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阳 ,刘玲丽,鲁林秀
1.长沙市第三医院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湖南长沙 410000;2.长沙市第三医院门诊换药室,湖南长沙 410000
对于呼吸科室的患者而言,存在的风险较高,一旦 护理出现失误,护理方法以及相关技能出错,就会对患者的病情以及恢复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保证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带动临床教学效率十分重要。相关研究显示,对新入职护理实习生采用强化安全教育的方式有助于规范临床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以及实操技能,带动临床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同时,有助于降低护理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此,该研究以该院呼吸科室2017 年4 月—2019 年10 月新入职的护理实习生70 名为研究对象,在其常规带教的基础上强化安全教育,探讨在安全教育实施下对实习生临床护理技能的提升以及风险管理方面发挥的教学效用,以对比教学的方法为主,并与标准教学方法进行对比,以下就具体教学过程实施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以70 名新入职护理实习生为主,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35 名。常规组中,男 8 名,女 27 名;年龄20~25 岁,平均年龄为(22.15±1.62)岁。研究组中,男 7名,女28 名;年龄 20~24 岁,平均年龄为(22.23±1.26)岁。对比两组实习生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常规组采用标准教学方法进行带教,研究组以比为基础,强化安全教育,具体内容如下。
加强岗前教育:要加强岗前教育工作,在教师的带领下,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综合呼吸科室的临床护理特点,将涉及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技术全面罗列,制定教学计划[1]。在教学期间,借助案例教学来加强护理核心工作制度的实施,组织学生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学习,将安全预案知识融入其中,带动学生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以及临床安全管理意识的提升。将职业道德、服务态度、责任心教育等工作贯彻到其中,使其具备相应的工作意识及法律责任意识。
专科护理能力提升:构建临床带教小组,选择经验丰富的带教教师,对实习生展开一对一的带教模式。加强岗前培训,带领实习生学习科室管理规章制度、带教计划以及物品管理等内容。防范呼吸科临床技能教学手册,突出临床护理的重难点内容教学,通过床位分管教学方法的实行,强化实习生护理知识以及操作技能提升[2]。运用安全案例来加深实习生的认知,带动护理工作有序进行。
个人防护教育:对于呼吸科室,很容易在护理期间出现感染情况,为此,在带教期间,明确护理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提升自我防范意义,加强保护力度,定期落实消毒杀菌工作,详细告知护理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3-4]。
带教流程相关注意事项:在教学过程中,要全面重视具体护理操作技术,针对在开展护理工作期间的医患沟通问题,正确引导实习生与患者高效的沟通方式,重点突出呼吸科疾病的专科特色。在具体模拟训练过程中故意制造护理风险,从而提升实习生的安全护理技能,降低临床护理期间差错发生的概率[5-6]。在教学期间,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带动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全面地提升,注重教学期间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促进学生责任意识全面提升,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为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比较带教教学效果、实习生安全能力提升率以及护理差错发生的概率。
带教效果:带教教学效果从专科护理操作技术、护理理论知识、风险管理能力、护患沟通能力来进行比较。护理差错发生的概率:主要包括病历书写错误、医嘱执行错误、护理操作失误以及安全意外发生的概率进行比较[7]。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带教教学效果表示为(±s),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安全能力提升率以及护理差错发生的概率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实习生的专科护理操作技术、护理理论知识、风险管理能力、护患沟通能力考核评分均优于常规组,教学效果更佳,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实习生带教教学效果比较[(±s),分]
表1 两组实习生带教教学效果比较[(±s),分]
组别常规组(n=35)研究组(n=35)t 值P 值专科护理操作技术 护理理论知识81.34±3.78 92.23±3.25 12.924<0.001 83.69±4.36 93.21±3.51 10.062<0.001风险管理能力 护患沟通能力82.35±3.32 91.28±3.41 11.101<0.001 85.16±1.71 92.24±2.36 14.372<0.001
研究组实习生安全能力提升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研究组护理期间护理差错发生的概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实习生安全能力提升率比较[n(%)]
表3 两组实习生护理差错发生的概率对比
对于呼吸科室的患者而言,大部分具有传染的特点,尤其针对重症患者,患者病情发展较快,很可能会由于护理不当而引发一系列的风险事件,因此在护理期间,提升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加强患者安全管理、落实患者风险管控十分重要[8]。在该研究当中,通过对呼吸科实习带教期间强化安全教育护理教学,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在强化安全教育护理教学的应用下,相对于常规组运用的标准带教教学方式,研究组专科护理操作技术、护理理论知识、风险管理能力、护患沟通能力明显高于常规组;安全能力提升率大于常规组; 护理差错病历书写错误、医嘱执行错误、护理操作失误、安全意外发生的概率低于常规组(P<0.05),教学效果显著。因而,在护理教学过程中全面推进安全教学对带教教学质量的提升发挥显著的作用[9-10]。在具体护理工作期间,以典型的教学案例为主,在教学期间,从初步认识科室护理内容的角度出发,明确具体的职责能力,从而带动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的逐渐提升。针对呼吸科室护理期间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评估,进行病房巡视,根据患者之间存在的特点,详细介绍护理内容以及护理细节,在强化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培训的同时,逐渐将风险管理意识以及方法融入其中,综合患者护理流程当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以及并发症,在提升实习生责任意识、安全防范意识、自护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其病情观察能力,针对护理期间存在的风险实施全面管控,做好风险管控,规范具体护理操作技术[11]。此外,还要掌握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疾病大面积的扩散,累及医务人员以及家属。在安全意识以及安全防范行为的贯彻下,对实习生的护理技能进一步规范,综合具体护理成果对护理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强化责任意识,进而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完善教学方案,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基础[12]。
综上所述,对新入职呼吸科护理实习生在标准带教教学的基础上强化安全教育,能够提升护理实习生的风险管控意识,提高其护理知识掌握程度与实操能力的同时,全面优化了临床护理质量,降低临床护理风险发生的概率,教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