水起

习得(acquisition)可以“用来指学会一门外语”。[18]一个外国成年人是怎样学会汉语的?这既可以是理论探讨,也可以是实例叙事。在我们分析的620篇学位论文中有69篇分别从成功案例叙述、汉语项目习得以及习得动机、态度、性别、策略、母语影响、家庭环境影响、教学方法诱导等九个方面进行了很有意义的分析研究。

表7 习得分类统计表

其中不乏有一定深度的论文。如:

《韩国本土汉语学习成功人士案例研究》(黄圣珠,2017)

《澳大利亚本土中学生汉语学习同化过程多个案对照研究》(程雨婷,2013)

《埃及大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研究》(刘吉鹏,2009)

《美国高中华裔与非华裔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及其影响因素》(李小珍,2014)

《汉语学习态度优劣者学习过程个案对照研究》(米超,2014)

《男女性别差异对课堂活动影响研究》(吴芳,2015)

《泰国汉语学习者在目的语与非目的语环境下口语学习策略对比分析》(杨宪,2013)

《越词对越南初中级汉语学习者词汇学习影响相关研究》(范芳英,2013)

《家庭语言环境对葡萄牙华侨华人子女中文学习的影响》(张惠惠,2017)

《教师课堂提问策略对新加坡小学生看图作文兴趣的影响》(王荣进,2012)

5.若干篇论文具有填补学科研究空白点意义

在我们统计分析的620篇论文中,我们认为有若干篇论文的选题、分析及其结论探讨了学界从未有人涉及的研究领域,具有填补学科空白点意义。如,关于外国本土汉语学习成功人士学习汉语案例研究。共研究了母语为韩语、日语、泰语、印尼语、英语、越南语的六位本土汉语学习成功人士。如:

《越南本土汉语学习成功人士学习汉语特征案例研究》(阮光玉,2015)

《泰国本土汉语学习成功人士学习汉语特征案例研究》(韩美爱,2016 )

《印度尼西亚本土汉语学习成功人士案例研究》(夏睿,2017)

《韩国本土汉语学习成功人士案例研究》(黄圣珠,2017)

《英语母语者汉语学习成功人士案例研究》(黄荟如,2018)

《日语母语者汉语学习成功人士案例研究》(森茂遥,2018)

关于汉教硕士海外实习经历与职业发展研究。如: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海外实习个案研究》(王薇,2009)

《海外实习对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研究——基于个体成长的案例研究》(张岚,2009)

《赴澳大利亚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跨文化适应研究》(倪树干,2010)

《赴韩国汉语志愿者跨文化适应与专业成长研究》(蔡馨逸,2015)

《汉语志愿者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董彦宇,2015)

《赴美国汉语志愿者教师教育叙事研究》(何璇,2018)

《赴泰国志愿者教师跨文化使用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赵萌萌,2018)

《中国汉语志愿者与美国和平队志愿者岗前跨文化培训研究》(杨洁,2018)

《赴英国汉语教师志愿者跨文化适应研究》(李梦茹,2018)

关于不同语言背景下汉语学习者的学习观念、学习动机以及差异性研究。如:

《国际学校近母语背景与非母语背景儿童汉语差异教学研究》(刘海星,2013)

《泰国学习者目的语与非目的语环境下口语学习策略对比分析》(杨宪,2013)

《目的语与母语环境下韩国高中生汉语学习观念研究》(杨艳,2014)

《美国高中华裔与非华裔学生学习汉语动机及其影响因素》(李小珍,2014)

关于熟手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的对照研究。如:

《早期儿童汉语浸入式课堂熟手型/新手型教师话语个案研究》(邓晓芳,2009)

《美国本土经验型教师与志愿者新手教师初中课堂管理对比研究》(李岩,2018)

全面分析归纳了美国著名大学北京暑期校教学模式。如:

《清华IUP联合大学汉语项目教学模式探析》(钱倩,2011)

《美国威廉玛丽大学暑期汉语项目个案研究》(侯健,2011)

《“普林斯顿在北京”暑期汉语项目(PIB)教学模式探析》(尹逊芝,2011)

三、选题取向与流变

(一)选题取向

1.关注汉语课堂教学实践

关注汉语教学实践是汉教硕士论文的第一取向。教材、教师、教法是教学实践的核心要素,俗称“三教”。在我们统计的620篇汉教硕士学位论文中关注汉语教学实践的有457篇,占总数的74%。

表8 教学实践类论文统计

“教材分析”类论文涉及教材的体例、课文、词汇、功能、文化、汉字、练习和英语翻译等八个方面的分析研究。

“教师素养/行为”其中“行为”指教师课堂行为,包括言语、手势、肢体语言等。

“课堂教学”类论文涉及教学模式/方法/手段、教学大纲/词表编制、汉语教学状况调研、课程内容与设计、语言要素教学、语言技能教学以及文化课程教学等八个方面的分析研究。

可以看出,关于“教学实践类论文”选题涉及面比较广,几乎涵盖了与教学有关的方方面面。

2.关注中小学汉语教学实践

在我们统计的620篇汉教硕士学位论文中,有432篇涉及的研究对象我们分为学龄前、小学生、中学生(包括初中生和高中学)、大学生、其他人等五大类进行了国内外对照统计。

表9 国内外教学对象年龄段对照表

可以看出,国内学汉语的中学生、大学生和其他人的人数相差不太大,但是国外学汉语的小学生、中学生人数却大大多于国内同年龄段学习者。这反映出汉教硕士海外教学实习大多派往中小学和幼儿园等单位的实际情况,“其他人”国内比例大大高于国外,可能与汉教硕士国内实习单位不少为私立教学单位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以学汉语的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的论文最多,共有201篇,而这些学汉语的中学生国内外人数相差很大,国外人数是国内的两倍多。这些论文大大丰富了国际汉语教学内容,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国内外汉语教学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对于今后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汉语志愿者的派出与岗前培训都是很好的第一手资料。

3.关注汉教硕士自身职业发展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2007年设立,是一个年轻的专业硕士学位。它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海外实习、职业发展要求等都是学界非常关心的问题。在我们统计的620篇学位论文中,有37篇关于汉教硕士自身职业发展,数量虽然不多,只占总数的7%,但是这类论文研究探讨了以往文献研究中从未涉及的领域,特别是海外教学实习对汉教硕士职业发展的影响,很有专业取向价值。

表10 汉教硕士培养论文统计表

表中“海外跨文化”“海外胜任力”“海外专业发展”指在海外实习中的跨文化适应性、海外实习的教学胜任力(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能力)以及海外实习对专业发展影响等。

可以看出,学生们最为关心的选题是海外教学实习的收获和课堂教学管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学生们以自己海外教学实习的亲身体验为材料来源,采取叙事方法撰写的关于“海外实习”类论文,语料真实生动,对这项研究生培养史上前无先例的培养环节做了详细的分析探讨和较为深刻的反思,结论很有说服力,对汉教硕士的培养、专业学位的建设都很有参考价值。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也很值得推广。

“海外实习”类论文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探讨海外跨文化与工作适应性问题,一类是通过海外实习反思教师职业要求问题。

第一类探讨了海外实习期间赴澳大利亚、韩国、美国、泰国、英国等国做志愿者教师的海外适应性。如:

《在韩汉语国际教师跨文化适应研究》(徐红叶,2010)

《赴澳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适应研究》(倪树干,2010)

《赴英汉语教师志愿者跨文化工作适应与专业成长研究》(李雁同,2013)

《基于英国教师要求的赴英汉语教师志愿者适应研究》(贺贤文,2016)

《高校赴美孔院汉语教师志愿者跨文化适应情况调查研究》(金沅羲,2017)

《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跨文化交际冲突案例研究》(徐杰灵,2018)

第二类通过海外实习反思汉教硕士教师职业要求。如:

《海外实习对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研究》(张岚,2009)

《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课堂管理行为研究》(安彩利,2013)

《赴韩汉语教师志愿者跨文化适应与专业成长研究》(蔡馨逸,2015)

《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教育叙事个案研究》(周笑甜,2018)

《赴美汉语教师志愿者教育叙事个案研究》(何璇,2018)

4.外籍汉教硕士选题取向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从2009年开始招收外籍汉教硕士,学制2年,2011届开始有通过答辩的外籍汉教硕士学位论文。截止2018届,共有79篇外籍汉教硕士学位论文,分析他们的选题取向,对指导培养外籍汉教硕士撰写学位论文很有启发。

表11 外籍汉教硕士选题统计表

可以看出,“课堂教学”是外籍汉教硕士学位论文首选题目,他们关心的是如何有效进行汉语课堂教学。如:

《零起点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语音难点与课堂教学》(朴元敏,2011)

《在华韩籍幼儿汉语口语教学研究》(全昭英,2012)

《泰国初级汉语学习者近义词教学个案研究》(江振茂,2012)

《韩国以电影为材料的汉语熟语微课教学设计研究》(金恩妃,2017)

《阿富汗大学生学习“把”字句常见偏误分析与教学研究》(苏海,2018)

“习得与偏误分析”是仅次于“课堂教学”的选题取向。其中“习得分析”类论文,分析探讨了外国本土成功人士个案、汉语学习者的动机、策略、母语以及家庭环境等方面对学习者汉语习得的影响。由于感同身受,分析细致,结论中肯,对我们了解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心路历程很有参考价值。如:

《英语母语者汉语学习成功人士案例研究》(黄荟如,2018)

《泰国易三仓大学学生汉语离合词扩展形式习得研究》(周端正,2013)

《美国高中华裔与非华裔学生学习汉语动机及其影响研究》(李小珍,2014)

《越南学生汉语成语学习策略研究》(黎氏清秀,2013)

《丹麦和日本学生学习风格与汉字学习策略关系比较研究》(王阿夫,2013)

《越词对越南初中级汉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的影响相关研究》(范方英,2013)

《家庭语言环境对葡萄牙华侨华人子女中文学习的影响研究》(张惠惠,2018)

做汉外语言对比研究的论文只有1篇——《现代汉语中的介词“把”和希伯来语介词的对比研究》(艾然,2018),颠覆了我们关于外籍研究生论文选题的传统观念。

(二)选题流变

本文分析的620篇汉教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时间跨度为十年,从目前统计分析的结果来看,呈现出两点较为明显的流变趋势。

1.趋弱选题

呈现出趋弱选题流变的类别有:汉语课程开设调研、汉语教学状况调研、汉语项目总体设计以及纯本体研究。

表12 选题趋弱流变表

“汉语课程开设调研”和“汉语教学状况调研”都是学生们依据自己海外教学实习所得材料撰写的调查报告式论文,这两类选题趋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随着汉语课程在海外的普遍开设,这一方面的调查研究已经不再显得那么迫切。

“纯本体研究”包括汉语语言本体或中国文化本体、中国文学本体研究类论文,在我们的汉教硕士论文选题中所占比例一直很低,620篇论文中,只有15篇,占2.4%。

表12“纯本体研究”的数字换算成占当年学位论文比例分别为:2010年7%、2011年6%、2012年5%、2013年4%、2014年2%、2018年1%。

当初在设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时国务院学位办、教指委多次提出对汉教硕士要“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得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明显区别。”[19]学位“论文须具有明确的国际汉语教育背景和应用价值”。[20]因此,我们学院在指导汉教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时,一直强调选择实践性强,有教学应用价值的题目。可以看出,十年来纯本体研究的论文选题呈现出明显的趋弱流变。

2.趋强选题

呈现出趋强选题流变的类别有:习得研究和汉教硕士培养。

表13 选题趋强流变表

表13的数字虽然没有趋弱数字那么明显,但是整体上还是趋强的。这说明,“习得研究”和“汉教硕士培养”类选题越来越受到学生们的重视。

四、选题薄弱之处与论文不足之处

(一)选题薄弱之处

1.经典教材无人问津

在我们分析的620篇学位论文中,分析研究对外汉语教材的论文虽然有67篇。但是,对外汉语教学史上的几部经典教材却无人问津。如:

《国语入门》[21](赵元任编著)

众所周知,赵元任(1892-1982)是享誉世界的美籍华裔著名语言学家。自1921年在哈佛大学教外国成年人学习汉语以来,在他长达六十年的学术生涯中,有五十年与教外国人汉语有关。但是赵元任从未出版过教外国人汉语的专著。他许多关于教外国人汉语的精辟论断都反映在他编写的汉语教材《国语入门》里。《国语入门》无论是探讨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编写,还是对构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汉语教科书》(上、下)[22]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前10课为语音训练,后62课为正式课文。它严格按照语言结构安排课次顺序,每课由生词、语法注释、近义词辨析、课文、课外练习和汉字表组成,它的编写体例对后来对外汉语综合教材的编写影响很大。

《实用汉语课本》[23]

它出版于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蓬勃发展的准备阶段,曾经独领风骚数十年,被业内专家称赞为“编排以功能项目为中心的练习以及采用结构(语法和句型)、情境和功能相结合的方法等,是这部教材的首创。”“在贯彻交际性原则和加强文化知识的教学方面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创造,使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原则和编写方法向前迈进了一步。因此,这部教材不但代表了到那时为止的综合教材的最高水平,而且为探索新的教学路子做出了贡献。”(吕必松:1990,62)[24],《实用汉语课本》在此前按语言结构安排编写顺序的模式上,明确加入功能项目,是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进入新阶段的标志。在对外汉语教材百花齐放的今天,全面细致分析《实用汉语课本》,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2.结构与情景的最佳匹配无人关注

“结构”指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点,包括句法、句型、句类等。“情景”指结构出现的语言环境。结构与情境的最佳匹配,意思是什么结构在什么情景下出现最典型、最容易学会。目前学界达成共识的结论是“把字句”与食品制作或命令性情景的匹配是最佳匹配。因此,设置“西红柿炒鸡蛋”情景来学习“把字句”是最容易学会的。

长期以来在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中有一种很尴尬的现象,即在学生汉语水平最低的入门或初级阶段,综合课的教学重点是讲解语法项目,而在学生汉语水平稍高的中级水平或较高的高级水平,综合课反倒不讲语法项目了,教学重点是辨析近义词。据统计初级阶段的“一年级语法项目”列举了102条教学语法项目。[25]

因此,寻找结构与情景的最佳匹配是一项基础研究,它的研究成果不仅对对外汉语教材编写、语法等级划分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而且对汉语本体研究大有裨益。但是在我们分析的620篇学位论文中无人关注。

3.孔子学院/孔子课堂研究严重滞后

2004年11月在韩国首尔成立了第一所孔子学院,十五年来,截止2020年7月中国在全球共建立540所孔子学院,1153个孔子课堂。[26]可是我们对孔子学院/孔子课堂的研究明显滞后,在我们分析的620篇学位论文中只有2篇关于孔子学院模式的,2篇关于孔子课堂模式的,相对于全球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数量,是远远不够的。在关乎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命运的大问题上,诸如,孔子学院的运营模式是什么?遭遇的困境是什么?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是什么?各国孔子学院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是什么?至今仍是空白。

(二)论文存在的不足

1.理论诉求不够强烈

理论诉求不够强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理论基础薄弱。奥苏伯尔提出的“同化论”[27]较好解释了成人二语学习中母语对目的语的同化现象,但是以同化论为基础理论的论文并不多。另外,在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偏误现象时,英国著名语言教育家科德(S.P.Corder)的著名论文《学习者偏误的意义》(Thesignificanceoflearnerserrors)和美国语言学家塞林克(L.Selinker)关于二语习得的“中介语”假说的著名论文《中介语》(Interlanguage)是大家比较喜欢引用的经典理论。但是,不少论文并不直接引用原文并加以翻译,而是辗转引用二手、甚至三手译文。其实这两篇论文在网上很容易查到,翻译也不是很难。像这样的经典论文应该引用原文并加以翻译。

第二,论文理论提升不够。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尽管是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也不能仅限于对材料的描写分析,描写分析之后还应该提升为理论探讨。比如,汉语表达某地存在某物的意义,有三种句型:某处+有+某物、某物+在+某处、某处+是+某物。外国人学习这个语法项目时,容易出现偏误。因此,分析、研究外国人这个语法项目的习得过程或偏误现象时,除了归类描写偏误、与学生母语对照分析外,还可以从认知语法射体——界标联结[28]角度论述三类句型的语义对立原因。

2.习得与偏误未加分辨

习得(acquisition)与偏误(errors)是我们分析外国成年人学习汉语的两个重要概念,但是习得是习得,偏误是偏误,不能混为一谈。

习得(acquisition)可以“用来指学会一门外语:外语或第二语言习得因而有别于第一语言或母语习得”。习得一门外语“被视为一种有意识的过程,它监测习得的进展并引导说话人的语言运用”。[29]

偏误(errors)“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语言偏离了目的语规律的一种现象,它显示的是一种差距”。(赵金铭,2007:序言)[30]

可见,习得指学外语的过程,偏误则是习得过程中学习者产出的不符合目的语规律的言语现象。从理论上说,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产出的目的语材料,既有符合目的语规律的,也有偏离目的语规律的,而且,符合的一定多于偏离的。

在我们分析的620篇论文中,不少论文对“习得”与“偏误”未加分辨,大多数情况是将“偏误”等同于“习得”。

3.论文题目有待提炼推敲

学位论文的题目应该简洁清晰,能概括论文核心思想。在我们分析的学位论文中,有些论文题目显然未经过提炼推敲,显得比较仓促草率。

不少论文将依据的基础理论、研究对象、研究目的都放在题目里,或者将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所在地列为副标题。个别论文题目多达41个汉字,显得非常累赘。为维护论文作者隐私权,在此恕不一一具名举例。

我们将这种论文题目的累赘之处叠加在一起,拟了一个几乎是汉教硕士学位论文的“标配”题目:

《×国基于××学习理论的汉语教学设计研究——以×国××中学初级汉语水平汉语课为例》。

五、论文选题可拓展之空间

汉教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可拓展之空间,除弥补本文分析的三点选题薄弱之处外,我们认为可拓展之研究空间,还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外国人汉语习得研究

外国成年人是怎么学会汉语的?如果把外国人习得汉语比作一条有起点无终点的道路,那么这条路上哪些路段平坦,哪些路段崎岖?行进在这条路上的学习者遇到的障碍是相同的,还是因人而异的?影响他们顺利前行的因素有哪些?由于绝大多数对外汉语教师或教学研究者都是汉语母语者,回答以上问题并没有多大把握。因此,我们非常需要下大力气认真研究外国成年人的汉语习得过程。

我们已经做过6个外国本土汉语成功人士汉语习得案例研究,但这远远不够。还可以进一步做外国本土汉语学习不成功人士的案例研究、成功人士多案例对照研究、不成功人士多案例对照研究、成功人士与不成功人士对照研究等。

我们已经分析了动机、性格、性别、策略、母语、家庭语言环境、教学方法对汉语习得的影响,还可以进行学习同侪、社会阶层、文化背景、价值观、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当代中国的认知以及多语社会环境对学习者的汉语习得影响研究。

我们认为,进行外国人汉语习得研究,案例法是值得提倡的研究方法。它对材料的掌握会更全面,更细致,揭示的规律会更生动,更有说服力。

我们多次提到的六篇外国本土汉语学习成功人士案例研究学位论文,作者都是外籍研究生(均为本人指导的研究生),他们分别用母语采访研究对象,沟通和采访顺利而深入。

(二)汉语课堂教学课例研究

教学课例“也就是课堂教学实录,或课堂教学纪实,它是真实记录教师课堂教学全过程的一种实用文体。根据录音录像或者记录稿,把这堂课的教学过程、方法措施等加以整理写出来,并适当加上评析说明,这就形成了一篇课堂教学的纪实性文章,即课例。课例是教师研究课堂、改进教学、促进专业发展的最佳载体之一。”[31]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32]培养目标是能胜任国际汉语教学的专业教师。因此,需要大量面向外国人的汉语课堂教学课例进行教学和研究。

放眼全国,目前可以查到有不少面向外国人的汉语课堂教学类的汉教硕士学位论文,有的是结合具体课堂教学实践来阐释某种教学理论/方法的,有的是针对某个语言点的课堂教学设计的,有的是一门课程的整体设计,但是,也有少数论文只是根据教科书上的条条框框闭门造车写出来的教学设计,完全是纸上谈兵。这种研究态度很不可取。

以上种种情况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汉语课堂教学课例。“教学过程实录”是教学课例的灵魂。我们需要的是基于课堂教学实录转写的书面材料的描写、分析和研究。

(三)语言功能与语言形式匹配研究

语言功能是“语言在社会或个人语境中所起的作用”,“语言用来传递思想,表达态度等等”。[33]语言形式指语言表达功能的形式。语言功能与语言形式并不是一对一的匹配。一种语言功能可以用多种语言形式来表达,同样,一种语言形式也可以表达不同的语言功能。如:

语言功能:拒绝

语言形式:A:今天晚上我们一起去吃饭,好吗?

B:① 不行。

② 谢谢。

③ 我已经有安排了。

④ 我今天有点不舒服。

⑤ 改天可以吗?

⑥ 还有谁去啊?

当然,表达“拒绝”功能,肯定不止这六种形式。

语言形式“谢谢”,除了可以表达“拒绝”,还可以表达“感谢”“请勿打扰”等功能。

问题是,以上表达“拒绝”的6种形式,哪种最典型?这6种形式还可以再划分习得等级吗?目前学界研究似乎尚未得出结论。

因此,我们需要探求和研究汉语语言功能与语言形式的匹配,包括功能的分类分级、每类功能与形式的典型匹配以及匹配分级。这是一项基础研究,可以预见,这项研究成果无论是对汉教硕士的培养,还是对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都是大有裨益的。

六、余 论

我们依据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2009—2018届已通过答辩的620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分析了学位论文的选题特点、选题取向、选题薄弱之处,提出了选题可拓展之研究空间。

我们在分析620篇汉教硕士论文选题时,发现关于赴外任教岗前培训课程设置现象值得关注。这620篇学位论文,尤其是语料来自海外的论文显示汉教硕士海外实习学校,大部分是中小学,而且海外的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是,绝大部分教学单位不按语言分技能设课,只有一门汉语课,一般1周1次课,教学内容偏重口语操练和语言点解释。

这给我们的赴外岗前培训提出了3个侧重点:加强汉语基础知识培训,加强为同一篇课文编写听力、会话、语法知识运用、阅读、写作、汉外翻译等语言分技能练习的能力培训,加强青少年心理特征分析培训。如有可能,推荐一本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汉语基础知识参考书,一套围绕一篇课文,编写听说读写译五种语言分技能的教材。到了海外,这种参考书和教材十分好用。

注释:

[1]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见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学位网)www.cdgdc.edu.cn,为行文方便,以下简称“汉教硕士”。

[2] 马箭飞,“第7届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论坛”开幕式讲话。

[3] 简称“国务院学位办”。

[4]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见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学位网)www.cdgdc.edu.cn,为行文方便,以下简称《设置方案》。

[5] 简称“教指委”。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联合聘请专家组成。秘书处设在国家汉办。

[6]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见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学位网)www.cdgdc.edu.cn,为行文方便,以下简称《指导性培养方案》。

[7] 《关于制定《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说明》,见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学位网)www.cdgdc.edu.cn 为行文方便,以下简称《说明》。

[8] 同[4]。

[9] 同[6]。

[10][11][12][19][20] 同[7]。

[13] 汉办官网www.hanban.edu.cn。

[14]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要》,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年7月。

[15][16] 同[6]

[17] 李平等主编,《案例研究方法:理论与范例——凯瑟琳·艾森哈特论文集·自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18] 戴维·克里斯特尔编:《现代语言学词典》,沈家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21]MandarinPrimerasIntensiveCourseinSPOKENCHINESEbyYuenRenChao.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7.

[22] 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编写:《汉语教科书》(上下),北京:时代出版社,1958年。

[23] 刘珣等编著:《实用汉语课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24] 同[14]。

[25]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编:《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附件二),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年。

[26] 中国新闻社,中新社2020年7月6日电,作者马海燕。

[27] 奥苏伯尔等著:《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EducationalPsychology:ACognitiveView), 佘星南、宋钧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28] 射体——界标联结,即trajetor/landmark alignment。详见[美]罗纳德·W。兰艾克著:《认知语法导论》(上),黄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

[29] 同[18]。

[30] 周小兵等:《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年。

[31] 引自“百科百度”。

[32] 同[6]。

[33] 同[18]。

猜你喜欢
硕士选题汉语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建筑学硕士揽了“瓷器活儿”
追剧宅女教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