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牵正散灸联合挂针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风寒证)的临床研究

2020-03-09 07:52叶一林杨原芳朱俐娜林良才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2期
关键词:面神经面瘫急性期

叶一林 杨原芳 朱俐娜 林良才 孙 锐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宝安中医院,广东 深圳518101)

周围性面瘫是针灸科常见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多因茎乳孔内面神经无菌性炎症,导致一侧面肌瘫痪为主症的病症[1]。本病起病急骤,所引起的面部功能障碍往往使患者承受巨大心理压力,使患者出现焦躁、易激惹甚至自我否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2-3]。若急性期未及时治疗,神经损伤后6~8周可出现慢性失神经病变,常规的药物、中医针刺治疗将难奏效,逐渐发展为难治性顽固性面瘫,甚至出现面肌纤维性痉挛,面肌连带运动等后遗症[4-6]。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针灸治疗急性期面瘫(风寒证)的方法有多种,且具有安全、疗效确切、无副作用等特点[7-9]。本研究旨在观察隔牵正散灸联合面部挂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风寒证)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所选病例西医诊断标准参考《神经病学》[10]中周围性面瘫有关内容进行拟定。分期标准参考《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11]中有关周围性面瘫的分期标准进行拟定。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参照《针灸治疗学》[5]有关面瘫风寒证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单侧发病者;年龄18~60岁;H-B分级在Ⅲ级或以上;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者;高位面神经病变、内耳病变引起的面瘫,如亨特(Hunt)综合征、化脓性中耳炎、耳迷路炎等者;肿瘤、脑出血、脑梗死引起的中枢性面瘫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合并难控制性糖尿病、精神疾患、严重的心脑血管、血液系统、肝肾损伤等疾病不能耐受治疗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月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针灸科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共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8~60岁,平均(45.15±10.43)岁;病程 1~7 d,平均(1.53±0.76)d;患侧为左11例,右19例。观察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0~60岁,平均(46.17±9.37)岁;病程1~7 d,平均(1.67±0.83)d;患侧为左13例,右17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患侧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隔牵正散灸结合挂针疗法。挂针疗法选用规格为0.25 mm×25 mm的普通针灸针(贵州安迪器械有限公司),操作方法:患者采取坐位,选取患侧阳白穴、鱼腰穴、下关穴、四白穴、颊车穴、地仓穴、迎香穴、口禾髎穴、水沟穴、健侧合谷穴,刺手持针灸针快速刺入皮下约0.3~0.4寸,快速单向捻转针柄5~10次,形成滞针,手持针柄将穴位处的肌肉向正常的方向轻轻外拉10次,松开刺手,使针柄靠重力作用自然下垂,针尖在穴位处形成小皮丘,避免针体脱落,留针30 min,每日1次。隔牵正散灸操作方法:牵正散以白附子、白僵蚕、全蝎各10 g,共研细为末,温开水调糊备用;针刺完毕休息3~5 min后,患者采取健侧卧位,将厚约3 mm,直径约3 cm的牵正散糊平铺至患侧下关、翳风两穴,统一使用底面直径约2 cm艾炷在牵正散糊上悬起3~4 cm灸之,使患者有温和刺激而无灼痛感,待糊烤干后再更换2次并依前法灸之,灸毕,嘱患者局部保暖,避风寒。每天治疗1次,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在治疗期间如依据疗效评定标准评为痊愈患者则无须完成3个疗程的治疗。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统计及对比。对照组选用规格为0.25 mm×40 mm的普通针灸针(贵州安迪器械有限公司)。取穴同观察组。操作方法:患者取卧位,阳白穴、血腰穴、迎香穴15°平刺,其余穴位直刺,进针深度为皮下0.5~0.8寸,针毕嘱患者静卧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疗程同观察组。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分级(H-B)及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中医症状疗效评分积分,评价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麻痹改善情况。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分级采用House-Brackmann(H-B)分级量表:通过对患侧静止、动态和联动的功能进行总体评价将面瘫程度分为5级,评级越低则症状越轻。面部残疾指数量表:简称FDI量表,包括面部残疾躯体功能指数(FDIP)量表、社会生活功能(FDIS)量表,采用问卷的方式快速得出评分总和,FDIP评分越高,躯体功能指数越高;FDIS评分越高,表示社会生活功能越低。中医症状疗效评分:将患者面瘫侧的功能与自身健侧对比,按轻重程度各分为4度,正常后(0分),轻度异常(1分),中度异常(2分),重度异常(3分),评分越低则症状越轻。

1.5 疗效标准 参照文献[12]制定疗效标准。痊愈:经治疗后,面神经功能评分为47~50分。显效:经治疗后,面神经功能评分提高≥15分,<47分。有效:经治疗后,面神经功能评分提高≥10分,<15分。无效:经治疗后,面神经功能评分提高<5分。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H-B分级量表比较 见表1。治疗前两组的H-B分级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H-B分级分布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H-B分级分布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H-B分级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FDI量表评分比较 见表2。治疗前两组的各维度FDI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DIP评分较治疗前升高,FDI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FDIP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FD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度(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FDI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FDI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n=30)对照组(n=3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FDIP评分13.76±2.47 25.95±4.72*△13.81±2.25 19.53±3.83*FDIS评分26.57±3.65 10.79±2.03*△26.49±3.71 14.65±2.37*

2.3 两组中医症状疗效评分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疗效评分分别为(10.59±1.08)分、(12.87±1.23)分,分别低于治疗前的(18.63±1.37)分、(18.58±1.46)分(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3。结果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 论

面神经是人体在骨管内行径最长的神经,这一特殊的解剖结构使其具有易损性,当免疫反应低下时,面神经更易受病毒、细菌的侵袭,其感染后病理表现为面神经炎性水肿、脱髓鞘使神经纤维及轴突发生不同程度变性损伤。面神经受损后,神经元纤维的兴奋传导功能受阻,面部肌肉无法接收兴奋产生收缩,形成面瘫[13]。若急性期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瘫痪面肌将长期处于代谢减弱、微循环障碍状态,最终形成永久性面瘫[14]。因此面瘫治疗上当立即消除面神经炎症水肿、改善面部血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西医的内外科治疗方法多种,但历年临床应用及相关临床研究报道表明,西医疗效存在诸多不确定性[15-17],且手术治疗很可能加重面瘫进程或使面部感觉永久性丧失。

中医对于面瘫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黄帝内经》时期,《灵枢经》中称之为“口僻”“吊线风”,《灵枢经·经筋》有云“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噼”。《诸病源候论·风口喁斜》中曰“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经,遇寒则筋急引颊,故使口喁僻,言语不正、面目不能平视”。由此可见面瘫是由于素体正气亏虚,风寒之邪乘虚侵面部足阳明、手太阳两经,致使面部经筋失养,筋肉失于约束,故见口眼向一侧歪斜,单侧皱眉、蹙额、闭目、鼓腮不能等喁僻症状,或可伴有耳后疼痛、听觉过敏、舌前2/3味觉消失等症[18]。治疗上当以“祛风通络,温经活血”为则,重在调整足阳明及手太阳两经之经筋。故笔者在面部挂针疗法基础上采用面穴局部隔牵正散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

《素问·皮部》中有言“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百病之死生也,必先于皮毛”,皮部为卫气循行、存留的部位,外而皮肤肌腠,内而胸腹脏腑,可温养机体,防御外邪,《灵枢经·本输》指出“审查卫气为百病之母,调其虚实,虚实乃止”。挂针疗法属《灵枢经·官针篇》中浅刺疗法的范畴,其刺激部位为皮部,多用于治疗外邪侵犯经筋,大多尚停滞在人体之浅表病症。面瘫急性期病邪尚未入里,治疗时针刺刺激量不宜过大[19],挂针疗法刺激轻而浅,可避免强刺激导致面肌痉挛。在选穴上遵循“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原则,以足阳明经及手足少阳经的面部腧穴为主,其中阳白穴为足少阳、阳维脉之交会穴,穴区深层为眶下孔,有眶下神经及面神经颧支分布;下关穴为足阳明、少阳交会穴,《针灸铜人》有言“偏风,口目喎,牙车脱臼”,穴区分布有面神经的颧颞支、面横动静脉[20];地仓穴为足阳明经循行在口周的穴位,《针灸甲乙经》指出“口缓不收,不能言语……地仓主之”,针刺可发挥腧穴的近治作用[21],四白穴有三叉神经眶下支及颊支,人中穴为督脉、手足阳明经的交会穴,督脉为“阳脉之海”,针刺人中穴可激发阳气,扶助正气;合谷穴为手阳明经原穴,有“面口合谷收”之说,且现代穴位研究表明针刺健侧合谷穴可兴奋患侧面部神经[22]。以上穴位浅刺可激发足阳明、手太阳经气血,达到补虚泻实、调整阴阳、驱邪外出的目的。

在挂针基础上采用隔牵正散灸下关、翳风两穴,方中白附子入阳明经,性燥走头面,善治头面之风。白僵蚕、全蝎可祛风止痉通络。且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全蝎可抗凝、抑制促炎因子的表达,缓解组织损伤程度,还可提高免疫力[23]。白僵蚕具有抗凝及广谱抗菌作用[24]。下关穴为足阳明经经穴,翳风穴为治面瘫常用之经验效穴,《针灸甲乙经》记载“口僻不正失欠脱颔,口襟不开,翳风主之”,其深层为茎乳孔,是面神经在颅内的出口。艾条隔牵正散灸之热力适当,一方面可避免艾灸灼伤患者皮肤,又可将牵正散的药力渗透至穴位深部,通过发挥中医内病外治的优势,使风寒得散,络脉得通,面部气血调畅,面部经筋得养,达到治愈面瘫的目的,正如《本草纲目》中所言“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康泰”。且近年来研究表明,艾灸具有抗感染、抗病毒、抗自由基、调节机体免疫等作用[25]。隔牵正散灸下关、翳风两穴可扩张皮下微血管,使血管通透性增高、代谢加快,局部吞噬细胞活跃,从而减轻面神经的炎症水肿,增强肌肉的收缩,最终治愈面瘫。

综上,周围性面瘫是针灸临床应用的优势病种,急性期治疗方法诸多,本研究摒弃传统的面部直刺及透刺,结合了《灵枢经·官针篇》中浅刺疗法及现代彭静山名老中医的挂钩法的优点,运用挂针疗法结合隔牵正散灸对风寒证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进行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同时避免了过大刺激量加重症状,可操作性强。

猜你喜欢
面神经面瘫急性期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针灸联合面部推拿治疗面瘫效果好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隔姜灸在周围性面瘫病护理中的应用与疗效观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颞骨内段面神经前移的效果分析
中耳胆脂瘤累及面神经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