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卫红
【摘要】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数学文化中的数学史等内容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文章在分析數学文化及基渗透到数学课堂的意义的基础上,探讨具体实践设计,以为广大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数学文化 渗透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5-028-0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将数学文化渗透到数学知识讲授过程中,以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学习体验。数学知识逻辑性抽象性强,包含非常多的空间及数量关系,也蕴含文化内涵。教师要重视数学文化的渗透,并进行实践,以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一、数学文化内涵及其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意义
1.内涵
传统的数学教学将数学定义为锻炼人类思维的体操,导致数学在人的头脑中的印象是抽象、枯燥的。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数学文化凸显出来,将数学定理、思想、方法等进行拓展,同时将数学史融入其中,使数学更具内涵。数学文化使学习者在学习数学时不再只是技能或方法的学习,而是在数学思想、数学精神的熏陶下提高思维能力,锻炼思维品质。
2.意义
首先,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数学知识内容虽然较抽象,但其本质不仅是规则、技巧的变化,实质是一种能让人终身受益的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可以使教师与学生始终以数学的这个本质为依托,进行思维与能力的培养。数学文化中的价值与民族性、世界性都能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数学知识本质,理解数学是知识与社会联系的工具,同时是方法和审美的集合。学生在数学文化的熏陶下能更清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能深入理解数学本质,并将数学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中。
其次,提高数学素养。数学文化不仅蕴含于数学知识中,还是一种数学发展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数学发展历史的介绍,通过数学定理等的发明,使学生明白,不管是一个符号,还是一门学科,都是在文化背景下衍生出来的。学生在学习时会努力将这一发明进行还原,以探索知识的源泉,通过主动探究抓住数学文化与数学知识的联系,以进行自己理解的表述,进而提出新的想法。
二、数学文化渗透于数学教学的路径
1.通过数学史渗透数学文化
首先,通过数学史知识引入数学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发展历史中的轶事引入数学知识,以增强知识的趣味性,同时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探究氛围。如在学习无理数概念时,教师可以利用“万物皆数”的故事进行知识引入:万物皆数是整数或整数比的形式能描述世界上的任何事物,这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观点,但是后来学者希伯索斯发现正方形的边长为1时,不能用整数来描述对角线的长度,他的这一发现为他带来了杀身之祸。通过对故事的引入性讲解,一是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二是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三是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通过数学史激发学生兴趣。数学史提示了数学家的工作过程,其中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授“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结合我国的数学家及古希腊的数学家进行定理推理过程的故事的讲述,让学生了解古代数学家在进行勾股定理证明时经历了非常多的曲折,这样利于学生了解数学文化的内涵,同时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知识点。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了解到,前人用了大概300多种方法进行勾股定理的证明,那么学生也可以自己探究方法进行证明。
2.通过生活情境渗透数学文化
首先,通过生活情境探究数学文化背景。在实际教学中将数学文化与数学知识结合,离不生活情境的辅助。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进行数学文化与数学知识的连接,并从生活中寻找与教材或课堂内容相关的文化知识,以赋予数学文化更多价值,通过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以体验数学文化产生的背景。如在“圆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生活情境:为什么下水井的盖子都是圆的?学生在分析这个问题后会了解圆形主要是利于运输,且因其直径比较固定,不会掉到井里。通过生活情境,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也意识到生活中到处蕴含数学文化及数学思想。
其次,在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的价值。数学在学生的生活中有非常强的实用性。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有重要价值。在生活中,可以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如在讲授“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提供风车模型或两片基本相同的树叶,让学生进行旋转观察。与此同时,教师提出问题:树叶在旋转过程中,转多少度才能重合?通过生活情境,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也产生对知识探究的渴望,在领会数学解题方法的同时,树立数学价值观。
3.通过撰写数学小论文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一是靠教师的设计,二是靠学生的主动了解,而数学小论文是学生进行数学文化学习的一个重要路径。学生在学习后,可以结合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理解进行数学小论文的创作。教师要为学生的小论文创作提供指导,引导学生通过搜集数学名人的事迹等进行论文创作,以深入理解数学文化。如在“无理数”学习后,学生可以在课后进行与之相关资料的搜集,并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小论文的撰写,以透彻理解无理数内涵。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可以使数学课堂更具灵动性,使数学内容更丰富,更具趣味性。学生在数学文化的熏陶下,更愿意主动进行数学知识学习,以领略数学的魅力,以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省级课题《用数学文化促进初中数学教师成长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XJK18BJC020)研究成果
[ 参 考 文 献 ]
[1]郑洪涛.数学文化融入初中数学课堂的方法策略研究[J].读与写,2019,16(32):296.
[2]张海平.文化与数学同行——基于数学文化的初中数学教学几点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19,(29):59-60.
[3]史寿青.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文化教育[J].考试周刊,2019,(85):93-94.
[4]薛育秦.基于数学文化视角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