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肝扶脾法治疗甲亢经验浅析

2020-03-05 01:44刘继新王素美
光明中医 2020年12期
关键词:瘿病肝火肝气

刘继新 刘 蓉 王素美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是甲状腺本身产生过多甲状腺激素(TH)所致的甲状腺毒症[1]。甲状腺毒症(thyrotoxicosis)是因血循环中过多TH引起的以神经、循环、消化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

中医中药对甲亢的治疗有较早的研究及论述,治疗甲亢应尽早中西医结合,扬长避短有利于病情早日转归,减轻患者痛苦;中医治疗甲亢不良作用小,可明显改善全身症状,针对心慌心悸、肢倦乏力、多食、多汗等心血管、神经、消化道系统的症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同时与西药配合,可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西药控制激素水平,中药改善系统症状,两者合用,可缩短病程,增强疗效。笔者在常年临床诊疗中认识到,通过抑肝扶脾治疗甲亢,临床效果显著,兹探讨如下。

1 甲亢中医病名及病因

甲状腺疾病在古代医学典籍中称“瘿”“瘿气”“瘿瘤”“影带”等;“甲亢”在中医学中没有专属病名,瘿病是所有甲状腺疾病的总称。

总结分析古代医家对瘿病病因的认识常见三点:①情志内伤: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瘿候》[2]指出:“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其状,颈下及皮宽膇膇然,忧恚思虑,动于肾气,肾气逆,结宕所生”,可见忧郁气结、思虑过度可以导致瘿病发生;宋代严用和《严氏济生方》[3]指出“夫瘿瘤者,多由喜怒不节,忧思过度,而成斯疾焉”。喜怒不节、思虑过度诱发该病;明代李梴《医学入门》[4]中描述到“原因七情劳欲,复被外邪”同样指出七情内伤为瘿病发生的内因。可见历代医家同时强调指出瘿病以情志内伤为发病之因。②饮食及水土:《吕氏春秋》言:“轻水所多秃与瘿人”;《圣济总录》[5]提到的“泥瘿”“石与泥因山水饮食而得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瘿候》[2]指出:“瘿者……亦曰饮沙水,沙随气入脉,搏颈下而成之。”晋代《博物志》指出:“山居之民多瘿肿疾,由于饮泉之不流者,今荆南诸山郡东多此疾”。查看诸多古籍文献记载可见瘿病的发病与所居地域、水土、饮食密切相关。③体质:《诸病源候论》[2]提出:“瘿病者,是气结所成”,指出瘿病与气滞相关;《医学入门》[4]提出:“总皆气血凝滞结成”,说明瘿病为气血瘀滞而成;《外科正宗·瘿瘤论》[6]曰:“夫人生瘿瘤之症,肺阴阳正气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分析医家专著可见瘿病发生,与五脏感邪后出现血瘀、气滞、痰凝有关,气血痰湿瘀血为瘿病发生发展的病因及病理因素,因此可见气滞、痰凝、血瘀等体质者皆易发为本病。

2 现代中医学对甲亢认识

现代医家多认为甲亢初期为实,久病虚实夹杂,阴虚为主,气滞痰凝血瘀为主要病理因素;病变脏腑以肝为主,涉及心、肾、胃等;林兰等[7]分瘿病为气滞痰凝、阴虚阳亢、阴虚动风、气阴两虚4个证型;刘娇萍等[8]将其分为心肝火旺、胃火炽盛、肝肾阴虚、气阴两虚、气滞痰阻、痰瘀互结等6个证型;王淑玲认为化痰清火通络应为瘿病的基本治法[9]。黄仰模[10]对甲亢进行了分期论述;陈俊等[11]认为甲亢初期以疏肝解郁、理气化痰兼滋阴清热为主,中期以清热化痰,理气活血,滋阴养液为主,后期则以益气养阴,宁心安神,化痰活血为主。现代医家对甲亢论述颇多,各有侧重。

3 肝旺脾虚为病机关键

山东省名中医专家王素美教授总结古训博采众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指出“肝旺脾虚”为瘿病发生发展常见病机。

3.1 肝旺为发病之因《灵枢·经脉》指出:“肝足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肝经循行于喉,肝气不舒,肝火上炎可结于颈前发为瘿病。《圣济总录》[5]指出:“瘿病咽喉噎塞者,由忧恚之气,在于胸膈,不能消散……致经络否涩,气不宣通,结聚成瘿,在于咽下,噎郁滞留,则为之出纳者,噎塞而不通。”肝气不舒,气不得宣畅,无以升降出入,而导致脉行不畅,结于颈下而成瘿;清代林珮琴在《类证治裁》[12]中指出:“瘿生肩项,瘤随处皆有,其症属五脏,其原由肝火。”肝火上炎,炼灼津液凝结而为瘿;以上医家皆指出肝气郁滞、肝火内蕴为瘿病发生之关键病机。肝为风木之脏,将军之官,体阴而用阳,肝藏血,故其体属阴,肝主疏泄,内寄相火,主升主动,故其用属阳;肝的疏泄功能调节着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气机畅达则血、津液运行有序,经脉通利;肝的疏泄还调节着情志的舒畅,情志活动为心所主,但受到肝气疏泄的调节,肝气畅达,则情志舒畅,肝气郁滞则情志不舒,反之情志又影响肝气之疏泄,情志不畅,则肝气不疏,进而直接影响气、血、津液之输布运行,气滞则痰凝、血瘀,痰湿、瘀血结于颈前而为瘿。肝为刚脏,易从热化,故而常见烦热、汗出、性情急躁等肝火内蕴之症。因此肝气郁滞肝火内蕴为瘿病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

3.2 脾虚为发病之本《灵枢·脉经》指出“足太阴脾经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脾为土脏,“为水谷之海,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脾主运化,居中焦,全身气机升降、水液输布代谢之枢纽,灌溉四旁濡养五脏;《金匮要略·血痹虚劳脉证并治》曰:“人年五六十,其病脉大者,痹侠背行,若肠鸣、马刀、侠瘿者,皆为劳得之。”人年过半百,正气不足,脾胃亏虚,失其健运,则气血津液运行失常,聚而成饮,饮随肝气上逆于颈项,肝火凝练成痰,气滞痰凝日久而成瘀;气、痰、瘀结于颈而成瘿;因此脾气健运,水饮得化,则五脏充盈,气行、痰消、血活,则瘿病不成。肝疏泄,脾运化,肝脾相互为用,肝气畅达,协调脾胃升降,促进脾之运化,脾气健旺则水谷精微充足,气血生化有源,肝体得养而肝气冲合。长期忧恚思虑,肝气不舒,失其畅达,肝脾不和,气机升降不利,水谷津液运化失职,气滞痰凝而发病;脾失健运也可导致肝失疏泄,土壅木郁而至发病。因此本病病因主要是情志内伤、饮食水土失宜,气、痰、瘀为主要病理产物及致病因素,病变脏腑主要为肝、脾二脏;因此“抑肝扶脾”当为治疗大法贯穿始终。

4 临床经验处方

根据瘿病病程发展及临床表现,临床辨证分为5个证型,仍以肝脾两脏为主要病变脏腑,病变初期以肝火旺盛、肝郁脾虚为主,病程日久耗伤气阴,以心肝阴虚、气阴两虚痰气郁结为主,病久入络属实者为气滞痰凝血瘀型。临床颈前肿块按之较硬,性情抑郁,胸闷胁痛,且常兼有恶心呕吐腹胀便溏等脾胃虚弱者,为肝郁脾虚证;症见颈前肿大而性情兴奋紧张,肢体震颤,多食善饥,面红消瘦,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者,一派肝火亢盛之相,辨为肝火旺盛证;病程日久症多见瘿肿起病缓慢,心悸不宁,心烦少寐,手指颤动,双目干涩,倦怠乏力,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辨为心肝阴虚证;病久而兼见气阴两虚者,症见颈前肿大柔软无结兼有气虚之倦怠乏力,阴虚之恶热多汗等症状,属本虚标实者辨证为气阴两虚、痰气郁结证;病久入络,以实为主,症见颈前肿大,胸胁胀闷,嗳气叹息,舌暗,有点状瘀斑,脉细涩;为气滞痰凝血瘀证。

根据以上证型及临床经验,总结归纳出龙骨小麦系列处方,其中以“抑肝扶脾”贯穿系列处方之始终。系列处方中以煅龙骨、浮小麦为君药,用量较大,最大可达到50~60 g。龙骨味甘涩性平,归心、肝、肾经,《本草纲目》云:“入手足少阴、厥阴经”,《本草经疏》云:“入足厥阴、少阳、少阴,兼入手少阴、阳明经”,有镇静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之效;于瘿病患者中取其抑肝之性。本品入肝经,质重沉降,有较强的平肝潜阳的作用,用以治疗瘿病肝阴不足,肝阳上亢;瘿病患者肝火盛则易情绪亢奋,同时取龙骨镇静安神之效;两效共用,质重量大。煅者固涩之力强,效用更佳。浮小麦味甘性凉,归心经,功效固表止汗,益气,除热。《本草纲目》云:“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骨蒸虚热,妇人劳热。”《本草汇言》指出:“卓登山云,浮小麦系小麦之皮,枯浮无肉,体轻性燥,善除一切风湿在脾胃中。”本品甘凉,能益气阴,敛阴液,除虚热,同时除脾胃之风湿;正除瘿病之虚热烦躁、汗出之症;配合龙骨平肝潜阳之效两药一抑阳一敛阴,抑阳不至直折火势伤肝阴,敛阴不至水湿泛滥伤脾胃,刚柔相济,阴阳互补,轻重相合。系列方中根据脾胃痰湿轻重辨证酌情配伍炒白术、炒苍术、白扁豆等健运中气之药;脾为五脏六腑之中枢,脾气健旺则水不内停,痰液得化,中州运则气血调和;《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肝血有赖脾胃健旺化生的精血滋养,使肝体柔而火自降;《脾胃论》说:“安养心神,调治脾胃”,因此补脾生血可以助抑肝阳养阴精。

处方之时应辨清气、痰、瘀之轻重,火旺、阴虚之偏盛偏衰,辨证明确方能随症施治。肝为木脏,喜条达而恶抑郁,肝主疏泄,疏泄不及则抑郁,疏泄太过则亢进;因此在龙骨平肝潜阳之基础上辨别气滞、气逆之不同,适当配伍柴胡、佛手、香附等理气行气降气等行气药;痰湿盛者健脾化痰之外可合夏枯草、谷精草等软坚散结之品;病久成瘀可配伍川楝子、丹参、桃仁、红花等行血、活血、破血之药;火旺者辨肝火盛可配苦寒清热之品如龙胆草、黄芩、栀子,胃热者可加玉竹、知母之属;肝阳亢进虚风内动者加钩藤、白蒺藜、白芍等,阴津亏虚者加五味子酸收敛阴,天冬、麦冬养阴生津。因此在辨治瘿病之时以“抑肝扶脾”为基本大法,同时辨证分析,随症加减,临床应用效果明显。

5 结论

瘿病患者多肝旺脾虚,因此治疗之时以“抑肝扶脾”为基本大法,贯穿始终,自创五首龙骨小麦系列方剂,涵盖病情发展变化各个时期,据症加减,灵活变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痛苦优势明显;临床之中坚持中西医结合,发挥各自所长,优势互补,可得到满意疗效。

猜你喜欢
瘿病肝火肝气
浅谈中医“五辨”思维在瘿病诊治中的运用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春季养肝食何“味”
微信在线
降肝火,这些水果有效果
“肝气郁结证”术语源流考❋
去肝火,一只脚就够了!
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有效中药复方用药规律研究
有关甲状腺结节的中西医诊治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