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英丽
【摘要】主题情境探究教学是一种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实际教学需求,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创设主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一种常用教学方式。通过应用主题情境探究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由于主题情境探究教学存在诸多弊端,基于此,本文围绕主题情境探究教学的有效应用这一主题展开剖析,旨在进一步提升主题情境探究教学的实用性与科学性,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主题情境;探究教学;应用
主题情境探究教学是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创设一个特殊情境,并使学生参与其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改善学习效果。与普通情境教学方法相比,主题情境探究教学具备诸多突出优势,如主题集中、思路更加清晰、便于学习理解等。如何使主题情境探究教学模式发挥更大效用成为目前教育界的热点话题。
一、主题情境探究教学的内涵
主题情境探究教学主要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主题情境,然后将其作为知识传播的载体,通过实践、问题、体验、探究等一系列形式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其具有诸多突出特点。教师通过合理化的方式把情境预设为一个与教学内容存在密切关联的主题序列,然后再利用问题设计、探究设计的形式正确引导学生参与到所创设的情境之中,进而实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的总体目标。主题情境探究教学的核心是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选取一个具有同一主题的“整体情境”作为主线,然后将其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相融合,并将问题作为“引子”,让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个人针对主题情境、问题、教材内容等一系列元素开展自主探究学习。
二、主题情境探究教学的有效应用
(一)立足于学生需求,创设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情境
学生需求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主观需求,二是客观需求,在应用主题情境探究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的认知热点、年龄、学习水平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性考虑。同时,所应用的素材一方面要具备较强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还应当具备一定的教育性,确保学生可以在主题情境之中尽情表述个人思想以及独特见解,发挥个人的创造能力与思维空间。另外,还应当将学生兴趣作为切入点,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素材等,使兴趣成为驱动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精心选取情境创设素材,再现教材内容
在创设主题情境的过程之中,素材的选取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直接决定教学质量。在选取情境素材的过程中,必须对素材进行反复“研磨”,坚持目标性与灵活性,确保素材与教学内容保持关联,与教学目标一致。教育源于生活,因此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与生活关联起来,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教材处理实质上是对文本内容的一种再分析、再探索,可以直接反映教师的综合水平。若想成功构建主题情境,首先要把教材“吃透”,然后才可以确保所创设情境能再次展现教材内容,使学生通过主题情境教学活动掌握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准确把握主题情境探究教学的“度”,注重学习效果
主题情境探究教学颠覆了满堂灌教学模式以及填鸭式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知识的获取过程,强化其感性认知、提高创新能力。但是在开展主题情境探究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把握一个“度”,一方面不能过度依赖于主题情境探究教学,完全脱离课本内容,另一方面也不能使主题情境探究教学肤浅化,搞形式主义,从而使该教学模式的实际作用未得到充分展现。主题情境探究教学的核心在于探究,要使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探究,使学生明白各类问题的本质所在。基于此,教师在应用主题情境探究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问题设计要合理,在特定情境下,要控制探究时间,确保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二是确保探究层次的合理性,要抓住重点、突出难点,确保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从而使课堂教学增色。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主题情境探究教学是对情境教学法的一种再创新、再深化,可以有效提升教學质量,增进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兴趣更浓、动力更足。教师应当保持一颗探索之心,引领学生共同学习,创设更加多彩的主题情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
参考文献:
[1]徐为民.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154.
[2]陈丽萍.情景化课堂教学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40-41.
(作者单位: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