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强 李晨晨
任绪东主任医师是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省第一批五级师承指导老师,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山东省任绪东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治疗偏头痛灵活运用风药,颇有经验。现将其在临证中运用风药的经验加以总结,与同道共享。
偏头痛,属于中医学“头痛”“头风”“偏头风”等范畴,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程多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任主任指出,现在生活环境的改变,使得人们普遍缺乏体育锻炼,加之生活节奏过快,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劳倦失眠,必致营卫失和,易受风邪外袭或内风时起。加之,头为诸阳之会,风为阳邪,其性轻扬,高巅之上,惟风可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发为头痛,且多为风邪所致[1]。正如《医碥·头痛》所言:“头为清阳之分,外而六淫之邪相侵,内而脏腑经脉之邪气上逆,皆能乱其清气,相搏击致痛”。
任主任指出,偏头痛多由营卫失和,风邪侵袭,多夹寒、夹热、夹湿邪为患,循经上扰,阻遏清阳,或气机逆乱,痰瘀阻络所致,故风、痰、瘀为本病的主要病因。任师还认为,偏头痛发病急,无论起病原因是外感还是内伤,均可导致头痛暴作,痛势甚剧,其病理基础均为风邪为患,符合风邪善行数变和致病无常的特点,有一致的病机,即“不通则痛”。但有风寒、风湿、风热之分,有痰瘀阻络、清窍失养之变。王新志教授[2]也认为,部分患者遇风诱发、加重,可见该病可由外风引动内风而发,内风与外风不可截然分开。若偏头痛长期反复发作,伏邪日久入络,入络之邪与营血交汇,瘀滞不去,进而加剧脏腑失调、气机逆乱,影响气血津液代谢,痰乃津液之变,瘀乃血液凝滞,津血同源,痰瘀同源,痰瘀胶着,络脉阻滞不通,必致清窍失和,缠绵难愈[3]。
“风药”理论最初源于金代张元素《医学启源》。张氏首创“药类法象”理论,把常用药物归纳为“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等5类。其中“风升生”类收载有防风、羌活、升麻、柴胡、葛根等20味中药,可谓后世风药理论的起源[4]。风药之名称,首见于李东垣著作《脾胃论》,指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升麻、川芎、藁本、荆芥等味薄气轻,具有发散上升作用的药物。现代对风药的定义有2种观点:一是指能祛除外感风邪的一类药,另一种是指能祛除外风、平熄内风的一类药[5]。刘献琳教授[6]认为风药作用包括3个方面:①透邪于外,发散郁火,可以风药轻以去实;②引经之用,头风病位于头面,非风药不能载药力上行;③活血通络,风药多兼活血通络之能,清利脑络,行气活血。
任主任指出,偏头痛的中医治疗,根据外感、内伤之分,外感辨证分型为外感风寒、风热、风湿3型,内伤则可分为肝阳上亢、痰湿蒙窍和瘀血阻络3型。但在临床实践中,肝阳上亢型偏头痛多与痰瘀互结而致病。因此,不管是内风还是外风,“风”是引起头痛的主要原因。偏头痛的治疗,应当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配伍风药来治疗,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 川芎、天麻为治风要药川芎:《神农本草经》曰:“芎藭,味辛,温。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其止痛效果较佳,头痛不论因风寒湿还是因瘀血均可用之[7],《主治秘要》云:“芎藭其用有四,少阳引经一也,诸头痛二也,助清阳三也,湿气在头四也。”《本草衍义》言:“今人所用最多,头面风不可阙也,然须以他药佐之。”《日华子诸家本草》 指出川芎“治一切风”。任主任指出,川芎味辛性温,辛可散邪,温能通行,统治各经头痛,兼祛风活血作用于一身,故为偏头痛治疗主药,但主要以外风为主,治内风要防其辛温耗伤津血。天麻:《本草求真》指出“天麻乃辛平之味,能于肝经通脉强筋,疏痰利气,辛而不燥,得气之平,则肝虚风作,自尔克治,故又名为定风草”。《本草纲目》 指出“天麻乃定风草,故为治风之神药”。《本草汇言》谓天麻“主头风,头痛,头晕虚旋,癫痫强痉,四肢挛急,语言不顺,一切中风,风痰”。其功效可补肝之虚,熄肝之风,兼可定惊,用于虚风内动之眩晕[8]。任主任指出,该药熄风止痉力强,以熄内风为主,且有安神、镇静、镇痛作用,故亦为常用之品。
3.2 风药常用配伍白芷配细辛:白芷入胃经,长于通窍止痛,多用于阳明头痛。细辛入肾经,辛温宣泄,上达巅顶,通利九窍。两者均具解表散寒之功,合用时解表之力更强[9]。任主任认为,两者合奏增强其散寒止痛之功,故适用于外感风寒所致偏头痛患者。蝉蜕配薄荷:蝉蜕,味甘、咸,性凉,归肺、肝经,长于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本草纲目》言:“蝉,主疗皆一切风热证”。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具有疏风散热,清头目,利咽喉,透疹,解郁的功效;主治风热表证,头痛眩晕等。任主任认为,两者合用可散火止痛,故适用于外感风热所致偏头痛患者。全蝎配蜈蚣:两者均为虫类药,为血肉有情之品,皆专入肝经,搜风剔络定搐力强,均为熄风止痛要药,二者相须为用,共奏熄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任主任认为,“久病入络”,故二者合用可搜风通络止痛,尤适用于病情日久,迁延难愈,痰瘀互凝之头痛[9]。
3.3 擅用引经药古人云:“引经之药,方剂中用为向导,则能接引众药直入本经,用力寡而获效捷也。”《丹溪心法·头痛》指出:“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川芎,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少阴细辛,厥阴吴茱萸”。任主任深研头痛的引经药理论,提出临床应根据偏头痛的部位,结合经络循行特点和六经辨证理论来配伍引经药,强调传经、合病、并病中联合应用引经药,才能更好发挥其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患者王某,女,35岁。2019年10月16日初诊。患者右侧头痛1年余,加重2 d。患者有偏头痛病史1年,遇劳累、情绪紧张、睡眠不足时,头痛反复发作,经常怕冷恶风,头晕,颈项部拘急感。曾先后在我院和外院行头颅MRI、TCD、脑电图均正常。患者最近2 d因天气变化,自觉右侧头部疼痛,痛时剧不可忍,恶心无呕吐。伴见头昏乏力,肩背部不适,纳可眠差,小便正常。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诊断为偏头痛;辨证为风寒外袭,脑窍失畅。 治以祛风散寒,通络止痛。处方:川芎15 g,荆芥10 g,防风10,白芷10 g,细辛3 g,藁本10 g,葛根15 g,全蝎5 g,蜈蚣2条。5剂,水煎服,日1剂。复诊(2019年10月21日):头痛症减,服药后改善,纳食可,睡眠仍较差。上方加夜交藤30 g。5剂,服法同上。诸症均消失,随访至今未再发。
所谓“风药”是指柴胡、升麻、防风、葛根、桂枝、羌活、白芷、薄荷等一类气味辛薄,药性升浮,具有升、散、行、透、动等多种特性,能从不同的角度发挥其发散祛邪、开郁畅气、辛温通阳、燥湿化痰、通络开窍、活血化瘀、升阳助补等多种作用,多用于治疗外感风邪的一类药物[10]。《医学准绳·六要》所载为要:“高巅之上,唯风药可到,一切痰、火、气、血头痛,须加风药”,清朝龙之章在《蠢子医》中多次指出:“治病须要兼风药”“治病风药断不可少”。王明杰等[4]曾指出风药的配伍可增效健脾益气,补肾益精,清热泻火,利水除湿和活血化瘀等作用。风药多轻清上扬,善走头部,所谓“巅顶之上,唯风药可及”,其升发阳气之功,既能引营卫气血畅行于头部经脉,又能引其他药物上行头面发挥治疗作用。
任主任指出,偏头痛的中医治疗,历来重视风邪在其发病中的重要地位和风药的运用。但无论外风论、内风论、引经药理论,都要强调在临床实践中发挥辨证论治的特色,尽早加用风药以防其变,以通其络,切忌不分腑脏,不明经络,不辨寒热,不审部位而一味使用风药。