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朝锋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偃师471900)
轻度直肠脱垂为临床常见肛肠疾病,指肛管、直肠下坠移位而脱出肛门外[1]。目前,临床治疗轻度直肠脱垂以手术为主,手术术式较多,尚无统一标准,如开腹悬吊、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 术)等[2]。寻找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单一经肛门手术虽可一定程度缓解症状、改善解剖因素,但未将变性组织全部切除,且解剖位置未完全恢复,具有一定局限性。故临床多考虑联合术式,以避免上述弊端。本研究探讨PPH 术联合直肠黏膜及括约肌折叠术治疗轻度直肠脱垂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 年1 月~2018 年12 月收治的轻度直肠脱垂患者6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 例。对照组男22例,女8 例;年龄20~77 岁,平均(54.69±10.05)岁;病程1~5 年,平均(2.84±0.72)年。观察组女9 例,男21 例;年龄21~79 岁,平均(55.23±10.17)岁;病程1~5 年,平均(2.92±0.81)年。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轻度直肠脱垂诊断标准[3];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合并肛周炎、直肠炎、膀胱膨出、腹泻等。
1.3 治疗方法 手术前晚给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口服;腰硬联合麻醉,对肛管、直肠中下段进行消毒,同时对女性患者阴道进行消毒。
1.3.1 对照组 给予直肠黏膜注射硬化剂及直肠黏膜柱状缝合术治疗。直肠黏膜柱状注射20 ml 消痔灵注射液(国药准字Z22026175),至齿线上5 cm 左右,柱状折叠缝合松弛直肠黏膜(可吸收线)。
1.3.2 观察组 采用PPH 术联合直肠黏膜及括约肌折叠术治疗。(1)PPH 术:肛管扩张器润滑处理(石蜡油)后置入肛管并固定,置入PSA,做双荷包缝合(齿状线上2~3 cm、3~4 cm),置入吻合器,收紧荷包,行痔上黏膜环切术,对直肠黏膜进行初步缩短。(2)直肠黏膜折叠术:以2-0 可吸收线于截石位1、3、5、7、9、11 点做黏膜折叠(以吻合口为中心),对吻合口进行缝合、包埋,上下2 cm 左右,进一步使直肠黏膜短缩,随后将肛管扩张器拆除。(3)括约肌折叠术:截石位3、9 点距肛缘约1.5 cm 处作切口(括约肌),依次切开,显露括约肌,对外括约肌皮下部、浅部进行分离、挑出(3~4 cm 左右),缝合,将括约肌放回切口内,缝合皮肤(肛门紧缩后可容纳1 个手指);肛内放置橡胶引流管(外裹多层凡士林纱布)对直肠进行局部压迫,并对直肠内液体、气体进行引流,以塔形纱布对肛周伤口进行加压包扎固定。
1.4 观察指标 (1)疗效。(2)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3)对比两组术前、术后3 个月肛管最大自主收缩压、肛管最大静息压、肛门失禁Wexner 积分。(4)并发症:切口感染、出血、肛门坠胀、尿潴留、排便障碍。
1.5 疗效标准 症状消失,直肠位置正常,排便、腹压增加时直肠不再脱出肛外为痊愈;症状好转,无直肠全层脱垂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将痊愈、有效计入总有效。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例(%)]
2.2 两组手术、 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手术时间(32.48±2.76)min 短于对照组的(45.71±3.85)min(t=15.297,P=0.000);住院时间(5.73±0.48)d 短于对照组的(8.92±1.16)d(t=13.918,P=0.000)。
2.3 两组肛管直肠压力、 肛门失禁Wexner 积分对比 术后3 个月观察组肛管最大自主收缩压、最大静息压高于对照组,肛门失禁Wexner 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肛管直肠压力、肛门失禁Wexner 积分对比
表2 两组肛管直肠压力、肛门失禁Wexner 积分对比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肛门失禁Wexner 积分(分)术前 术后3 个月观察组对照组组别 n 肛管最大自主收缩压(mm Hg)术前 术后3 个月30 30 tP 82.79±18.14 83.25±19.37 0.095 0.925 117.26±24.51*98.46±20.85*3.200 0.002肛管最大静息压(mm Hg)术前 术后3 个月36.73±14.21 37.08±15.09 0.093 0.927 67.38±19.82*53.19±16.72*2.997 0.004 12.78±3.54 13.05±3.41 0.301 0.765 4.08±1.96*8.53±2.40*7.866 0.000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对比[例(%)]
直肠脱垂以便血、肛门脱出、潮湿痛痒、坠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多由盆底功能不全、局部解剖结构缺陷等所致。患者发病初期多为紫红色黏膜(光滑、柔软、有光泽)脱出,长时间后可发生水肿、糜烂等,形成溃疡[4~5]。保守治疗虽可缓解症状,但无法对异常解剖结构进行纠正,效果不理想。
近年来,手术治疗直肠脱垂多以经肛门入路为主,且多倾向于使用两种及以上的联合方法治疗。注射硬化剂的治疗方式较为常用,可起到较好的粘连固定作用,但注射深度、注射量不易掌握,会增加肌层坏死风险,且单一硬化剂注射治疗难以对局部支持力量进行有效加强,未对多余的黏膜进行切除。联合手术方式种类繁多,暂无统一标准术式[6]。经肛切除部分直肠对异常解剖结构进行修复,可一定程度缓解症状,但不能恢复正常的解剖位置,且未将滑脱肠管进行完全切除,复发率较高。PPH 术联合直肠黏膜及括约肌折叠术联合治疗可将过多直肠黏膜切除,并将脱出直肠进一步提拉,加之肛门环缩防止直肠再次脱出,有效避免了单一术式的局限性,且具有简便易行、微创易愈等优势。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表明PPH 术联合直肠黏膜及括约肌折叠术治疗轻度直肠脱垂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术后恢复,疗效显著。
通过PPH 对多余直肠黏膜进行环切,并通过悬吊、提拉松弛消除脱垂症状,可恢复正常解剖结构;联合直肠黏膜及括约肌折叠术,将直肠壶腹缩小,使环切后的直肠黏膜进一步缩短、有效固定,可减少直肠黏膜堆积,同时使肛管直肠压力、肠壁感受器的敏感性有效提高。此外,通过括约肌折叠术,使括约肌张力增强,并有效提高盆底对直肠的承托作用,且无需埋线,避免异物反应炎症而引起组织弹性丧失,降低术后肛门狭窄风险[7~8]。术后3 个月观察组肛管最大自主收缩压、最大静息压高于对照组,肛门失禁Wexner 积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PPH 术联合直肠黏膜及括约肌折叠术治疗轻度直肠脱垂患者,可改善肛管静息压、自主收缩压及肛门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采用PPH 术联合直肠黏膜及括约肌折叠术治疗轻度直肠脱垂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术后恢复,改善肛管静息压、自主收缩压及肛门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